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回延安》优质课教案设计.pdf

6页
  • 卖家[上传人]:送你****花
  • 文档编号:341503347
  • 上传时间:2022-12-16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70.32KB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回延安 回延安 教学模式介绍教学模式介绍朗读激趣式诗歌教学模式语文课程标准对诗词学习的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朗读激趣式诗歌教学力求使学生在吟诵中感受诗词的音乐美,在教师引导下炼字品句感知诗词图画美,通过简介背景来理解诗情设计思路说明设计思路说明主要采取朗读激发兴趣模式教学必须了解诗人的创作背景,特别是对延安精神的理解学生对于那段历史比较陌生,教师必须充分考虑这一点,让学生采用多种方式,更多的去了解延安的历史和陕北的风土人情诗人贺敬之的经历与创作特色,也要进行前期了解可以说这节课上得成功不成功,关键看前面的铺垫和课上朗读的细致指导这无疑也对教师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备背景,备朗读,备情感教材分析教材分析这是一首以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的新诗,蕴含着丰富的感情,情真意切,明白晓畅在教学时,可以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如范读、齐读、分小组读等,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以领会诗人对革命圣地延安真挚而热烈的感情,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体会诗人热爱革命圣地延安,热爱革命事业和革命人民的思想感情;深刻领会“延安精神”以及诗人重返延安的激动心情。

      2.体会诗中运用比兴方法和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现力量3.了解“信天游”这种民歌形式,体会诗的艺术特色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1.使学生了解诗人热爱革命圣地延安,热爱革命事业和革命人民的思想感情2.深刻领会“延安精神”以及诗人重返延安的激动心情课前准备课前准备欣赏陕北民歌信天游的相关视频,了解陕北风土民情查找资料,了解革命圣地延安课时安排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一课时一、设情激趣,导入新课 一、设情激趣,导入新课 请学生欣赏“信天游”歌词,谈一谈“信天游”小结“信天游”的基本特点:章法上:两句一节,节数不定韵律上:几节一韵,或一韵到底语言上:七言为基本句式,可长可短,灵活自由艺术上:多用“比兴”手法二、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二、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1.贺敬之现代著名诗人和剧作家1924 年生,山东枣庄市峄(y)县人(今山东台儿庄)15 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6 岁到延安入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17 岁入党1945 年和丁毅执笔集体创作我国第一部新歌剧 白毛女,获 1951 年斯大林文学奖这是我国新歌剧发展的里程碑,作品生动地表现出“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这一深刻的主题。

