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最全-2016高考政治备战高考:计算题专题课件.ppt

82页
  • 卖家[上传人]:我***
  • 文档编号:143564996
  • 上传时间:2020-08-31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764.50KB
  • / 8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16届高三政治 第一轮复习 经济生活 计算题专题复习,新课标1:河南 河北 山西 陕西语文及综合 湖北综合 江西综合 湖南综合 地区适用 新课标2:贵州 甘肃 青海 西藏 黑龙江 吉林 宁夏 内蒙古 新疆 云南 海南语数外 辽宁综合 地区适用 大纲卷:广西地区适用(2015年广西启用新课标2卷),意味着从明年开始都是实用新课标卷了全国新课标经济生活选择题近几年几乎都涉及计算题 文科大多学生甚至老师对计算题心存恐惧,不爱算,不敢算,不会算,就出现了部分学生靠心算、或靠猜、蒙来求答案 命题的形式主要有两类 一是显性计算题,即进行具体数字运算的计算题,如计算商品的价值量、个人所得税等等;需要用相关公式解答 二是隐性计算题,即无需进行运算的计算题,如各种分配方式的判断、供求影响价格变化;需要运用概念间相关关系来解答20102015经济生活计算题考查知识点分布,20102015经济生活计算题考查知识点分布,计算题类型 一、关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有关的计算 二、关于汇率的计算 三、关于价值量、价格的计算 四、关于价格变动对相关商品需求量影响的计算 五、关于企业利润、利润率的计算 六、关于存款利息、利率的计算 七、关于个人收入的计算 八、关于个人所得税、增值税的计算 九、另外补充的几个,,一、关于关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有关的计算 公式1: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商品单价商品数量)/流通速度(次数) 公式2:多发行的货币量=实际发行的货币量-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 公式3:物价上涨幅度=多发行的货币量/实际所需的货币量 公式4:货币贬值幅度=多发行的货币量/实际发行的货币量 通胀率=差额/需额=差价/原价 纸币升(贬)值率=差额/发行量=差价/现价 参考高考真题:2012、2013海南卷;2015安徽卷,,其次,由基本概念推理计算方法。

      方法一:通货膨胀率=(超发量/实需量)100% 例如,一个国家某个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为100亿元,实际发行的纸币是200亿元, 通货膨胀率=【(200- 100)/100)】100%=100% 纸币贬值率=(超发量/实发量)100% 例如,一个国家某个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是100亿元,实际发行的纸币是200亿元,纸币贬值率=(200-100)/200)100%=50%二、关于汇率(即人民币对外币的升、贬值)的计算 基本原理: 同种货币的币值与其汇率是同向变动的 不同货币间币值、汇率的变动是反向的 基本公式 如果以前1甲币=m乙币,现在: (1)甲币升值x%,则1甲币=m(1+x%)乙币 (2)甲币贬值x%,则1甲币=m(1-x%)乙币 (3)乙币升值x%,则1甲币=m/(1+x%)乙币 (4)乙币贬值x%,则1甲币=m/(1-x%)乙币 参考高考真题:10年新课标、浙江;11年重庆;12年福建;13全国卷大纲版;13全国卷新课标一;,,三、关于价值量、价格的计算 涉及术语:商品的使用价值(量) 、价值(量) 、价格、价值总额(量) 、价格总额(量) (一)使用价值:一般是计算商品的总件数。

