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临床分子生物学技术绪论ppt课件.ppt

25页
  • 卖家[上传人]:资****亨
  • 文档编号:217577650
  • 上传时间:2021-12-03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82MB
  • / 2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医学检验系 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 绪 论第一节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的发展一、什么是临床分子生物学技术临床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临床医学检验什么是分子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是以核酸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及其在信号传递中的作用为研究对象,在分子水平研究生命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CellNucleusChromosomeProteinGene (DNA)Gene (mRNA), single strand“第一代诊断技术” 早期的细胞学检查“第二代诊断技术” 生化指标分析(20世纪50年代)“第三代诊断技术” 免疫学诊断(20世纪60年代)“第四代诊断技术”临床分子生物学诊断(20世纪70年代末)临床诊断技术的发展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的发展前三代技术 以疾病的表型改变为依据非特异性、滞后难以早期诊断分子诊断 以疾病基因及表型为探测 对象特异、敏感早期诊断、预测窗口期: HBV 56天(缩短6-15天) HCV 70天(缩短41-60天) HIV 22天(缩短10-15天)1、寻找分子生物学检验标志物2、建立实用、可靠的检测技术方法 进行方法学评价和临床意义评价3、建立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的 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

      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的主要任务1978年,KanYuet-Wai首次应用液相DNA分子杂交技术成功的进行镰状细胞贫血的产前基因诊断,标志着检验诊断进入基因诊断时代二、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的发展第一阶段:以DNA分子杂交技术为基础的诊断方法 -开展遗传病的基因诊断简悦威(美国科学院院士):1936年生于香港,1958年毕业于香港大学医学院,并于1980年取得香港大学理学博士学位他于1972年前往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工作,現为该校罗氏达蒙教授KanYuet-WaiYuetWaiKan and Andree M. Dozy. PolymorphismofDNASequenceAdjacenttoHuman-globinStructuralGene:RelationshiptoSickleMutation. Proc.Natl.Acad.Sci.USA1978,75:5631-5635.第三阶段:以生物芯片技术为代表的高通量密集型 检测技术 -开展多基因多因素疾病的基因诊断第二阶段:以PCR技术为基础的诊断方法 -开展获得性基因病(病原微生物)的基因诊断第四阶段:以DNA测序技术和生物质谱技术为代表的 检测技术。

      第二节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应用基因组DNA是目前最常用的分子靶标 DHPLC技术一、病原生物基因组1.菌种鉴定:测序和探针杂交鉴定结核杆菌2.确定病毒感染和病毒载量:3.病毒分析:4.细菌耐药性检测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二、基因变异1.致病基因的分子缺陷:单基因致病基因检测2.线粒体基因突变:3.肿瘤相关基因:4.DNA重排形成融合基因:三、基因多态性1.基因定位和遗传病相关性分析2.药物代谢酶与血药浓度3.疾病诊断和遗传咨询4.多基因病的研究5.器官移植配型和个体识别四、循环游离核酸肿瘤、产前诊断第三节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发展与应用感染性疾病的分子诊断:病原微生物(病毒、病原菌、衣原体、螺旋体等)遗传性疾病的分子诊断:血友病、血红蛋白病、产前婴儿检查肿瘤的分子诊断:个体化医学:1、临床应用80年代以来,基因检测在许多国家已成为常规检验项目,主要用于感染性和遗传性疾病等的诊断分子诊断技术在我国 针对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的分子诊断,有严格的管理 -项目报批:卫生部批准 -实验室:通过验收,定期校验仪器与器材 -试剂:国家药监局批准 -工作人员:经过培训,持证上岗 -质量控制:室内质量控制,室间质量评价 针对遗传性疾病的分子诊断?! 针对多基因(多因素)疾病的分子诊断?! 2、存在的问题假阳性和假阴性问题重复性问题检测结果可比性差,难于质控,使分子诊断的标准化和监管体系问题已迫在眉睫仪器设备要求苛刻、操作复杂、费用高分子诊断广泛应用于临床的前提分子诊断技术方法的标准化 建立分子诊断的标准化操作程序 建立分子诊断的标准化实验室 测定方法的标准化 建立分子诊断项目室内质控和室间评价系统 从单一病因诊断发展到综合检验诊断。

      3、发展趋势从利用分子杂交、PCR等单一技术的诊断发展到有机组合多项技术的联合诊断方法从定性诊断发展到半定量和定量,从低通量到高通量范围从单基因疾病的诊断发展到多基因病的诊断,常见病、多发病以及复杂性疾病实现无创性检测实现早期诊断谢谢各位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