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企业会计信息的产品属性浅析会计计量属性.docx
6页浅析企业会计信息的产品属性浅析会计计量属性 内容摘要:企业会计信息从其属性看比较复杂,部分属于私人物品,部分属于公共物品,还有部分属于自然垄断本文在探讨企业会计信息的行为主体和质量特征的基础上,深入对其进行成本―收益分析 关键词:会计信息行为主体质量特征成本―收益分析 在市场交易中,企业产品作为商品必需有对应的供求双方、对应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必需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从而含有一定的盈利性企业会计信息作为一个信息产品,其应属于私人物品还是公共物品的问题曾一度引发众多学者的关注和讨论本文借鉴产品的相关特征,对企业会计信息的产品属性进行分类,并对会计信息的供求双方即行为主体、会计信息作为产品应满足的质量特征、会计信息、成本和收益分析等几方面进行了探讨 企业会计信息的产品属性分类 依据物品是否含有排她性和竞争性,经济学原理将其分成四类:私人物品、公共物品、公有资源和自然垄断简单地说,物有排她性是指能够阻止她人使用这些物品,物有竞争性是指一个人使用这种物品降低了她人使用这些物品的能力私人物品指现有排她性又有竞争性的物品,公共物品既无排她性又无竞争性,公有资源有竞争性但没有排她性,自然垄断有排她性但没有竞争性。
依据上述标准,企业会计信息大致可分为三类:私人物品会计信息、自然垄断会计信息和公共物品会计信息会计信息的产生早于企业,对企业来讲最基础的用途莫过于企业内部使用,比如企业的资金成本、不一样产品的盈利性、企业准备采取的折扣政策、财务战略、企业的产品成本信息等,这些信息供企业内部管理者使用,是商业秘密,现有排她性又有竞争性,因此此种会计信息应属于私人信息国家出于税收、调控经济等需要,必需了解各企业的经营情况,因此以法律或政令的形式要求了企业向政府披露部分会计信息的义务,比如企业经过纳税申报表向税务机关申报纳税,此部分信息仅供政府使用,所以有排她性但没有竞争性,笔者称之为自然垄断会计信息伴随上市企业的出现,其经营风险的负担者扩大至大量股民,这么各国上市企业又增加了必需向社会披露其会计信息的义务,如企业会计报表及其附注向外披露的企业财务情况、损益情况、现金流量等信息这类会计信息既无排她性又无竞争性,笔者称之为公共物品会计信息企业的会计信息和企业的产品一样,不论企业内部使用还是外部提供的信息,全部能够给企业发展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 企业会计信息的行为主体 会计信息能够作为产品,含有特定的供给者和市场需求者,即含有特定的行为主体。
在企业会计信息的交易中,通常认为,企业会计人员和管理人员是企业会计信息的生产者企业会计信息是会计人员依据会计法、通用的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和税收法规等并结合本身的职业判定生产的,必定会受到会计人员专业能力、个人品质、主观判定等原因的影响不过,企业管理者受托经营企业,以企业价值最大化或利润最大化为其经营目标,作为经营、财务决议的决定人,其管理能力、职业判定能力、个人品德等方面会在不一样程度上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另外,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代理记账会计人员、负责审计本企业报表的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品质和能力对会计信息的生产和披露也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在企业会计信息生成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很多信息参加者行为人员职业判定能力和行为目标的影响 信息的需求方是指利用企业会计信息进行决议、判定、监督的主体组织和个人,包含内部信息需求者和外部信息需求者内部信息需求者关键指内部管理人员和企业职员,管理人员需要会计信息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预计、决议、监督等企业职员利用会计信息了解企业盈利、发展、工资等情况外部使用者是广泛且复杂的,关键有以下多个方面:和企业发生或准备发生的利益关系,或产品含有替换关系的企业或组织,如企业上游供给商、下游用户、行业潜在的进入者、含有替换产品的企业、行业内的竞争者等,全部需要企业提供对应的会计信息以满足其进行决议、计划的需要;对企业含有监督职能的部门如证券监督委员会、税务部门、工商部门、统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等,需要会计信息来判定企业是否照章纳税、是否存在违法经营的情况、利用会计信息进行汇总,判定行业的发展情况,以制订合理的制度促进企业的发展,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和企业融资活动亲密联络的单位和个人,如银行、广大的投资者、潜在的投资者、其它的金融机构或非金融机构。
