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我们的地球模型》教学设计朱志章)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试题卷案例练习.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种****
  • 文档编号:325295625
  • 上传时间:2022-07-1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64.62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我们的地球模型【教材简析】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内容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本课作为起始课引入了在这一领域常用的工具——模型科学家在进行此领域的研究时,也会把已知表达在模型上,并利用模型进行模拟实验,从而得出新知,再通过实践观察验证新知 在课上通过制作模型帮助学生整理已掌握的知识,并希望学生把自己制作的模型应用到后续的各个主题研究中,从而获得新知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孩子对于地球的形状、运动等有了自己认识,但还不够全面在这一课中,学生通过整理知识、制作模型、观察和比较模型,一方面可以更加方便地交流地球地相关知识;同时也感受到了模型的意义、了解了制作方法,为整个单元的学习提供动力,奠定基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l 地球的结构由地核、地幔、地壳以及大气层组成l 地球表面主要由海洋和陆地构成科学探究目标l 能用思维导图表达并整理已学的地球知识l 能通过制作模型表达、概括已学知识l 能从地球的结构、运动、气候等角度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科学态度目标l 对地球与宇宙空间领域内容探究保持好奇心与探究热情l 愿意与小组成员分享和交流,有综合考虑他人意见的习惯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l 知道技术与科学探究相互促进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重点:利用不同材料,动手制作能表达各类地球知识的地球模型难点:能用模型准确表达自己所了解的地球知识教学准备】教师:教学课件、学生实验材料一套、小组记录表一份小组:为学生准备:红色、绿色、蓝色、橙色超轻黏土、细线、泡沫球、地球内部结构、海陆分布等的资料、竹签、吸管、地球仪、抹布教学过程】课前欣赏:宇航员在太空中看到的地球一、 聚焦:揭示课题1. 出示两名学生课前完成的思维导图,请他们简单介绍,教师最后总结关于地球我们已知的方面提问:说一说你想进一步研究的地球知识?你觉得可以怎样来研究呢?肯定学生多种多样的学习方法,并介绍建模这种新方法建立模型,简称建模,就是借助模型表达所知道的知识借助模型来表达,更直观清楚,后续也可以借助模型开展更多的研究,是研究的一种重要手段 可以通过数据的处理,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建模,也可以通过分析物体运动规律来建模科学家怎样做?科学家在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中,会根据观测的数据或假设,制作出初步的模型,并根据新的数据,不断地加以修正科学家研究地球的时候往往也要经历建模的过程!这节课,我们将尝试向科学家一样制作我们的地球模型二、 探索和研讨:任务:由于课堂时间的局限,这节课我们从地球结构、海陆分布、运动方面三选一,选择其中一个方面制作地球模型,比一比谁做得更科学,更能精准表达地球的知识。

      一)阅读资料:如何科学的建模?1. 数据分析:通过已有知识、数据或图片分析模型该表达的 特征,如颜色、比例、厚度、角度等等2. 选择材料:选择恰当的材料表现特征3. 制作模型:通过一定方法制作出模型,注意模型制作工艺4. 模型解释:观察模型,对模型进行解释,制作的是何种模型? 制作模型的依据是什么?表达了地球的哪些特征? 对模型进一步调整,改进,反思提问:你认为这里面哪一步对于科学建模来说最关键,我们应该怎么做?展示地球结构模型中的数据,提问:怎么把已知的数据转化成模型中的数据呢?引导学生对数据一步步处理二)介绍评价表 先设计模型,在模型中标注相应的数据展示设计好的模型,互相评价设计图进行模型制作,并完成活动记录和自评温馨提示:1.分工: 合理分工,有思考,有制作,有记录(任务单)2.模型解释: 组内进行模型解释,对模型进一步调整和改进 (三)模型制作(15 min) (四)展示和讨论 展示制作好的模型,并对自己的模型进行评价,其他小组的对其进行补充和说明,明确已做好的模型的优点、不足和可改进的地方。

      讨论:(1)对比不同的地球模型,它们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相同:都是球体,都表达地球相关的知识,都可以用于科学研究不同:不同模型表达的地球知识不同,制作方法、材料也不同,适用的范围也是不同的;模型的相同之处是都能表达某一类的地球知识,都有地球的基本特征,都能用于科学研究明白模型的意义)三、拓展1.观察地球仪,从中能获得哪些信息?2.我们的地球模型还可以如何改进?地球仪可以同时表达更多的地球知识比如:海陆分布、自转、形状等等,下面有个底座,实验操作更加方便我们可以从这些方面继续改进我们自己的地球模型地球仪是按照一定比例制作而成的地球模型,它的建立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补充、修正的建模过程在研究很多自然现象成因的时候,这样的模型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展示生活中建模思想的一些应用,如世界地形图、中国政区图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学会了如何把已知的知识用模型表达出来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要和科学家一样用自己制作的模型进行实验探究,研究更多关于地球的知识!四、 课后作业1.继续补充思维导图2.改进地球模型,解释地球上昼夜交替、四季变化、太阳东升西落等自然现象【板书设计】1.我们的地球模型 观察特征 选择材料 制作模型 模型解释【集体备课建议】:1. 这节课上得比较久,记录表和评价单后续还是没有好好利用起来。

      2. 如果能展示不同时期地球海陆分布的变化图,学生对于模型的不断修正会有更深的印象,整个建模的学习过程也会更加完整3. 还是需要注意评价和引导。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