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义马着力两化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doc
4页义马着力两化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义马煤炭资源丰富,有“百里煤城 ”之称,主导产业以电力能源、煤化工、 铬化工、新型建材为主,第二产业在GDP 中的比重高达80%以上,城市化率 达到 95.5%,2011 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53 亿元,同比增长21.6%;地 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7.58 亿元,同比增长24.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 102 亿元,增长2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450 元,涉农居民人均纯 收入达 8170 元,分别增长13.1%和 13.2%;综合经济实力在全省108 个县市 中位居第一该市先后获中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 展百强、中国十佳和谐可持续发展城市、中原最具投资价值县市区和2010 中国最具海外影响力县市区等荣誉称号从连霍高速义马站下车,首先映入你眼帘的是宽阔整洁、花草簇拥的义渑快速 通道沿快速通道向西不远便会有一个漂亮时尚、干净整洁、健身设施齐全、环境 优美的崭新的涉农社区展现在你的眼前在人们的脑海里,这无论如何与传统意义 的乡村环境联系不起来但那小区大门上用霓虹灯组成的字明白无误地告诉你,这 确确实实是 “梁沟社区居民集中居住区” 。
如今的梁沟人,告别了低矮窝憋的小 瓦房,搬进漂亮的居民集中居住区,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梁沟社区的变化,只是义马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一个缩影2005 年,义马 被确定为全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市,由此掀开了义马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篇章,也迎 来了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截至目前,全市20 个涉农社区有18 个开 工建设了居民集中居住区,其中今年新开工社区4 个,新开工建设住宅楼 37 栋,面积达13.4 万平方米,可供1332 户居民居住全市城乡一体化工作已 累计完成投资5.59 亿元,开工建设住宅楼144 栋(其中已建成107 栋,正在 建设的 37 栋) ,建筑总面积达到56.6 万平方米,可安置5184 户集中居住区 居民;有 6 个社区的 97 栋达到入住条件,已入住1120 户一义马是一座特殊的城市,在全省面积最小、人口最少,城市化率最高、工业基 础较好 3 万多农民,真正从事农业生产的还不足1 万人,工业经济长期处于 主导地位,但农业仍然存在,只是比重较小,在GDP 中的比重不足0.5% 近年来,随着义马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一部分农民的土地用途改变了, 一批农村劳动力到企业和城市中就业,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改变了,农业生产也正 在被高效、集约的特色农业所替代。
可以说,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农村、农民正在 义马悄然发生着变化思路决定出路, 95.5%的高城市化率决定了推进城乡一体化是义马市发展的 必然选择所以,该市市委、市政府着眼于破解发展瓶颈、缩小城乡差别、促进跨 越发展,将城乡一体化作为实现义马市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抓手,于2003 年正式启动了此项工作,是全省最早启动城乡一体化工作的县市之一,义马的做法 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于是在2005 年又被确定为全省七个城乡一体化试点市 之一近年来,义马紧紧抓住被确定为全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市的机遇,坚持以科学发 展观为指导,以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为总要求,以加快推进涉农居民集中居住区建 