投资人需要会计信息了解所投资金的赢利性,资金的保值增值能力,债权人需要企业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等信息 会计信息产品的质量特征 在商品市场上,企业的产品必需满足一定的条件,含有对应的质量标准会计信息从本质上来分析,也应含有一定的内在特征,可靠性、相关性正是会计信息最本质的特征从财务汇报的目标出发进行研究,现在学术界形成了两大学派,即“受托责任学派”和“决议有用学派”,这两个学派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有着显著的差异 “受托责任学派”强调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确保财务报表数据的真实性中国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会计核实应该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应财务情况和经营结果”,这正是可靠性的本质而“决议有用学派”从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出发强调相关性,即“会计信息应该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相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情况和经营结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结果的需要”,也就是会计信息应能满足不一样信息需求者的需要相关性和可靠性正是会计信息作为企业产品使用价值的表现从逻辑上来说,相关的信息应该是可靠的,不过相关性毕竟不等同于可靠性,二者往往相互冲突如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确保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会一定程度上牺牲信息的相关性,而为了加强相关性而改变会计方法时,可靠性可能会有所减弱。
而且现在部分经济和会计全部比较发达的国家,“决议有用学派”逐步成为一个主流看法,对相关性的重视超出了可靠性,这就有可能出现为了强调相关性而牺牲可靠性的现象,会计信息失真的可能性所以加大但在中国现阶段,可靠性仍是会计报表所表示信息的关键质量标准 会计信息的成本―收益分析 产品含有对应的行为主体,满足一定的质量标准后,若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则供给方会慢慢降低,直至该产品完全退出市场企业管理者们作为理性的经济人在提供会计信息时也在不停地衡量本身的成本和收益,会计信息的成本包含以下几项内容: 会计人员的培训成本,关键指企业管理当局为确保会计信息符合企业会计制度、准则,加强会计人员的管理水平,提升会计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或贮备对应的人才而发生的培训支出;信息生成成本,指对于企业经济事项的分类、确定、计量、统计和汇报等信息生成过程中发生的支出,如会计人员、内部审计人员的工资福利费等;信息的判定成本,关键指企业会计报表在向外提供之前,为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相关而发生的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费用,错误信息或需调整信息在调整过程中发生的支出,如会计人员的加班费,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看法:产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其中的通常人类劳动,信息生成成本和判定成本又是企业会计信息价值的集中表现;信息纠偏成本,关键指会计信息违反既定的质量要求,根据法规的要求给企业的处罚而发生的支出,如企业因提供错误的信息而支出的罚款等;信誉损失成本,关键指企业提供虚假会计信息而造成企业信誉的降低或损失,从而降低企业的无形资产,这种损失对企业的影响是深远而难以估量的。
会计信息收益实质上是企业管理者经营业绩的反应,是企业管理者利用内部正确的会计信息给企业带来的正面影响,如企业利用相关可靠的会计信息进行正确的生产经营、投资筹资决议给企业带来的收益增加或成本降低;企业管理者提供正确的会计信息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如企业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能够增加企业的美誉度,促进企业加强和外部用户的联络,加强和供给商用户,消费者用户、银行等的联络,从而形成持久的战略联盟,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增加企业的利润,从而给企业的长久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企业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从宏观上来讲,能够增加企业的外部收益关键表现在国家能够利用正确的信息加强监督、制订对应的政策、法令,从而降低市场的交易成本,规范市场的秩序,从而有利于中国会计深入和国际协调,从而有利于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会计信息的收益还表现在企业提供虚假会计信息而产生的经济后果,如企业利用虚假信息骗取国家税收,增加企业的收益,利用虚假信息从资本市场筹集所需的资金等,但这种收益对企业来讲属于短期的不妥收益,长久来看,伴随会计市场的规范,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这种收益终究会消失 参考文件: 1.葛家澍.目前财务会计多个问题[J].会计研究,1996l 2.王雄元,严艳.论强制性信息披露的适度理性J.会计研究,20212 3.杜兴强.会计信息产权的逻辑及其博弈J.会计研究,202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