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最新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堂教学课件电子版(五篇).docx
19页2024年最新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堂教学课件电子版(五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堂教学课件电子版篇一 1、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多鸟纷飞的壮观景象,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教育 2、学习本课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陆续”“应接不暇”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从我们的船……美丽的南国的树) 教学重点: 1、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 2、学习静态和动态描写的方法 教学准备: 录像、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1、学会本课生字词 2、了解课文内容,理清层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有许多游览胜地,它们有的是以种类繁多的游乐设备吸引众多的游客,有的则以绮丽的景观闻名遐尔。
我们同学去过哪些自以为较好的地方?它以什么吸引你?是否听说过一处以“大榕树”而闻名的旅游胜地? 2、同学介绍有关资料 3、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介绍这棵大榕树的课文板书:鸟的天堂,齐读课题) “天堂”是什么意思? “鸟的天堂”指什么? 大榕树和天堂有什么关系? 二、各自读文,思考: ①、作者去了几次“鸟的天堂”? ②、每次分别看到了什么景象?找出有关语句 ③、每次看后分别有什么感受?请用“ ”划出语句 1、相互交流 2、集体交流 三、学习(1—4)小节 1、指名读1—4小节,思考:写了什么? 投影显示句子: “一个朋友解开了绳,拿起竹竿一拨,船缓缓地动了,向河中心移动 “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 品一品:哪些词用得好? “拨”、“移”让人感觉船行驶轻快,与下文的“没有一点波浪”相呼应 “声音像乐曲”写出了心情的愉快 四、质疑 五、布置作业: 1、写出反义词 热闹( ) 茂盛( ) 不可计数( ) 2、选词填空 似乎 几乎 他高兴得( )要跳起来了。
( )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陆续 继续 我们( )跳上一只船 我们( )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 3、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灿烂的( ) 茂盛的( ) 翠绿的( ) 平静的( ) 美丽的( ) 热闹的( )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堂教学课件电子版篇二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独立认识8个生字,理解并积累“开启”、“满脸稚气”、“倚窗而坐”、“奢侈”、“记忆犹新”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课文练习中的句子,根据带点词尝试提出问题 3、围绕“用这样的方法开启易拉罐好不好”这一问题展开讨论,从而使学生感受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助的美好感情 教学重点: 1、能运用合适的方法理解“开启”、“满脸稚气”、“倚窗而坐”、“奢侈”、“记忆犹新”等词语 2、通过读文,使学生感受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助的美好感情 教学难点: 品读细节描写的妙处,抓住其中关键词,感悟妇女“这个的方法”的巧妙之处 教学准备: 1、 老师:词语若干,相应的课件,课文朗读录音 2、 学生:按课后要求预习课文。
教学设计: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出示实物)这是一个易拉罐,你能把它打开吗? 2、导入:开启易拉罐对大家来说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但是对于一个从来没有喝过这种易拉罐饮料的农村男青年来说,却是一件难事 3、板书:开启 4、揭示课题:40、开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初读课文,完成练习 一列南下的火车上,一个 的男青年 , (满脸稚气、来自农村……)(不知如何开启一罐健力宝饮料) 这时,一位 的妇女用 帮助了他,使他深受感动 (善良、热情、善解人意) (巧妙的方法) 2、学习生字“罐”,教师指导梳理笔画 3、针对上述内容进行质疑: 如: 1男青年为什么不会开启这罐饮料? 2男青年会怎样打开这罐饮料? 3这位妇女的方法巧妙在哪里? …… 说明: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在质疑状态下的学生取之所需,求知欲强,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学习兴趣高,学习效率高 三、读中理解, 品中悟情 1、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男青年不会开启这罐饮料的呢? 1读课文第5节,用直线划出相关句子。
