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63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doc
9页1963 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一、解答题(共 10 小题,满分 100 分)1. (10 分)已知,求的值.2. (10 分)已知复数求. (1)求它的模及辐角; (2)作出图,把这图反时针方向转 150°,求这时的复数.3. (10 分)如图,AD、AE、CB 都是⊙O 的切线,AD=4,则△ABC 的周长是 _________ .4. (10 分)在一个二面角内有一点,过这点分别作两个平面的垂线,求证棱垂直于这两条垂线所决 定的平面.5. (10 分)根据对数表求 23.28﹣101的值.6. (10 分)解方程 sin3x﹣sinx+cos2x=0.7. (10 分)在实数范围内解.8. (10 分)已知 1、2、3、4、7、9 六个数. (1)可以组成多少没有重复数字的五位数; (2)其中有多少个是偶数; (3)其中有多少个是 3 的倍数.9. (10 分)如图是某市晚报记者在抽样调查了一些市民用于读书、读报、参加“全民健身运动”等休 闲娱乐活动的时间后,绘制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共六组) ,已知从左往右前五组的频率之和为 0.94, 如果第六组有 12 个数,则此次抽样的样本容量是 _________ .10. (10 分)半径为 1 的球内切于圆锥(直圆锥) ,已知圆锥母线与底面夹角为 2θ.(1)求证:圆锥的母线与底面半径的和是;(2)求证:圆锥全面积是;(3)当 θ 是什么值时,圆锥的全面积最小?1963 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解答题(共 10 小题,满分 100 分)1. (10 分)已知,求的值.考点: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的运用. 分析:对分子分母同时除以 cosθ 即得答案.解答:解:∵, ∴cosθ≠0,将原式分子与分母除以 cosθ,则.点评:本题主要考查 tanθ=,这种题型在考试中经常遇到,要引起注意.2. (10 分)已知复数求. (1)求它的模及辐角; (2)作出图,把这图反时针方向转 150°,求这时的复数.考点:复数的基本概念;复数求模. 分析:(1)把复数的代数形式化为三角形式,得到复数的模和夹角,注意三角形式的写法. (2)本题可以采用作图法来解决,这样思路清晰,也可以通过旋转来解决,会用到特 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不要出错. 解答:解:(1)1+=2(cos+isin) ,∴r=2∴;(2)由图可知,复数沿反时针方向转 150°后,得到的复数为.点评:本题是对复数两种形式的考查,要对复数的两种形式变换自如,这种题目一般不会出成 解答题,而是以选择和填空形式出现.3. (10 分)如图,AD、AE、CB 都是⊙O 的切线,AD=4,则△ABC 的周长是 8 .考点:与圆有关的比例线段. 专题:计算题. 分析:根据切线长定理,将△ABC 的周长转化为切线长求解. 解答:解:设⊙O 与 BC 相切于点 F, 根据切线长定理得: AE=AD,CE=CF,BD=BF, ∴△ABC 的周长=2AD=8. 故填:8. 点评:本题考查了与圆有关的线段,主要考查了切线长定理的应用.是容易题.4. (10 分)在一个二面角内有一点,过这点分别作两个平面的垂线,求证棱垂直于这两条垂线所决 定的平面.考点: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专题:证明题. 分析:欲证 CD⊥面 APB,根据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知只需证 CD 与面 APB 内两相交直线 垂直,而 PA⊥平面 α,则 PA⊥CD,PB⊥平面 β,则 PB⊥CD,而 PA∩PB=P,满足定理条件. 解答:证:∵PA⊥平面 α, ∴PA⊥CD PB⊥平面 β, ∴PB⊥CD. 而 PA∩PB=P 故 CD 垂直于由 PA,PB 所决定的平面.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应熟练记忆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属于中档 题.5. (10 分)根据对数表求 23.28﹣101的值.考点:对数的运算性质. 专题:计算题;综合题. 分析:根据对数的运算性质,直接求对数值,然后查对数表,求出求 23.28﹣101的值.解答:解:lg23.28﹣101=﹣101lg23.28=﹣101×1.3670=﹣138.0670=+1﹣0.0670=.∴23.28﹣101=10﹣139×8.570=8.570×10﹣139.点评:本题考查对数的运算性质,是基础题.6. (10 分)解方程 sin3x﹣sinx+cos2x=0.考点: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函数. 专题:常规题型. 分析:先由 3x=x+2x 根据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化简得到 cos2x(2sinx+1)=0,再分别令 cos2x=0、2sinx+1=0 可得答案. 