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儿驱虫正当时.doc
3页小儿驱虫正当时小儿驱虫正当时※※※※※※------定居的成虫好驱除定居的成虫好驱除-------※※※※※※人吞食蛔虫卵后,虫卵要在人体内经过 60—70 天才能逐渐发育为成虫虽然儿童一年四季均有可能吞食蛔虫卵,但相比之下,夏季人们吃生冷蔬菜瓜果最多,所以吞食虫卵的机会也多于其他季节夏天吞食的虫卵到了秋天已发育为成虫,并在小肠定居由于目前各种驱虫药对在人体“旅行”途中的幼虫是不起作用的,只能驱除成虫,因此秋季驱虫可以收到理想的效果常用广谱驱虫药主要为:1、肠虫清 200mg/片,一次 2 片,睡前顿服如果需要,可在 10 天后重复服用一次2、安乐士100mg/片,一次 2 片/日,或每天两次,一次一片,连服 3 天未治愈者可于 3 周后按以上方法重复服用※※※※※※-------驱虫时应该注意啥驱虫时应该注意啥-------※※※※※※1、空腹服药可增加药物与虫体的直接接触,增强疗效2、服药时无须禁食和服泻药,但应少吃油腻食物因为以上驱虫药均为脂溶性,油腻食物可增加其溶解度而使其吸收增多,导致副作用增大3、两岁以下儿童禁用驱虫药因为两岁以下儿童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善,易引起药物中毒接近两岁小儿即使发生感染,待虫卵成长为成虫时,小儿也超过两岁了。
4、严重者服驱虫药后可引起驱虫游走,造成腹痛或口吐蛔虫,甚至可引起窒息,此时应及时去医院治疗如何判断蛔虫病如何判断蛔虫病如果家长发现小儿有以下异常表现,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检查:1、经常腹痛,尤以脐周明显,按揉后可缓解2、夜间睡眠易惊醒,可伴有磨牙和流口水3、面部、颈部皮肤上常有淡白色近似圆形或椭圆形斑片,斑片表面有细小灰白色鳞屑,俗称虫斑4、常反复出现“风疙瘩”5、有偏食表现6、吃得多却易饥饿,且体重不增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是春季好发的一种由病毒引起,以腮腺肿痛为主要特征、以其它腺体和中枢神经系统同时受累的全身性急性传染病以 5-15 岁的儿童最为多见,极易在幼儿园、小学和初中学生中流行腮腺炎的主要症状是以耳垂为中心的耳垂下方肿大,伴有明腮腺炎的主要症状是以耳垂为中心的耳垂下方肿大,伴有明显的疼痛或压痛和张口困难、发烧、食欲下降等,一般潜伏期为显的疼痛或压痛和张口困难、发烧、食欲下降等,一般潜伏期为 2-3 周由于多数腮腺炎患儿症状较轻,一般家长并不太重视腮腺炎的防治但腮腺炎病毒有嗜神经、腺体的特征,如延误治疗可诱发各种并发症,如脑膜炎、胰腺炎、心肌炎、关节炎、甲状腺炎、脊髓炎、末梢神经炎、肝损害、肾损害、卵巢炎、睾丸炎、乳腺炎等,且 50%的患儿会发生两种以上的并发症。
因此专家呼吁广大幼儿家长一定要重视腮腺炎的预防接种麻风腮疫苗就是很好的预防办法之一麻麻 疹疹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多发,传染力极强 临床表现:临床以发热,皮疹及两眼发红、流泪、畏光、喷嚏、流涕、咳嗽为主要症状,并以颊黏膜出现麻疹斑为特征病程中可出现肺炎、喉炎、脑炎等并发症患病后一般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传染源:病人是传染源,病人自发病前病人是传染源,病人自发病前 2 日至出疹后日至出疹后 5 日内,眼结膜分泌物、鼻、口、咽、气管的分泌物中都含有病毒,具日内,眼结膜分泌物、鼻、口、咽、气管的分泌物中都含有病毒,具有传染性有传染性 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尽量减少和患者及其患者家属接触是预防麻疹的关键 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多见于婴幼儿,但近年来由于麻疹疫苗的广泛接种,发病年龄有后移趋势 预防措施:做好保健工作,按时接种麻疹疫苗,室内空气流通,流行季节少到公共场所,煅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一旦与麻疹患儿接触,应立即隔离 水水 痘痘一、 病因:主要由水痘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很强的出疹性急性传染病。
二、临床表现:水痘的潜伏期约 10~23 天水痘起病较急,可有发热、倦怠、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一般 1~2 天内发疹皮疹首先见于躯干,为 3~5mm 的斑疹,约 12~24 小时左右经皮疹发展成为水疱疹,皮疹一般是成批出现,免疫缺陷的人患此症时症状较严重,常有继发细菌感染及合并各种并发症:如肺炎、水痘脑炎、水痘肝炎等皮疹经 2~3 天后干燥结痂,痂脱而愈,不留疤痕在发病 3~5 天内,皮疹陆续分批发生,故同时可见丘疹、水疱、结痂等不同时期的皮损,本病呈自限性,病程约 2~3 周 传染源传染源:患者为主要传染源患者为主要传染源,从发病前 1 天到全部皮疹干燥结痂均有传染性 传播途径传播途径: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 人群易感性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常见于 2~10 岁的儿童,一次发病可终身获得较高的免疫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