2出示句子:他把健力宝拿在手上,颠来倒去看了看,迟疑了一会儿,他从腰间摸出一把水果刀,试图在拉环的位置把健力宝撬开撬了两下,他发觉易拉罐的壳很坚硬,便停下了手中的水果刀,又把目光盯在了拉环处 3当他几次尝试都失败后,他心里会怎么想呢? 说话练习: u 男青年十分尴尬,心想: u 男青年一下子脸红了,心想: u 男青年 ,心想: 说明: 通过这个话题,不仅让学生体会和感受到男青年当时的困惑和尴尬同时,读与说的结合,还提供了学生的一个进行语言实践的机会,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2、男青年为什么不会开启这罐饮料? 1默读课文,用﹏﹏划出有关年轻人不会开易拉罐原因的句子 2讨论后出示句子: 他是个农村娃在此之前,他连火车都没坐过,他要到南方去上大学 健力宝?男青年知道,这是一种奢侈的饮料 班里有钱的同学才喝得起爸妈从来没给自己买过 犹豫再三,他终于从衣兜里摸出一张皱巴巴的5元钱,递给乘务员 3随机学习生字“倚、饮、奢、侈”,理解词语“满脸稚气”、“倚窗而坐”、“奢侈”的含义。
说明: 通过“农村娃、奢侈、犹豫再三、终于、摸……”关键词的理解,让学生了解体会到这个男青年是一个从来没有喝过罐装饮料的家境贫寒的农村孩子 师:这时,坐在对面的妇女默默地把这一切看在眼里,她用一个非常奇妙的方法教会了男青年打开了这个易拉罐 3、这位妇女究竟采用了什么样的方法呢? 1指名朗读母子的那段对话 2细细品读:妇女把健力宝拿在手中,眼睛盯在拉环上,余光注视着男青年,只听见“嘭”的一声,健力宝打开了 3找一找句中表示动作的词,想一想:妇女为什么不直接告诉男青年怎样开启这罐饮料的方法呢?她这样做是在告诉男青年什么呢? 说明: 妇女考虑到男青年是一个来自农村,家境贫穷,未喝过此类饮料,自尊心强,羞于启口的特点,运用了这种男青年可以接受的方法,在不伤害男青年自尊心的情况下,帮助男青年开启了易拉罐妇女细微的动作里包含了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助的情感,包含了真、善、美 四、读写结合,体验真情 1、讨论:男青年开启易拉罐后,从中喝出了一种特殊的滋味,那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呢? 说明: 那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助的美好情感,它如涓涓细流,化身为一股清甜的滋味缓缓流入了男青年的心田,令人回味无穷。
师:这位善解人意的妇女,以她的的善良与真诚,深深地感动了这位男青年许多年过去了,男青年仍对这件事情记忆犹新,充满了感激之情 2、引读“许多年后,男青年……” 3、每个人的手中都有一把心灵之锁而开启这把心灵之锁的钥匙则需要我们自己去寻觅相信只要我们耐心地寻找,就一定能找到开启这把锁的“钥匙” 说明: 引导学生在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这充分达到了学生学习本文的目的 <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堂教学课件电子版篇三 一、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自读、自评、自悟赶海的趣,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童年生活的思想感情 3、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中词语的借代意义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在体会赶海的趣的基础上,有感情朗读课文 难点:进入情境,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童年生活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准备 磁带、图、各种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创境导入 1、上节课,同学们都说自己曾去过海边赶海,玩得可开心了,有个小男孩呀,听了大家的介绍,也吵着闹着要去海边,今天小男孩就要去赶海了,你们想不想跟这个小男孩一起去赶海呀?(想) 相信这次赶海一定很有趣。
板书赶海) 2、(闭上眼睛)听,什么声音?(放录音:海浪声) 展开想象的翅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先别急着回答,静静想象,(继续播放海浪声,持续一分钟左右)想象后交流学生好似真的到了大海边) 3、师述,(边说边贴图)是啊!看一望天际、蔚蓝色的大海在欢迎大家呢!海鸥在飞翔,海浪在歌唱,远处,片片白帆迎风招展,真美啊! 二、精读课文 一、精读课文二三小节,感悟小男孩和人们赶海时的快乐 (一)感悟小男孩的快乐 1、自读二、三小节,看看小男孩在海边做了哪几件趣事,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读边思考边划一划,把这几件趣事划出来 2、交流贴男孩在捉螃蟹、追浪花、捏大虾的图和板书追浪花、捏大虾、捉螃蟹) 3、出示描写这三件趣事的语句,选一件你认为最有趣的事再读一读,想一想有趣在哪里,怎样读好它 4、再自读后交流,学生先讲到哪件趣事就先体会其趣 a、追浪花:海水哗哗往下退,只有浪花还不时回过头来,好像不忍离开似的我兴奋极了,飞跑着追赶远去的浪花 趣在哪里? (1)趣在浪花像人一样,不肯离去 (2)趣在小男孩明知追不上,还要去追。
怎样读出这趣,进行朗读擂台赛,其他同学评,有没有赛过,为什么? b、抓螃蟹: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呀,嘿,一只小螃蟹被我抓住了! 你认为抓螃蟹有趣,读一读这句话并说说为什么这么读 例:摸呀摸呀读得慢,是因为能表现出小男孩 (1)摸时很害怕,怕被夹住 (2)螃蟹不太容易摸到,摸得慢 例:嘿,一只小螃蟹被我抓住了读得响亮、高兴,是因为能表现出小男孩的高兴、喜悦 其他同学评有没有读到位 c、捏大虾:咦,我的脚也痒痒的?低头一看,哦,原来是一只大虾在逗我呢!它摇摆着两条长须,活像戏台上的一员武将我轻轻伸过手去,只一捏,这武将就成了我的俘虏,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看图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