      与劳动生产率呈正比关系 (二)价值:一般是单位商品的价值与劳动生产率呈反比关系,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三) 价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由价值决定,价格的大小与价值大小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价格=单位商品价值/单位货币价值 (四) 价值总额: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总额=使用价值量(商品总件数)单位商品价值量 (五) 价格总额: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总额=使用价值量(商品总件数)单位商品价格,第一步:转化为术语 单价、售价、价格水平、某商品的价值价值量(单价) 商品的件数、数量、产量、销量使用价值量 某部门、某行业的价值,总价格价值总量 某商家,某生产者,某企业个别 某部门,某行业,全社会社会 第二步:理顺比例关系 第三步:利用公式进行计算 参考高考真题:10年全国卷一、二;11年全国新课标、上海卷;12年全国新课标卷、大纲卷、安徽卷;13年全国大纲卷;,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反 比,反 比,,,,无关,无关,,,,正 比,反 比,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价值总量,,,,无关,无关,,,,反比,正比,使用价值(商品)数量,,=,反 比,正 比,,,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反比,,,无关,,,正比,,,正比,,无关,,,商品价值量,商品价值总量,产 品 数 量,,=,考察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公式汇总,延伸补充:商品价格与货币升、贬值 假设变化前1单位商品价格为N元 若该国货币价值升值M%,则变化后的价格为N(1+ M% ) 若该国货币价值贬值M%,则变化后的价格为N(1M% ) 若该国通货膨胀M%,则变化后的价格为N(1+ M% ) 若该国通货紧缩M%,则变化后的价格为N(1M% ),商品价格与货币价值成反比,感悟:做求价、求数量计算题时把握个原则 提高、增加用加法 降低、减少用减法; 两者成正比时 用乘法 两者呈反比时 用除法 通胀率、通缩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用乘法 社会劳动率、对内升、贬值用除法;,,四、关于价格变动对相关商品需求量影响的计算 1、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但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是不同的【生活必需品高档耐用品】 2、相关商品价格变动对商品需求量的影响程度也是不同的【互为替代品互补品】,互为替代品,互补品,参考高考真题:10年北京卷;2015江苏卷35,,互为替代品商品价格变动对需求的影响,甲 价格,需求量,,,,,,,,,,甲需求曲线,,,,,,,,,,乙需求曲线,甲和乙互为替代品,,,,,,,P2,,P1,Q甲1,Q甲2,Q乙1,Q乙2,互为互补商品价格变动对需求的影响,甲 价格,需求量,,,,,,,,,,甲需求曲线,乙需求曲线,甲和乙互为互补商品,,,,,,,,,,,,,,,,P1,P2,Q甲1,Q乙1,Q甲2,Q乙2,五、企业利润、利润率的计算: 1、若题目给出了年利润率,则企业利润=企业总资产年利润率 2、若题目给出了生产成本,则企业利润=企业销售额企业生产成本总额=产品数量(销售价格-生产成本) 税前利润 收入成本=利润 税后利润(净利润),,参考高考真题:2011年全国卷大纲版;2013年全国新课标卷一 ;2015海南卷4,,经济效益、利润的计算,经济效益=生产总值/生产成本=1+利润/成本 利润=生产总值-生产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涉及基本知识 (1)企业经济效益是企业的生产总值同生产成本的比例关系.用公式表示:经济效益=生产总值/生产成本。

      (2)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就是要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以最少的劳动消耗生产出最多的适合市场需要的商品和劳务一般来说,企业在下面三种情况下,经济效益将得到提高生产成本不变,生产总值增加生产总值不变,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总值增加,生产成本降低 (3)企业利润是企业生产总值扣除生产成本和税金后的余额企业利润增加,经济效益未必提高只有当利润增加幅度大于成本增加幅度时,企业经济效益才提高六、关于存款利息、利率的计算 1、银行利润=贷款利息存款利息银行费用 2、利息=本金利率存款期限 【存款实际收益=利息收入通胀损耗(当CPI利率时)】 3、利率 年利率=月利率12 月利率=日利率30 注:本金、利息都是在一定期限内,一般指一年,因此利率一般指年利率,若中途有取出则按照活期利率来计算 参考高考真题:10年浙江卷;12年福建卷;14年天津卷、上海卷、江苏卷、新课标;15年上海卷 补充: 股票价格=预期股息银行存款利息率 =面额预期股息率银行存款利息率 参考高考真题:11年四川卷;15年全国卷二,,计算银行存贷款利息和商业银行利润,涉及基本知识 (1)商业银行是指经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并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机构。

