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四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doc

21页
  • 卖家[上传人]:ldj****22
  • 文档编号:31115465
  • 上传时间:2018-02-0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9KB
  • / 2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四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1 四年级语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一、学生考试情况分析本次素质检测全乡四年级共有 人参加考试,总分 分 ,平均分 分,及格率为 %,优秀率为 %四年级语试卷,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会感到试题变得更灵活了,更务实了,一切都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了二、试题结构特点试卷共分三大部分:基础知识 阅读 习作试卷难易程度基本适中,本张试卷突出显示了以人为本,回归本色语,绿色语的特点以本为载体,辐射相应的训练项目这份试卷命题坚持力求体现新标精神,拓宽语教学领域,打通内外学习语的渠道,检查学生掌握语基础知识的能力及内外阅读能力通过试卷我们不难看出:命题人员希望通过试卷,对教师的教学提出建议:不要只围绕本教书,而应注重外阅读的,以提高学生的语综合素养试卷力求通过一些开放性的试题,答案多元的试题,引导学生设计出自己理想的答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试卷还力求体现人性、趣味性和灵活性,打破旧的命题模式同时整份试卷还体现了“三重”,即重基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重能力(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积累运用能力) ,重创新(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三、学生答题情况1、答卷情况 通过学生答卷情况看,学生掌握及运用知识的情况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 掌握较好的是基本知识题:“基础知识” 中的第一、二、三题,学生的得分情况很好,基本上没有什么失分。

      第五题学生基本上能区分题型要求,就能很好但做题第八题的回答不是很好,有些回答有些困难,这说明学生平时的词语积累不是很丰富,今后应加强这方面的练习灵活性较强的题,学生回答较差让学生给老师写一条名人名言,学生的答卷情况不是很理想,对于一些外拓展的题目,学生无从下手,不知该如何做题有的同学没有认真读题,要么写的答案没有一个中心,比较散,因此被扣掉了一定的分数,今后应让学生认真审题然后再答题对于灵活性强的题,学生回答更差如第五题阅读:很多学生看到这样的题目总是感到害怕,不敢去做这样的题目,因此他们不理解题意,尤其是对于理解性的题目,如:理解“顺序” 的意思,学生根本不会去理解,有的学生知道意思但语言表达的不规范 对于习作“写话” 让学生根据提示写出母爱是什么?学生对于这样的作写的很空,不能写清母爱像什么,把母爱比喻成什么,从中看出学生的习作能力很差,缺少童真、童趣作习作普遍很好,是一篇想象作,但还有差错,今后应加强学生的习作训练,让学生能写出一篇通字顺的2、从考卷中发现的问题 这份试题做到全、新、活,难度稍大,但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在考查“双基” 的基础上求提高、求发展以适应新标提出的“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 的总目标。

      纵观这次质量检测,可以看出还存在许多问题  (1)词语积累不够 重视积累,就等于给了学生一把学好语的金钥匙,语教学效率就会迅速提高学生平时缺乏大量的阅读、积累、欣赏、感悟,遇到一些较灵活的题,就感到束手无策 (2)综合能力薄弱 由于学生平时学的知识较规范,缺乏对知识整合的处理,故失分较多本次考查的内容不仅涉及拼音、逻辑思维训练,还考查学生对短内容准确理解能力及平时积累词语的能力由于平时对新旧知识前后渗透的训练相对少些,导致学生对综合性较强试题缺乏独立分析能力,失分较多3)逻辑思维能力欠佳 本次质量检测作素材虽都于学生自身的生活实践,但由于学生基本功不够扎实,逻辑思维训练太少,所写作语序散乱,没有很好的逻辑联系空话、套话、假话太多,童真、童趣体现不够可见在这方面,学生还是较为薄弱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应加强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  (4)书写不规范 从整体卷面看,学生的书写情况不容乐观书写不够端正,字体潦草不规范 四、 改进措施通过这次素质检测,看到了学生们的进步,也很好地反观了教师们的教学情况,有欣喜也有不足和遗憾为进一步加强下一学段的教学,采取如下教学措施:1、注重语言积累的灵活性教学中注重语言的积累,但是比较机械,死记硬背的现象严重,忽视理解记忆。

