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吸收放散实验.ppt
25页吸收试验原理待待检检红红细细胞胞已知已知效价效价的抗的抗A或或抗抗B血清血清吸收液吸收液已知抗原已知抗原的红细胞的红细胞滴定滴定比较吸收比较吸收前后血清中前后血清中抗体效价抗体效价红细胞上红细胞上有无相应有无相应抗原及其抗原及其强度强度间接判定待检间接判定待检红细胞血型红细胞血型及其亚型种类及其亚型种类试剂•抗A及抗B分型血清•2%A型及B型红细胞•受检红细胞操作步骤 1、吸收液的制备: 取受检红细胞用生理盐水洗涤3次,末次洗涤后将盐水倒尽,取压实红细胞1份,与等量抗A血清混合,另取1份与等量抗B血清混合,置4℃冰箱至少1小时,每10分钟摇动试管1次(红细胞充分吸收抗体),离心后取上清液(即吸收液) 2、倍量稀释: 排列10mm×60mm小试管4排,每排5支,每管各加生理盐水0.2 ml第1、3两排第1管分别加己吸的收抗A及抗B血清 0.2 ml;第2、4两排第1管分别加未吸收的抗A及抗B血清0.2 ml;分别作2~32的倍量稀释3、第1、2两排每管各加2%A型红细胞盐水悬液0.2ml,第3、4两排每管各加2%B型红细胞盐水悬液0.2ml4、将试管振摇使红细胞充分混匀,置室温1小时(或1000rpm离心1min),观察凝集反应。
结果判定1、吸收后,抗A效价较未吸收抗A效价显著降低或消失者为A型(同理判定B型),若吸收后抗A和抗B都显著下降为AB型,若吸收后抗A和抗B效价都无显著差异者为O型 2、若试验目的是鉴定A亚型, 则按受检红细胞的吸收强度,A1>A2>A3>Ax>Am的规律来判定B亚型鉴定与此类似注意事项 1、试验所用抗A及抗B血清效价不宜过高,应先将抗血清效价稀释到32倍为宜若抗血清效价太高,抗血清被A亚型红细胞吸收后效价下降不明显,难以判断结果 2、红细胞经洗涤压实,盐水应尽量去尽,以免抗血清被稀释3、吸收试验的温度应根据抗原抗体反应的最适温度来确定ABO系统以4℃为宜,Rh系统以37℃为宜临床应用• 本试验用以间接证明红细胞上血型抗原及其强度,常用于ABO亚型鉴定、全凝集或多凝集红细胞定型以及某种原因引起红细胞血型抗原减弱时的定型等放散试验1、ABO血型IgM类抗体常用热放散法2、Rh血型IgG类抗体常用乙醚放散法热放散试验 实验原理待检待检红细胞红细胞分分型血型血清清物理条件物理条件的改变的改变(加热)(加热)抗体抗体待检待检红细胞红细胞试试 剂剂红细胞红细胞确定抗体的确定抗体的种类和强度种类和强度判定待检判定待检红细胞上抗红细胞上抗原的型别原的型别放散放散凝集或凝集或致敏致敏试剂1、 抗A和抗B分型血清。
2 、2%A型和B型试剂红细胞盐水悬液3 、受检红细胞操作步骤 1、受检红细胞与抗A和抗B血清吸收见吸收试验 2 、离心去掉上清液,以4°C冷盐水洗涤红细胞3~4次,倾去洗涤液,留取压实红细胞用1/2容积的生理盐水, 置56°C水浴10分钟,每隔15秒振摇1次,使吸附在红细胞上的抗体充分放散3、立刻以3000rpm离心,离心式套管内放温水,使温度尽量保持在56℃,分离得到的上清液即为放散液4、将放散液用2%A型和B型试剂红细胞鉴定抗体,即可检出受检红细胞的血型结果判定•鉴定A亚型:用已知A亚型红细胞按放散液抗体的强度A1<A2<A3<Ax<Am,判定受检红细胞A亚型的型别•B亚型的放散液鉴定方法相似1、为了获得最大量的抗体,应加大吸收血清量2、放散时,应严格注意温度和时间温度过高红细胞易溶解;温度过低,抗体从红细胞上放散不完全 注意事项3、放散液中抗体易变性,故应立即进行鉴定若需保存,应将抗体放散于AB血清或牛白蛋白溶液中临床应用•热放散法常用于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ABO亚型的鉴定,全凝集或多凝集红细胞的定型,以及新生儿溶血病的诊断等乙醚放散试验 实验原理受检者受检者血血 清清已知已知抗原抗原的红的红细胞细胞致敏致敏已致敏已致敏红细胞红细胞乙醚乙醚放散液放散液除去乙醚除去乙醚后鉴定后鉴定抗体抗体试剂1、受检者血清 2、相应抗原的红细胞(抗凝血)3、乙醚(分析试剂)4、AB型血清操作步骤1、取直抗阳性患者的红细胞1ml,用生理盐水洗涤3次(最末一次洗涤尽量弃去上清液),离心。
2、取1体积压实红细胞,加1体积AB型血清或生理盐水和2体积乙醚,颠倒混匀10min,然后以3000rpm离心5min3、离心后即分成三层,最上层是乙醚,中层是红细胞基质,下层是具有抗体的放散液,其色深红 4、用清洁的吸管吸出放散液 若有混浊,可再离心1次 5、将放散液放置37℃水浴30min(除尽乙醚),然后用谱细胞鉴定抗体临床应用• 本试验主要适用于鉴定Rh抗体,临床上常用于RH新生儿溶血病的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