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2014~2015学年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一.doc
6页江苏省东台中学 2014~2015 学年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一一、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 3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7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 元素和化合物是细胞的物质基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DNA 的组成元素是 C、H、O、N、PB. 脂肪是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C. 占肝脏细胞干重最多的有机成分是肝糖原D. 性激素和胰岛素都能与双缩脲试剂呈紫色反应2. 下面是一条多肽链结构示意图,其中有错误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3. 下列关于 RNA 的叙述,错误的是( )A. RNA 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 B. RNA 是一种遗传物质C. RNA 参与构成核糖体 D. RNA 参与构成细胞膜4. 右图是两种常见的单细胞生物结构示意图有关该组生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图示两种细胞中都有两种核酸B. 生物①②共同具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C. ①的摄食行为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D. 具有核膜、核仁的细胞是①5. 下面为物质出入细胞的 3 种方式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氧气进入细胞的方式是图①所示 B.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图②所示C. 甘油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是图③所示 D. ①和②两种运输方式统称为被动运输6. 下图为叶绿体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植物细胞都含有该结构B. 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都分布在结构③上C. ④是产生[H]并消耗 ATP 的场所 D. 叶绿体以③的形式 扩大膜的表面积7.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一定有线粒体B. 植物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不能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 ATPC. 细胞核是细胞遗传和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D. 某人肝细胞和肌细胞结构和功能不同是由于核 DNA 不同8. 下列关于酶的各项叙述,正确的是( )A.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必须在活细胞内发挥作用 B. 酶可以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C. 酶的催化效率很高,不受环境因素影响 D. 酶的化学成分都是蛋白质9. 下列关于 ATP 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TP 在植物体内与动物体内的来源完全相同 B. 生物体内 ATP 含量非常丰富C. ATP 与 ADP 的相互转化反应中物质和能量都是可逆的D. ATP 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10. 有学生在做叶绿体中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时,采用圆形滤纸片,将提取出的色素溶液画在距圆心 1 cm 的圆圈上,将滤纸自圆心折叠后层析,经层析后,色素被分离为四个半径不同且颜色不同的同心圆(如图所示),请推测最外圈色素的颜色是( )A. 橙黄色 B. 黄绿色C. 蓝绿色 D. 黄色11. 右图表示光照强度和 CO2浓度对某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曲线中 A 点转向 B 点时,叶绿体中 C3浓度降低B. 曲线中 D 点转向 B 点时,叶绿体中 C5浓度升高C. AB 段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D. BC 段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限制性因素可能是温度等其他条件12. 有氧呼吸中产生能量最多的是( )A. 生成丙酮酸时 B. 生成[H]时 C. 生成二氧化碳时 D. 生成水时13. 为了探究酵母菌的呼吸作用类型,某同学设置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方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组探究酵母菌的有氧呼吸,乙组探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B. 加入质量分数为 10%的 NaOH 溶液是为了吸收空气中的水分C. 甲、乙两组中澄清的石灰水都变浑浊,乙组浑浊程度更大D. 乙组 B 瓶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还要确保瓶内有足够的 O214. 某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 2N,下图中属于有丝分裂后期的是( )A. ①② B. ② C. ③ D. ④15. 细胞分化、衰老、癌变和凋亡的共同表现是( )A. 都有遗传物质的改变 B. 细胞内酶的活性都降低C. 都有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变化 D. 细胞核大小都始终不变16. 下列有关癌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 B. 癌细胞的呼吸速率加快,代谢增强C. 原癌基因只存在于癌细胞中 D. 癌细胞易转移与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有关17. 将乙肝疫苗通过肌肉注入人体时,乙肝疫苗首先进入人体的( )A. 血浆 B. 组织液 C. 淋巴 D. 细胞内液18. 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生活所必需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渗透压的稳定遭到破坏,必然会引起代谢紊乱B. pH 和温度的稳定,都给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创造了条件C. 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也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机制D. 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维持的,体液调节占主导地位19. 右图是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甲、乙、丙分别代表腺体名称,A、B 代表激素名称。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图中甲是下丘脑,是内分泌调节的枢纽B. 图中 B 是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丙C. 图中①②③④处箭头均表示促进作用D. 对血样中相关激素水平的分析可帮助诊断甲状腺疾病20. 体温调节和感觉的中枢分别是( )A. 小脑和大脑皮层 B. 下丘脑和脑干C. 脑干和大脑皮层 D. 下丘脑和大脑皮层21. 下列物质或细胞属于细胞免疫过程所特有的是( )A. 抗原 B. 抗体 C. 效应 B 细胞 D. 效应 T 细胞22. 