      随着年级的升高,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逐渐加强意义识记,这既是基本的认识规律,也尊重了学生的心理特点,要求熟背的内容还要求学生会写书本上的优秀片段、包括外的,让他们多读,感悟中华语言的魅力,受到美妙语言的熏陶,以致在语言中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写作水平2、潜心解读本本本,教学之本在深刻、充分、多元解读本的基础上,再进行教学设计错别字的出现、标点运用的不当、词汇量的不足、语言的干瘪苍白,都是训练量的不足、训练法的不到位所致由于理解与认识的偏颇,语教学过分强调其人性,而对工具性有所削减,因此语堂仍须加强学生理解与运用语言“能力” 的训练在堂上加强学生对生字的记忆准确性,在堂上就多写多练这一点教师要严格要求,规范书写,加强易混淆字、词的区分、认识 3、重视运用语言的训练加强学生的外阅读练习和小笔头的练习,指导学生多读多写进入中年级后的习作训练,不仅要激励学生“乐于写”,引导学生 “写得出 ”,而且要注意基本方法的训练,逐渐让学生“写得好”平时让学生勤动笔写日记,不论水平如何,只要能坚持下,同时教师要做榜样从中也要运用激励措施,让学生愿意动笔写,找到写作的兴趣写作与生活紧密联系,不光要从生活中选材,还要对写法及时指导。

      4、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对的分析、概括能力,全面了解的内容,并多教“设身处地想 ”、 “联系上下”等方法,授之以渔一个语教师要承担的很多,引领学生感受中华上下五前年泱泱大国的语言魅力,我们所做的只是滴水之功,真正将学生领进学宝殿,我们所做的还有很多,在要求学生的同时,我还感到自己必须善用时间,为自己充电,从而为学生当好引路人、铺路石小学四年级语期末试卷分析 打开四年级语试卷,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会感到试题变得更灵活了,更务实了,一切都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了 一、命题目的、范围及特点 通观四年级的语试卷,我们不难看出其命题目的、范围及特点这份试卷命题坚持力求体现新标精神,拓宽语教学领域,打通内外学习语的渠道,检查学生掌握语基础知识的能力及内外阅读能力命题人员希望通过试卷,对教师的教学提出建议:不要只围绕本教书,而应注重外阅读的,以提高学生的语综合素养试卷力求通过一些开放性的试题,答案多元的试题,引导学生设计出自己理想的答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试卷还力求体现人性、趣味性和灵活性,打破旧的命题模式同时整份试卷还体现了“三重” ,即重基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重能力(识字能力、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积累运用能力) ,重创新(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

      二、成绩统计: 我所教学的四年级语,此次考试:参考人数:77 人,总分:26 分,平均分:683 分,及格:63 人,及格率:818 %,优生:17 人,优秀率:22 %,不及格:14 人,最高分:90 分,最低分:17 分 三、学生答题情况 1、答卷情况 过学生答卷情况看,学生掌握及运用知识的情况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 掌握较好的是基本知识题:(1) 、 “音” 部分:如第 1、2 小题;(2) 、 “字”部分:如第 1、2 小题;(3) “词”部分:如第 1 小题;(4) 、 “句子 ”部分:如第 1 小题,其中“眨着眼睛”几个字下加上着重号,学生认为是仿写句子必须加上这几个字;() 、 “诗” 部分如第1 小题;(6) 、 “阅读” 部分:如第 1 小题不能准确地揣摩第二自然段的意思,就不可能找出合适的关联词:“如果(只要)——就” ;第2 小题中的用数笔画查字法查几画,学生误认为是除去部首外,剩下的笔画,学生没有分清第 3——小题中,第小题“用‘——’划出中直接描写小草顽强的句子”,能准确划出的人太少灵活性较小的基础知识题,学生掌握得较好,各题得分率平均可达 7%对于一些较规范的题目答得得心应手,驾轻就熟。

