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的时间性问题分析.docx
9页公共艺术的时间性问题分析公共艺术的时间性问题分析摘要:公共艺术的社会学概念,确定了它所具备的三个要素:艺术创作,公共空间和大众参与.而一直未正面谈论其暗含的时间性问题这一社会学立场.在众多抽象的时间概念中.公共艺术却揭示了最为具象的时间意义.关键词:公共艺术时间问题艺术创作公共空问大众参与随着行走代替注视的观看之道衍生,公共艺术在公共性,场域性和制度性特征之外,还具有独特的时间属性.因为时间现象太过复杂多样,除了包括哲学和科学理论中出现的时间概念之外,还包括时间经验,时间心理,时间意识,时间文化,时间审美等个人和社会的时间理解,所以它在艺术作品中的体现总是成为其他学科的例证和阐释,而不具有独立的地位.公共艺术需具备三个要素:艺术创作,公共空间和大众参与①.第一,艺术创作肯定了其归属于艺术的特性,从公共艺术出发讨论时间性问题,就扭转了艺术旁证时间概念的附庸地位而具有了主体性价值.第二,公共空间性奠定了其与时间性不可分割的必然联系,从而为其时间意义的分析奠定了学理基础.第三,大众参与是其核心要素,它与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人存的自然性,历史性,精神性本身就是时间维度中的产物,这就成为公共艺术时间问题分析的合理性起点.,公共艺术的时间性问题与艺术创作时间性作为形而上的概念,蕴涵了两种迥然相反的特性:变动性和秩序性,客观性和经验性@.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线性系列中,时间是一个变动不居的绵延,而在某个截断面,时间又是对物性对象的一种组织和排列,是主体心灵瞬间停驻,瞬息万变的结果又是影响.将来,曾在,当前三维统一中,物性的绽出,到时是一种客观的存在,而人的主观感受则是对象的时间性显现和内经验操劳的现象.公共艺术作为大众需求前提下的艺术创作活动,第一,以形式和质料为基础,不管任何一种媒材,乃至互联网上非实体性的公共艺术,都有一种客观存在的艺术表现形式.第二,不管公共艺术的外延如何模糊,虽则强调自身美感不是它的重点,但是审美体验依然是不可拒绝的要素,而这个审美范畴应该包含了:优美,崇高,滑稽,丑怪等内涵.所以,公共艺术的时间性就存在于这两方面:第一,公共艺术创作的物性依赖使其具有了时间系列的变动性和秩序性,因为形式和质料都是历史的产物和自然经圃王金玲验的结果,一旦固化在公共艺术作品中,不管是建筑还是互联网络等体态,它都具有了该对象的器具性,符合该对象的秩序和规定性.比如一个建筑物成为公共艺术存在,必然具有它的实用功能性和意义标志,而这种存在是历时性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共时态存在的结果.第二,公共艺术的审美经验不可缺论,使其具有了时间问题的客观性和经验性.审美实践因缘于不同主体需要的改变而改变的,既有民族,社会,文化的客观必然性,也有个体,集体无法统一的变动性.比如长城的心理仪式功能和其作为公共艺术凝聚人心的功能,是在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时间沙漏中积累下来的审美心理的物化,而对于其他民族或者国家的审美主体来说,则很难在短时间内弥补这种文化时空的巨大误差的.所以,从公共艺术的这两种特性出发,它具有了不容忽略的时间问题价值,使其成为了哲学,物理学等领域检验时问性的佐证.二,公共艺术的时间性问题与公共空间物理学上认为时间,空间构成了宇宙的四维结构,科学哲学认为,时间和空间共同构成了运动.从《周易>开始,中国就有天地人三才的宇宙观,而西方人却是在客观的,科学的,逻辑的线索上构架他们的理智宇宙.时间和空间的问题一直都无法泾渭分明.公共艺术的场域性在于它创造了一种”境场”,发生在空间,环境这个三维的结构中的一种艺术形态,有其时间性的意义.第,这种独特艺术世界的构建营造了一种氛围,它是在时问性开启中整合形成的相互联系相互激荡的世界.现实空间形态可以分为占有和未占有两类,前者是物质载体的公共艺术,后者是虚拟媒介的公共艺术,不管哪一种环境的体验,它都不是孤立的,它流淌着不同人群的精神气场,充溢着不同个体的心智结构,这些现象交织着瞬间的印象,共同的记忆等时间性的产物.不管是维也纳的《约翰?斯特劳斯像》充满音乐动感的想象意境,还是博伊斯的《献给卡塞尔的7000课橡树》这种精神的时间延续.都是公共艺术空间性中剥离不开的时间现象.第二,这种境场创造了在行动中线性的观看之道.”观看是一种将艺术的物质形态转化为意义的行动,而这种转化是持续不断的:没有什么可以使它停止③.”虽然公共艺术已经是一门通觉艺术,但是视觉依然为主要的体验模式,它将纯视觉和动视觉的的观看方式结合起来,创造了移动性的参与空间.希尔布兰德曾将视知觉划分为”纯视觉”与”动视觉”:纯视觉是静态的,它是在一定距离以外观看物体所呈现出来的画面,是双眼平行观看的产物,这一画面连续而统一;而动视觉则是近距离观看所形成的一个个分开的画面,由眼睛甚至头部的运动将这些画面联系起来⑥.随着公共艺术从实体性向非实体性的扩展,艺术媒介的多样性趣味性不断超越大众的想象力,公共艺术的空间性已经转变为它所能激发的社会生活活力,而首先就是对人观看方式的改变,让大众在参与过程中与时间的流动亲近起来.比如,各国的地铁文化就成为公共艺术的流动风景线.所以,公共艺术的空间性特征置换了其时间性的意义,但是瑕不掩瑜.三,公共艺术的时间性问题与大众参与马克思认为”时间实际上是人的积极存在,它不仅是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的发展的空间.