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等教育学》课后练习答案.doc
19页第一章一、 根本概念高等教育:从高等教育在整个学制体系中的位置来看高等教育是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三级学制体系中的最高阶段,它是建立在完整的中等教育根底上的教育从高等教育的性质看,高等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是依据专业分工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本质属性〕高等教育化:即追求学术的,追求教育机会的均等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的奠基人舒尔茨在研究根底上提出资本分为两种: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是最好的投资,学校教育和知识的增长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于是,这成为美国经济开展的导向教育是人类生产性投资人力资本理论对美国经济的开展起重要作用中世纪大学:十二世纪在西欧产生了中世纪大学,其特点是由行会组织的,旨在保存和传递知识,培养训练有素的官司吏、通晓教义的牧师、懂得法理的法官和律师以与精通医术的医生中世纪大学的办学目的与方向决定了其职能根本上是培养专门人才,而并不进展科学研究中世纪大学的办学目的和模式后来在世界各地被广为效法最早产生的中世纪大学是意大利的萨莱诺大学、波隆那大学,法国的巴黎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柏林大学:1810年,洪堡以新人文主义思想为指导建立柏林大学,柏林大学把培养学者和学术开展看成自身的目的,从而确立了大学开展科学的职能。
并提出“大学自主与学术自由〞与“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那么〞,自此,大学的职能从中世纪大学培训人才扩展到培养人才与开展科学《莫里尔法案》:1862年,美国总统林肯签署了著名的《莫里尔法案》法案规定联邦政府按1860年分配的名额,每州凡有国会议员一人可获得三万英亩的公共土地或相等的土地期票,赠予各州作为建立人事农业和机械工程教育的学家的经费资助,并要求所建立的学院依照各州议会分别规定的方式,授予农业和机械专业有关知识自此,美国诞生了一批“赠地学院〞威斯康星思想:威斯康星大学是美国高等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赠地学院,它以“威斯康星思想〞而著名该思想明确地把服务社会作为大学的重要职能,提出大学的根本任务是:〔1〕把学生培养成有知识、能工作的公民;〔2〕进展科学研究,开展创造新文化、新知识;〔3〕传播知识给广阔民众,使之能用这些知识解决经济、生产、社会、政治与生活方面的问题大学为社会服务的根本途径是:〔1〕传播知识、推广技术、提供信息〔2〕专家服务二、 思考题1、试析高等教育概念的历史演变答:高等教育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在其产生和开展的历史进程中,它的形式在不断变化,职能在不断丰富,因此,高等教育的涵和外延也在不断演变。
中世纪大学是近现代高等教育的直接渊源,它是由行会组织的围绕学科、专业来组织教育活动,成为一种进展专业教育的机构中世纪,高等教育仅指“大学教育〞欧洲工业革命时期,各国教育制度根本确立,中等教育逐步与高等教育衔接,大学教育开始建基于中等教育的根底之上随着产业革命的深入开展,高等教育的活动形式开始新的变化,从而使高等教育的概念有了更新、更广的含义表现在:〔1〕 高等教育的层次多样化,在大学、学院之下,派生出专科学校、社区学校,在大学本科之上出现了研究生教育〔2〕 高等教育的形式复杂化,除了正规的大学教育,又出现了诸如“开放大学〞、“函授大学〞、“业余大学〞、“成人大学〞等“非正规大学〞这些“非正规大学〞也被许多国家列入高等教育的围,显然,高等教育概念已不能用中世纪“大学教育〞的概念来指称了,于是,国际上出现了“中等后教育〞和“第三级教育〞等新的高等教育概念当代,普通承受的高等教育概念是: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根底上进展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2、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对高等教育的制约作用表达在哪里?答:政治对高等教育的制约作用表达在:〔1〕 政治决定了高等教育的领导权。
〔2〕 政治决定了受高等教育的权利〔3〕 政治制约高等教育体制〔4〕 政治制约高等教育的方针、目的经济开展对高等教育的决定作用表现在:〔1〕 经济开展是高等开展的物质根底〔2〕 经济体制的变革决定了高等教育体制的变革〔3〕 经济开展水平决定着高等教育开展速度和规模〔4〕 经济结构的变化制约着高等教育的结构文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表达在:〔1〕 文化影响着高等学校教育的容〔2〕 文化系统与文化设施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实施〔3〕 文化传统影响着高等教育特色的形成3、阐述高等教育的政治和经济功能?答: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主要表现在:〔1〕 对受教育者进展政治教育〔2〕 培养专门政治、法律人才〔3〕 推进政治的开展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主要表现在:〔1〕高等教育促进经济增长〔2〕高等教育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完善〔3〕高等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经济收入4、从大学职能的历史演变过程看培养人才、开展科学与服务社会三者的关系答:〔1〕大学职能的历史演变:18世纪以前的大学以中世纪大学为典型,其职能仅仅是培养人才直到19世纪初德国柏林大学在洪堡新人文主义思想指导诞生,确立了大学开展科学的职能19世纪末美国大学在营造德国大学式的学术研究气氛的同时,将美国人的“精神〞注入大学的办学思想与办学实践中,于是引发了大学的第三种职能——为社会服务。
〔2〕大学的培养人才、开展科学、服务社会三项职能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共同构成了现代高校的职能体系其中培养人才是大学的根本使命,培养人才应居于中心地位开展科学是高校的重要职能,它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学术水平的提高直接服务社会是高校培养人才、开展科研职能的进一步延伸,否那么高校培养的人才、开展科学将脱离社会实际但不同时期,不同层次的高校,职能发挥的重点是不一样的,任何高校都应根据自身特点,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处理好三者关系5.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教育是一种独立的社会实践活动,它除了与各种社会现象密切联系外还具有它自身的特点,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所谓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社会政治经济和生产力的能动作用〔1〕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与其他社会属性的根本区别〕〔2〕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3〕教育具有与政治制度和生产力开展的不平衡性教育的思想和容落后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的开展,当旧的政治经济制度消亡之后,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思想和容并不立即随之消逝,还会残存一段时间,例如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里还会有剥削阶级的教育思想另一种情况是由于认识到了社会开展的规律,根据社会开展的趋势,预见到教育的大众的方向,在旧的政治经济制度下,也可能出现新的思想。
