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春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学习.doc
13页师风师德学习第一次教师的基本素养主讲人:黄淑东 时间:2018 年 3 月 6 日全国政协委员柏均和曾说过,当代教育家有三个标准:一是终身从事教育工作;二是必须是教育科学家型的教师,而不能是‘老黄牛’似的教书匠;三是教育家必须师德高尚、教艺高超、知识渊博那么,什么样的教师,才能称得上“教育家”,也就是说,“教育家”型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素养呢?我认为: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并长期从事一线教学工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一名教师,如果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教学,而没有把职业当成事业来做,把职位当成岗位来奉献,即使你的教学任务完成得再出色,教学成绩遥遥领先,也达不到“教育家”的基本素养其次,要有良好的师德师风俗话说:德高为师,行高为范一个“教育家”型的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和道德修养,要给学生起到很好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如果不注重学生良好品格的培养,而一味追求学生的分数,不仅不可能成为“教育家”,也不是一个称职的人民教师第三,要有丰富的知识结构和层次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一个知识丰富的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很多困惑和疑虑作为教师,只有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教学方法,涉猎更宽泛的知识领域,并为我所用,才能满足学生的多样性需求,为学生的成长打下一个良好的知识储备的基础。
这也是成为“教育家”型教师的一个基本条件第四,要有创新的思维和探究的精神一名普通的教师,只是一个教学工作者要上升到“教育家”的层面,就要适应当前教育形势发展和课程改革的需求,不断解放思想,创新思维,在实践中摸索、在教学中探究,把实践教学上升到教育理论高度,并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关注学生行为演变的同时,更多地关注学生思想的成长,达到教书与育人的有机统一师风师德学习第二次习总书记谈立德树人: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主讲人:黄淑东 时间:2018 年 3 月 20 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广大青年要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胸怀理想、志存高远,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并为之终生奋斗这段重要论述,指明了青年所肩负的历史重任,并对当代中国青年寄予了殷切期望他还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习近平总书记告诫我们,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当代青少年主流是积极向上的、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但不可否认,由于受到西方不良文化的影响及冲击,有的青少年价值观扭曲,社会责任感缺失与淡化。
随着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国外影片、电视剧、综艺节目引入也越来越多,外来文化对青少年的冲击也越来越大,很多富有民族特色的节日、服饰、习俗正在弱化,取而代之的是不良西方文化的介入和传播,出现了对本民族文化缺乏应有认同和自豪的现象,有的青少年“三观”扭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缺失,个人利益至上,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以个人利益为重,缺乏为社会和集体牺牲的精神因此,加强教育、积极引导青少年,使之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理想和担当的基础是文化自信,并由此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首先,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用正确的理论引导学生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青少年,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理想,提高分析问题、辨别是非的能力,自觉抵制西方不良文化的侵袭要通过时事政治教育,引导青少年了解国际形势,关心国家大事,认清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激发青少年积极向上、报效祖国的热情,自觉抵制西方不良文化的影响要引导青少年肩负历史使命,不负时代重托,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把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同祖国的需要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建设祖国,报效祖国。
其次,要加强文化建设,用优秀的文化熏陶学生发挥社会教育的功能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教育机构、青少年活动场所等,努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主体的传统文化,创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文化,扬弃外来文化,是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文化具有教育、引导、启迪、传播、交流、鼓励等许多功能,这些功能在青少年社会责任感培养过程中是极其重要的加强文化建设,用优秀的文化占领我国的文化阵地,引导青少年自觉抵制西方不良文化的影响要针对当前青少年重自我价值轻社会价值的倾向,引导青少年正确处理好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关系,自觉承担起社会责任要引导青少年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正确认识个人主义与个人利益的区别增强青少年的主人翁意识要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用切身的经历磨砺学生,社会各界都有责任教育引导青少年更多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青少年直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和认识社会,激发青少年关心社会、回报社会、奉献社会的热情,并让青少年在社会实践中得到磨砺最后,要引导青少年正确把握社会现象、社会发展的本质和主流让青少年认识到社会上暂时存在的一些问题所产生的条件、原因,引导青少年站在时代的高度和用社会发展的眼光来认识这些问题与现象要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能触及青少年内心深处、引起他们的共鸣、确实起到教育引导作用,培养青少年社会责任感要从具体工作做起、从小事做起,使其在成长过程中感悟如何提升,让青少年在心理上和行动上首先学会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进而自觉担负起社会责任。