      对贺敬之创作活动产生巨大影响的是 1942 年毛泽东同志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贺敬之在这个时期创作了不少歌词,传唱至今的歌曲南泥湾就是由贺敬之作词,马可作曲,为慰劳三五九旅而创作的贺敬之是个在艺术上进行着不倦探求的诗人从他的第一本诗集 并没有冬天,到 乡村的夜 朝阳花开 放歌集,到近作中国的十月 “八一”之歌,其艺术逐步走向成熟,并呈现出自己的风格代表作:放歌集 贺敬之诗歌选2.关于延安的历史延安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据地,勤劳勇敢的老区人民用生命和鲜血哺育了中国革命;延安是中国抗日战争的总后方,在物资极其短缺的情况下,广大军民开展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大生产运动,为夺取革命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延安是毛泽东思想从形成、发展到成熟的圣地毛主席关于中国革命的政治路线问题、军事问题、党建问题、哲学问题等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理论著作大多是在延安撰写的在这里,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就是在延安实现的延安在革命战争年代曾是中国共产党的指挥中枢和战略后方,中国共产党在这里运筹帷幄,做出了关系中国革命前途命运的一系列重大决策,为夺取全国政权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里孕育了伟大的“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 的传家宝,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延安精神的主要内容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三、朗读全诗,整体感受 三、朗读全诗,整体感受 1教师范读注意:朗读时要有充沛而适当的感情,恰当地表现出作者的内心情感学生边听边圈画不理解的词语,扫清阅读障碍2梳理诗歌各个部分的基本意思:第一部分,写踏上延安土地时的激动情景;第二部分,回忆当年在延安的革命生活;第三部分,写与延安亲人欢聚时的热烈场面;第四部分,写今天在延安看到的新貌;第五部分,歌颂延安城的光辉业绩小结:回,忆,话,看,颂四、课后朗读全诗四、课后朗读全诗第二课时第二课时一、精读全诗一、精读全诗(一)精读诗歌第一部分(一)精读诗歌第一部分 1.请一名学生朗读诗歌第一部分,要求其他学生在听读时,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激动心情的2.请学生标注出这一节中的动词,提问:你认为,诗中最能表现出作者激动心情的动词有哪些?明确:此类动词有:抓,贴,搂,扑等3.品味:如果将上述动词做如下改动,体会一下效果有什么不同手捧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抱定宝塔山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一头拥在亲人怀明确:抓,原指手指聚拢,使物体固定在手中这里有紧握不放的意思贴”是紧挨的意思,这里表现了诗人对延安亲密无间和诗人珍爱延安土地的强烈感情抱”和“搂”都有以手臂围住的意思,但“搂”表示大幅度动作,富有力度,反映出作者内心的激动至于“扑”,更能体现出作者的内心,表达出诗人见到延安亲人时极度的兴奋和喜悦而“拥”字显现出的是一种柔情而已二)学习诗歌第二部分(二)学习诗歌第二部分 1.学生齐读诗歌第二部分2.提问:这一节中直接表现过去生活的句子有哪些?作者写这些内容有什么作用?明确:描写过去生活的句子有: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手把手儿教会了我,母亲打发我们过黄河这些内容,表明延安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革命传统哺育着作者长大成人,这就揭示了作者对延安的感激之情3.学生展示朗读诗歌第二部分三)学习诗歌第三部分(三)学习诗歌第三部分 1.教师朗读诗歌第三部分要求:在教师朗读时,学生想象作者与延安亲人相聚时的情景2.指名学生讲述自己所想象的作者与延安亲人相聚时的情景要求学生注意从情景的特点、环境的渲染、情感的表达等角度进行表达。

      学生复述后,教师引导学生点评3.教师补充:作者在表现这些内容时,主要采用了如下方法:环境的烘托与渲染:“米酒油馍木炭火,团团围定炕上坐写出延安人的热情好客形象典型诗歌选取了三代人的典型代表写出了延安人的贡献和成长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方法如:“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从侧面反映了双方相聚畅谈的热闹气氛提示笔记)4.学生齐读诗歌第三部分四)学习诗歌第四部分(四)学习诗歌第四部分 1.男生齐读诗歌第四部分思考:最能表现这一部分中心意思的句子是哪一句,关键词语是什么?明确:表明中心意思的句子是:母亲延安换新衣关键词语是:新 2.延安的新面貌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请朗读这一部分中的相关诗句加以回答明确:具体体现在:一条条街道宽又平,一座座楼房披彩虹;一盏盏电灯亮又明,一排排绿树迎春风 3.学生自由诵读这一部分内容,体会作者感受到延安变化之后的喜悦之情五)学习诗歌第五部分内容(五)学习诗歌第五部分内容 1.请一名学生朗读诗歌第五部分2.要求学生画出其中的地名思考:作者突出这几个地点的目的是什么?明确:因为和这些地点相关的事物分别是“红旗”“脚印”和“灯”,这些事物都具有特殊的意义,作者将这些连接在一起,体现了延安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的地位,进一步从革命历史的角度歌颂延安的功绩,使读者在这些形象中感受到巨大的革命力量。

