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介词与连词区别-区分方法.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世***
  • 文档编号:185830632
  • 上传时间:2021-07-1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6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介词与连词区别,区分方法1.“和、跟、同、与”,有时是连词、有时是介词,而且属,所以很难区别例如: [1]弟弟跟妹妹都走了连词) [2]弟弟跟妹妹借书介词) 区别的方法有三点 (1)连词前后成分平等,可以互换位置而基本不变,而介词前后成分则有主有次,不能互换,否则意思全变了例如, [1]弟弟跟妹妹都走了=妹妹跟弟弟都走了 [2]弟弟跟妹妹借书≠妹妹跟弟弟借书 (2)如果谓语部分有“都”、“全”、“一起”等词语,则前面的“和、跟、同、与”必是连词,例如“弟弟跟妹妹都借书”,其中“跟”即为连词 (3)如果是介词,它前面可以加上某些副词状语,而连词之前则不行例如: [1]弟弟跟妹妹都走了→弟弟老跟妹妹都走了 [2]弟弟跟妹妹借书→弟弟老跟妹妹借书 [注意]: “和、跟、同、与”有的分工:“和”常作连词,”、“同”常作介词,“跟”口语中使用,“与”中使用例如: [1]我国同美国和日本等国情不同 [2]你别跟我来这一套 [3]酒与文学(文章标题) 介词与连词的区别:和、跟、与、同 (1)连词所连前后项平等,共作同一成分,位置互换而意义不变,介词则否; (2)介词前可出现(状语),连词则否; (3)介词之前成分可省略,连词则否; (4)连词所连后项之后可有“都、也、全”等,介词则否大多数情况下,连词与介词是很好区别的,关键是要把握住二者的语法特征:连词起连接作用,它所连接的前后两部分词性肯定是相同的,如“跑和跳”“你或者我”;介词是介绍作用,在中,在动词谓语之前,则充当状语,之后则充当。

      现举几个例子加以分析: 1、我和妈妈到超市买东西 2、我很高妈妈到超高买东西 第1句中的“和”应该是“连词”和”字前后连接的是“我”和“妈妈”,都是名词性词语 第2句中的“和”字则应该是介词为什么呢?很简单,因为“和”字前面多了“很高兴”这个状语高考文言文选择题中的虚词题,即“意义和用法”异同题,学生比较容易出问题,尤其是特定语境下的“以”“与”,作介词还是连词,是学习中的难点 首先,“以”这里讨论意义为“因为”的“以” 看下面句中的词语:1、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2、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3、则思无以怒而滥刑根据句意,三句中的“以”都表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均可译为“因为” “由于”,即两词“意义”相同但,“一璧之故”中心词“故”,是名词性短语,所以从句法上来说,“以一璧之故”构成介宾短语,共同修饰句中动词“逆”,这里的“以”用作介词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则是主谓结构,“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介词后只能带名词或代词,不能带主谓短语,而且“晋侯秦伯围郑”已经构成单句形式,所以这里只能是连词,连接前后两个分句,相当于关联词语“因为”所以两句话中的“以”意义相同而用法不同怒”是动词,前面是不用介词的,所以这里的“以”也是连词。

      总之,区分表原因的“以”是介词还是连词,关键看它后面是代词、名词、名词性短语还是其他短语或分句再看几个句子:4、不赂者以赂者丧5、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6、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7、不以物喜,不以己悲8、古人之观于天地……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9、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以上几句中“赂者”“一璧之故”“物”都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是”“己”都是代词,与“以”一起构成介宾短语,分别修饰“丧”“欺”“喜”“记”“悲”,这几处的“以”均用作介词;“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公子贤,(公子)多客”,都是主谓短语,均构成分句,所以这两句中的“以”用作连词其次,“与”,这里讨论意义为“和、同”的“与”看下面句中加点词语:1、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2、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3、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4、与其妾讪其良人根据句意,几个“与”都翻译成“和”“同”,但用法却不同彼与彼”紧相连接,不能拆分,代词并列,可以互换位置,在句中共同作主语,这里的“与”用作连词吾与之”却不能前后互换,因为从上下文看,是说“吾”要采取的做法,而不是大家;且前后可以拆分,在“与之”前加“必”,成为“吾必与之共知越国之政”,所以句中“与之”构成介宾短语,作“知”的谓语,“与”用作介词。

      3、4两句“与之”“与其妾”构成介宾短语,分别作“争”“讪”的状语,这里的“与”都作介词,因为前面的成分可以省略,所以第4句“与”出现在了句子开头,而并列短语任何一部分都应同时出现,则连词“与”不能出现在句子开头总之,“与”是连词还是介词,一看前后是否并列关系,能否互换位置而基本意思不变,且在句中作同一句子成分;二看“与”前面是否出现或可否加入状语等其他成分;三看介词“与”是否出现在句子开头再看几个句中加点词语:5、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6、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7、执其手而与之谋8、君安与项伯有故?9、与风水相吞吐第5、6两句中,“他盗之出入”和“非常”“稻”和“脂”能互换位置而基本意思不变,二者之间不能加入其它成分,“与”均为连词第7、8句“与”前有“执其手而”“安”,为介词第9句“与”出现在句子开头,没有其他与之并列的成分,“与”用作介词另外,“与”作介词时,后面必是代词、名词、名词性短语,“之”“项伯”“风水”无一例外有一种情况需要注意,介词或名词已经省略的情况除外例如:10、相如闻,不肯与会这是省略句,和“与”连接的不是后面的“会”,而是省略了的“之”,即廉颇,所以判断时省略句要补充成分再辨析。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高等学校学生手册.doc 2025年区教育系统招聘编外教师储备人才事业单位考试押题.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轴对称现象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用乘法估算解决问题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1200张纸有多厚教学设计范文.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移、旋转现象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设计范本.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移与旋转教学设计范文.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数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进位)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设计与意图.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我学会了吗教学课件.pptx 2025年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招聘专业技术人员考试笔试试题.docx 2025年深圳市大鹏新区发展和财政局招聘考试笔试试卷.docx 2025年绵阳市梓潼县财政投资评审中心招聘考试试题.docx 2025年来宾市妇幼保健院招聘考试笔试试题.docx 2025年无极县教育系统招聘教师考试笔试试卷.docx 2025年灵山县第三中学调配教师考试笔试试题.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