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走在诵读的路上.docx

2页
  • 卖家[上传人]:人***
  • 文档编号:474311397
  • 上传时间:2023-09-2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75.95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走在诵读的路上——指导学生经典诵读的心得这两年来,和孩子们一起诵读了古诗文、三字经、弟子规、四大名著选篇等等,孩子们的诵读兴趣都非常高,在过程中我采用了师领读、生领读、组长检查、加盖小印章、师签名等多种形式,大部分学生都能背诵,但是可能是后期的巩固不到位,学生回生率较高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化积淀的民族 在历史的长河中, 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经久不衰的文学经典 作为一位站在基础教育一线的语文教师, 更是有着引导小学生读经典作品的重任, 让他们带着一颗愉悦的心, 在优美的语言文字中来回行走, 穿越时空与文字进行心与心的交流阅读经典成了每个学生的必然选择一、加强兴趣培养,让学生爱读要引导学生走进经典文学作品,首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兴趣新课标指出“ : 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在第一学段的目标中更是强调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因此,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应重在兴趣的培养,倡导自主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自己必须是一个热爱阅读的人教师不一定要博览全书,但对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要有所涉猎在诵读《水浒传》选篇时,教师顺便谈起“智多星”吴用、“浪里白条”张顺、“及时雨”宋江……学生的羡慕之情油然而生。

      从而由点带面,由一个小故事辐射到整本《水浒传》,用教师的才情燃起学生诵读的火花教师要用自己的语言为学生推开一扇门, 引领学生接触经典, 使学生走上文化积累和精神成长的快车道,并最终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丰富而充满活力的生命世界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所掌握的知识的数量,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脑力劳动的感情色彩 ” 假如你觉得读书是一种乐趣, 是难得的精神享受, 那么即使你不以识记为目的, 有许多知识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融入你原有的知识结构中 学生是阅读的主体,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 只有让学生爱上读书,乐于读书,并积极主动地消化,书上的东西才会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二、教会方法技巧,让学生会读1 .学会初读有思想的教师,会对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关注学生的需求,给足学生在“门”外徘徊的时间, 并选择恰当的时机教给课外阅读的方法 当学生爱上阅读了, 并将阅读看作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时,他们就会欲罢不能此时,教师应顺势对他们进行方法的指导在指导学生初读时, 教师可以介绍泛读这种读书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针对全体学生 学生阅读能力的好差不影响其阅读的过程阅读能力强、热衷度高的学生读的程度、广度会深一些;阅读能力稍差的学生, 就可能会停留在故事情节和文字表面, 当他们再次阅读时就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等有了生活体验,自然就理解了。

      2 . 学会精读 要读懂一本书, 光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还不够 要读出水平, 把握人物的形象,就必须学会精读 如何进行精读呢?对于较长的片段, 我们可以采用概括主要内容、 摘录段首语句、截取片段精华等方法摘录并提醒学生注意:不管采取哪种方法,都应写清该文字的出处,以方便以后查阅做笔记是促进积累的一种重要手段,但在方法上可以灵活一些如在读到精彩之处时, 可以写下自己的感想, 试图与作者进行跨时空的交流, 以后再读此片断时可能会有新的体会 在摘录精彩词句与语段时, 若能熟读成诵, 待写作时会不时在脑海中浮现这些名师大家的精美语段,从而为作文增光添色 3.学会摘录做摘录也是精读的一种方式但是,阅读一部小说仅仅靠做摘录是不行的再说,作为一部小说,作者着力塑造的是人物形象, 它是读懂小说的关键 而人物形象往往又是通过具体细节来体现的, 这里就又要引入另一种精读方法 写体会我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同一个句子,不同性格、不同阅历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感受 这就要求学生在字里行间留下自己的体会与感受 写体会时,可以从人物的精神品质去思考, 也可以从运用的修辞手法来考虑,还可以从人物的心理活动、精彩的对话、丰富的想像、细腻的环境描写等来感悟。

      只 有熟读深思,才能悟其境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引领他们品读人物形 象,赏析故事情节,初步接触写作方法,这样,学生在与文本和作者的对话中才能得到循序 渐进的提高4 .学会背诵经典之作之所以能够经过时间的洗涤,穿越时空,还能被人们竞相传阅,是因 为它有其独特魅力对于这样的文字,光读读、抄抄,或写写体会是远远不够的每本书中 都有一些富有哲理、给人启迪的经典名句和经典片段, 这些都可以让学生背一背引导学生在语境中反复潜心吟读, 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专心致志地加以揣摩、 鉴赏、比较,让他们充分扎实地与语言文字交往,全身心地沉浸在语言环境中,用自己的心灵去品尝、去琢磨,不 仅做到知其然,更要做到知其所以然有时,虽然学生的口头表达方面不够清晰,但只要能 在心里感觉到、体会到就行,在这种优美的语言环境中经过浸泡,就会受益无穷5 .展示诵读在课外阅读时,教师还应搭建一个平台,让学生有展示自己的场所学生有了 积累,就有了可展示的语句,因此教师要给学生一个渲泻的机会,以此作为潜力,再次促进 学生的诵读,以此达到诵读的目的回首和孩子们一同走过的诵读之路,我们感慨;看着学生们在经典中获益,我们欣慰! 经典诵读活动还将继续深入地开展下去, 置身于书声琅琅的校园, 我们深深地相信,今天读经诵典的稚子孩童,便是明日德才兼备的国之栋梁。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