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超实用三国两晋南北朝.docx
7页高中历史二轮复习超实用三国两晋南北朝# /3【时间断代】三国(220年—— 280年)魏(220 年一一265 年)265年,司马炎废除魏帝,魏亡 蜀(221年——263年) 221年,刘备称帝,国号蜀; 吴(229年——280年)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 西晋(265年——316年) 东晋(317年一一420年) 南朝(420年一一 589年)宋(420年—— 479年)齐(479年-- 北朝(439年一一581年)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北朝开始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54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550年,高洋篡夺东魏政权,建北齐;577年,北周灭北齐581年,杨坚废除北周皇帝,建立隋朝 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全国【复习要点】第四章、三国两晋南北朝220年,曹丕称帝,国号魏;开始实行九品中正制263年,魏将邓艾人成都,刘禅降,蜀亡280年,西晋灭吴502年)梁(502年—— 557年)陈(557年557年,宇文觉夺西魏政权,建立北周589 年)时期政治经济文化三国曹魏创九品中正制屯田制;曹魏时,马钧改进 翻车;曹魏钟繇发明楷书两晋东晋王羲之,陶渊明南北朝北魏孝文帝改革;均田制灌钢法;草市佛教道教盛行,儒学受到冲 击;三教合一趋势出现【知识整理•政治部分】「、孝文帝改革1、列举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二、均田制1、均田制的主要内容2、对均田制的评价【知识整理*经济部分】—4-一、早市1、 产生时间2、草市的地理分布特点3、草市的发展 南北朝:唐朝:宋代:二、翻车翻车的作用高中历史二轮复习超实用三国两晋南北朝【高考练兵】(特别提醒:将答案写在序号左侧,注意书写规范和字体的大小)1、(2016高考历史)图4位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
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 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C. 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2、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A. 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3、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 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王羲之 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是因为A .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批判 B.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C•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 D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4、(2016浙江)古代中西思想既有差异,也有相当接近的地方如“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人的 道德自觉”和“有益于人类、培养善人”的思想即属于后者下列学派中接近上述思想的是①儒家学派②墨家学派③斯多亚学派④智者学派A .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5、北魏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总结出一套个体农户农副兼营的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反复强调农 户不要过度扩大耕种面积,“宁可少好,不可多恶”。
这表明A.精耕细作的目的是追求农业收益的最大化B.精耕细作农业遏止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C.个体农户为主体的耕作模式限制农业的进步D.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导致耕作模式的转变6、三教堂是孔子、释迦牟尼、老子共祀一堂的庙宇建筑三教堂内释迦牟尼居中,老子居左,孔子 居右,随着三教堂影响的扩大,它开始引起儒家士大夫的关注和不满士大夫对此不满的原因是 A. 三教合一 B.理学兴起 C.威胁统治 D.孔子地位受到冲击7、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评价中国古代某种土地制度时说“此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 只求富者稍有一点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平”,下列各项对“此田制”理解正确的是A.隋唐时期为保证政府财政收入而开始实行B.它规定全部土地归国家所有,由国家平均分配C.它有利于对无主荒地的开垦和农业的恢复与发展D.它有利于消除土地的兼并现象8、曹操父子建立的曹魏政权,在改革选官制度时,采取了不少抑制、打击贵族势力的措施,随着世 家大族势力的不断发展,曹魏政权又设置了由世家大族出身的中正官去掌握地方选举这表明九品中 正制A.在执行过程中标准发生了变化B.相对于察举制具有历史的进步性C.在事实上不能选拔出有用之才D.有缓和中央和地方矛盾的意图9、东汉时期,南方有些地方还不知道牛耕。
到了两晋南北朝时,牛耕在南方已经相当普及,政府由#/3此也很重视牛耕,一再下令禁止杀牛这反映了A.古代政府重视农业的传统#/3高中历史二轮复习超实用三国两晋南北朝B.政府政策影响民间风俗变化C.魏晋后经济重心完成南移D.商品经济发展影响政府政策10、“草市”是一种民间集市,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逐渐演变成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功能也 日渐完善下列描述中,最有可能反映“草市”情景的是A .夜雨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B.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C.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D.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