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分期收款销售的会计处理及其纳税影响.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305922381
  • 上传时间:2022-06-0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3.97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分期收款销售的会计处理及其纳税影响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第5条规定:企业应按照从购货方已收或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合同或协议价款的收取采用递延方式,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应按照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与其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在合同与协议期间内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计入当期损益会计准则将分期收款销售分为一般分期收款销售和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分期收款销售而进行不同的会计处理税法中对分期收款销售未进行区分,按照税法的相关规定,以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的,按照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按照合同或协议约定的金额确定应税销售收入金额一、一般分期收款销售的会计处理及其纳税影响对于一般分期收款销售,即分期收款发出的商品数额较小、收回时间较短(通常在三年以下)、收取的货款不具有融资性质的情况下,应当在符合销售商品收入条件时(一般在发出商品时)确认收入,结转成本例1:2008年12月10日企业采用分期收款方式销售一批商品,合同总价款100万元,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收取价款及增值税共67万元,余款于2009年1月10日收回。

      该批商品成本60万元,该企业增值税税率17%,所得税税率25%会计处理为:借:银行存款670 000应收账款500 000贷:主营业务收入1 00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0 000借:主营业务成本600 000贷:库存商品600 0002008年12月会计确认收入100万元,结转成本60万元,按照税法的相关规定,应确认收入50万元,扣除成本30万元,当期调减应纳税所得额20万元会计准则规定,对所得税的核算应当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2009年12月31日企业库存商品账面价值减少60万元,计税基础减少30万元,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增加50万元,计税基础变化为0,由此产生20万元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形成5万元的递延所得税负债2009年1月会计上不再确认收入结转成本,而按照税法规定应确认收入50万元,扣除成本30万元,调增应纳税所得额5万元二、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分期收款销售的会计处理及其纳税影响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分期收款销售是指分期收款发出的商品数额较大,收回时间较长(通常在三年以上),收取的货款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分期收款销售应当在商品发出时按照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确定收入。

      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与其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未确认融资收益,并在合同与协议期间内按照应收款项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金额进行摊销,作为财务费用的递减处理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通常按照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或商品现销价格确定,实际利率是指具有类似信用等级的企业发行类似工具时的现实利率,或者将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折现为商品现销价格时的折现率等例2:2009年1月1日企业采用分期收款方式销售一批商品,合同总价款2 000万元,分5次于每年的12月31日等额收取该商品成本1 560万元,现销价格1 600万元,企业在发出商品时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并收取增值税共340万元该企业所得税税率25%2009年企业应当确认的收入为1 600万元,未实现融资收益400万元,结转成本1560万元,以后各期不再确认收入和结转成本,但要采用实际利率法对未实现融资收益进行摊销根据公式“未来5年[来自wwW.lw5u.cOm]收款额的现值等于现销方式下应收款项金额”,并采用插值法计算出折现率为7.93%,从而计算企业每年应当摊销的未确认融资收益分别为(单位:万元):该业务对企业第一年会计利润影响额为当期确认收入减去结转的成本加上当年摊销的未确认融资收益,对以后年度的会计利润影响额为当年摊销的未确认融资收益。

      按照税法的规定,应按照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和金额确定收入,并按每期应收金额占合同总额的比例结转成本,以确定每年应纳税所得额2009年末该企业库存商品的账面价值为0,计税基础=1 560-1 560/5=1 248(万元),长期应收款的账面价值等于长期应收款账户借方余额减去未确认融资费用账户的贷方余额=1 600-(400-126.88)=1 326.88(万元),计税基础为0,由此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1 326.88-1 248=78.88(万元),形成递延所得税负债=78.88x25%=19.72(万元)现将该业务对企业不同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及递延所得税的影响分析如下(单位:万元):会计准则对分期收款销售的处理遵循实质重于形式要求,并考虑资金时间价值,而税法仅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不计算现值,也不[来自WWW]计算融资费用,而是以合同或协议约定的收现时点的价值于实现时作收入处理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差异每个纳税期都要进行纳税调整,并将调整项目在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附表三《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中的“未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的收入”与“与未实现融资收益相关在当期确认的财务费用”项目下的相应栏填列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