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层扁平上皮》ppt课件.ppt
34页组织的概念: 由形态相似、功能相近的细胞及细胞间质(细胞外基质)组成的结构 组织的分类: 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组织学与胚胎学 Histology and Embryology,组 织 Tissues,第三章 上皮组织(epithelial tissue),一、一般特点 组成:大量细胞、少量细胞间质(细胞外基质)密集排列形成的膜状结构 极性:分游离面和基底面 游离面:某些细胞的游离面具有微绒毛 某些细胞的游离面具有纤毛 基底面:有基膜 无血管:其营养来自结缔组织中的血管供应 含丰富的神经末梢二、分布:体表外表面 体内管腔、囊腔器官的内、外表面 三、功能:保护、吸收、分泌、排泄 四、分类:分被覆上皮和腺上皮 通常所指的上皮即是被覆上皮 被覆上皮:又分为单层上皮和复层上皮 单层上皮 复层上皮 扁平上皮 扁平上皮 立方上皮 柱状上皮 柱状上皮 变移上皮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五 各种被覆上皮的结构和功能,单层柱状上皮,单层立方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变移上皮,复层扁平上皮,单层扁平上皮,1、单层扁平上皮(simple squamous epithelium) 形态结构:为一层扁平的细胞。
细胞体: 呈扁平不规则形或多边形 细胞边缘呈锯齿状互相嵌合 细胞核:呈扁椭圆形,居中,并且凸向腔内 细胞质:十分少,在细胞核处略多 分布:根据分布部位不同,分为内皮、间皮和其他 内皮:心、血管、淋巴管等处 间皮:胸膜、腹膜、心包膜等处 其他:肾髓袢降支、肾小囊壁层、唾液腺闰管、肺泡上皮 功能:物质交换;减少摩擦等2、单层立方上皮(simple cuboidal epithelium) 形态结构:为一层立方的细胞 细胞体:呈棱形立方状 细胞核:圆形,居中 分布:肾小管、甲状腺等处 功能:吸收或分泌等功能,3、单层柱状上皮(simple columnar epithelium) 形态结构:一层大量柱状细胞和少量杯状细胞4、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pseudostratified ciliated columnar epithelium): 形态结构:,由一层多种形态的细胞组成 分为柱状细胞、梭形细胞、锥体形细胞、杯状细胞四种5、复层扁平上皮(stratified squamous epithelium) 又称为复层鳞状上皮 由几层~几十层不同形态的细胞组成7、变移上皮(transitional epithelium) 又称为移行上皮 为复层上皮 厚度可随功能状态的不同而变化,细胞为多层。
游离面: 微绒毛 或 纤毛 侧 面: 细胞连接 基底面: 基膜、质膜内褶、 半桥粒,六、上皮组织的特化(殊)结构,上皮组织与其功能相适应,在其各个部位(表面、侧面、基底面)可有各种的特殊结构微绒毛(microvilli,microvillus): 定义: 细胞游离端伸出的微细指状突起 电镜下才能见到 特点: 根据细胞的不同,微绒毛的长短不等、排列不规则,具有以下特点 小肠上皮柱状细胞表面的微绒毛排列整齐,长1.4m±、粗0.1m±;1 000~3 000根/细胞,形成光镜下的纹状缘(striated border) 有的细胞表面的微绒毛粗大,形成光镜下的刷状缘(brush border)结构: 表面:细胞膜 中轴: 为细胞质突出的部分 内含约40根±的纵行微丝 微丝从微绒毛顶部向下延伸与根部(细胞顶部)终末网(terminal web)的细丝相连 微丝由肌动蛋白构成,收缩时可使微绒毛缩短 功能:增加细胞的表面积中轴: 为细胞质突出的部分,其中含沿纤毛长轴平行排列的、九组二联微管,中央有一对二联微管; 微管与纤毛根部的基体相连 基部: 每根纤毛的根部均有一个致密颗粒称为基体(basal body),其结构与中心粒基本相同。
