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境规划与管理.doc
8页1、 环境规划定义《中国大百科全书 环境卷》 环境规划是 人类为使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而对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在时间、空间上的合理安排 实质上是一种克服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和环境保护活动出现的盲目性和主观随意性的科 学决策活动2、 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的关系(一) 环境规划是环境管理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方法(二) 环境规划是实行环境管理目标的基本依据(三) 在现代环境管理中,环境规划是环境管理的首要职能(四) 环境规划与管理具有目标一致性3、 可持续发展的实施对传统经济学的修正(简答题)1)对传统国民生产总值(GNP)的修正GNP( gross national production ) :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一年)内,以货币表现的国 内和国外所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量在传统的GNP核算中,未考虑由于经济增长而带来的对环境资源的消耗和破坏所造成 的影响及其对生态功能、环境状况的损害经济学家试图在计算国内生产和收入时纳入考虑环境后的净国内产值( EDP)和净国内收入( ENI)2) 建立自然资源帐户自然资源帐户主要用于体现一个国家资源的变化 这些帐户能够显示环境的变化是如何 同经济变化联系起来的。
3) 引入可持续收入的概念可持续发展收入在数量上等于传统意义的 GNP 减去人造资本、自然资本、人力资本等 各种资本的折旧4) 产品价格与投资的评估为了全面反映环境资源的价值,产品价格应完整的反映三部分成本: a、资源开采或获取的成本;b、环境成本(环境净化成本和环境损害成本) ;c、用户成本5) 环境资源价值公式为建立一个合法的决策框架, 对资源进行定价是必须的 从概念或价值评估的角度, 可 以将环境资源的全部经济价值划分为两大类: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前者进一步划分为 直接使用价值和间接使用价值以及选择价值4、 导致市场失效的主要原因公共物品性、外部性、垄断竞争的存在以及非对称性5、 环境保护途径的经济学分析1 )排污收费 2)产权交易 3)排污许可交易 4)排污标准6、 环境预测方法1)头脑风暴 但S思维共振)法 2)特尔菲(Delphi)法 3)逻辑型规律(趋势外推)法4) 指数曲线法 5)龚帕兹预测法 6)回归分析预测法 7)决策树图法8) 交叉影响分析预测法 9)马尔可夫预测法7、 环境规划管理与管理方案的生成(简答题)(一)前期准备与调研 主要内容包括:接受任务、确定规划的时域与空域范围、成立规划领导小组与课题组、 编制规划提纲与调研提纲、进行广泛的咨询、吸取各方意见并采集相关的数据和资料。
其中收集资料与咨询工作涉及面最广、历时最长、工作量最大数据的采集工作包括 资料查找和踏查两部分主要资料来源有统计年鉴,环保、土地、水利、农业、工业、矿产等部门统计年报及年 度工作总结,资源调查分析报告,以往的规划成果,相关的课题成果,环境年鉴,污染企业 的污染统计年报以及对自然状况、污染状况、自然资源状况所作的实地监测与调查等二) 评价、预测与主要问题辨析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对区域的环境质量状况、资源利用状况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做 出评价及预测,摸清区域环境的污染和资源可利用程度,掌握环境系统的动态趋势,找出 目前及将来可能发生的主要环境问题,分析其成因及症结所在,从而为制定合理、可行的 环境质量目标、污染综合整治对策、生态建设措施及协调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方法提供 可靠的科学依据这个阶段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评价并预测大气、水、土壤的污染状况和变化趋势;2) 污染物排放量的统计及预测;3) 水、土地、生物、矿产等资源的存量、开发利用量、破坏程度、自我更新速度与能 力;4) 环境区划与功能区划分;5) 区域环境容量及环境承载力评估;6) 区域人口的数量、质量及动态变化趋势;7) 区域发展的速度、效益、有利条件、制约因素及变化趋势;8) 区域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及空间布局状况;9)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现状及开发活动对生态环境可能造成的破坏;10) 环境污染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和对人体健康的损坏;11) 主要环境问题的成因、分布、主要污染行业和污染物及他们的动态变化。
三) 方案的开发设计这是在上一阶段对区域环境质量现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做出评价,并分析了主要环 境问题的人口和社会经济成因的基础上,对本区域环境保护与建设的目标、重点、对策与 实施步骤做出规划,这是整个规划工作的核心和灵魂所在围绕一个规划目标,可以多方位、多层次的提出多个可供选择的规划方案, 要遵循最小费用原则,对多个方案进行深刻的可行性分析和论证, 能实现规划目标的费用最小方案即为可行性方案方案确立下来后,仍需要在方案优化与实施监控过程中, 根据反馈回来的信息,不断地进行调整四) 方案的优化规划管理方案的优化,是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对规划管理总目标和各种可行方案进 行详细分析,从环境经济大系统出发,以环境污染和资源保护的综合整治作为指导思想9、层次分析法(简答题)重量比矩阵AWA /WAwJwW1 /wnA= MWw2/w2a aW2/WnF 11一Wr/Wwn/w21wn/wnW 二 W1 ,W2,W ]nAW nWn是A的特征向量,如果 A是精确比值矩阵,则其特征值 