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锂电池行业研究报告.docx
11页2022年锂电池行业研究报告(附下载)导语2020年尽管受到疫情等因素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依然保 持了正增长态势;进入2021年随着各家车企新车型的陆续 推出,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依然呈现火爆态势1全球汽车大变革,海内外共振迎接电动化未来全球汽车工业的全面电动化转型新能源汽车(BEV+PHEV)在2010年之前就已经面世,2012年至 今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从12. 5万辆快速上升至2020年的324 万辆,预计2021年有望突破到600万辆以上水平从渗透率 角度来看,2012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仅为0.2%, 2020年渗透 率达到4. 2%o根据EVSales数据统计,2021年1-9月全球新 能源汽车销量达到430万辆,累计渗透率达到7%,其中9月 单月销量达到68. 5万辆,单月渗透率达到10. 2%,首次突破 两位数中国市场:消费崛起,多品牌共振带来渗透率快速提升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高增长2020年尽管受到疫情等 因素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依然保持了正增长态势;进 入2021年随着各家车企新车型的陆续推出,新能源汽车消费 市场依然呈现火爆态势2021年1-10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 达到256. 6万辆,同比增长177%;渗透率方面,1-10月累计 渗透率达到12.14%,较2020年全年水平显著上升;其中10 月单月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过16%o欧洲市场:汽车碳排放标准趋严,2035年欧盟实现零排放欧盟实施全球最严碳排放标准。
根据2019年欧盟通过的规定, 2020年欧盟范围内所销售的95%新车平均碳排放须95g/km, 到2021年100%的新车平均碳排放量需满足该要求,超出碳排 放标准的车辆将受到95欧元/g的罚款,而根据2020年最新 的排放数据显示,2020年欧盟注册的乘用车中只有21%的汽 车是满足标准碳排放标准的2021年7月,欧盟再次通过减«2:2U1520202025 IL ——一・ .2030 11 mtt-nttSMtt«-ntfSifttt 靖■口径KS成排故130c/kn成g95收gkfi <2021)8心*6坎4物硕 4%*如中国诞演算:部6M/g谯融W加I1g心10C知9浴肝atoemWav L13fi“kn20. * L122”岫25.4加1 74«/hno»w m体36 2砌151 r>n :201«56满g1038/kn62 9rw毗如传国mtIThntUkn.LWkn加*大217|/«ii14gW如M花行碱E-END-欧洲市场:汽车碳排放标准趋严,2035年欧盟实现零排放O国泰君安CUOTaj JUNan2命桐富祁碳55 (FitFor55)法案,提出2030年起碳排放标准在2021 年基础上下降55% (原目标为37. 5%) , 2035年起下降 100%,即从2035年起将实现汽车的零排放,实现汽车电动化 的全面转型。
美国市场:碳排放+积分政策趋严,拜登政策回暖利好新能源 美国市场新能源汽车整体发展较为缓慢,2021年销量迎来较快增 长不同于欧洲和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售的如火如荼,美国市 场新能源汽车销量整体增速较慢,2020年销量仅为33万辆, 渗透率为2. 