
2021年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第11章物质结构与性质第3讲晶体结构与性质课时规范训练(选修3).doc
16页2018年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第11章物质结构与性质第3讲晶体结构与性质课时规范训练(选修3)晶体结构与性质[单独成册]1.下列晶体分类中正确的一组是( )选项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ANaOHArSO2BH2SO4石墨SCCH3COONa水晶DBa(OH)2金刚石玻璃解析:选CA项中固态Ar为分子晶体;B项中H2SO4为分子晶体、石墨是混合型晶体;D项中玻璃是非晶体2.下列关于晶体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CaTiO3的晶体结构模型(图中Ca2+、O2-、Ti4+分别位于立方体的体心、面心和顶点) A.分子晶体中都存在共价键B.如上图,CaTiO3晶体中每个Ti4+和12个O2-相紧邻C.SiO2晶体中每个硅原子与两个氧原子以共价键相结合D.金属晶体的熔点都比分子晶体的熔点高解析:选B稀有气体为单原子分子,晶体中不存在共价键据图可知CaTiO3晶体中,Ti4+位于晶胞的顶点,O2-位于晶胞的面心,故Ti4+的O2-配位数为12SiO2晶体中每个硅原子与四个氧原子相连汞常温下为液态,其熔点比一些分子晶体还低3.有一种蓝色晶体[可表示为:MxFey(CN)6],经X射线研究发现,它的结构特征是Fe3+和Fe2+互相占据立方体互不相邻的顶点,而CN-位于立方体的棱上。
其晶体中阴离子的最小结构单元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晶体的化学式为MFe2(CN)6B.该晶体属于离子晶体,M呈+1价C.该晶体属于离子晶体,M呈+2价D.晶体中与每个Fe3+距离最近且等距离的CN-为6个解析:选C由图可推出晶体中阴离子的最小结构单元中含Fe2+个数为:4×=,同样可推出含Fe3+个数也为,CN-为12×=3,因此阴离子为[Fe2(CN)6]-,则该晶体的化学式只能为MFe2(CN)6,由阴、阳离子形成的晶体为离子晶体,M的化合价为+1价,故A、B两项正确由图可看出与每个Fe3+距离最近且等距离的CN-为6个4.(2016·高考四川卷)M、R、X、Y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Z是一种过渡元素M基态原子L层中p轨道电子数是s轨道电子数的2倍,R是同周期元素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X和M形成的一种化合物是引起酸雨的主要大气污染物,Z的基态原子4s和3d轨道半充满请回答下列问题:(1)R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 ,X和Y中电负性较大的是 (填元素符号)2)X的氢化物的沸点低于与其组成相似的M的氢化物,其原因是 。
3)X与M形成的XM3分子的空间构型是 4)M和R所形成的一种离子化合物R2M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则图中黑球代表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5)在稀硫酸中,Z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钾盐(橙色)氧化M的一种氢化物,Z被还原为+3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解析:根据题意知M、R、X、Y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Z是一种过渡元素M基态原子L层中p轨道电子数是s电子的2倍,则M是O元素;R是同周期元素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则R是Na元素;X和M形成的一种化合物是引起酸雨的主要大气污染物,则X是S元素,Y是Cl元素;Z的基态原子4s和3d轨道半充满,即价电子排布式为3d54s1,Z是Cr元素,据此作答1)R是Na元素,原子序数为11,根据构造原理确定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1或[Ne]3s1;S和Cl比较,Cl的非金属性强,Cl的电负性较大2)H2S的沸点低于H2O的主要原因是水分子间形成氢键,使水的沸点升高,而H2S分子间不存在氢键3)SO3中硫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6-3×2)/2=3,没有孤电子对,硫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2,该分子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
4)根据晶胞结果可以算出白球的个数为8×+6×=4,黑球的个数为8,由于这种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2O,黑球代表的是Na+5)根据题意知重铬酸钾被还原为Cr3+,则过氧化氢被氧化为氧气,利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2Cr2O7+3H2O2+4H2SO4===K2SO4+Cr2(SO4)3+3O2↑+7H2O答案:(1)1s22s22p63s1或[Ne]3s1 Cl(2)H2S分子间不存在氢键,H2O分子间存在氢键(3)平面三角形 (4)Na+(5)K2Cr2O7+3H2O2+4H2SO4===K2SO4+Cr2(SO4)3+3O2↑+7H2O5.(2016·高考海南卷)M是第四周期元素,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次外层的所有原子轨道均充满电子,元素Y的负一价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的相同回答下列问题:(1)单质M的晶体类型为 ,晶体中原子间通过 作用形成面心立方密堆积,其中M原子的配位数为 2)元素Y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其同周期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 (写元素符号),元素Y的含氧酸中,酸性最强的是 (写化学式),该酸根离子的立体构型为 。