解答:解:sin3x﹣sinx+cos2x=0,2cos2x•sinx+cos2x=0, cos2x(2sinx+1)=0,由 cos2x=0,2x=2kπ+,x=kπ±. (k 为整数)由 2sinx+1=0,sinx=﹣ ,x=kπ+(﹣1)k(﹣)=kπ+(﹣1)k+1. (k 为整数)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属中档题.三角函数部分公式比较多不容易记,要给 予重视,7. (10 分)在实数范围内解.考点:根式与分数指数幂的互化及其化简运算. 专题:计算题. 分析:(1)×3+(2)2得 2x2﹣5xy﹣3y2=0,由此推导出 x=3y,x=﹣ ,再分别代入(1) ,能解出这个方程组的解. 解答:解:(1)×3+(2)2得 2x2﹣5xy﹣3y2=0,∴(x﹣3y) (2x+y)=0,∴x=3y,x=﹣ ,将 x=3y 代入(1) ,解得 y=,x=.将 x=﹣ 代入(1) ,解得 y=±2,x= 1. 经检验可得方程组的解为或.点评:本题考查二元二次方程和无理方程的知识点,解题时要注意公式的合理运用.8. (10 分)已知 1、2、3、4、7、9 六个数. (1)可以组成多少没有重复数字的五位数; (2)其中有多少个是偶数; (3)其中有多少个是 3 的倍数.考点:排列及排列数公式;排列、组合的实际应用. 专题:计算题. 分析:(1)根据题意,要求不能重复,是排列问题;由排列的公式,分析计算可得答案; (2)由这六个数组成的五位数要为偶数,其末位数字只能是 2 和 4,分别计算末位数的取法 情况与其余四位数字的取法情况,由乘法计数原理计算可得答案; (3)根据被 3 整除的数的性质,分析可得,这个五位数的数字的和是 3 的倍数,进而分析可 得只有 1、3、4、7、9 五个数字的和是 3 的倍数,由排列数公式计算可得答案. 解答:解:(1)没有重复数字的五位数共有 P65=720(个) ;(2)由这六个数组成的五位数要为偶数, 其末位数字只能是 2 和 4, 故末位数的取法有 C21种, 当末位数字取定后, 其余四位数字的取法只有 C54•P44种. 由此可得组成的偶数的个数为 C21•C54•P44=240(个) ;(3)五位数要为 3 的倍数, 必须组成它的数字的和是 3 的倍数, 这里只有 1、3、4、7、9 五个数字的和是 3 的倍数, 故共有 P55=5!=120(个) . 点评:本题考查组合、排列的运用,解此类题目时,注意两者的区别与联系.9. (10 分)如图是某市晚报记者在抽样调查了一些市民用于读书、读报、参加“全民健身运动”等休 闲娱乐活动的时间后,绘制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共六组) ,已知从左往右前五组的频率之和为 0.94, 如果第六组有 12 个数,则此次抽样的样本容量是 200 .考点:频率分布直方图. 专题:计算题;图表型. 分析:根据频数分布直方图中每一组内的频率总和等于 1,计算可得第六组的频率,又因为第六组 的频数,进而根据频率的计算公式计算可得答案. 解答:解:根据频数分布直方图中每一组内的频率总和等于 1,可知第六组的频率为 1﹣0.94=0.06,又因为第六组有 12 个数, 所以此次抽样的样本容量是 12÷0.06=200; 故答案为 200. 点评:本题考查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能力和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的能力;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时, 必须认真观察、分析、研究统计图,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解决问题.10. (10 分)半径为 1 的球内切于圆锥(直圆锥) ,已知圆锥母线与底面夹角为 2θ.(1)求证:圆锥的母线与底面半径的和是;(2)求证:圆锥全面积是;(3)当 θ 是什么值时,圆锥的全面积最小?考点:基本不等式在最值问题中的应用;组合几何体的面积、体积问题;旋转体(圆柱、圆锥、圆 台) . 专题:计算题;证明题. 分析:(1)过球心 O 与直圆锥底面的中心 O1作一平面与圆锥和球的截面进而可知△SAB 为等腰三 角形联 OB,则∠OBO1=θ 设圆锥母线长为 l,底面半径为 R,进而可表示 l 和 R,代入 l+R 中 化简整理即可证明原式. (2)把(1)中求得 l 和 R 代入圆锥的全面积=πR(l+R)中化简整理即可证明. (3)在圆锥全面积的表达式中,因其分子为常数,所以欲使全面积最小,必须使其分母最大.进而根据正切函数的性质可知时,全面积最小,进而求得此时的 θ.解答:证明:(1)过球心 O 与直圆锥底面的中心 O1作一平面与圆锥和球的截面如图. 因此,△SAB 为等腰三角形联 OB,则∠OBO1=θ 设圆锥母线长为 l,底面半径为 R,则 l•cos2θ=R,又,∴,∴====.(2)圆锥的全面积=πR(l+R)==.(3)在圆锥全面积的表达式中, 因其分子为常数, 所以欲使全面积最小, 必须使其分母最大..因此,欲使 tg2θ(1﹣tg2θ)最大,必须, (因必为锐,所以仅取正号).故当 θ 取值时,圆锥的全面积最小.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组合几何体的面积和体积的问题.涉及到三角函数的性质和函数的最值问题, 综合性很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