3%;进入2021年整体销量有所提速,前三季度累 计销量达到43.5万辆,渗透率达到3.6%,全年来看销量有望 突破到60万辆美国本土车企和海外车企北美市场电动化进程有望提速美国本 土车企加快电动化进程,福特规划2030年电动化率达到 40%,通用在2035年实现轻型车零排放,两大车企在2025年 之前在电动化领域的投资高达300-400亿元,同时分别与SKI 和LG成立电池合资公司布局电池生产另一方面,欧、日、 韩系车企也加大美国市场的投入,大众规划2030年在美国销 售的汽车中有一半是全电动车型,本田2040年北美电动化率 达到100%,现代在2025年之前向美国市场投资74亿美元布 局电动化转型2中国电池产业链全球领先,整体竞争格局走向集中汽车电动化趋势下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快速上升受益于中国和 欧洲市场汽车电动化的快速推进,2016年以来全球新能源汽 车销量快速上升,受此拉动以磷酸铁锂和三元电池为代表的 动力电池装机量快速上升。
2021年前三季度全球动力电池装 机量达到195. 4GWH,同比增长131%;而对应的我国动力电池 装机量达到92GWH,同比增长169%,超过全球平均增速,且 占据全球近一半的电池装机量中国企业后来居上,宁德时代位居全球动力电池出货榜榜首宁 德时代连续多年占据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榜首位置,2020年 其全球市占率达到24%, 2021年受益于海外客户的放量公司 全球市占率稳步上升,前三季度全球市占率达到31.2%,进一 步拉开与后面企业的差距总体来看全球排名前十的动力电 池企业中国企业独占五席,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 科、中航锂电、远景能源等;其余五家动力电池企业分布日 韩,再次体现出中日韩在锂电池领域强有力的市场地位电池行业加速洗牌,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2016年国内动力电池 企业超过300家,而到2021年前9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共 有54家动力电池企业实现装车配套,较去年同期进一步减少 10家从行业集中度来看,2017年至今我国动力电池装机量 排名前十企业合计市占率稳步提升,2021年前三季度装机量 排名前3、前5、前10企业累计装机量占比分别为73.0%、 83.6%、91.7%。
与国内市场类似,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同样 呈现集中度提升趋势,CR10合计市占率超过90%正极材料:磷酸铁锂回暖,行业进入新一轮扩产周期正极材料出货量稳步上升,磷酸铁锂出货占比显著提升受益于 下游动力电池需求的向好,2021年上半年正极材料出货量达 到47.5万吨其中,磷酸铁锂正极受益于下游装机量的提 升,整体占比提升到37%;三元正极材料出货达到19万吨, 占比为40%,动力电池材料依然是主要贡献容百科技三元领先,德方纳米磷酸铁锂领先尽管从整体市场竞 争格局来看,正极材料材料竞争格局较为分散;细分磷酸铁 锂与三元正极领域,我们可以看到容百科技、巴莫科技、当 升科技、长远锂科和振华新材在三元正极处于领先位置,德 方纳米、湖南裕能、湖北万润、龙蟠科技(原贝特瑞磷酸铁 锂资产)处于磷酸铁锂领先位置我们认为随着行业整体规 模优势的不断体现,以及三元高镣化趋势的推进,无论是在 三元还是磷酸铁锂领域整体市场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负极材料:限电影响石墨化产能,自产比例较高企业受益人造石墨依然占据负极材料主要份额2021年上半年负极材料出 货量达到33.2万吨,其中人造石墨出货量占比达到85%,依 然占据主要的市场份额。
不同于天然石墨的生产,人造石墨原材料主要为针状焦、石油焦 等产品,在加工成成品的过程中需要经历一道石墨化的工 序,即热活化将热力学不稳定的碳原子实现由乱层结构向石 墨晶体结构的有序转化,目前来看石墨化加工费占人造石墨 成本比重在50%为了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杉杉股份、贝特 瑞、凯金能源、璞泰来、中科电气、翔丰华、贝特瑞等人造 石墨企业通过自建或者收购石墨化产能的方式,减少外协加 工部分,提高盈利能力石墨化加工费显著上涨,龙头企业或将受益2021年尤其是三季 度以来,石墨化由于属于高耗能企业部分产能受限电影响有 所关停,整体加工费持续上涨,目前平均石墨化加工费已经 达到2. 5万元/吨左右,较20年低点已经接近翻倍我们认 为短期来看石墨化紧缺情况仍将持续,璞泰来(江西紫宸) 凭借较高的石墨化自供比例有望受益,同时其余享受石墨化 自供比例提升的人造石墨企业也将进一步受益隔膜:湿法依然占据主要地位,二线企业迎发展良机恩捷股份领跑行业,供需格局偏紧背景下二线企业占比有望提 升从2021年前三季度出货量来看,恩捷股份(包括苏州捷 力、重庆纽米)出货量占比达到39%,继续位居行业第一的位 置,星源材质、中材科技(包括湖南中锂)位居二、三位。
