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工程规划.ppt
130页城市给水工程系统规划,,第3章 城市给水工程系统规划,本章要点: 城市给水工程的三个组成部分(取水、水处理、输配水) 城市给水系统的三种形制(统一、分质、分区) 取水工程选址(地形、水文条件) 水厂选址(地形、地质、防洪、市政、经济情况) 水厂用地,一、给水系统的组成和布置 城市给水工程系统通常分为三个组成部分: 取水工程:将水从水源地取送到城市净水工程 净水工程:将水净化,并加压输入城市管网 输配水工程: 输水工程:仅起输水作用的管道和设施 配水工程:将水配送到用户的管道和设施,一般给水系统的组成,水源,取水,,输水,,,净水,,输水,,配水,,用户,给水系统的组成和布置,,取水工程: 从水源取水,,给水处理: 按用户要求进行水处理,(取水构筑物、泵站),(水厂),,输配水: 向用户供水,(输水管、管网、泵站、调节构筑物等),70%,~20%,可达~9%,城市给水工程示意图(地表水源),取水工程:1取水口,2一级泵站,3加氟消毒间 净水工程:4沉淀池,5过滤池,6清水池,7二级泵站, 8加氟消毒间 输配水工程:9输水管,10配水管,11进户管,12消防栓,城市给水工程示意图(地下水源),1管井,2集水池,3泵站,4输水管,5水塔,6配水管网,二、城市给水工程系统规划的任务 根据城市和区域水资源的状况,最大限度地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合理选择水源,进行城市水源规划和水资源利用平衡工作; 确定城市自来水厂等给水设施的规模、容量; 科学布局给水设施和各级给水管网系统,满足用户对水质、水量、水压等要求; 制定水源和水资源的保护措施。
三、城市用水分类 (一)生活用水:包括居民日常生活用水、工业企业职工生活用水、公共建筑用水; (二)工业企业用水: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用水,其水量、水质、水压要求由生产工艺决定,一般来讲,火电、冶金、造纸、石油、化工等行业的用水量较大; (三)市政用水:包括道路保洁、绿化浇水、车辆冲洗用水; (四)消防用水:扑灭火灾时的用水,一般供应室内外消火栓给水系统、自动喷淋灭火系统,可与城市生活用水系统综合考虑; (五)管网漏损水量:包括水厂自身用水、管网漏水 (六)未预见用水:规划变动、流动人口小结:,,补充说明:全部用水的种类 城市用水(城市统一供水、工矿企业自备水) 农业生产用水 农民生活用水 乡镇企业用水等(不应忽视农用水),四、城市用水量标准(定额) 指满足居民生活、工业生产所需的单位用水量 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 公共建筑用水量标准 工业企业用水量标准 工业企业职工生活用水量标准 工业企业生产用水量标准 市政用水量标准 消防用水量标准 未预见用水 注:用水标准是计算各类城市用水总量的基础,是城市给排水工程规划的主要依据,且对城市用水管理也有重要作用,1.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 指居民日常生活所用的水量范围,一般包括: 饮用、烹饪、洗刷、沐浴、冲洗厕所等。
其标准与当地气候条件、城市性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给水设施条件、水资源量、居住习惯等有较大关系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规定的标准见下页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续1),《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2.公共建筑用水量标准 包括娱乐场所、宾馆、集体宿舍、浴室、商业、学校、办公等用水 集体宿舍、旅馆和公共建筑生活用水定额及小时变化系数是由《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所规定的,见下页表,,放大,集体宿舍、旅馆、公共建筑生活用水定额及小时变化系数,《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放大,,,3.