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尼对华侨华人政策及其发展趋势.doc
12页印尼对华侨华人政策及其发展趋势温北炎【作者】温北炎,本文作者系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副教授卬尼对华侨华人的现行政策国籍政策印尼对华人的国籍政策,对华人的生存与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战后初期,印尼刚独立,政府为了利用华人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发展民族经济, 放松了华人加入印尼籍的条件,当时接受印尼籍的华人仅100万,述有100万 人是中国籍或无国籍者50年代中期,政府为了限制华人在各个领域的发展,颁布国籍法,限制华 人取得印尼籍此外,中国和印尼两国政府于1955年签订双重国籍条约,到1960 年12月25日才生效,规定拥有双重国籍的华人必须在2年内选择印尼籍或中国 籍,尽管有种种限制,当时有80万华人选择了印尼籍苏哈托总统执政后,1969年印尼单方而废除了双重国籍条约,凡是要加入 印尼籍的华人都要办归化手续由于手续繁杂,费用昂贵,华人难于入籍1980年苏哈托总统签署了关于国籍问题的2号法令和13号决定书,简化 和加速华人加入印尼籍,为恢复中印(尼)两国外交关系作准备到1981年7 月止,又有80万华人加入印籍仍保留中国籍和无国籍的华人剩下30万人, 仅占华人总数600万的5%据印尼《印度尼西亚日报》1990年11月1日报道,印尼仍有30万华人的 国籍身份未明,印尼内政部表示耍与中国大使馆合作,加速解决印尼上述华人的 国籍问题。
另据中国与印尼两国政府1992年5月4日签署的谅解备忘录,因1959 年受印尼总统10号法令返国未成而滞留印尼、国籍身份未明的华人,1993年给 予重新登记,中国大使馆将发给中国公民护照据统计,当时有14万华人已获 返国准字,但只有4万人起程,仍有10万人未返国1)移民政策苏哈托总统执政后,采取了严厉禁止移民的政策1967年6丿」7 FI公布《解 决华人问题的基本政策》,第一章“中国侨民”明确指出:“原则上,印尼不再 发准证予新的华人移民不在此例的是在执行任务的外交人员及其家属,专家及 他们合法的家眷(包括未成年的子女)印尼政府严禁非法移民入境,经常追查、拘捕从香港和中国内地伪造证件入 境的非法移民,一经查出即加以监禁或驱逐出境到1988年,印尼当局曾准许在印尼出生的香港印尼归侨返回印尼定居,条 件是:“出6力港元可买到一张外侨证,限期一年一年到期后可延氏一年, 付1000港元延长七次,到1995年住满七年,可入印尼籍,成为印尼公民⑵1990年中印(尼)复交后,中国内地非法移居印尼的人数不断増加,尤其 以福建一些地区的非法移民为甚卬尼政府对非法移居者高度警惕,采取了严格 限制措施对中国内地往印尼探亲、旅游者,应由中国九大旅行社乙一、印尼亲 属和卬尼旅行社三重担保。
若发生非法移届者,他们要承担责任另外,有一些中国公民以技术人员身份劳务输出到卬尼,可居留一年每年 办证延长居留一年,连续居留五年者可获印尼公民权经济政策苏哈托政府执政后,认识到了利用华人资木及其经营管理经验发展卬尼经济 的重要性,对华人经济采取了利用为主,限制为辅的政策1) 1967年初,政府颁布《外国投资法》,鼓励外资企业与国内金业联合 经营,规定凡投资250美元以上的企业,可免交所得税两年,不限制投资者将 利润汇寄国外以美、日为主的外资迅速涌向印尼,乐于同华人企业联合经营 这一法令大大促进了华人经济的发展2) 1968年7月,政府颁布了《国内投资法》,决定利用印尼本土所积累 起来的资金发展民族经济法令规定企业分为民族企业和外资企业两种,民族金 业指卬尼公民拥有51 %股份的企业,未达到标准的称为外资企业,促使华人资 本向工业领域转移3) 1967年6月7日苏哈托总统签署了《解决华人问题的基木政策》的第 37号法令,法令中指出:“与1967年第1号法令所规定的,外资'不同,在印 尼本土累积起來的财富被列为'国内外侨资金’此资金实际上是在外侨手中的 印尼民族财富,因此有必要加以动员,并且利用在发展与建设方而。