艾滋病(AIDS)的病原体是 HIV,下列与该病有关的表述正确的是( )A. 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B. HIV 是一种细菌,主要攻击 T 细胞C. 艾滋病患者可以将该病遗传给下一代D. 艾滋病可以通过血液、血液制品和皮肤接触传播23. 下图中能说明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光刺激部位的最佳实验组合是( )A. ①② B. ③④ C. ④⑤ D. ⑤⑥24. 下列不属于生长素及其类似物生理功能应用的是( )A. 促进插条生根 B. 棉花的保铃保蕾 C. 促进果实的成熟 D. 果树的疏花疏果25. 某小组开展“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课题研究,在制定实验方案过程中,下列各项可以不考虑的是( )A. 蒸馏水处理作为对照 B. 配制一系列浓度梯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C. 严格控制无关变量 D. 进行预实验,确定实验浓度范围26. 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将保持不变B. 食物链和食物网对维持群落的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C. 可以用每平方米草地中杂草的数量来表示种群密度D. 人类活动不会使群落演替的方向改变,但可改变演替速度27.下列是具有二对染色体的动物卵细胞图,正常情况下不能出现的是 28. 生态学家高斯在 0.5 mL 培养液中放入 5 个大草履虫,在培养第 5 天之后大草履虫的数量基本维持在 375 个左右,将此数值定为 K 值。
关于 K 值的描述,正确的是( )A. 高斯实验得到的 K 值仅适用大草履虫在该培养条件下B. 高斯实验得到的 K 值也适用大草履虫在其他培养条件下C. 不同的物种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K 值相同或近似D. 相同的物种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K 值有可能不同29. 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动态变化”的实验,正确的叙述是( )A. 将适量的培养液进行高温处理,然后立即加入酵母菌B. 取样计数前要静置一段时间后再取样 C. 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所有酵母菌的数目D. 营养条件并非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唯一因素30. 在一个发育良好的森林里,从树冠到地面可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同时林下透光度不同的地点,植物种类也有所区别,这表明群落有一定的( )A. 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 彼此间有直接或间接的营养关系C. 对群落产生重大影响的优势种 D. 物种组成及比例31. 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森林遭受火灾后的地段上重新形成森林属于次生演替B. 在正常情况下,次生演替的最终结果使生物多样性降低C.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与自然演替的方向、速度基本相同D. 裸岩→地衣→苔藓→草本→灌木→森林五个阶段为初生演替的必经过程32. 如图是某小岛上食物网的部分图解,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该食物网由 4 条食物链构成,猫头鹰属于第四营养级B. 在此食物网中,猫头鹰和蛇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C. 图中所有生物构成一个典型的草原生态系统D. 若吃虫的鸟灭绝,猫头鹰的数量将大量减少 33. 图示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甲代表的生物都是绿色植物B. 乙 1在图示食物链中是第一营养级C. 丙通过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发挥作用D. 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以有机物和 CO2的形式循环34. 利用性外激素在田间诱捕害虫,可以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性外激素是生态系统中的一种物理信息B. 性外激素是生态系统中的一种化学信息C. 性外激素是生态系统中的一种行为信息D. 性外激素的使用可以降低害虫的出生率和死亡率35. 下列方法可以增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是( )A. 增加该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B. 使生产者和消费者在数量上保持平衡C. 减少该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D. 减少该生态系统内捕食者和寄生生物的数量二、 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5 小题,共 30 分36. (6 分)下面是某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物质变化示意图,其中Ⅰ~Ⅴ为生理过程,a~h 为物质名称,请回答:(1) 图中物质 b 和 g 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2) 物质 a 分布在叶绿体的________,提取该物质时加入 CaCO3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过程Ⅳ、Ⅴ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4) 上述 Ⅰ~Ⅴ过程中,能够产生 ATP 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必须有氧气参与进行的是________________37. (6 分)细胞分裂是生物体一项重要的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下图甲为细胞结构示意图,图乙为有丝分裂过程中某结构周期性变化,图丙是有丝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 DNA 含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1) 若图甲细胞能产生某种抗体,则甲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抗体在合成和分泌过程中,依次经过的生物膜为________(填标号)2) 如果用某种药物处理图甲的结构②,发现该细胞对 K+ 的吸收速率大大降低,而对其他物质的吸收速率没有影响,说明这种药物最可能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3) 图乙表示细胞中________结构的周期性变化,该结构形态最清晰的时期是________4) 图丙发生 C~D 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38. (6 分)为了更好地揭示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机制,可用猴进行科学实验(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 若刺激实验猴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 →传出神经兴奋― →神经末梢释放________― →突触后膜电位变化― →右手部肌肉收缩;该过程是否属于反射?为什么?________, (2) 若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经引起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导致________激素的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多以维持体温稳定。
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______3) 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