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2024年度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预测题及答案.docx
14页2023-2024年度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预测题及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35题)1.在教育测量中,难以控制偶然因素可能导致测量结果出现误差,这种误差被称为( )A.系统误差 B.随机误差 C.抽样误差 D.操作误差2.20世纪30年代前后,国民政府对中学教育制度进行了改革,其重要举措有A.高中不分文理科,废止综合中学B.高中不分文理科,建立综合中学C.高中分文理科,建立综合中学D.高中分文理科,废止综合中学3.称老百姓和儿童为“最伟大的老师”是()A.晏阳初 B.梁淑溟 C.陶行知 D.陈鹤琴4.加涅根据学习情境由简单到复杂、学习水平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将学习进行层级分 类,儿童学习”红灯停,绿灯行”属于下列选项中的( )A.信号学习 B.刺激反应学习 C.连锁学习 D.辨别学习5.关于人为教育、事物教育和自然教育的实施,卢梭的主张是A.人为教育、事要教育配合趋同于自然教育B.自然教育、事物教育要配合趋同人为教育C.自然教育、人为教育要配合趋同事物教育D.人为教育、事物教育、自然教育要分别独立实施6.访谈者在没有征求访谈对象意见的情况下,悄悄地将访谈内容进行了录音,这种做法 有可能违背了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则是( )A.客观性原则 B.伦理原则 C.理论联系实践原则 D.创新性原则7.对人力资本理论提出质疑,认为教育并不提萵人的能力,只是用来区别不冋人能力的手段,这种观点属( )A.冲突论 B.文凭理论 C.结构理论 D.劳动力市场理论8.斯宾塞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完美生活做准备”,呼吁教育应该从古典主义的传统 束缚中解放出来,适应生活、生产的需要,应当教授有价值的知识。
因此,他认为最有用的知 识是( )A.科学知识 B.社会知识 C.生活知识 D.生产知识9.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其中一项的内容是教师在职业生活中创造 并体现符合自己志趣、能力与个性的教育教学生活以及个体自身在职业生活中形成的知识、观 念、价值体系与教学风格的综合,这是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 )A.专业理想的建立 B.专业能力的完成 C.专业知识的拓展 D.专业自我的形成10.某4位学生的智力测验成绩分为王明100分、李佳110分、刘一澜115分和陈楠105,并对 这4位同学成绩进行排序比较,这种测量属于( )A.定名测量 B.定序测量 C.定距测量 D.比率测量11.第一次按实际需要将同一学校分为经义斋和治事斋,实行分科教学,从而使实用学科 取得了与儒学同等的地位,这一教学管理制度是( )A.苏湖教法 B.三舍法 C.六等黜陟法 D.积分法12.由清末民初实利主义教育思想发展而来,适应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提出教育要 授人以一技之长和促进事业发展的教育思潮是( )A.实用主义教育思潮 B.职业教育思潮 C.工读主义教育思潮 D.科学教育思潮13.南宋时期著名的四大书院是( )A.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丽泽书院、象山书院B.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漳南书院、茅山书院C.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石鼓书院、东林书院D.嵩阳书院、应天府书院、东林书院、象山书院14.泰勒原理有两条密切相关的基本原理俎成,一条是课程编制原理,另一条是( )A.课程实施原理 B.课程设计原理 C.课程评价原理 D.课程组织原理15.“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徳厚之不足以止乱也”.这一观点出自( )A.《墨子》 B.《荀子》 C.《庄子》 D.《韩非子》16.教学设计是对整个教学系统的规划,是教师教学准备工作的组成部分,是在分析学习者 的特点、教学目的、学习内容、学习条件以及教学系统组成部分特点的基础上统筹全局,提出 教学具体方案,包括一节课进行过程中的教学结构、教学方法、知识来源和板书设计,以下不 属于教学设计的特点是( )A.指导性 B.操作性 C.层次性 D.预演性17.将蒙学堂和寻常小学堂规定为义务教育性质,“无论何色人等皆应该受此教育”的学制是(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18.在报纸上被评价为“夫试行……制度最大目标,厥为使政治学术化一语。
而一年来, 现象之呈露,无一非为学术之官僚化”这个制度是( )A.大学区制 B.戊辰学制 C.教育独立化 D.训育制度19.国内外许多学者通过对自己孩子进行跟踪观察研究儿童的一般发展,主要采用的观察 记录方法是( )A.日记描述法 B.轶事记录法 C.描述记录法 D.连续记录法20.中日甲午战争结束后,维新运动蓬勃发展,维新人士通过开办学堂培养维新人才,传播维新思想下列不属于维新派开办的学堂是()A.经正女学 B.南洋公学 C.广雅书院 D.通艺学堂21.在观察研究中,着重记录某种有价值的行为的记录方法是( )A.描述记录法 B.轶事记录法 C.连续记录法 D.日记记录法22.李老师习惯用更加准确的语言复述学生不甚清晰或不甚完整的发言,引得学生频频点头,表示那就是自己的意思根据古德莱德的观点,这属于:A.正式的课程 B.教师理解的课程 C.理想的课程 D.学生经验的课程23.以下关于终身教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终身教育是现代社会民主主义的要求B.终身教育的原则是连续性、整体性C.终身教育是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的延续D.终身教育将学校化教育转变为社会化教育24.学龄初期儿童的总特征是身心发展较缓慢,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而学龄中期儿童的 特征身心急剧变化,自我意识增强,独立性增强,特别是情感较为丰富,又不容易控制自己, 有人称之为“危险期”;学龄晚期学生的身心发展明显成熟,接近成人的水平。
