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江苏省工程质量检测见证取样第三章.ppt
88页一、概述桩基做为建筑物基础形式的一种,随着建筑物的结构形式的日趋复杂以及 高层建筑的增 多,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市场现有的桩类型有沉管灌 注桩、钻孔灌注桩、人工挖孔桩、预 制管桩和预制方桩等;这些桩型各有 利弊,主要是根据施工场地土层情况及施工费用等来 确定其最经济适用的 桩型为了确保桩基工程的质量,及时发现问题,为设计和施工验收提 供 可靠的数据,工程桩应进行单桩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抽样检测,现有的常规 检测方法有如下 几种:1.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2.单桩竖向抗拨静载试验3.单桩水平静载试验4.高应变法5.低应变法6.声波透射法7.钻芯法二、相关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 200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 201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 200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 2012.《关于进一步规范桩基工程检测工作的通知》连建质【2006】160 号 三、检测方法与内容1.工程桩应进行单桩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抽样检测2.桩基检测方法应根据检测目的按教材P142表3-1-1选择3.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现场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确定。
4.检测开始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采用低应变法或声波透射法检测时,受检桩混凝土强度至少达到设计强度的 70%,且不小于15MPa (2)当采用钻芯法检测时,受检桩的混凝土龄期达到28d或预留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 达到设计强度 (3)承载力检测前的休止时间除应达到本条第2款规定的混凝土强度外,当无成熟的 地区经验时,尚不应少于下表规定的时间土的类别休止时间(d) 砂土7粘土10黏性土非饱和15饱和25注:对于泥浆护壁灌注桩,宜适当延长休止时间5.施工后,宜先进行工程桩的桩身完整性检测,后进行承载力检测当基础埋深较 大时,桩身完整性检测应在基坑开挖至基底标高后进行 四、现场检测抽样1.桩基承载力试验+静载荷试验(以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为例)检测数量在同一条件下不应少于 3 根,且不宜少于总桩数的 1%;当工程桩总数在 50 根以内时,不应少于 2 根高应变法桩基高应变检测作为单桩竖向承载力验收检测时,抽检数量不宜少于总桩数的 5%,且不得少于 5 根 +钻芯法对于端承型大直径灌注桩,当受设备或现场条件限制无法检测单桩竖向抗压承载 力时,可 采用钻芯法测定桩底沉渣厚度并钻取桩端持力层岩土芯样验验桩端持力 层。
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 10%且不应少于 10 根 2.桩身完整性试验(低应变法、声波透射法、钻芯法) +柱下三桩或三桩以下的承台抽检桩数不得少于 1 根 +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靠性较低的灌注桩,抽 检数量不应少于 总桩数的 30%,且不得少于 20 根;其他桩基工程的抽检 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 20%,且不得少于 10 根 +对端承型大直径灌注桩,应在上述两款规定的抽检桩数范围内,选用钻 芯法或声波透射法对部分受检桩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抽检数量不应少 于总桩数的 l0% +地下水位以上且终孔后桩端持力层已通过核验的人工挖孔桩,以及单节 混凝土预制桩,抽检数量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少于总桩数的 10%,且不 应少于 10 根 +低应变检测比例:灌注桩 100%,预制桩 50%五、现场检测的注意事项1.静载荷试验1)检测开始时间2)静载荷试验的加载量不应少于设计要求的单桩设计承载力特征值的 2.0 倍 3)静载荷试验的总荷载或锚桩的反力不得小于预估最大加载量的 1.2 倍 4)试桩、压重平台支墩边(锚桩)、基准桩三者之间的中心距离均应大于等于 4D 且大于2.0m。
D 为试桩,锚桩的直径取大者)5)为设计提供依据的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应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慢速维持荷载 法每级最少维持时间为 2 小时 2.高应变检测1)检测开始时间2)进行高应变承载力检测时,锤的重量应大于预估单桩极限承载力的 1.0%~l.5% ,混凝土桩的桩径大于 600mm 或桩长大于 30m 时取高值3)自由落锤采集信号时,应重锤低击,最大锤击落距不宜大于 2.5m4)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高应变锤击信号不得作为承载力分析计算的依据: (1)传感器安装处混凝土开裂或出现严重塑性变形使力曲线最终未归零; (2)严重锤击偏心,两侧力信号幅值相差超过 1 倍; (3)触变效应的影响预制桩在多次锤击下承载力下降; (4)四通道测试数据不全3.低应变检测1)检测开始时间2)检测时,受检桩应破到桩顶设计标高,且桩顶平整 4.声波透射法检测1)检测开始时间2)在桩基施工时需同步埋设声测管,当桩径≤800m 时,应埋设 2 根管;800mm 2000mm 时不少于于 4 根管3)检测时,发射和接收声波换能器应以相同标高(平测法)或保持固定高差(斜 测法)同步升降,测点间距不宜大于 250mm。