苏哈托总统对华人资本冇了新的看法和态度,后来他又进一步说:“为了建 设,我们必须充分利用他们的资金、经验和技术他们的潜力确实比我们普通原 住民大得多他们的资木可能出现两种倾向:一是外流,一是干扰我们的经济 其实我们的建设需他们的资金,我们欢迎外国资本向我国的工业投资,那么,我 们为什么不能利用国内已冇的资金呢?为什么不让这些国内资本发展壮大呢? 为了经济建设,我们给他们提供了同等的机会我们注意到,华人资本在这里发 展得很快他们确实拥冇雄厚的实力,我们应充分利用他们的资金服务于我国的 经济建设 (3)(4 )鼓励及规定非原住民资木和企业(华人企业)必须和原住民联营1972 年苏哈托在一次讲演中提出“非原住民企业必须将其所有股份的一半卖给国家, 曲国家公开转让给原住民企业家 1974年印尼政府据此作出正式规定:联营 企业中的非原住民须将其50%的股份转卖给原住民,并由原住民担任联营企业 的负责人,还提出将原住民与非原住民比例调至75:25;不准非原住民再直接与 外国资本联营,而必须由原住民和非原住民联营的企业才可以与外资联营等尽 管这些规定难于实现,但华人资本与原住民企业联营己成为华人资本生存与发展 的一个主要渠道。
这种联营导致了 “主公”、“主公制度”和“主公集团”的出 现,给华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会5) 1984年印尼颁布了总统第29号决定后,取消了 1980年总统第14号 决定书关于“原住民”和“非原住民”的提法,随后召开了有400位原住民与 非原住民企业家参加的座谈会,印尼军政高级要员都出席了座谈会这一决定对 于调动华人企业家参与第四个五年建设计划,分担巨额投资起了积极作用在政 治上也有积极意义,为消除种族主义偏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6) 1990年3月4日苏哈托总统在茂物召集31位私人企业家(其中29 位是华人企业家),举行座谈会,正式号召华人大企业家把他们企业的25%股 份转让给印尼合作社3月12日印尼政府发岀了 “关于合作社拥有企业股份” 的通告,要求华人大企业家采取行动华人大企业家也响应号召,相继保证先转 让企业的1 %股份7) 苏哈托总统指出,倘若没有财团的存在,印尼会变得更贫穷1994年4月中旬,印尼棉兰发生工潮,后演变为排华暴乱,国内许多人指 责大财团垄断印尼的经济1994年6月初苏哈托总统在茂物的牧场对学生说, 没有财团的存在,印尼会变得更贫穷且不看谁拥有这些工厂和企业,没有这些 工厂和企业生产产品,我们仍须依赖进口。
工厂和企业可创造就业机会他们冇 赢利,便会缴纳利税4)(8) 苏哈托总统指出,卬尼财团不可能控制国家经济1994年6月28日,总统在茂物会见70位农村合作社主要负责人说,印尼 财团的出现是符合1945年宪法精神的政府利用财团建设国民经济,他们不可 能控制国家经济命脉,人们不需耍担忧总统还表示,由于国家的能力有限,所 以要财团介入国家经济建设倘若我们要等到有了能力才去做,印尼就要落后于 其他国家总统最后指出,印尼财团拥有的工厂金业不会逃离印尼,因为他们的 工厂企业在卬尼,资本在印尼,而我们利用他们为人民谋福利政府己采取措施 要求财团转让企业股份给合作社并与弱小企业挂钩,作为消除贫怵I的途径之一⑸华文教育和华文报刊政策苏哈托政府执政后,实行限制、消除华文教育和华文报刊政策,这项政策实 行近三十年,但仍未有松动的迹向1) 消除华文教育苏加诺执政吋期,华文教育已受到很大的限制50年代小期是华文教育发 展的顶峰吋期1957年11月政府颁布《监督外侨教育执行条例》,严格限制华 文学校的发展1958年华文学校减少了一半,剩下650所,学生从45力-人减少 至15万人1965年“九•三O”事件后,印尼华校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维持了半年。
