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朗读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doc
3页在朗读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兔场小学教师:陆光霞学生语文能力是由语文知识转化而来,因而语文教学必须致力于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并通过练习促成能力的转化而语感中心说则认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读、写、听、说的语文能力而语文的核心则是语感,那么我们在培养学生的语感之前,必须先弄清语感为何物?所谓语感,语感是人们对语言直觉的感知、领悟和把握的能力它是人把握言语的主要方式,是个体与言语世界的直接联系,是思维并不直接参与作用而由无意识替代的在感觉层面进行言语活动的能力,简称之为“半意识的言语能力”由于语文是一种社会现象,语感必然是社会的人对其有熟悉、情感内容的言语全方面的直觉感受与判定,因而决不只是一种语言知识,而是和人的观念、人的情感交织在一起的,是一种具有社会性的深刻而丰富的感觉它的性质即为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个人性与社会性的统一,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继续性与创造性的统一而语感的培养是学生作为言语主体自觉积极地参与言语实践的过程,在语感外化与内化的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品德而良好语感的形成则又是语文素养的集中体现因此,阅读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一、通过朗读与激发想象有机结合,调动语感教材中的每一篇作品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和编排的,注意到知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有生动活泼的语气、节奏、句式格调,蕴含着作者的情感意旨。
语文教材还配备朗读录音,语言标准、规范,这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的样板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学习朗读录音反复朗读,通过体会语气、语调,揣摩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的语感要抓住关键性语句,揣摩语言的形象性、生动性、情感性,及其深刻意义在指导朗读中教师要注意,调动学生感悟各种类型的语言,用形象性的文字培养学生的形象语感;用含义深刻的文字培养学生的意蕴语感;用对话、独白式的语言培养学生的情趣语感还要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及感观,如把作品中的语言文字化成自己的语言,把自己感受到的、感觉到的用文字表达出来等等这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所以说在对语言文字的揣摩中培养语感,不仅要注意对字、词、句的揣摩推敲,还要对一些标点符号,进行体会,揣摩,同时做到读写结合在指导学生诵读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做到一个明确,一个调动明确怎样的语言适宜于培养怎样的语感一般说来,构成画面的语言适宜培养形象感;含意深刻,寓意丰富的语言适当培养意蕴感;对话、独白式的语言适宜培养情趣感还要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扩大视读广度,培养学生将作品中的语言文字化为自己的言谈,自己的写作词汇这也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基本方式二、朗读激发想象,诱发语感阅读教学中朗读的形式很多,有齐读、轮流读、指名读、分角色读、引读等等。
无论哪种朗读都不仅是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帮助学生培养语感,理解课文内涵,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之一而有效的读的训练,必须同思维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特别是同想象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诱发学生的语感别林斯基曾说:“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但却看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却听不到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没有想象,就无从对语言进行感受和理解因此,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帮助学生凭借想象走进作品所描述的那个看得见、摸得着,能闻其味、听其音、辨其色的活生生的具体形象的世界同时,运用形象思维去感受语言文字的意蕴和情感教学中,可通过电教手段,如播放录象、展示课件等激发想象,使其在语感中起推波助澜的作用,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然后,对整段文字进行反复感情朗读,使学生置身其中,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他们的语感三、朗读形成内心视像,激发语感课文中有些词句并不深奥,表层意思不难理解,但却富有鲜明的感情色彩,体现了作者的独具匠心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朗读的方式,形成鲜明的内心视像,来引发学生的语感如教学时,可让学生在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一边听老师的感情朗读,一边闭上眼睛想象不同的人物形象,并随着老师感情朗读时的感情变化联系类似的电影、电视中的有关镜头,将人物的具体情景浮现于眼前,引发学生敏锐的语感。
然后,让学生通过轮流读、分角色读等方式,再次形成内心视像四、通过实践感受,强化语感语感的培养是能力的培养,必须经过长期的反复的语言实践才能获得因此,老师对学生的语感培养不能仅限于课堂,要从课堂到课外、校内到社会全方位的拓展,让学生在迁移运用中强化语感朗读训练同样也要做到“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教师必须多举办学生喜欢参加的诸如信息晨会、朗诵比赛、演讲会、故事会等活动或竞赛,组织读报兴趣小组和朗读兴趣小组活动,从中培养朗读能力,以课本剧表演、义务宣传等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来强化学生的语感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想方设法鼓励学生从课内精读和课外泛读中自我训练语感现在的不少学校都采取了减负措施,学生的课外活动更加丰富多彩了,这也为课外泛读创造了良机,教师可创设“美文欣赏”等节目,让学生从课外读物中精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段话或一个故事,然后自己配上音乐朗读,在课余时间播放给同学们听,还可以鼓励学生根据所读的文章中的精彩语句进行绘画,再让学生看着自己描绘的画面有感情地诵读有关的句子总之,语感培养有着丰富的内容和方法,而朗读则是提高学生语言感悟能力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言虽简单,却道出了语文学习的真谛只有经过反复朗读,方能读出其中的味道,读出其中的深层含义,而在这个整体的把握过程中,对于文中所涉及的语音、文字、词语、句子等的品味与琢磨,更是一种不知不觉的语感训练因此必须从小学阶段就要加强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与训练使朗读有效地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 同时也是语感最初形成的基本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