这体现了儿童 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和阶段性 B.稳定性 C.不均衡性 D.个别差异性25.罗伯特.斯莱文教授提倡多种形式的小学小组合作学习,其中“学习小组成绩划分法(STAD)”在学业评价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与前次成绩相比较计算学生的提高分,以全组提高分数总和作为小组学习成绩B.将学生测验的原始成绩转化为标准分,以全组标准分总和作为小组学习成绩C.各组之间开展一对一的学习竞赛,根据胜负场次对各组成绩进行排名D.各组各自合作完成作业,据此评定各组成绩26.从利的角度,从知识也是一种谋生手段等方面论述了知识教育的重要作用的人物是( )A.颜之推 B.韩愈 C.王充 D.嵇康27.对于“要求以班为单位进行教学实验研究,而不能打乱原有的教学单位的情况 在 教育科学研究中一般常用的取样法是( )A.简单随机取样法 B.系统随机取样法 C.整群随机取样法 D.分层随机取样法28.在“海因兹偷药”的道德两难问题上,某儿童认为不管妻子过去对他好不好,这个丈夫都去偷药,大家都夸他是个好丈夫据科尔伯格道徳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该儿童道德水平的特点是()A.惩罚成服从的定叫阶段 B.个人工具主义的定向阶段 C.好孩子阶段 D.普遍道德原则记向29.认知教学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布鲁纳,以下不属于布鲁纳理论基本主张的是( )A.理智发展的教育目标 B.动机-结构-序列-强化原则 C.学科知识结构 D.程序教学方法30.关于问卷编制,下面哪种说法不正确( )A.题目不要太多 B.问题表述要简洁 C.避免使用让人感到紧张或有压力的用语 D.要尽量使用专业性术语31.人在婴儿时,还是一个软弱无能的生物体,依靠后天的学校教育逐渐的成为一个能有效 地参与社会生活的主体,这说明教育具有( )A.个体社会化功能 B.个体个性化功能 C.教育的个人谋生功能 D.教育的个人享用功能32.以充分发挥作用的人、自我发展的人和形成自我实现的人为目的的教育理论是( )A.行为主义教学理论 B.认知主义教学理论 C.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D.实用主义教学理论33.对于自发的,原本就有兴趣的学习任务,外部物质奖励往往会降低个体的内在学习动 机,这一观点的动机理论是( )A.行为强化理论 B.需要层次理论 C.自我价值理论 D.自我决定理论34.某单位想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不同年龄层次职工的学习需求,其中50岁以上22人,40-49 岁30人,30-39岁48人,30岁以下29人,分别从50岁以上,40-49岁,30-39岁,30岁以下四个年 龄段的职工中采取随机取样抽取子样本,该取样方法称为( )A.简单随机取样 B.系统随机取样 C.分层随机取样 D.整群随机取样35.下列选项中,可以说明社会发展对教育发展起制约作用的是:A.乡村学校规模日益缩小,而城市学校范围不断扩大B.新冠疫情促使世界各地的学校纷纷采取混合式教学C.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良性互助D.学业竞争中学生关系日益紧张二、判断题(5题)36.经典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与操作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无根本差异。
A.正确 B.错误37.中世纪大学是宗教性质的大学A.正确 B.错误38.当学生学业失败时,教师只要引导他作努力归因就能激发其进一步学习的动机A.正确 B.错误39.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学主张儿童是教育的中心A.正确 B.错误40.马卡连柯倡导的集体教育即集体主义教育A.正确 B.错误参考答案1.B偶然误差又称随机误差,是由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偶然因素而引起的变化无规律的误差,它使得多次测量的结果不一致,其大小和方向是随机的随机误差常常被认为是可以容忍的2.A国民政府最初中学的体制最初沿袭综合中学,1932年以后教育部整顿全国教育,认为中学系统系统混杂,后12月教育部颁布《示范学校法》、《职业学校法》、《中学法》,废除综合中学,将普通中学、师范学校、职业学校分别设立、高中不分文理科所以本题选A3.C陶行知主张“小先生制”,认为在所有的老师中,有“两位最伟大的老师”,一是老百姓,二是孩子们所以本题选C4.D5.A卢梭从儿童受的多方面的影响来论证教育必须“归于自然”他说每个人都是由自然的教育、事物的教育和人为的教育三者培养起来只有三种教育圆满的结合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但自然的教育人力不能控制,所以无法使自然的教育向事物的和人为的教育靠拢,只能是后两者向自然的教育趋于一致。
因此,教育“归于自然”,即以自然的教育为基准才能是良好有效的教育6.B7.B文凭理论,又称筛选假设理论,它承认教育与工资的正相关,只有筛选理论认为教育只反映了个人的能力,并没有提高人的能力故本題选B建议关于教育与经济关系的三个理论,之间各自的关系 和优劣一定要理解8.A9.D专业自我的形成是指教师在职业生活中创造并体现符合自己志趣、能力与个性的教育教学 生活以及个体自身在职业生活中形成的知识、观念、价值体系与教学风格的综合;专业理想的 建立是指教师在对教育工作感受和理解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关于教育目的、教育本质、教育价值 和生活等理想和信念;专业知识的拓展是指教师职业区别于其他职业的理论体系与经验系统; 专业能力的发展是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形成的顺利完成某项任 务的本领和能量10.C11.A12.B13.A14.C“泰勒原理”的基本内容是:学校应该试图达到哪些教育目标(确定教育目标),提供什么样的教育经验最有可能达到这些目标(选择学习经验),怎样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