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5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3 河大版.doc
2页5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1.品读课文,体会作者在百草园中的快乐生活2.学习本文独特的写景方法,品味作者简练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特色第三课时课时目标:1.品读课文,体会作者在三味书屋中的生活2.通过对比理解作者蕴涵于文中的思想感情课时重点:品读课文,体会作者在三味书屋中的生活课时难点:通过对比理解作者蕴涵于文中的思想感情一、情境引入:三味书屋中的“三味”如何理解?(即“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可见书屋主人是乐学博学之人本节课让我们随鲁迅先生一起走进三味书屋,回味他在三味书屋中的生活二、展示目标:(指名读目标,其余学生边听识记见目标一、二三、自学文本自学指导一、品读10—24段,思考:作者选取哪四个生活片段表现三味书屋生活的乏味?哪些语句表现了私塾生活的乏味?8分钟后,看谁回答得更好交流研讨:四个生活片段:1.我因问了关于“怪哉”这虫的问题而遭先生嗔怪2.我们到小园中去玩耍3.师生一起读书4.上课偷描绣像质疑答疑:上课描绣像一节属开小差,有人认为应删去,你认为呢?自学指导二:细读课文,联系前后两部分,讨论: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下面三种说法可供参考。
课后练习一、3小题)交流研讨:第三中说法最为合理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五、综合训练:1.文中还有多处对比,试举一例2.“三味书屋”的先生是一位学问渊博的老者,文中鲁迅对他的看法是( )A. 他挫伤了学生的求知欲,鲁迅很讨厌他B. 他对鲁迅很严厉,鲁迅认为这束缚了儿童的身心发展,所以对他很不满意C. 他没有多少真才实学,只是常读些令学生难懂的文章,鲁迅觉得他很可笑D. 他很博学,对学生又有一些开明的思想,鲁迅对他很恭敬3.展开想象,仿照第9自然段中“也许……也许……也许……”三句话,再写三句,使上下文衔接自然板书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1.品读课文,体会作者在三味书屋中的生活2.通过对比理解作者蕴涵于文中的思想感情课后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