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九年级科学上册 第二章第1节物质的分类和利用(3课时)教案 浙教版.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新**
  • 文档编号:390796385
  • 上传时间:2022-07-2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97.52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九年级科学上册 第二章第1节物质的分类和利用(3课时)教案 浙教版教学目标:1、掌握对纯净物进行分类的基本方法     2、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纯净物进行分类,并能运用实验的方法,通过对比对物质进行分类     3、了解金属与非金属不同的性质,了解金属的用途重点难点:物质的分类方法药品器材:无水硫酸铜、碳酸钠溶液、食盐、冰醋酸、试管、酒精灯、色拉油、滴管、高     锰酸钾、烧杯教学过程: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第1课时引入:自然界中物质的各类繁多,性质各异,为了更好的研究和识别它们,有必要对它们进行分类在第一册中我们已经学过了关于动物和植物的分类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物质的分类一、物质分类的方法观察下列物质:氯化钠、硫酸、氧气、醋酸、氯气、氧化镁、高锰酸钾,并按它们的颜色和状态进行分类?――按颜色分类  白色:氯化钠、氧化镁         无色:硫酸、氧气、醋酸         黄绿色:氯气         紫黑色:高锰酸钾――按状态分类  固态:氯化钠、氧化镁、高锰酸钾         液态:硫酸、醋酸         气态:氧气、氯气提问:还有其它的分类方法么?若有,请说明分类的依据(学生讨论,并回答)   ――还可以从气味、溶解性等来分讲授:物质的分类*注:⑴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⑵有机物:含碳的化合物(哪些需除外?),种类繁多,完全燃烧一般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完全燃烧时会有黑色的炭产生小结:根据已知物质和未知物的特性,运用实验的方法,通过对比也可以对物质进行分门别类第2课时*探究:每只烧杯中装了什么物质?1、提出问题:7只烧杯中分别装有蔗糖、食盐、、冰醋酸、无水硫酸铜粉末、色拉油、高锰酸钾、碳酸钠溶液中的某一种,能否用实验方法区分所装的物质各是什么?2、学生讨论,设计方案,制订表格未知物质的特性1234567状态颜色气味溶解性加热熔化…… 分别如表格中的方法进行实验,然后再与这7种物质的性质一一对照,以作确定3、动手试一试,并将结果填于表格中  除了观察、水溶性之处,还可以进行如下实验:  加热后是否熔化?加热是否变色?用显微镜观察晶体形状等方法小结: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是什么?  ――是否含碳元素(组成上的区别);大多数有机物易燃,固体发热会变黑,难溶于水(实验现象中的区别)二、常见的物质根据本节上述内容对常见的物质进行分类(略,如上图)三、区别金属与非金属观察:如图2-7所示,请仔细观察和记录这些样品的外观思考有何不同?   并填于表格中小结:金属和非金属的性质比较      金属          非金属  金属光泽,大都银白      有多种颜色  具有延展性          没有延展性  可锻             不具有可锻性  硬度通常较大         硬度不一致是良好的导电体        一般不可以导电是良好的导热体        导热性能差密度高            密度低熔点高            熔点低提问:现有一种单质,要分辨它是金属还是非金属,应用什么方法?――考虑采用上述金属的特征。

      *金属的特性与用途:人们通常根据金属的一般属性和每种的独特性质,来选择使用金属课堂练习:第52页,练习1-2题作  业:作业本 第3课时本节知识点复习、作业讲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