工业企业用水量标准,(1)工业企业职工生活用水量标准,,由《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规定》(GB Z1-2002)规定2)工业企业生产用水量标准 a:一般由企业工艺部门来提供;,假定现阶段万元产值取水量为P0,再用水率为A0;规划年万元产值取水量为Pi,再用水率为Ai每万元产值的总用水量基本稳定,则有: b:工业用水一般占总用水量的20-30%; c:缺乏具体资料时,可参考有关同类型工业、企业的技术经济指标(如下页表),(待续),,放大,,4.市政用水量标准,街道洒水用水量标准: 2.0~3.0L/(m2.日) 绿化浇水用水量 1.0~3.0L/(m2.日) 汽车冲洗用水量: 小轿车250~400升/辆.日; 公共汽车、载重汽车400~600升/辆.日,,5.消防用水量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6.未预见用水量,《室外给水排水设计规范》规定,按最高日可用水量的15%~25%计算。
总结: 城市用水量标准有总体规划使用的标准(综合用水量指标)、详细规划使用的标准(居民生活用水定额、市政用水量标准、消防用水标准等)和建筑设计使用的标准(住宅、公建和单个用水器具用水定额等),在使用中应注意 应注意用水量的变化趋势与节水要求、产业变化以及环境容量之间的关系3-1 城市用水量的预测,本节主要内容: 1.基本方法 2.预测应注意的问题 3.用水量变化系数、变化曲线,一、总体规划中常用的预测方法,以过去的资料为依据,以今后的用水趋势、经济条件、人口变化、水资源情况、政策导向等为条件,对各种影响用水的条件作出合理的假定,通过一定的方法,求出预期用水量总体规划中常用的预测方法(续),确定出规划期末人均用水量指标,根据规划确定的人口数,计算出用水总量 规划人口数 × 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 = 规划期末城市总用水量,1.人均综合指标法,注: 1.特大城市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100万及以上的城市;大城市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50万及以上不满100万的城市;中等城市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20万及以上不满50万的城市;小城市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不满20万的城市 2.一区包括: 贵州、四川、湖北、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上海、云南、江苏、安徽、重庆; 二区包括: 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西、河南、山东、宁夏、陕西、内蒙古河套以东和甘肃黄河以东的地区;三区包括: 新疆、青海、西藏、内蒙古河套以西和甘肃黄河以西的地区。
3. 经济特区及其他有特殊情况的城市,应根据用水实际情况,用水指标可酌情增城(下同) 4. 用水人口为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规划人口数(下同) 5. 本表指标为规划期最高日用水量指标(下同) 6. 本表指标已包括管网漏失水量2.单位用地指标法,总体规划中常用的预测方法(续),确定城市单位用地的用水量指标后,根据规划的城市用地规模,推算出城市的总用水量 规划建设用地面积 × 单位建设用地综合用水量指标= 规划期末城市总用水量,总体规划中常用的预测方法(续),注:(1)本表指标已包括管网损失水量 (2)这种方法对总体、分区、详细规划都有较好的适应性2.单位用地指标法,(1)城市居住用地用水量应根据城市特点、居民生活水平等因素确定单位居住用地用水量可采用表2.2.5-1~4中的指标注:1、本表指标已包括管网漏失水量 2、用地代号引用现行国家标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下同)2.单位用地指标法,总体规划中常用的预测方法(续),(2)城市公共设施用地用水量应根据城市规模、经济发展状况和商贸繁荣程度以及公共设施的类别、规模等因素确定单位公共设施用地用水量可采用表2.2.5-2中的指标。