      (2)存款利息的多少取决于三个因素:本金、存期和利息率 计算公式:利息=本金x利息率x存款期限 (3)存款有无实际收益关键看存款利息率和CPI的比较,利息率高于CPI有实际收益,反之无实际收益某人有存款20000元,一年期定期年利率是4%,这一年CPI平均上涨6%,一年后,这个人的20000元的实际购买力是多少?关于此题,教辅资料中或者其他模拟试题中存在不同的答案,分别是1962元和1960元,解答过程分别是: 解法一:20000(1+4%)(1+6%)19622(元)解法二:20000(1+4%-6%)19600(元),某人有存款20000元,一年期定期年利率是4%,这一年CPI平均上涨6%,一年后,这个人的20000元的实际购买力是多少?,哪一个是正确的呢?解法一是正确的解法二的错误在于存款的利息的贬值后的那部分没有计算进去,即利息中扣除cpi上涨因素后的那一部分没有计入实际购买力之中,从数学理论上是讲不通的(公式中,利息没有与通胀率发生关系,可是利息也贬值了,怎么会没有关系呢?从数学角度应该能够看的出来这个公式存在问题) 坚持解法二的老师的理由是:网上有这个公式 网上有解法二的公式,但是坚持这个公式的老师忽视了网上是这样表述的:实际收益大致可以这样计算。

      既然是“大致”,就是说不是精确的计算,因此解法一才是正确的 好一个“大致”,误导了多少人,看看教辅中、模拟题中的答案,有多少的结果是按这个“大致”的公式计算出来的!!!,某人有存款20000元,一年期定期年利率是4%,这一年CPI平均上涨6%,一年后,这个人的20000元的实际购买力是多少?,网上的实际收益率公式:利息率-膨胀率,如果按公式计算结果是-2%;实际(精确计算,而不是大致计算)是多少呢? 题中的账面收益为800元,本金加利息共20800元,CPI上涨6%,20800(16%)19622(元),即一年后的20800只相当于一年前的19622元的购买力,即实际收益19622-20000-378(元),实际收益率为-37820000-1.89%而按照公式是20000(4%-6%)-400(元),-4002000-2%,实际收益与精确的计算结果有12元之差、实际收益率有-0.11%之差 两种计算方法的结果相差0.11%,这就是“大致”计算与精确计算的差异 正确(精确计算)公式:实际收益本金(1名义收益率)(1通胀率) 注意:这里的收益是按照货币存入时的币值计算的存款实际收益(假设存期为一年,通货膨胀率也为一年以后) =本金X(1+利率) (1+通胀率) 如果是货币贬值 存款实际收益=本金X(1+利率) X (1-贬值率),,小张把10万元人民币存入银行,2014年定期存款年利率3.25%,假如2014年纸币贬值2%,其他条件不变,一年后小张的存款实际收益是多少? A.2065元 B.1185元 C.3250元 D.3315元 该题原答案提供的是A,其实A是纸币贬值后的存款本息购买力损失的部分,100000*(1+3.25%)-100000*(1+3.25%)*(1-2%) = 2 065元,不是存款实际收益的计算。

      这道计算题在教师中引发了激烈的讨论,这题目如果改成“一年后小张存款的实际购买力是多少?”答案就是100000*(1+3.25%)*(1-2%)=101185元;或者改成“存款本金购买力损失”答案就是100000*(1+3.25%)-100000*(1+3.25%)*(1-2%) = 2 065元,就不会有那么大的争议银行利润问题,银行利润=贷款利息存款利息银行费用,股票价格的计算,概念:利息(率) 预期股息(率) 公式:股票价格=预期股息银行利息率 预期股息=股票面额预期股息率 注 股票价格与股票面额 注其与汇率、银行利润、币值问题的结合,,股票价格的高低,一般取决于两个基本因素:预期股息和银行存款利息率股票价格与股息收入成正比,与银行利息率成反比。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