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行政管理学1》课程教学大纲.pdf

35页
  • 卖家[上传人]:奇异
  • 文档编号:539313204
  • 上传时间:2024-06-13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5.27MB
  • / 3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行政管理学教学大纲一 课程性质行政管理学即行政学,也有称公共行政管理学或公共管理学的,它是一门主要研究政府对社会进行有效管理的科学,是公共管理所必备的专业知识在开设此课程之前应先修 管理学原理等管理类基础课程二、教学目的行政管理学作为公共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是为培养学生的行政管理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设置本课程的具体目的和要求是: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行政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提高其认识和运用行政管理的一般规律来正确分析和解决行政实际问题的能力,以较好地适应行政工作的需要和国家公务员队伍素质提高的需要三、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行政管理在各种管理中起领导、主管作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急需各方面的有效管理,其中行政管理是否科学、有效,直接影响着国家、社会的发展我国行政管理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行政管理的规律性和方法其内容具有政治性和社会性统一、综合性和独立性统一、理论性和应用性统一、规范性和适应统一等特点因此,在课程教学上,都要注意这一课程的性质和内容特点教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课堂教学采用讲授、讨论、案 例(或习题)相结合的方法。

      四、教学内容第一章导论思想库本章教学目的:1、了解行政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以及内容整体框架2、了解行政管理学做为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其产生、发展的过程与规律,以及学科的特点等3、掌握一些行政管理学家的基本理论4、查阅书籍找出与管理有关的其他理论,自己最感兴趣的理论,结合实际具体说说应用重点难点:1、行政管理学的鼻祖威尔逊的观点2、行政管理与行政管理学的特点学时分配:4 课时教学方法:讲授教学内容:第一节行政管理和行政管理学一、行政管理和行政管理学的概念包括定义、含义;二、行政管理的要点三、行政管理学的教学内容体系,行政管理学研究内容非常广泛,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教学内容:1、行政管理概述2、行 政 环 境 3、行 政 职 能 4、行政组 织 5、行政领导6、人事行政7、公共预算8、行政信息9、政策过程与政策分析方法10、政府公共关系与行政沟通、行政协调11、行政伦理12、行政法治13、行政监督14、公共危机管理15、政府绩效管理16、行政改革与发展等第二节行政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一、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行政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1、传统理论时期;美国学者威尔逊发表 行政学研究被誉为行政学奠基人,2、行为科学时期;马斯洛的需求理论;麦克雷戈的X 理论和Y 理 论 3、系统理论时期:卡斯特为代表的系统管理学派;权变理论学派和管理科学学派。

      4、新公共管理:政府再造张国庆:重建或革新行政研究时期;二、我国行政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行政体制的建设,权责配置与有效运转;以科学制为代表的官吏选择及管理制度;官吏监督制度等等近代革命先驱者孙中山提出立法、司法、行政、考试、监察五权分立制度3 0 年代末我国学者张金鉴撰写的 行政学之理论与实践是我国第一部现代行政学专著第三节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学一、行政管理学本上化的必要性二、行政管理应为实现战略目标服务三、以科学发展观建设和发展行政管理学本章总结:熟知的理论、或者学者:XY理论;Z理论;需要层次;双因素理论;波特一劳勒期望激励理论;维克托 弗鲁姆的个人期望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布莱克管理方格论;阿吉里斯的成熟一不成熟理论威尔逊;泰勒;法约尔;西蒙;韦伯;布坎南;卢桑斯权变理论等掌握以科学发展观建设和发展行政管理学的内容阅读材料:行政管理学的鼻祖一一威尔逊的行政管理学观点思考题:1、行政管理定义以及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2、行政管理学的创立及其理论发展状况?3、行政管理学研究的对象、内容和方法?4、行政管理学本上化的必要性?5、如何以科学发展观建设和发展行政管理学?第二章行政环境一一生存本章教学目的:1、了解行政环境的的含义和内容2、掌握行政管理与行政环境的关系3、熟知我国目前的行政环境,能分析我国的行政管理的变化重点和难点:1、行政管理与行政环境的关系2、分析我国的行政环境学时分配:2小时教学方法:讲授与案例分析教学内容:第一节行政系统与外部环境的互动分析一、行政环境的含义。

      行政环境的提出,高斯和利格斯的观点;弗雷德.W.利格斯的观点行政环境,影响行政系统存在和发展的要素总和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本章重点将外部环境行政系统,是指由行政组织和行政人员组成的、具有活力的行政现象和行政过程二、行政环境的构成从地域上分: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国内环境:经济、政治、文化、人口民族历史传统等国际环境:由于各国联系密切,国际交流非常频繁,所以,影响很大三、行政系统与外部环境的互依性四、行政管理与行政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内容第二节经济和政治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一、经济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二、政治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第 三 节 文 化、民族和宗教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一、文化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二、民族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三、宗教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第四节 自然环境和国际社会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一、自然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二、国际社会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第五节创建良好的外部环境一、创建良好的经济环境二、创建良好的政治环境三、创建良好的文化、民族和宗教环境四、创建良好的国际社会环境本章总结:我国的行政环境要求一一行政体制改革目前我国的主要环境是:社会公平问题、贫富差距问题、老龄化问题;我国文化遗产保护问题;我国电子政务需要推进;我国行政体制改革仍需要深化,财政改革,税后改革;我国经济发展的稳定性、抑制通货膨胀问题;我国资源浪费问题;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问题。

