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五章常见病原菌.ppt

124页
  • 卖家[上传人]:cl****1
  • 文档编号:577692708
  • 上传时间:2024-08-22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9.19MB
  • / 12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第五章 常见病原菌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 关静岩 目录第一节 化脓性球菌…………………………………………6 第二节 肠道杆菌……………………………………………42 第三节 弧菌属………………………………………………68 第四节 厌氧性细菌…………………………………………80 第五节 分枝杆菌属 …………………………………………96 第六节 其他病原性细菌……………………………………113 重点与难点※重点1.葡萄球菌、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大肠埃希菌、伤寒沙门菌、志贺菌、霍乱弧菌的主要致病物质和所致疾病2.破伤风梭菌的致病性及防治原则3.结核分枝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的主要生物学特性4.结核菌素试验 重点与难点▲难点1.葡萄球菌、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大肠埃希菌、伤寒沙门菌、志贺菌、霍乱弧菌的主要致病物质的致病机制2.常见病原菌所致疾病的标本采集和防治原则3.结核菌素试验的结果判定及临床意义 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免疫学免疫学 学习目标 掌握葡萄球菌、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的致病性 1 熟悉肺炎链球菌的主要生物学特性2 3 熟悉凝固酶试验、抗O试验的意义24熟悉常见病原球菌所致疾病的防治原则 一、葡萄球菌属 葡萄球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人和动物的皮肤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多不致病。

      致病性葡萄球菌主要引起皮肤黏膜及组织器官的化脓性感染,其带菌率高(常人20%~50%,医务人员高达70%),是引起医院内交叉感染的重要细菌 (一)主要生物学特性1.形态与染色v菌体呈球形,平均直径1µmv典型排列葡萄串状v革兰染色呈阳性 (一)主要生物学特性v需氧或兼性厌氧v营养要求不高v在普通琼脂平板上形成圆形、光滑的有色菌落v在血平板上,致病菌株可形成透明溶血环金黄色白色2.培养特性 (一)主要生物学特性性状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菌落色素金黄色白色白/柠檬色凝固酶+--溶血毒素+--致病性强条件致病无致病性三种葡萄球菌的主要性状3.分类 (一)主要生物学特性v抵抗力强于其他无芽胞菌v在干燥的脓汁、痰中可存活2~3个月v加热80℃30min被杀死v耐盐性强v对龙胆紫敏感v对青霉素和庆大霉素高度敏感v易产生耐药性,目前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的耐药株高达90%以上4. 抵抗力 (二)致病性1.致病物质Ø凝固酶v致病性葡萄球菌多能产生凝固酶v是鉴定葡萄球菌有无致病性的重要指标v葡萄球菌所致化脓性感染病灶局限、脓汁粘稠Ø葡萄球菌溶素Ø杀白细胞素Ø肠毒素 (二)致病性v化脓性感染v食物中毒v假膜性肠炎2.所致疾病 侵袭性疾病麦粒肿麦粒肿疖疖中耳炎中耳炎痈痈甲沟炎甲沟炎化脓性感染化脓性感染化脓性感染化脓性感染疖痈败败血血症症(二)致病性 (三)标本的采集与检查v标本采集v￿￿￿￿￿￿￿￿化脓性感染取脓汁、渗出液;败血症取血液;食物中毒取剩余食物、呕吐物;假膜性肠炎取粪便v标本检验v涂片镜检v培养鉴定v毒素检测 (四)防治原则Ø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创伤应及时消毒处理Ø切忌挤压疖Ø加强食品卫生管理Ø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医源性感染Ø合理使用抗生素 二、链球菌 链球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人及动物的粪便和健康人的鼻咽部。