亦ax= n,即AW=?W但一般情况下A是近似估值,故有 Zmax细,因此可用?max与n的误差来判断A的准确性10、水环境功能分区根据 GHZBl---1999 标准规定,地表水环境保护功能区名目如下:1) 自然保护区及源头水 (执行 II 类标准保护)2) 生活饮用水区 (执行III类或IV类标准,一般情况下,一级和二级保护区可分别按 II类和 III 类标准保护)3) 渔业水域 (执行 II 类或 III 类标准)4) 风景游览区 (执行III类或IV类标准)5) 工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用水区 (执行III类或IV类标准)11、 水环境污染控制规划模型的最优化问题 排污口最优化处理、最优化均匀处理和区域化最优化处理12、 水环境管理制度(一)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二)“三同时”制度 (三)排污收费制度(四)排污许可证制度 (五)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六)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 (七)污染集中控制制度 (八)限期治理污染制度13、 区域大气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综合防治措施一、 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的技术与方法(一)实现区域大气污染集中控制,降低污染物排放量a、集中供热 b、普及型煤 c、煤气化(二) 加强区域大气污染源治理,降低污染物排放a、烟尘治理技术 b、二氧化硫治理技术 c、氮氧化物治理技术 d、其他有害气体治理技术(三) 发展生物净化技术二、 充分利用大气自净能力三、 区域大气环境污染控制规划模型四、 区域大气环境管理制度和措施14、 固体废物按来源分为哪几类 工业固体废物、农业固体废物、医疗废物、居民生活废物15、 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与资源化遵循的“ 3R”原则 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16、 固体废物管理规划的步骤 现状调查、趋势预测、系统分析、模型构建与运算、方案形成与评估、规划决策、规划实施及后续管理17、 三种水质模型及其适用条件零维模型: 对河流,表现形式为河流稀释模型;对于湖泊与水库,主要有盒模型;符合下列两个条件之一的环境问题可概化为零维问题:河水 流量与污水 流量 之比大于 10~20;需考虑污水进入水体的混合距离。
一维模型: 对于河流而言,一维模型假定污染物浓度仅在河流纵向上发生变化,主要适用于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河段:宽浅河段;污染物在较短的时间内基本能混合均匀; 污染物浓度在断面横向方向变化不大,横向和垂向的污染物浓度梯 度可以忽略二维模型:当水中污染物浓度在一个方向上是均匀的,而在其余两个方向是变化的情况下,一维模型不再适用,必须采用二维模型适合于饮用水水源地河段的纳污能力计算; 实际上,污水进入水体后,不能在短距离内达到全断面浓度混合均 匀的河流均应采用二维模型;实际应用中,水面平均宽度超过 200m的河流均应采用二维模型计 算AP值法:设某市二氧化硫总量控制区总面积为 1369.9km2,全部为二级功能区其中一区、二区和整个控制区的面积,各区二氧化硫实际年排放量,低架源、中架源、高架源的实际年排放量等数据见例表 1 ,点源高度(作为有效高度处理)及个数见例表 2试求各区二氧化硫总量控制限值及 P的实施值(该例中以 H<25m为低架源)① 查得 a=4.0, a=0.25, P=60, psi=0.15mg/m3①查表 A (地区总量控制系数,104 km2/a ) a (低源分担率) P (点源控制系数) ps(国家和地方有关大气环境质量标准所规定的与第 i功能区类别相应的年日平均浓度限值,mg/Nm3 );② I、U功能区允许排放总量和控制区总允许排放量S 81.8 4Q厂 A Is T =4.0 0.15 1.33(1t/a)S 1369.9S 87 07Q厂 A 订Si =4.0 0.15 1.41(410a)S 1369.9n sQ 八 A BSi 二 A、BSi S= 4.0 0.15 1369.9iW S= 22.21(1t0a)③ 各区低架源(H<25m)排放量Q厂 Q厂 0.251.33 0.33(1。
a)Q厂 Q厂 0.251.41 0.35(1t/a)Qa = 0.2522.215.55(10a)④ 各功能分区中架源(HvIOO m)的总允许排放量編八 P H;j BSi 106j=60 0.15 10』(252 32 402 96 602 9 802 2)=1.9692" h) =1.9692 365 24 10‘(lbt/a)= 1.73(l0t/a)Qmii Y PF:"bs「0》j=60 0.15 10^(252 268 402 233 602 7 802 1)= 5.1471(/h) = 5.1471 365 24 10*(104/3)= 4.51(10t/a)⑤ 调整系数卩、B的计算1^-0.33^0.58QaI - QbI1.73IIQaII - QbII皿〜35 =0.24QmII4.51Qa-QbQm Qh二2”5.55" 17.11 5.33Q mI⑥ 计算P的实施值;I P=P [ =60 0.58134.8II P厂 P 川=60 0.24114.4⑦ 计算各功能区点源新的允许排放率限值廿 i P Bsi h2 105线性规划:题目一:有一条通过市区的河流,水流量为 400万m3/d。
COD含量为14mg/ L,河的上 游有A厂和B厂A厂每天排放污水 40000 m3, COD含量140 mg/LB厂每天排放污水 25000 m3, COD含量130 mg/L河水自A厂到B厂能自然净化 COD 5%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HZB1—1999),该河允许含 COD 15 mg/ L以下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上述二厂排放的污水 COD含量均应在 以下1)各厂达标排放根据国家150 mg/L5.6 - X ,0.04-1503.25 - X 20.025< 15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