表2.2.5-2 单位公共设施用地用水量指标(万m3/(km2·d)),注:本表指标已包括管网漏失水量3)城市工业用地用水量应根据产业结构、主体产业、生产规模及技术先进程度等因素确定单位工业用地用水量可采用表2.2.5-3中的指标表2.2.5-3 单位工业用地用水量指标(万m3/(km2.d)),注:本表指标包括了工业用地中职工生活用水及管网漏失水量4)城市其他用地用水量可采用表2.2.5-4中的指标 表2.2.5-4 单位其他用地用水量指标(万m3/(km2·d),注:本表指标已包括管网漏失水量,总体规划中常用的预测方法(续),3. 年递增率法(4%~6%) 在以往资料的基础上,建立用水量与时间的函数关系式,进而推求将来年份的用水量起始年份的实际用水量,,用水年均增长率,,预测年限,根据有关资料,我国城市用水年增长速率在4%~6%之间,应根据城市发展规模和经济或人口的变化趋势确定年增长率的取舍4. 线性回归法,在以往资料的基础上,建立用水量与时间的函数关系式,进而推求将来年份的用水量 注:必须进行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0.7-1.0);一般需15年以上资料,,,,,,,,,,,,用水量Q,时间(年份)t,Q=a+bt,总体规划中常用的预测方法(续),线性回归示例:,5. 生长曲线法,城市用水量从历史的发展过程看,呈S曲线变化,模拟这种过程的数学曲线称为生长曲线,总体规划中常用的预测方法(续),利用历年的用水量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或线性规划法求出b、k.,6. 城市发展增量法,根据有关方法计算出新增城市建设部分的用水量,再加上现状的用水量,得到将来的城市用水总量。
多用于近期建设预测总体规划中常用的预测方法(续),7. 分类求和法(更适用于详规),按照城市用水性质的不同分类,根据相关资料,分别对城市各类用水进行预测,最后加和求得城市总的用水量总体规划中常用的预测方法(续),一种或几种,,二、方法的选取,单位指标法(人口、用地面积、产值等) 回归分析 生长曲线 城市发展增量法,,,,,总用水量,,,,,分类求和法,,,五、详细规划中常用的预测方法,分类求和法,①居住区最高日生活用水量Q1,N1――规划期限内规划人口数; q1――设计期限内采用的最高日用水量标准(升/人*日) ②公共建筑生活用水量Q2,q2――某类公共建筑生活用水量标准(升) N2――该类公共建筑生活用水量单位的数量③工业企业职工生活用水量Q3,q3――工业企业生活用水量标准(升/人*班) Np――每班职工数 n――每日班制 ④工业企业职工淋浴用水量 Q4,q4――工业企业职工淋浴用水量标准(升/人*班) Nc――工厂每班职工淋浴人数——分别为街道洒水和绿地浇水面积(米2) n6――每日街道洒水次数⑤工业企业生产用水量Q5 等于同时使用的各类工业企业 或各生产车间用水量之和 ⑥市政用水量Q6,q6、q6′——分别为街道洒水和绿地浇水用水量标准(升/ 米2*次)和(升/米2*日),、,⑦未预见水量(包括管网漏失水量),一般按以上各项 之和的10~20%计算。
则最高日用水量为 Q=K*(Q1+Q2+Q3+Q4+Q5+Q6)(米3/日) 最高日平均时用水量为 Q0=Q/24(米3/小时) 加上水厂自身用水量5~10%,取水构筑物的设计取水量为 Qp=(1.05~1.10)Q/24(米3/小时),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为: Qmax=Kh*Q/24(米3/小时) Kh――城市用水量时变化系数 设计管网时,按最高时用水量计算 qmax=Qmax/3600(升/秒),2 城市给水水源规划,一、城市水资源 (一)基本概念: 水资源:在现有技术条件下能够获得的,可作为人类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的天然水 水源:生产、生活用水的来源 城市水资源:可供城市发展、人民生活、和能被城市基础设施利用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即城市可以利用的河流、湖泊的地表水,逐年可以恢复的地下水,以及海水和可回用的污水等,水资源可利用量:指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可能和生态环境不遭受破坏的前提下,最大可能被控制利用的不重复的一次性水量,它与天然水资源总量、当前的技术经济都有密切的联系 城市水资源可利用量才是与所预测的用水量进行水量平衡的依据二)城市水源量 水资源量 地表水量 地下水量 外来水量(客水量):主要是河川径流量的存储量和动态水量 我国是一个缺水国家 人均径流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