设为重点,紧扣 “农民市民化,农村城市化”两大目标,大胆创新、强力推进, 初步探索出了一条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以城市化推动城乡一体化的新路子为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义马市首先对原有的行政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 2005 年在乡镇机构改革中,义马市撤销乡镇建制,将两个镇全部改设为涉农办事 处,纳入城市管理序列,赋予相应的城市管理职能2007 年,又将全市20 个行政村全部改为社区居委会,彻底理顺了行政管理体制,成为全省唯一一个取消 农村建制,全部实现城市化管理的县市。
2008 年,按照城区居委会组织法,完 成了居委会换届选举,全面实行了居民自治,从而在管理体制上实现了城市化管理 其次,对义马市户籍制度进行了改革,2007 年出台了 《义马市实施一元化户 籍制度改革暂行办法》 ,投资 100 万元对常住人口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 在户籍管理系统上对户籍性质进行统一,取消了农业和非农业性质之分,将城乡居 民户口统一改为义马市居民户口,实现了城乡居民户籍一元化管理二为实现 “农民市民化,农村城市化”两大目标,义马市着力实施产业带动、 设施延伸、集中居住、民生保障、体制创新五大工程全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产业带动工程坚持把做强做优支柱产业,增强综合经济实力作为加快城乡一 体化进程的坚强后盾和有力保障,全力予以推进近年来,该市先后投资 170 亿元,实施重点项目78 个,培育壮大了能源、煤化工、铬盐、新型建材等 主导产业,初步形成了以项目促产业、以产业兴工业、以工业带农业的一体化发展 新格局大力开展招商活动,以工业项目建设开发就业岗位,促进农民就业近年 来,投资亿元以上项目21 个,投资 10 亿元以上项目5 个,提供就业岗位 3000 个以上同时,不断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建成了全省规模最大的畜牧养殖 产业基地,全市各类规模养殖场达97 个;不断拓展涉农居民增收渠道,大力发 展城郊型、休闲型观光农业,新培育大樱桃等特色农业基地8 个。
优势产业 的培育壮大和主导产业的辐射带动,有效地改变了涉农居民的生产方式和收入来源 据不完全统计,全市从事二、三产业的涉农居民已占到农户总人数的70%以 上,来自二、三产业的收入占到了涉农居民收入的87%以上设施延伸工程着重从四个层面人手,全力推动城乡之间基础设施的对接延伸 在规划布局层面,将全市国土面积规划为生态区、休闲区、工业区、行政区、生活 区五大功能区,根据功能合理配置基础设施,引导各种生产要素和资源要素向不同 区域聚合,实现了城乡空间布局一体化在功能提升层面,累计投资30 多 亿元,实施90 余项城建重点工程,建成规模化居民居住小区15 个,高层住 宅 16 栋,改造、新建城市主干道8 条,布点专业市场9 个,城市建成区面积 由“九五 ”末的 8 平方公里扩大到现在的18 平方公里在设施延伸层面,先后 实施了 “八网 ”延伸入户工程,集中供热、供气率分别达到80%和 90%建 成了 15 万吨城市水厂,对供水管网、污水管网、电网进行了改造升级在服务覆 盖层面,建成了7 个城市公园和休闲广场,总投资3 亿多元的中心体育广场即 将建成并投入使用,同时为每个社区配套建设了文化大院、卫生室,全市公共服务 和公益设施实现了全方位立体覆盖。
集中居住工程从2005 年开始就停止了全市所有宅基地的审批,进一步加 快了涉农居民集中居住区建设步伐一是科学规划,在全省率先完成了《城 乡一体化总体规划》 ,确保了居住区建设规范、科学、有序推进二是方式灵活, 结合实际,一村一策,强力推进居住区建设在居民集中居住区建设上,将全市20 个涉农社区分为资本运作型、资源置换型和资金扶持型三种建设类型,对 “城中村 ”的苗元、卅铺、裴村、马岭、郭庄等5 个社区,采取资本运作的方 式,引入市场机制,由开发商按照规划进行建设,将居民搬迁后的村庄所占土地进行商业开发;对 “资源型 ”的义马、千秋、礼召、廿铺等4 个社区,采取相关 企业对居民进行集中搬迁而置换村庄地下资源的办法进行建设;对“农村型 ” 的南河、河口、湾子、马庄、石佛、程村、常村、霍村、梁沟、石门、付村等11 个社区,采取政府补助、居民筹资的办法进行建设,老村所腾出的空地采取居民以 自己的土地入股的形式,实行集约化经营,发展规模化养殖,从而有效解决居民的 生活来源问题三是政策扶持,出台了“一减免两补贴 ”优惠政策一减免 ” ,就是每新建一个集中居住区,全部免除31 项基础设施建设行政事业性收费, 供气、供暖、供水、供电、广电、通信等配套设施要全部建设到小区。