3)M与Y形成的一种化合物的立方晶胞如图所示①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已知晶胞参数a=0.542 nm,此晶体的密度为 g·cm-3写出计算式,不要求计算结果,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②该化合物难溶于水但易溶于氨水,其原因是 此化合物的氨水溶液遇到空气则被氧化为深蓝色,深蓝色溶液中阳离子的化学式为 解析:(1)铜属于金属,金属阳离子与电子之间通过金属键结合在一起,晶体类型为金属晶体,铜晶体是面心立方堆积,采用沿X、Y、Z三轴切割的方法知,每个平面上铜原子的配位数是4,三个面共有4×3=12个铜原子,所以每个铜原子的配位数是12;(2)元素氯是17号元素,位于第三周期,依据构造原理其基态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5;其同周期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Ar,含氯的酸中高氯酸酸性最强,化学式为HClO4,高氯酸酸根离子中氯原子为sp3杂化,没有孤对电子数,立体构型为正四面体;(3)①依据晶胞结构,利用切割法分析,每个晶胞中含有铜原子个数为:8×+6×=4,氯原子个数为4,则化学式为CuCl;1 mol晶胞中含有4 mol CuCl,1 mol晶胞的质量为M(CuCl)×4,晶胞参数a=0.542 nm,则晶体密度为;②Cu+可与氨形成易溶于水的配位化合物,所以CuCl难溶于水但易溶于氨水;该化合物中Cu+被氧化为Cu2+,所以深蓝色溶液中阳离子为:[Cu(NH3)4]2+。
答案:(1)金属晶体 金属键 12(2)1s22s22p63s23p5 Ar HClO4 正四面体(3)①CuCl ②Cu+可与氨形成易溶于水的配位化合物(或配离子) [Cu(NH3)4]2+6.铜及其化合物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具有许多用途1)纳米氧化亚铜(Cu2O)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光电材料,已知高温下Cu2O比CuO稳定,①画出基态Cu原子的价电子轨道排布图 ;②从核外电子排布角度解释高温下Cu2O比CuO更稳定的原因 ;(2)CuSO4溶液常用作农药、电镀液等,向CuSO4溶液中滴加足量浓氨水,直至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可得到深蓝色的透明溶液,再向其中加入适量乙醇,可析出深蓝色的Cu(NH3)4SO4·H2O晶体①沉淀溶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Cu(NH3)4SO4·H2O晶体中存在的化学键有 ;a.离子键 b.极性键 c.非极性键 d.配位键③SO的立体构型是 ,其中S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 。
3)Cu晶体中原子的堆积方式如图所示(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则晶胞中Cu原子的配位数为 ,若Cu晶体的晶胞参数a=361.4 pm,则Cu晶体的密度是 (只用数字列算式)解析:(1)①Cu的核外电子排布为3d104s1,故价电子轨道排布图为②亚铜离子核外电子处于稳定的全充满状态,所以导致高温下Cu2O比CuO更稳定;(2)①Cu(OH)2溶解氨气的离子方程式为Cu(OH)2+4NH3===[Cu(NH3)4]2++2OH-;②Cu(NH3)4SO4·H2O晶体中存在的化学键有离子键、极性键和配位键;③SO中S原子为sp3杂化,立体构型为正四面体;(3)由Cu原子的构型可知,晶胞中Cu原子的配位数为12,Cu晶体的密度为答案:(1)①②亚铜离子核外电子处于稳定的全充满状态(2)①Cu(OH)2+4NH3===[Cu(NH3)4]2++2OH-②a、b、d ③正四面体 sp3(3)12 4×64/[6.02×1023×(361.4×10-10)3]7.新型储氢材料是开发利用氢能的重要研究方向1)Ti(BH4)3是一种储氢材料,可由TiCl4和LiBH4反应制得①基态Cl原子中,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符号为 ,该能层具有的原子轨道数为 。
②LiBH4由Li+和BH构成,BH的立体结构是 ,B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 Li、B、H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排列顺序为 2)金属氢化物是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储氢材料①LiH中,离子半径Li+ H-(填“>”、“=”或“<”)②某储氢材料是第三周期金属元素M的氢化物M的部分电离能如表所示:I1/ kJ·mol-1I2/ kJ·mol-1I3/ kJ·mol-1I4/ kJ·mol-1I5/ kJ·mol-17381 4517 73310 54013 630M是 (填元素符号)3)NaH具有NaCl型晶体结构,已知NaH晶体的晶胞参数a=488 pm(棱长),Na+半径为102 pm,H-的半径为 ,NaH的理论密度是 g·cm-3(只列算式,不必计算出数值,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解析:(1)①基态Cl原子核电荷数为17,核外三个电子层,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符号为M,该能层具有的原子轨道包括s、p、d共9个轨道;②BH中B原子价层电子对数=(3+1+4)=4,且不含孤电子对,所以是正四面体构型,B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sp3;非金属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电负性越大,非金属性最强的是H元素,其次是B元素,最小的是Li元素,所以Li、B、H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排列顺序为H>B>Li;(2)①LiH中Li+和H-离子结构相同,核电荷数大,离子半径小,离子半径Li+<H-;②该元素的第Ⅲ电离能剧增,则该元素属于第ⅡA族,为Mg元素;(3)因2(rNa++rH-)=a,则rH-=a/2-rNa+=142 pm;每个晶胞中含有4NaH,则1 mol晶胞中含4 mol NaH,质量为24×4 g,体积为NA(488×10-10)3 cm3,则NaH的理论密度为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