      3.诗歌结尾写道:“身长翅膀吧脚生云,再回延安看母亲!”你如何理解这句话?明确:“再”与标题和开头部分的内容形成呼应关系同时,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充满着浪漫主义气息,表达了诗人与延安的深厚情谊二、小结全诗二、小结全诗诗人自始至终把握住了对母亲延安的感情,通过回延安、爱延安、会亲人、逛延安、颂延安五部分内容来倾吐自己的激情抒情方式上既有直接倾吐,又有间接抒情或用动词,或描写,使感情抒发既酣畅淋漓,又生动形象,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作品中思想感情一步步升华诗人踏上延安的土地、见到延安的亲人,从“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一头扑在亲人怀”等诗句看出,诗人产生的是激动、喜悦的感情;诗人回忆延安对自己的养育,描写和延安亲人欢聚畅谈的情景及看到延安的新面貌之后,爱延安、爱革命、爱人民的感情达到了高潮;当诗人又要离别延安时,从结尾两句诗可以领会到,诗人难舍难分的惜别之情上升到了巅峰三、探究诗歌写法 三、探究诗歌写法 1.“信天游”这一民歌形式有何特点?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补充明确:信天游,又名顺天游,是流行于陕北一带的民歌,这种民歌形式一般由上下两个乐句构成,一节(或一段)只有两句,长的可以接连数十段,同用一曲调反复演唱,正所谓“信天游,不断头”。

      短的只有一节无论长短都是本节押韵,因而形式活泼,节奏自由,常采用比兴手法,多用叠字、衬字、铺排等表现手法诵读歌唱时,有一唱三叹,回环飘转的韵味和艺术魅力2.体会诗歌中各种修辞方法运用的效果明确:诗中多处运用了比兴、夸张、拟人和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对表现诗歌内容和诗人的感情都有很不错的效果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体会分析四、再次朗读全诗 四、再次朗读全诗 1.朗读提示:要注意两句一韵的特点,读出韵味,每小节停顿适当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速度较快,以突出心中的激动;第二部分,适当减慢,突出怀念和感激之情;第三部分,注意节奏的轻快,突出亲切和热烈;第四部分,注意用明朗的色彩,突出喜悦、赞美之情;第五部分,注意朗读时加强力量,以歌颂的语调将激情集中、强烈地表达出来音量要适中既要注意每一部分的特色,又要注意整体上的联系和内容上的对照、比较,在朗读时体现出诗歌内容的层次和感情的层次2.结合朗读提示,学生自由朗读全诗3.指名学生朗读可以只读其中的某几节或某一节,不必全读读后教师进行点评,以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诗歌内容和感情最后可以编排朗读展演:分段安排:第一部分男生第二部分女生第三部分教师,第四部分全体同学第五部分师生共读。

      五、拓展延伸五、拓展延伸课外朗读贺敬之桂林山水歌,就诗歌的内容、形式、感情的方面与本篇进行对比阅读六、板书设计六、板书设计回延安,激动满情怀 忆延安,圣地养育我会亲人,欢聚话今昔 逛新城,旧貌换新颜 赞延安,圣地大贡献 回延安,激动满情怀 忆延安,圣地养育我会亲人,欢聚话今昔 逛新城,旧貌换新颜 赞延安,圣地大贡献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猜您喜欢
      2021执业药师考试_药学综合知识_真题及答案.pdf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讷河市2022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附解析).pdf 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2022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附答案).pdf 2002-2018年专升本00851广告文案写作考试真题合集.pdf 2022年主治医师考试真题卷.pdf 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市2022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附答案).pdf 2020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小学心理健康面试真题及答案.pdf 苏教版(SJ)2022~2023学年小学六年级(学科)上册期末质量调研测试卷.pdf 2015-2019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音乐》历年真题.pdf 2005-2015年江苏科技大学《810机械原理》历年考研真题.pdf 年产1000台(套)新型SF双层恒温环保科技油气储存设备生产加工项目 环评报告表.pdf 2019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中学综合考试真题及答案.pdf 2022年注册安全工程师法规考前资料.pdf 2022年一级建造师水利黄金预测考点.pdf 2022年下半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前知识汇总.pdf 2018年湖北华中农业大学动物营养学与饲料学考研真题.pdf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2022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附答案).pdf 2017-2019年江苏大学《629西医综合二》历年考研真题汇总.pdf 2021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小学数学真题及答案.pdf 2023年人力资源管理师专业管理实务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pdf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