两 补贴 ” ,就是对每个集中居住区,由市财政补贴100 万元启动资金;建成入住 后,按每人3000 元的标准再对居民进行补贴截至目前,义马市已经对建设的 18 个集中居住区补贴财政资金6000 多万元四是和谐拆迁,建立完善了拆迁 补偿政策,在购置新房的同时签订老房拆迁协议,整体拆迁社区按照每人 30 平方米的标准进行1∶1 补偿,资源置换社区按照450 元/m2 的标准进行补 偿,尽可能让群众以较低的代价搬进新居同时,为了打消群众对房屋拆迁没有财 产证明的疑虑,还探索试行制作股权证的办法,对群众老旧房屋面积、四邻边界以 及附着物进行拍照存档,作为群众房屋拆迁补偿、土地分红的证明民生保障工程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义马市不断加大对民生改善的投 入力度,实现了 “五个全省率先 ”:率先实现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全免费;率先 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并实现城乡低保并轨,保障标准达到每人每月 230 元;率先启动了覆盖城乡的居民医疗保险,涉农居民参保率达到95%以 上,最高补偿标准达到6 万元;率先启动了覆盖城乡的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率先 对无丧葬补助居民进行补贴,城乡居民保障水平达到了全省前列就业是最大的民 生,农民住进了社区,随之而来的就是人往哪里去的问题。
如何实现安居乐业,义 马市采取了多种方法,拓宽居民就业渠道,加大了居民就业安置的力度,建成了人 力资源市场,完善了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网络,对全市城乡居民劳动力实行 “就业平等、保障一体”培训就业政策,免费进行技能培训和就业援助,有力推 动了农民向市民真正意义上的转变同时,以集中居住区建设为契机,同步建设专 业市场和门面房,让群众有房住、有房租、有工作可干如义马、马庄等社区利用 临近产业集聚区和矿区的优势,安置社区居民就近就业;梁沟社区根据市场形势变 化,积极组织居民建立保洁公司,组织有建筑技术的居民参加建筑行业;千秋社区 规划土地流转统一经营,建设高标准农业示范基地,引导社区居民参加示范基地建 设;苗元社区发展4 家规模养殖企业,依托发展林果业,建成了煤件铸造厂、汽 修厂等一批企业,还与千秋社区分别建成了运输车队,车辆有300 余台;河 口社区利用优美的社区环境,发展农家乐餐饮服务和文化旅游等产业,大力开发清 风山景区,并以举办樱桃节为契机,促进社区樱桃等特色农业的发展壮大据统计, 目前河口社区从事农家乐居民与旅游业有200 余人,农家乐产业年收入有百余 万元高度关注弱势群体,对一些生活特别困难、无经济能力购买新房的居民,义马 市政府则分别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扶持。
有的社区通过建设廉租房、公租房, 解决部分低保户、五保户等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有的社区建有30 至 50 平 方米、一室一厅一卫的老年公寓,解决老年家庭的住房问题;有的社区还建有小面 积住房,免费借租给特困群众东区办事处义马社区,就专门规划建设了 36 套小户型廉租房,用于解决低保、五保户等收入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五大工程的实施,使义马城乡一体化出现了可喜的变化,广大群众对城乡一体化的认可度也越来越高,已由初期的怀疑、观望转变为现在的支持、拥护,由过去 的“害怕失去土地 ”转变为今天的 “都想进城生活 ” ,由以往的社区干部上门 宣传动员转变为目前的群众主动找社区干部要住房,群众参与集中居住的热情空前 高涨、氛围更加浓厚如石佛、马庄等社区群众经常结群找社区干部要求尽快实施 集中居住区建设,还有个别社区出现了建设跟不上导致群众争要住房的现象三给田野赋予水的灵动,给城廓赋予强劲的脉搏,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勇气; 城乡一体化,这个集政治、经济、科学、艺术于一体的综合工程,正是义马全市上 下智慧和勇气的集大成之笔正如市委书记张松林所说:“实施城乡一体化 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抓实抓好。
目前,义马市的城乡一体化工作,正在逐步迈过探索、试点阶段,进入到全面提升、 加快推进的崭新阶段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安排,突出抓硬件、 抓软件、抓两化三项工作,敢闯敢干、先行先试,力争用3—5 年的时间,进 一步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