5.钻芯法检测1)检测开始时间2)对桩径小于1.2m 的桩钻 1 孔桩径为1.2~1.6m 的桩钻 2 孔,桩径大于1.6m 的桩 钻 3孔3)当钻芯孔为一个时,宜在距桩中心10~15cm 的位置开孔;当钻芯孔为两个或两 个以上时,开孔位置宜在距桩中心 0.15~0.25D 内均匀对称布置4)钻芯结束后,应对所取芯样的全貌进行拍照5)对于合格桩,应采用 0.5~l.OMPa 压力,从钻芯孔孔底往上用水泥浆回 灌封闭,对于不合 格桩则应封存钻芯孔,留待处理 6.复合地基载荷试验1)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承压板应具有足够刚度,桩的中心应与承压板中心保持一致 ,并与载 荷作用点相重合2)试验标高处试坑长度和宽度,应不小于承压板尺寸的 3 倍 3)加载等级可分为 8~12 级,最大加载压力不应小于设计要求压力值的 2 倍 六、检测结果的解读1.静载荷试验 1)检测结果为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 Qu,对于陡降型 Q- S 曲线,取其发生 明显陡降的起始点对应的荷载值,对于缓变型 Q—杂 曲线,取S=40mm 对应的 荷载值;对于直径大于800mm 的桩,可取 杂=0.05D(D 为桩端直径)对应的荷载值 。
2)当未出现上述判定时,则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应取最大试验荷载值3)当需要向设计方提供承载力数据时,需计算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统计值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统计值应符合下列规定:(1)参加统计的试桩结果,当满足其极差不超过平均值的 30%时,取其平均值 为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2)当极差超过平均值的 30%时,应分析极差过大的原因结合工程具体情况综合确定,必要时可增加试桩数量 3)对桩数为 3 根或 3 根以下的柱下承台,或工程桩抽检数量少于 3 根时,应取 低值单位工程同一条件下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 Ra 应按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 统计 值的一半取值 2.桩身完整性分类的说明见教材P146表3-1-4. 3.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承载力特征值 1)当压力一沉降曲线上极限荷载能确定,而其值不小于对应比例界限的两倍时,可 取比例界限 2)当压力一沉降曲线是平缓的光滑曲线时,可按相对变形值确定,其值不应大于最 大加载 压力的一半 3)当满足其极差不超过平均值30%时,可取其平均值为符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一、单选题1.某工程采用预制管桩,桩周土为砂土、粉土和非饱和粘土层,承载力检测前的休止时间 不应小于天。
A.7 B.10 C.15 D.25 2.某工程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采用钻孔灌注桩,总桩数为117根,全为三桩承台,根据 JGJ106-2003 要求,低应变检测桩数不应少于根 A.3 B.12 C.35 D.39 3.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设计特征值为 1000kN,静载试验反力荷载不应小于 kN A.1000 B.2000 C.2400 D.30004.按《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要求,声波透射法测点间距不宜大于 mm A.100 B.150 C.250 D.400 5.桩径 d=1200mm 的灌注桩,钻芯孔数一般为 个A.1 B.2 C.3 D.4 6.低应变检测时,实心桩,传感器应安装在 。
A.桩中心 B.距桩中心 2/3R C.距桩中心 1/2R D.随处7.声波透射法检测时,每个剖面测点数不应少于 个 A.16 B.20 C.30 D.40 8.用高应变法检测桩基承载力时,锤的重量应大于预估单桩极限承载力的 A.0.5-1.0% B.1.0-1.5% C.1.5-2.0% D.2.0-2.5%9.低应变法检测混凝土桩桩身完整性时,受检桩的混凝土强度应 A.达到设计强度的 70%,且不少于 25MPa; B.达到设计强度的 70%,且不少于 15MPa; C.达到设计强度的 50%,且不少于 25MPa; D.达到设计强度的 50%,且不少于 15MPa; 10.声波透视法检测在桩基施工时需同步埋设声测管,当桩径在800-2000mm 之间时,应埋 设不少于根管 A.2 B.3 C.4 D.5 11.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或质量可靠性较低的灌注桩,桩身完整性检 测的抽检数为 。
A.不少于总桩数的 30%且不得少于 20 根 B.不少于总桩数的 20%且不得少于 10 根 C.少于总桩数的 20%且不得少于 20 根 D.不少于总桩数的 20%且不得少于 10 根 二、多选题 1.检测单桩承载力的方法有 A.单桩静载试验 B.钻芯法 C.高应变法 D.低应变法 2.下列 桩不宜采用高应变法检测承载力 A.预制管桩 B.人工挖孔扩底桩 C.Q-S 曲线呈缓变型的大直径桩 D.沉管灌注桩 3.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出现下列 情况之一,可终止加载 A.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 5 倍 B.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 2 倍,且经 24 小时 尚未达到相对稳定标准 C.已达到设计要求的最大值 D.工程桩作锚桩,锚桩上拔量已达到允许值4.钻芯法检测项目的检测目的是: A.检测混凝土灌注桩的桩长、桩身混凝土强度、桩身沉渣厚度和桩身完整性 B.分析桩侧和桩端土阻力 C.判断或鉴别桩端持力层岩土性状 D.验证高应变法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结果 5.对单位工程内且在同一条件下的工程桩,应符合 条件之一时,应采用单桩竖 向抗压承载力静载试验进行验收检测。
A.设计等级为甲级的桩基 B.地质条件复杂、桩施工质量可靠性低 C.本地区采用的新型桩或新工艺 D.挤土群桩施工产生挤土效应 6.工程桩应进行单桩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抽样检测,常规检测方法有 A.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 B.桩基高应变动力试验 C.桩基低应变动力试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