功能:具有定向摆动的功能结构特点: 粗而长,长5~10m;粗0.2m,有的细胞数百根 表面:细胞膜;,纤毛(cilia,cilium): 定义:上皮细胞游离端伸出的细胞突起,光镜下即能见到紧密连接(tight junction) 又称为闭锁小带(zonula occludes) 位置:多位于柱状和立方细胞的顶端 结构特点: 相邻细胞的细胞膜外层形成点状、斑状或带状融合面带状融合面较为典型 特殊方法显示:在连接区,相邻两细胞的细胞膜上具有呈网格状的脊,脊脊相互紧贴,细胞间隙消失,无脊的部分可有10~15nm的间隙 功能:阻挡肠腔内大分子物质穿过,起屏障作用;同时具有机械连接的作用上皮细胞侧面的具有连接结构,以维持上皮细胞的紧密关系又称为黏着小带(zonula adherens) 位置:位于紧密连接的深方 结构特点: 相邻细胞的细胞膜外层不相融合,之间具有15~20nm的间隙,间隙内充满了均质状的丝状物质,丝状物质与两侧细胞膜相连 相邻细胞的细胞质内有许多薄层物质和参与构成终末网的细丝 功能: 黏附作用;保持细胞形状和传递细胞收缩力的作用中间连接(intermediate junction):,桥粒(desmosome): 又称为黏着斑(macula adherens) 位置:位于中间连接的深方。
结构特点: 呈斑状,大小不等 相邻细胞间具有20nm~30nm的间隙,间隙内含低密度丝状物,为糖蛋白,可借Ca++相互粘合; 间隙中央有一条与细胞膜相平行、致密的、由细丝交织而成的中间线; 在细胞质面有较厚的、致密物质构成的附着板; 细胞质中有许多10nm的张力丝 (tonofilament)伸至附着板,并成袢状反折回细胞质 功能:可形成牢固的细胞间连接位置:位于上皮细胞的深方 结构特点: 呈斑状连接 相邻细胞膜外层具有大致相等的间断融合 非融合处具有2~3nm的窄间隙 冷冻蚀刻技术显示:相邻细胞膜上具有许多配布规律的柱形颗粒,每个颗粒由6个亚单位合并而成,中央有小管,腔内充满小分子物质 相邻细胞膜的小管彼此连接,互相通连 功能: 此处电阻低,便于离子交换和传递冲动缝隙连接(gap junction) 又称为通讯连接(communication junction)连接复合体(junction complex) 上述几种细胞连接结构,不仅可以分布于上皮细胞之间,而且在肌组织、神经组织及结缔组织中也可见到 在细胞之间,只要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连接结构同时存在,就可认为这种细胞之间具有连接复合体。
基膜(basement membrane):又称为基底膜 位置:位于上皮细胞基底与结缔组织之间,厚度各不相同 化学成份: 为Ⅳ型胶原蛋白、层黏连蛋白和蛋白多糖,有的部位含纤维黏连蛋白 电镜下:由基板、网板组成 基板(basal lamina): 由上皮细胞分泌,为高电子密度均质层,厚50~100nm网板(reticular lamina) : 由成纤维细胞产生,较厚,由网状纤维和基质组成有的基膜无此层 功能:支持、连接和半透膜质膜内褶(plasma membrane infolding): 位置:上皮细胞基部 结构: 基部细胞膜向细胞内凹陷而成的结构,凹陷的细胞质内含大量的线粒体 功能:扩大了细胞基底部表面积;参与离子和水分速转运半桥粒(half desmosome): 位置: 位于某些上皮细胞的基底,即与结缔组织的相邻面 结构: 是一种只在上皮细胞的一侧形成桥粒一半的结构 功能:将上皮牢固地固着在基膜上蛋白质分泌细胞(protein-secreting cell):,形态结构: 细胞体:大多呈锥体形或柱状; 细胞核:呈圆形,位于细胞中央或靠近基底部;,细胞质: 光镜下: 基底部胞质显强嗜碱性 顶部胞质内有许多HE染色呈红色的、圆形分泌颗粒。
电镜下: 基底部具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 核上方有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 顶部胞质含大量的分泌颗粒; 内质网扁囊之间有许多线粒体,类固醇分泌细胞(steroid-secreting cell): 形态结构: 细胞体:多边形或圆形; 细胞核:呈圆形,位于细胞中央; 细胞质: 光镜下: HE染色切片中含许多小脂滴 脂类被溶解,使脂滴呈泡沫状 电镜下: 大量脂滴 丰富滑面内质网,呈管状互相连通成网 有许多大小不等的管状嵴线粒体 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少;高尔基复合体发达 功能:分泌类固醇激素。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