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教学改进.docx
5页“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教学改进 吴旭春1实验背景“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是人教版教科书《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中的第一节“细胞增殖”中的一个模拟实验为了说明“细胞为什么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之一是细胞表面积与体积关系的限制,设计了这个模拟实验本模拟实验中以含有酚酞的琼脂块模拟细胞;以NaOH溶液模拟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由于酚酞遇NaOH显粉红色,学生可通过观察琼脂块“细胞”由无色变成粉红色的过程,了解NaOH分子扩散进入“细胞”的过程;再通过测量NaOH扩散进入琼脂块“细胞”的深度,获得相应数据学生经计算、比较不同体积琼脂块“细胞”吸收物质的速率,可预测细胞表面积、体积之比与细胞代谢、物质运输的关系,进而理解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2课本实验设计方案和原理2.1实验方案①用含有酚酞的琼脂块模拟细胞,用边长分别为3cm、2cm、1cm正方体琼脂块代表不同细胞的大小②质量分数为0.1%的NaOH溶液模拟细胞吸收的物质2.2实验原理①含有酚酞的琼脂块遇到NaOH,会变为红色利用酚酞与碱性溶液变红的特性,学生容易观察和测量NaOH扩散进入琼脂的深度②NaOH在琼脂块中扩散的速度相同,在相同时间内,NaOH扩散的深度(或琼脂块变红的体积)与琼脂块的总体积的比值可以反映NaOH在琼脂块中扩散的效率。
此过程可模拟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效率的关系3该模拟实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问题的思考3.1琼脂块的制作问题①获取琼脂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麻烦,但从材料选取角度来讲应该是方便易取、便于观察②琼脂块的制作要配制浓度比例,琼脂浓度太高则琼脂块会太硬,影响实验现象;琼脂浓度太低,则琼脂块易变形会影响切割③琼脂在熔化加热过程中要不断搅拌,否则易引起焦糊甚至导致烧杯破裂3.2酚酞与NaOH的安全性问题酚酞是极易引起过敏的一种物质,操作过程中要戴一次性防护手套,避免直接接触皮肤NaOH具有极强的腐蚀性,操作时要尽量避免接触皮肤这两种试剂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操作过程中学生会畏手畏脚,处理不好会导致危险3.3材料使用后的处理问题材料使用以后的处理要小心,避免对环境造成危害4实验改进方案4.1改进实验材料①用白萝卜块模拟细胞,萝卜块不同大小模拟细胞的大小②红墨水代替酚酞和NaOH,观察红墨水进入白萝卜的深度以上材料學生很容易获取,且操作方便,实验现象明显其他材料:刀、毫米尺、烧杯4.2实验操作过程①取白萝卜1根,清洗干净②将白萝卜适当切成若干块,并将萝卜条放在热水中煮沸10min此操作很重要,必须通过煮沸处理的萝卜才能做此实验。
如果是新鲜的萝卜条红墨水是不能扩散进入的,因为活细胞具选择透过性,只有煮熟了细胞使其失去选择透过性,红墨水才能进入便于观察测量此处也可设计对照(活细胞和死细胞)实验观察现象,让学生理解只有活细胞才能表现出细胞的选择透过性,否则细胞表现出全透性③将煮过的萝卜条待冷却后,将其切割成边长分别是3cm、2cm、1cm的正方体④将10mL红墨水滴入400mL清水中⑤将切割好的不同大小萝卜正方体同时放入以上红墨水中,过10min后取出⑥用纸巾分别吸去萝卜块表面浮色,再用刀将萝卜块切成两半,用尺分别测量红墨水扩散的深度,记录测量结果⑦根据测量结果进行计算,并填写表15教学反思本实验设计方案的改进主要遵循实验材料方便易取,操作过程简单方便,实验效果明显直观的原则用萝卜代替琼脂,红墨水代替酚酞和NaOH,操作没有危险性,学生可以大胆操作另外,学生在家中就可进行的就地取材,做相关探究实验实验效果比较明显,能够达到教要求的目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实验创新能力如果按改进方案进行该实验,实验材料选择的范围将大大扩大,只要是无色的生物材料,将其细胞杀死,都可以利用红墨水扩散原理进行该模拟实验用土豆为材料时,可以用碘液为试剂,利用碘液与淀粉反应呈蓝紫色的显色反应,测出碘扩散进入土豆的深度。
建议:在煮萝卜条时要控制好时间,时间太短细胞未死,红墨水扩散进入会有影响;时间太长,萝卜可能会煮烂,影响切割可以先切割成不同大小的正方体直接煮另外,萝卜用墨水处理后切割前,要用吸水纸把表面浮色擦净,防止切割时影响内部颜色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