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初中文言文比较阅读--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docx

11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512817291
  • 上传时间:2023-02-1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0.79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初中文言文比较阅读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2009年中考专题复习 ---文言文比较阅读 (一) [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孟子》) [乙]淮北蜂毒,尾能杀人;江南蟹雄,螯能敌虎,然取蜂儿者不论斗,而捕蟹者未闻血指①也蜂窟于土或木、石,人踪迹得其处,则夜持烈炬临之,蜂空群赴焰,尽殪,然后连房刳取②蟹处蒲苇间,一灯水浒,莫不郭索③而来,悉可俯拾惟知趋炎,而不能安其所,其殒也固宜选自《齐东野语》) 注:①血指:伤指②刳(kū)取:割取③郭索:急竞爬行的样子④殒:死亡 1、解释句子的加点词 (1)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2)入则无法以家拂士 (3)江南蟹雄,螯能敌虎(4)蜂空群赴焰,尽殪 (5)蜂窟于土或木、石(6)悉可俯拾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人恒过,然后能改 (2)惟知趋炎,而不能安其所,其殒也固宜 3、甲、乙两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甲文的主要观点:;乙文的主要观点可概括为:。

      4、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乙)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官门今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伙颐①!涉之为王沉沉者②”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伙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③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注释:①伙颐:伙,表示众多的意思;颐,通“矣”,叹词。

      ②沉沉者:富丽深邃的样子③颛(zhuān):独一,专擅]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比至陈()(2)被坚执锐()(3)刑其长吏() (4)皆来会计事()(5)客出入愈益发舒() 2、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复立楚国之社稷B、或说陈王曰或以为亡 C、故天下传之扶苏以数谏故D.、杀之以应陈涉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②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4、(甲)(乙)两段文字,都是选自司马迁的《史记.陈涉世家》 (甲)段文字重点叙述的是: (乙)段文字重点叙述的是: 5、依据上述文字,你认为陈涉建立政权前后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各是什么?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①原因: ②启示: (三)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乙]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1.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2)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3.下列句中“|”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B.皆以|美于徐公 C.今齐|地方千里D.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4.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是甲、乙文段共同的话题,但劝说方式各不相同,邹忌采用了的方式,诸葛亮采用了的方式 5.进谏难,需要勇气和智慧;纳谏也难,需要气度和胸怀甲段中的邹忌和齐威王,你更欣赏谁?请简述理由 (四) (甲)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节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 .掇:(duō)拾取,采取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2)遂书以名其亭焉() (3)得之心而寓之酒也()(4)四时之景()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 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 3、翻译下列句子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4、从《醉翁亭记》、《丰乐亭记》中,你能体会出作者的一种高尚情怀,这种情怀可以用《丰乐亭记》中的四个字加以概括: (五) [甲]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妆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愿,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节选自诸葛亮《后出师表》)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②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③思惟北征,宜先入南       ④今贼适疲于西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先帝知臣谨慎         B.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C.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愿   D.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B. 以奉先帝之遗愿 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        辍耕之垄上 C. 而议者谓为非计      D.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水落而石出者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4.翻译下面句子。

      ①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②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并日而食                                           5.纵观甲乙两段内容,简要概括诸葛亮请求兴北伐的三个理由 ①                                       ②                                       ③                              (六)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下列划线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A、浩浩汤汤(tang1)B、衔远山(xian2)C、互相轩邈(miao3)D、泠泠作响(ling2) 2、、解释句中划横线的词 (1)横无际涯(2)先天下之忧而忧 (3)猿则百叫无绝(4)窥谷忘反 3、翻译句子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4、在景物描写方面,甲段主要从视觉角度进行描写,突出洞庭湖的景色特点乙段则从视觉和角度进行描写,体现从富阳至桐庐沿途 (用原文作答)的特点 (七)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乙)与善人居,如入芝兰①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②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③之肆④,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⑤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 乙文注释:①芝兰:一种香草②化:同化③鲍鱼:咸鱼④肆:店铺⑤丹:丹砂,矿物名,红色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故不为苟得也苟得:__________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是以:_________ 2.下列各组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所欲有甚于生者游于是乎始B.即与之化矣春冬之时 C.久而不闻其臭妇拍而鸣之D.亦我所欲也亦与之化矣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