⑤’’时间,空间和人在唯物主义哲学的基点上是统一的,不管之前或者之后的哲学理念中有多少关于时间的本质或现象的争论,我们都可以相信:公共艺术在强调公共空间,大众参与的要素时,无法回避时间性的问题.公共艺术的诸多定义中强调了公民意识和公民的参与性是其本质,它是当代艺术与社会公众发生联系的一种思想方式,是体现民主,开放,交流,共享的一种精神与态度⑥.我们从中可以看出:第一,大众享用艺术资源和参与艺术生产的过程,就是一种时间性的体验和消费.公共艺术是促成个人与世界,他人相遇的媒介,帮助我们凝聚共同记忆,以及既私密又能引起共鸣的经验,能创造出一种独立于体制外和无阶级差别的心理连结.而这种精神活动和心理存在体现了阿伦特所认为的公共艺术的基本原则——自由⑦.公众的参与性造就了公共艺术的无限可能性,也奠定了公共艺术与其他艺术形态的分界线.而”当前时间的审美与提升——每一瞬间都是一种创造,通过这种累积,可以实现由个人到集体,由瞬间到长远,将时间断点组合起来构成无限延伸的时间长河的局面.1960年波普艺术的出现,以自由的参与方式,表达了平民对文明,对政治等精英文化的不满,而如果没有从一幅涂鸦到一片涂鸦,从一个现成品到一堆现成品,从一个人到大众的参与,从一时到一个时代的呼唤,也不会带来公共艺术今天的巨大变化.第二,公共艺术是一种最好的交流场所,场域的互动性是今日丈量公共艺术价值的核心指标.哈贝马斯在阿伦特”沟通权力”上,发展出一套”对话理论”和”沟通理论”,在这个场合中,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形式千变万化,载体变化万千,但是平等对话,自由沟通的内容却保留了下来,并且经过时间的洗涤,将会越变越清晰,越变越简单.贾克梅蒂,亨利?摩尔和米罗等人的雕塑,总是静静地伫立在特定的空间,但是却?89?在不同的时代,与不同的大众进行了深深浅浅的交谈和辩论,完善着最初的艺术创造概念并重新焕发了艺术青春.所以,大众参与为公共艺术的时间性问题注入了人这一自然存在的内核.公共艺术包含了两种空间:物质空间和精神空间.前者又可以分为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他们依据的媒介不同,但都是开放的,供吸纳给予的体验空间.而后者是一种有待被感知的意识空间,其中就包括了设计师,观赏者,体验者等种种个体和集体的心理环境和情感立场.抛却制度性,政治性和经济性原则不论,公共艺术的空间形态统一在大众参与的基础上,而人作为时间绵延的产物,在如此众多的抽象时间之谜面前,却赋予了公共艺术独特的个性,揭示了最为具象的时间意义.注释:①王洪义.公共艺术概论【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7.②傅松雪.时间美学导论[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③【英】诺曼?布列逊着,郭杨等翻译.视觉与绘画一一注视的逻辑【M】.浙江摄影出版社,2004.④【奥】李格尔着.陈平翻译.罗马晚期的工艺美术[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1979.p532⑥覃京侠.公共艺术在中国学术论坛纪要.美术同盟网⑦转引自许纪霖主编《公共性与公共知识分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⑧伯格森,玉珍丽等翻译.创造进化论[M】.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参考文献:…王洪义,章晴方编.公共艺术概论【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7.【2】姜竹青.公共艺术漫步【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3】宋连生等.公共艺术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4】施慧.公共艺术设计[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5】林蓝.公共艺术的历史观[M】.Lb东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6.[6]汪晖.导论.文化与公共性【J】_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7】哈贝马斯.公共领域.文化与公共性【J】.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店.2005.【8】孙振华.公共艺术的观念【J】_美术观察.2009.【9l易英.公共艺术与公共性[J】.文艺研究.2004.[10]张雷.谁摧毁了公共艺术中的“公共性”[J.美术观察,2009.【11】傅松雪.时间美学导论【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12】帕特里克?贝尔特,陈生梅,摆玉萍翻译.时间,自我与社会存在【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3【]德】克劳斯?黑尔德.靳希平,孙周兴,张灯,柯小刚翻译.靳希平校.时间现象学的基本概念[M】.译文出版社,2009.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