师风师德学习第三次教师要永远保持教育的新鲜度主讲人:杨金辉 时间:2018 年 4 月 10 日新学期又要开始了,老师做好开学准备了吗?当然这里的准备主要是“心理准备”啦教书育人是一项有一定重复度的工作,但是您知道吗,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否保持一定的“新鲜度”密切相关只有教师的教育教学永葆新鲜,他的课堂才会一直充满吸引力新的学期开始了,希望每个老师都能找到教育新鲜感,和孩子开启新的学习旅程1、第一届的学生总是让你印象深刻偶尔回忆自己教过的学生,在脑海里出现次数最多的,常常是自己所带的第一届学生,以及换了学校后第一年任教班级的学生这看上去很自然,但如果仔细思考,还是会带给我们别样的启示教师是一个需要不断积累经验、逐渐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的职业家长获知自己的孩子由一个有经验的教师任教,就会感到很宽慰,因为这样的教师能够给家长带来安全感一个初出茅庐的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是比较缺乏的,从常理上看家长和学生不会太信任,会给他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带来一定的困难可多数的新教师,都对自己所带的第一届学生印象深刻,毕业之后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来往也比较密切为什么会这样呢?无论是任职初期的新教师,还是刚从别的学校调过来的教师,或者是教授一门新学科的教师,第一年任课时都会有一定程度的紧张感。
虽然他已经做了充足的准备,但教育内容、教育对象和教育环境发生了变化,还是让教师有诸多的不适应,这种不适应会被敏感的学生捕捉到,会让学生们觉得很新鲜对学生来说,“新鲜度”对他们具有关键性的影响2、“紧张感”带来“新鲜感”教师因为有紧张感,会特别关注学生对自己教学情况的反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会非常用心地去感知学生发出来的关于教学现状的反馈信号,并通过及时调整教学的节奏来告诉自己收到了这些信号,努力做出改变教师的这种紧张情绪,往往会传染给学生这种彼此之间共有的紧张气氛,使双方产生一种同舟共济的“革命情感”,不仅提升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感,也连带使得学生对这一经历的印象特别深刻在一所学校工作时间长了,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教师的自信心逐渐提升面对一轮又一轮的新学生,教师基本上没有了紧张感,在课堂上也不需要紧张地捕捉学生的即时反馈,所以和学生之间的即时互动会比新教师少同时,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也会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安全感,让学生对教师非常放心这种放心导致的一种结果就是学生降低课堂学习的参与度,等教师自己来“表演”就像我们到餐厅里等厨艺精湛的厨师给我们做菜,因为厨师是权威的一方,我们没有发言权,所以只有等待的份儿,不会参与到食物的创造中。
我们可能会到这家饭店吃很多次自己喜欢的饭菜,但对提升自己的厨艺帮助很少3、教师要永远保持教育的新鲜度由此可见,教师始终保持教育的新鲜度,对教育教学的成效有很重要的影响第一,教学是否有效,既取决于教师的专业素养,更取决于学生的参与程度一切教学影响只有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才能转化为学生内在的精神财富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学习才有可能发生课堂不是教师展现自身学术素养的舞台,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他们积极参与到学习中的场所要让学生不做看客和听众,成为学习的主体,保持教育教学过程的新鲜度就很重要第二,保持教育的新鲜度,并非提倡教师的授课技巧要“菜”一些初出茅庐的“菜鸟”教师,是通过自己的紧张感让学生感受到新鲜感的如果教了一段时间后,学生仍能感受到这种紧张感,就会对教师的能力表示怀疑一个教师如果不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他的胜人一筹的学识和治学态度,是很难让学生认同的保持教育的新鲜度,有很多种途径可以实现比如教学方式的变换,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比如学科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世界上每天发生的各种事件都与我们的教育密切相关,在生活和学习之间建立密切的联系,会让教育非常鲜活;比如学习方式的变革和学习内容的模块化处理,给学生提供研究问题的不同视角,让学生感受“我的学习我做主”……第三,保持教育的新鲜度,教师需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始终保持一种警觉,即自己的专业能力还有待加强,需要用心学习,全身心地投入教育实践中,以便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学生们一旦感到“老师也和我们一起在成长”,课堂上便有望营造出热烈的学习气氛,师生之间也会构建出一种教学相长的友情关系人们的上进心,通常就是从友情中激发出来的于漪老师说:“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就有这样的内涵在其中换一个角度看,人在学习新事物的时候,似乎特别能促进体内细胞的活化,并加强新陈代谢的效率对教师来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提升自身新鲜度,保持心态年轻的有效途径师风师德学习第四次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主讲人:杨金辉 时间:2018 年 4 月 24 日新《规范》共六条,体现了教师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特征,“爱”与“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1、、“爱国守法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热爱祖国是每个公民,也是每个教师的神圣职责和义务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每个社会成员知法守法,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做法律禁止的事情2、、“爱岗敬业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没有感情就做不好教育工作教师应始终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志存高远,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在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丰富的教育实践中履行自己的光荣职责3、、“关爱学生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师德的灵魂亲其师,信其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必须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4、、“教书育人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教师的天职教师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5、、“为人师表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教师要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各个方面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影响学生要关心集体6、、“终身学习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