      学生积累内知识,积累语言的情况还是较为可喜的  灵活性较强的题,学生回答较差如(1) “词” 部分:如第 2——4题读题失误,误认为是从第 1 小题中选各类成语,且成语分类失误大,得分率只有%;(2) “句子” 部分:如第 2 小题本应写动物、植物,但有的是写人,得分率只有 60%,第 3 小题得分率只有 0%,第 4 小题歇后语掌握太少,且不能在句子中准确运用,得分率只有4%;( 3) 、 “诗”部分:如第 2 小题可以想到“春蚕到死丝方尽” ,但想不出下一句“蜡炬成灰泪始干 ”没有一个人能想到把老师比作人梯的诗句,现代诗句更是无人能写出一句,得分率只有 6%;(4) “根据内容填空”部分:得分率只有 60%;() 、 “阅读”部分:第 6 小题学生写的喜欢句子的原因不太准确,得分率只有%;第 7 小题提的问题不实在,得分率只有 4% 对于灵活性强,学生回答更差如(1) 、 “写话” 部分:虽然学生人人了解自己的家乡,但真正能达到以导游的身份和语气介绍家乡,做到富有激情、生动、优美的人太,得分率只有:4%这道题给广大语教师提了个醒:语于生活,必须回归生活,必须服务于生活 (2) 、“作” 部分:《我家的一个星期天 》虽然人人都能写,但是写不深,写不出新意,条理不太清,得分率只有:60% 2、从考卷中发现的问题。

      这份试题做到全、新、活,难度略大,但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在考查“双基” 的基础上求提高、求发展以适应新标提出的“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 的总目标纵观这次质量检测,可以看出还存在许多问题 (1)词语积累不够 重视积累,就等于给了学生一把学好语的金钥匙,语教学效率就会迅速提高学生平时缺乏大量的阅读、积累、欣赏、感悟,遇到一些较灵活的题,就感到束手无策 (2)综合能力薄弱 由于学生平时学的知识较规范,缺乏对知识整合的处理,故失分较多本次考查的内容不仅涉及拼音、词义、逻辑思维训练,还考查学生对短内容准确理解能力及平时积累词语的能力由于我在教学中注重教材的系统讲解,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归类、整理及对新旧知识前后渗透的训练相对少些,导致学生对综合性较强试题缺乏独立分析能力,失分较多由于学生基础相对较差,对学生的综合训练见效慢,收效不明显,以至于学生审题能力较差有的不读题乱写一气,有的没能真正领会句子含义,更缺乏理解的深度 (3)逻辑思维能力欠佳  本次质量检测作素材虽都于学生自身的生活实践,但由于学生基本功不够扎实,逻辑思维训练太少,所写作语序散乱,没有很好的逻辑联系空话、套话、假话太多,童真、童趣则瘳瘳无几。

      可见在这方面,我班学生还是较为薄弱在今后的教学中我更应加强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 (4)书写不规范 从整体卷面看,我班学生的书写情况不容乐观书写不够端正,字体潦草不规范 ()学生学得太“规范 ” 透过整张试卷,不难看到我们学生学得太“规范” 化,以至于对一些开放性题(如阅读题的第 7 小题)无所适从,没能真正读通、读懂、领会更有甚者,部分学生不愿读题,凭自己的感觉,想当然地回答由此我想到我们的语教学:老师捧着教科书、教参费力宣讲,学生心不在焉地似听非听,似答非答,似练非练的情况还是普遍存在教学目标落实不够,训练力度不够难怪堂上教师讲得累,学生学得累,收效又甚微这种高投入低产出的语教学是不是应该彻底加以改革了  四、对试题的评价: (一) 、拼音虽注重了拼音知识复习、巩固,但出题形式不新颖 (二)汉字1 小题“给汉字换部首再组词” ,有利于学生识字辨词,且答案多元2 小题判断“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让学生在词语中识字,使其应用能力增强等级:B (三) 、词此题出得很好1 小题以“一至千” 这些字开头写出成语,形式新颖,且答案多元,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4 小题要求分别写出“描写歌声好听的词” 、 “于历史故事的成语”、 “于寓言故事的成语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