第二章一、根本概念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开展的需要和根本的国情,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立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教育目的:是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根本要求,它规定了所要培养的人的根本规格的质量要求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高校培养目标:高校培养目标上根据高等教育目的制定的,是高等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它是由特定的社会领域和特定的职业层次的需要决定的各级各类高等学校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德育:高校德育是全面开展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是教育者根据教育目的要求,有计划、有组织地对高校学生施加影响,使他们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特征智育:智育是全国开展高等教育的组成局部之一是指以系统的科学理论和技能武装学生,开展学生智力的教育体育:体育也是全面开展教育的有机组成局部,是高等教育的根本容是指以运动为根本手段,授予学生以体育运动的知识、技能、增强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开展运动能力,培养体育道德的品质,促进身体健康的活动二、 思考题1、教育方针的根本构成与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答:〔1〕教育方针的根本容包括三个方面:教育开展的指导思想、教育的培养目标、与实施的途径。
〔2〕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开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2、教育目的的性质答:教育目的是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根本要求,它规定了所要培养的人的根本规格和质量要求教育目的的性质表现在:〔1〕 教育目的是一种教育理想,具有主观的性质,它同政治思想、社会理想等又密切联系在一起,因此,从不同的哲学观点出发就有不同的教育目的教育目的反映了人们的教育理想,它与现实之间有着或多或少的差距,正因此,它为教育活动确立了一个追求的目标,并能在宏观到微观各个方面有形或无形地对教育实践起着定向、引航作用〔2〕 教育目的具有客观性,教育目的是建立在客观现实的根底上,是人们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即教育目的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因素的影响,具有客观性3.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开展学说的理论要点答:其要点包括:〔1〕 人的全面开展是与人的片面开展相对而言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中的全面开展的人是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开展的人〔2〕 人向什么方向开展,怎样开展,开展到什么程度取决于社会条件〔3〕 从历史开展的进程来看,人的开展受到社会分工的制约。
〔4〕 现代大工业生产的高度开展必将对人类提出全面开展的要求,并提供全面开展的可能性〔5〕 马克思主义预言,人类的全面开展将在共产主义社会得以实现〔6〕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开展的唯一方法4、试析全面开展教育的组成局部答:人的全面开展是由德、智、体诸方面的开展所构成的,以促进人的全面开展为目的的教育也包含了德育、智育、体育等方面,它们共同构成了全面开展的教育在全面开展教育中,这些组成局部既相互独立,各有特殊任务,又是辨证统一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渗透,以其整体促进人的全面开展其中德育是全面开展教育的方向和动力,智育是全面开展教育的核心,体育是全面开展教育的根底它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1〕 德育是全面开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是教育工作者根据教育目的的要求,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施加影响,使他们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特征〔2〕智育作为全面开展教育的一个组成局部,是以系统的科学理论和技能武装学生,开展学生智力的教育〔3〕体育是以运动为根本手段,授予学生以体育运动的知识、技能、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开展运动能力,培养体育道德品质,促进身体健康的活动。
5、试析全面开展教育的实施途径答:实施全面开展的教育的根本途径有:(1)教学工作教学是实施德、智、体诸育的根本途径我国高校的教学目标包括:a.促进学生知识的积累和知识结构的优化;b.促进学生能力的开展;c.促进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社会主义道德观和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形成和开展;d.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开展可见,高校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德、智、体等全面开展2)科研训练科学研究是高校的重要职能之一,也是训练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组织学生参加科研,有利于培养学生现代的思维方式、扩大知识面,深化所学知识、提高创造能力同时,在科研过程中,培养学生勇于追求真理、热爱真理、实事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合作的精神,最终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开展3)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高校培养人才的根本途径之,它不仅对于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论知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实践工作能力和专业技能重要作用,而且是学生了解社会、国情,增强群众观点、劳动观点和社会主义事业心、责任心,提高思想政治觉悟的重要途径总之,教学工作、科研训练、社会实践三个方面的活动构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