      政府的职能变化取决于环境的需求,政府也应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善、创造环境阅读材料我国目前环境1、认识我国的目前环境2、知道两个系数:基尼系数、恩格尔系数思考题:1、行政环境的含义、行政环境的构成?2、行政系统与外部环境是如何互依性?3、经济、政治、文化、自然环境、国际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4、如何创建良好的经济、政治环境、国际社会环境?第三章行政职能生存与能力本章教学目的:1、了解行政职能的基本概念,明确政府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2、了解政府实现其基本职能所采用的主要手段3、能够利用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来分析我国行政职能的转变以及政府行为与角色的转换重点和难点:1、我国的行政职能改革的必要性2、我国行政职能改革的教学内容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第六次(自2008年以来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学时分配:4 课时教学方法:讲授、专题一一两 会(学生讲解)、材料分析(课堂测试)教学内容:第一节 行政职能概念与基本内容一、行政职能的概念和涵义和特点1、政府职能的定义和特征:是行政主体作为国家管理的执行机关,依法对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事务进行管理时应承担的职责和所具有的作用特征:整体性;社会性;权变性。

      二、行政职能体系1、行政基本职能包括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及社会保障职能2、行政运行职能包括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3、法约尔的5 职能和古立克的7 职能第二节西方的行政职能理论一、近代西方的行政职能理论政府守夜;有限政府;行政国家;小政府二、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行政职能的变化第三节 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行政职能的转化1、我国的九次次行政体制改革1954 年;1958-1959 年;1965 年;1982 年;1988 年;1993 年;1998 年;2003年;2008年以来二、我国行政职能转化的内容1、职能重心的转变:政治一一经济一一经济与社会2、职能方式的转变:由运用行政手段为主转变为运用经济手段为主,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相结合;由微观管理、直接管理为主转向宏观管理、间接管理为主;由重计划、排市场转向把计划与市场有机的结合起来3、职能关系的转变:理顺中央与地方、上级与下级政府之间的职能关系;理顺政企关系;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理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理顺政府内部各职能部门的关系本章总结: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改革的总原则和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坚持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坚持科学民主决策、依法行政、加强行政监督,坚持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坚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要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管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阅读材料:2008年国务院的机构改革案例分析:顺德的改革经验思考题:1、行政职能的含义和特点?2、行政职能体系?3、简述当代资本主义的行政职能?4、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必然性、必要性5、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基本内容第四章行政组织结构本章教学目的:1、了解行政组织的要素、基本类型和特征2、了解行政组织结构中的横向分部化和纵向层次化以及管理层次与幅度的关系3、掌握行政组织结构设计的一般原则重点和难点:1、行政组织设置的原则2、行政组织的类型学时分配:4课时教学方法:讲授、课堂讨论教学内容:第一节 行政组织概述一、组织与行政组织概念行政组织的性质:社会性;服务性;权威性;法制性和系统性二、行政组织的基本要素:职能目标;机构设置;人员构成;权责体系;管理方式;运行过程;法制规范第二节 行政组织的类型、结构以及设置原则一、行政组织类型1、上下级的权限关系;集 权 制 分 权 制2、按照行政组织内部的决策机制:首长制、委员会、混合制度3、行政组织机构的职权性质和范围:层级制、职能制4、行政组织的功能和作用:领导机关;职能机关;辅助机关(幕僚机关);咨询参谋机关;派出机关。

      二、行政组织结构一一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行政组织结构的层级化;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及二者的关系;三、行政组织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职能目标原则;完整统一原则;法制原则;职、责、权一致原则;为民便民;精干效能;适应发展四、我国现阶级的行政组织及组织改革的实践探讨中央人民政府机构:国务院组成机构、国务院直属机构、国务院非常设机构、直属事业、企业单位及国务院办事机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省级政府机构、县、乡、政府机构、城市政府机构、派出机构第 三 节 编 制 管 理一、编制管理的定义和涵义二、阅读材料:编制管理本章总结:韦伯的官僚科层组织类型是关于组织的比较早的论述我国的政府组织体系:行政机关、立法机关、司法机关、政党机关、国家主席行政组织作为政府组织的执行机关除了具有所有组织共同的特性之外,有自己特殊的特征;行政组织的要素是否必备,组织设置是否符合原则直接影响了行政组织效率的发挥案例分析:某市的城市建设委员会、城建局与城市建设办公室的矛盾分析思考题:1、名词解释:首长负责制、层级制和职能制2、比较集权制与分权制的优缺点3、行政组织设置的基本原则4、我国的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分析第五章行政领导大脑本章学习目的:1、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行政领导的含义、特点、地位、作用;2、明确行政领导职位、职权和责任,我国行政领导制度;3、掌握行政领导的理论和功能,行政领导的方法与艺术,行政领导者的素质及其结构优化。

      重点和难点:1、领导及行政领导的基本概念、领导的基本类型2、行政领导的职责与权力、行政领导活动的基本原则3、行政领导者的产生方式以及领导的方法与艺术4、我国行政领导制度课时安排:4学时教学方法:讲授为主,辅之于案例分析教学内容:第一节 行政领导概述一、领导、行政领导的涵义、特点、地位、作用领导、行政领导的概念、特点;领导与管理两个范畴之间的关系;行政领导在行政管理过程中的作用二、领导管理工作的专业化领导管理工作专业化的含义;领导管理工作专业化的意义第二节 行政领导者的职位、职权、责任一、行政领导者的职位行政领导者的职位的含义、特点二、行政领导者的职权行政领导者的职权的含义;行政领导者的职权与职位的关系三、行政领导者的责任行政领导者的责任界定;行政领导者的责任的内容;行政领导的类型四、行政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