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竹笛协奏曲《阿诗玛叙事诗》音乐本体分析.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313031550
  • 上传时间:2022-06-1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7.53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竹笛协奏曲《阿诗玛叙事诗》音乐本体分析    柴 洁(河南大学 艺术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摘 要】竹笛协奏曲《阿诗玛叙事诗》选用撒尼叙事长诗《阿诗玛》中的五首代表诗作,结合云南民歌,从音乐角度讲述了阿诗玛的爱情故事本文从音乐本体对此曲进行分析,抛砖引玉,使更多人关注、了解该作品 【Keys】阿诗玛;叙事诗J648.11      :A       :1007-0125(2016)07-0077-01《阿诗玛叙事诗》由四川音乐学院三位教授易柯、易加义、张宝庆创作于1982年作者在昆明被撒尼人民纯粹的爱憎所感染,以叙事长诗《阿诗玛》为创作蓝本故事情节选用了撒尼长诗中的有代表性的五首诗和云南民歌作为音乐的创作依据,创作时注重了语言的逻辑性,前后呼应在和声的运用上颇为大胆,有些段落故意打破了传统和声的功能性,增加音乐色彩,使音乐更具表现力引子部分:6小节,散板在弦乐低沉轻柔的震音的衬托下用巴乌奏出乐曲主要旋律,紧接着笛子演奏,对比之下笛子的明亮悠扬得以突出相反,笛子在引子部分并没有演奏主旋律,而是用较长的篇幅作序,大量运用前倚音和半音阶递进,与伴奏音乐一唱一和,交替出现最后用一个高音5的无限延长,奠定悠扬的基调。

      第一部分:A(a6+a17)+B(b6+b17)+连接1+A1(A26+A36)+扩充25+尾声2第一部分为再现三段式,小标题为《天空闪出一朵花》开始就用笛子悠悠地奏出乐曲主要旋律,音乐柔美清澈,意图塑造一个美丽朴实的阿诗玛形象主题音乐在一段平稳的叙述后,在下属调上开始了一段热情的呈示,将整部分音乐推向高潮注重乐句的对称,采用云南民歌《留乐调》的基本音调为乐曲主题音乐的素材,再现一次强调主题再现之后的一大段音符我将它归为旋律的补充,可分为三个乐句10+8+7尾声十七连音和十二连音琶音的连续的上下行的应用既炫技又不乏华丽之感第二部分:间奏22+A(a7+b6)+间奏1+A1(a17+b16)+间奏1+B(c4+c14+c24+c34+b26)+间奏1+A2(a27+b36)+间奏1+A3(a37+b410)+间奏22第二部分为再现三段式,小标题为《拒媒》22小节的间奏用怪诞的音符试图表达阿诗玛长诗中的“麻舌的舌头动了,八哥的嘴张开了”,描绘媒人海热施巧言令色的丑陋嘴脸笛子所奏旋律是主题音调扩大或缩紧处理的旋律,具有小调特点B部分如歌的旋律如同阿诗玛的内心一样淡定坦然,不被媒人蛊惑连续两遍A段的反复,是想表现阿诗玛绝不嫁给热布巴拉家的决心。

      运用连续的三连音后八分和后附点节奏,重音均在弱拍弱位在乐句的最后两拍用音阶级进的十六分音符,使乐句间的连接自然合理随后再次22小节的间奏,进一步烘托热烈的气氛,对下一个乐章起到情绪上的过渡第三部分:A(a8+b6+b17)第三部分为一段式,小标题为《思念》运用6/8、5/8、4/8的变换拍子,速度较慢,大量运用三连音营造凄惋的气氛这个部分篇幅较短但乐思清晰明了,没有过多的装饰独奏笛子直接引入,用大量的变化装饰音和三连音,节奏缓慢,凄惋的表达阿诗玛对阿黑的思念之情最后一个长音的演奏时,伴奏为半音阶下行,最后四度震音pp的力度,连接第四部分的快板,有欲扬先抑之感第四部分:间奏27+A(a7+间奏1+a17+间奏1+b6+b16+b26+b36)+扩充10+间奏15+B(c4+c4+c14+c14+d7)+间奏7+B1(c24+c24+c34+c34+d17+d25+间奏1+d35)+扩充8+尾声6第四部分虽然篇幅较大,但为二段式,小标题为《抢亲》27小节的间奏可分为两个乐句,用模仿的手法写成用长篇幅的十六分音符、三连音、半音阶级进造成紧迫感这部分的音乐具有较强的戏剧冲突,阿诗玛和阿黑的主题音乐交替展开,在伴奏的衬托下,描绘阿黑在救出阿诗玛的过程中与热布巴拉家斗智斗勇的情景,更是体现了阿黑的反抗精神,歌颂了阿诗玛和阿黑忠贞不渝的爱情。

      第五部分:间奏51+主题素材再现2+A(a12)+间奏2+尾声4第五部分为再现段,小标题为《回声》再现乐曲主要乐思,配器绚[来自wW]烂辉煌,笛子演奏整首乐曲的主题旋律,歌唱阿诗玛的胜利主旋律之后趋于平静,笛子演奏一段散板,是对引子部分的呼应后转为E调6/8拍,用一个12小节的长乐句对整个故事进行总结最后,四级分解和弦的渐慢演奏,让我们仿佛可以听到阿诗玛的回声《阿诗玛叙事诗》在创作时将伴奏放到较为重要的位置,这首乐曲在四处用长段的伴奏来塑造音乐形象乐队协奏时,用巴乌和月琴作为主要伴奏乐器,凸显云南风情在笛子的选择上使用加孔笛演奏(八孔或十孔),更方便地演奏半音,借鉴了长笛的演奏技巧,使传统的乐器和丰富的演奏技巧有机地结合全曲使用一只笛子演奏转调六次,大量的变化音和复杂多变的节奏型对于演奏者的技术有很高的要求伴奏和独奏同样重要,除了大段的伴奏,更多地采用一唱一和或者用短小的伴奏作为连接,要求演奏者与协奏乐队或者钢琴伴奏有极高的默契Reference:[1]易柯,易加义,张宝庆.《阿诗玛叙事诗》创作札记[J].四川音乐学院学报,1984(04).作者简介:柴 洁(1991-),女,河南大学艺术学院在读艺术硕士,研究方向:竹笛演奏。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