此外河北金力、沧州明珠等老牌隔膜企业也同样榜上有名 我们认为在当前隔膜整体产能偏紧的背景下,部分老牌企业 整体产能利用率有望显著提升,经营情况迎来量价齐升的双 重催化电解液:原材料涨价明显,一体化布局优势凸显锂盐、添加剂等原材料价格大幅提升,产业链一体化布局优势凸 显21年以来除了六氟磷酸锂价格上涨以外,以VC为代表的 电解液添加剂价格也大幅上涨,受此影响电解液成本快速提 升,主流企业均通过终端涨价传导成本上涨压力,而率先布 局产业链上游的企业则因此受益总体来看天赐材料凭借在 六氟磷酸锂和添加剂领域的布局受益最为明显,电解液毛利 率水平2021年上半年显著提升,新宙邦和杉杉股份均在其他 环节有所布局,而江苏国泰则是通过长单的形式减少六氟磷 酸锂价格波动的影响3展望2022年:电池涨价、大圆柱电池、供需紧张环节预计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到千万辆级别我们认为 随着中国、欧洲和北美市场的共同发力,2022年全球新能源 汽车销量有望达到1000万辆,其中中国市场凭借消费崛起的 驱动力有望继续占据全球一半左右市场份额,美国市场则凭 借新政刺激整体市场有望逐步攀升受到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动力电池成本显著上涨。
2021年以来 新能源汽车下游需求持续向好,电池材料需求显著上升,部 分缓解供需结构严重错配,受此影响核心锂电材料价格均有 所上涨具体来看PVDF、六氟磷酸锂、碳酸锂等产品涨幅居 前,受此影响正极材料、电解液两大电池直接材料价格大幅 上涨根据我们测算以当前主流磷酸铁锂和三元523单晶电 池为例,以2021年3月31日、2021年6月30日、2021年 9月30日四个时间节点为代表,成本较年初分别上涨15%、 20%、40%左右磷酸铁锂:装机量回暖趋势明显,储能市场打开新的成长空间 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及占比呈现上升趋势受国内新能源汽车补 贴政策滑坡影响,2020年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63. 64GWh,同 比增长2%2017年以来,高能量密度导向的补贴政策对磷酸 铁锂电池行业的需求有所冲击但目前,新能源汽车由政策 驱动转向市场驱动,磷酸铁锂电池的低成本与高安全系性能 优势凸显2020年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24. 4GWh,占总装机 量38.3%,同比增长20.6%; 2021年前三季度磷酸铁锂装机量 达到44. 8GWH,同比增长332%,占总装机量48. 7%,且9月 单月装机量占比已经达到57. 8%o储能可应用于电网输配与辅助服务、可再生能源并网、分布式及 微网以及用户侧各部分。
尤其是在“碳中和"背景下,新能 源装机和发电渗透率持续提升,倒逼储能需求增长;传统的 电力系统中,电能输出曲线相对稳定,而由于可再生能源发 电具有明显波动性,渗透率提升对电网负荷产生新的考验 在此背景下,配置储能将有效平滑可再生能源输出、吸收过 剩电力、减少“弃风弃光"以及即时并网报告节选:电池、储能的未来发展道路全球汽车大变革,海内外共振迎接电动化未来%行研资本全球汽车工业的全面电动化转型O国案君安•新邮.淋 阪泌EY)松炸之前性巳址勰,2012年至今全球蜒财•辑,从12 5万幅快速1•升至23湃筋324万 虬Mif2O21年有■赖到&»万IR以上水卒.从津谊肇帛度来垢 的2年制能g港遗率仅加q gilMM 4 2\.粮统计,2021华9月全iHfi瞬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