1965年卬尼所有的华文学校629所(学生27力人)已被关闭1967年第37号法令第7条规定:“除了外国使节为他们的家庭成员所办的 学校外,一概不得有外国学校这使华文学校首次在印尼消失近几年來有传闻在印尼可开办一所华文学校据了解,1994年印尼政府只 允许台湾在印尼的商务处为他们的了女开办一所华文学校由于印尼与中国大陆、台湾省、香港及新加坡的经贸关系发展迅速,近几年 汉语成为商业上的重要语言,华人与原住民掀起学习汉语热国立印度尼西亚大 学开设汉语专业,雅加达伯沙达大学也开设汉语专业,另外苏哈托夫人也开设第 一所私立汉语学校华人为了让子女学汉语,过去是偷偷摸摸请家庭教师1994年开始,政府 允许家庭教师公开讲授汉语2) 全面取缔华文报刊1965年“九•三O事件”后,所有华文报刊均被关闭目前只有一家在雅 加达由官方出版的一半中文一半卬尼文的《卬度尼西亚日报》(HARIANINDONESIA),其编辑、记者都是华人,社长兼总编辑是原住民苏基斯曼准将此外,印尼政府于1994年允许旅游公司、酒店使用汉语和出版旅游宣传材 料,但事先要经《印度尼西亚日报》出版社批准才能出版华文手册全面同化政策(1) 苏哈托政府执政后,加速了对华人的全面同化,连续颁布有关的政策 法令:1966年7月5日议会关于民族统一建设的第3号决议,强调建国五项原 则(潘查希拉)为全国人民的指导思想,禁止共产主义学说的传播,加速华人的 同化进程;1966年6月7日印尼政府颁布《解决华人问题的基木政策》的第37 号法令,重申不准有新的华人移民,华人必须持有工作或营业准字,在印尼一概 不得有外侨学校等;1969年4月10日政府颁布《关于外裔印尼公民的基本政策》 的总统第240号法令,规定外裔印尼公民在法律上享冇与其他印尼公民相同的 地位、权利和义务,防止种族排外行为,促进华人的同化进程。
6)(2) 加强宗教信仰的同化,鼓励华人加入伊斯兰教印尼华人普遍信仰佛教,承袭中国传统习俗,许多华人在宗教节日和婚丧喜 庆日子里大讲排场,大摆@①席,大大刺激了原住民,扩大了与他们的鸿沟针 对这种情况,政府于1967年12月6日颁布《关于华人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 的总统第14号法令,禁止华人公开和令人刺眼地举行中国宗教和传统习俗的节 FI庆祝活动,只准许他们在家庭或私人范围内进行1969年政府颁布第5号法 令,宣布原有4种宗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和巴厘卬度教,加上佛教 和孔教为印尼官方承认的宗教,要求每个公民都要有一种宗教信仰,并在身份证 上加以表明许多华人为了自身安全起见(担心被看成是无神论者,即信仰共产 主义),都纷纷加入伊斯兰教,认为这是促进全面同化的最佳途径许多华人、 尤其是有地位的华人领袖和富有的企业家纷纷加入伊斯兰教,促进华人全而同化 的进程卬尼最有影响的同化团休“民族沟通统一机构”下属内政部,计划在 10年内将5力华人皈依伊斯兰教,并鼓励15万华人与原住民通婚〔7) (3) 1967年1月25日印尼内政部和司法部关于改名换姓的联合通知1969年内政部 又颁布改名换姓的第6号法令,敦促各级地方政府加速华人改名换姓的进程。
过去华人有自己的华文姓氏,在社交上也自认为华人随着法令的宣布,许多华 人为了生计和生存,都纷纷改名换姓从法律上要求华人改名换姓,取用印尼人 的姓名,这一措施进一步加强了华人对卬尼的认同感4) 1995年1刀25日苏特利斯诺表示,取得卬尼籍的公民,不论是谁, 或隶属哪个民族,都必须受印尼同化他还要求印尼华裔切断中华文化脐带他 说,印尼政府从未达成任何政治协议,准许印尼境内的华裔照他们祖先的文化生 活印尼政府对华人政策的发展趋势印尼国内政局的发展将影响对华人的政策政治上围绕苏哈托总统接班人问题引起公开的争论1993年3月,苏哈托总统连任第六届总统,但到了 1994年初,总统连任 不到一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