      大多数为正常菌群,不致病病原性链球菌主要引起化脓性炎症、猩红热、风湿热及肾小球肾炎等 (一)主要生物学特性1.形态与染色v革兰染色阳性v球形或卵圆形v链状排列v无芽胞、无鞭毛 (一)主要生物学特性v营养要求较高,在含血液或血清的培养基上才能生长v在液体培养基中呈絮状沉淀状生长v在血平板上不同菌株表现不同的溶血现象2.培养特性 (一)主要生物学特性v根据溶血现象分类v甲型溶血性链球菌v乙型溶血性链球菌v丙型链球菌3.分类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丙型链球菌 (一)主要生物学特性 根据链球菌细胞壁中多糖抗原的不同,将链球菌分为A、B、C、D、E......等 20个群,对人致病的90%属于A群根据抗原结构分类 (一)主要生物学特性v较弱v对热敏感,加热60℃30min可被杀死v对消毒剂敏感v在干燥的尘埃中生存数月v对青霉素、红霉素、磺胺类敏感,极少耐药4.抵抗力 (二)致病性1.致病物质v细胞壁成分v外毒素v侵袭性酶类 脂磷壁酸 M蛋白 致热外毒素 链球菌溶素 明透质酸酶 链激酶 链道酶 (二)致病性v脂磷壁酸v与宿主细胞膜具有高度亲和力v是该菌黏附定居于人体的主要侵袭因素vM蛋白v具有抗吞噬作用v可引发超敏反应性疾病1.致病物质--细菌细胞壁成分 (二)致病性Ø致热外毒素-红疹毒素 是致猩红热的毒性物质,主要引起发热、皮疹 Ø链球菌溶血素v链球菌溶素O(SLO) 对氧敏感,免疫原性强,在链球菌感染2~3周,多数患者血清中可检出SLO的抗体(抗O抗体)。

      v链球菌溶素S(SLS) 对氧稳定,血平板上菌落周围甲型溶血环既由SLS所致1.致病物质--外毒素 (二)致病性Ø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疾病v化脓性感染v猩红热v风湿热和急性肾小球肾炎Ø甲型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疾病v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v变异链球菌与龋齿的发生有关2.所致疾病 (二)致病性猩红热猩红热扁桃体炎扁桃体炎风风湿湿性性关关节节炎炎脓疱疮脓疱疮淋淋巴巴管管炎炎丹毒丹毒所致疾病所致疾病所致疾病所致疾病扁桃体炎淋巴管炎丹毒脓疱疮脓疱疮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 (三)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抗O试验v是通过检测病人血清中抗O抗体含量辅助诊断风湿热或肾小球肾炎的血清学试验v风湿热患者血清中抗O抗体多明显高于正常人,效价≥400有临床意义 (四)防治原则v及时治疗病人及带菌者v注意空气、医疗器械和敷料的消毒和灭菌v彻底治疗急性咽峡炎和扁桃体炎患者v治疗首选青霉素G 三、肺炎链球菌 肺炎链球菌常寄居在正常人的鼻咽腔内,多不致病,只形成带菌状态,当机体免疫力降低时可致病主要引起大叶性肺炎 v菌体呈矛头状,多成双排列,顿端相对v在机体内能形成厚荚膜v革兰阳性v主要以荚膜致病v通过呼吸道感染v主要引起大叶性肺炎v治疗可选用青霉素红霉素等三、肺炎链球菌 四、脑膜炎奈瑟菌v革兰阴性,肾形或豆形、成双排列,凹面相对,多有荚膜和菌毛v常用巧克力培养基培养v对冷、热及干燥极敏感,可产生自溶酶v标本应保温、保湿立即送检(一)主要生物学特性 (二)致病性v主要致病物质有内毒素、荚膜、菌毛v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感染v引起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v冬春季流行,流行期间正常人群带菌率达70%以上,是重要的传染源 脑膜炎的临床表现 (三)防治原则Ø病人要早隔离、早治疗Ø儿童接种流脑疫苗进行特异性预防Ø流行期间可服用磺胺药物预防Ø治疗首选青霉素G,过敏者可选用红霉素 五、淋病奈瑟菌 淋病奈瑟菌是人类淋病的病原菌。

      主要引起人类泌尿生殖系统黏膜的急性或慢性化脓性感染淋病是我国目前流行的发病率最高的性传播疾病 (一)主要生物学性状v革兰阴性v菌体肾形或豆形,成双排列,凹面相对v有荚膜和菌毛v营养要求高,常用巧克力培养基培养v对热、冷、干燥和消毒剂极度敏感 v主要以菌毛、荚膜、内毒素致病v通过性接触、间接接触和产道感染v分泌物涂片,查到G-双球菌,有诊断价值v取缔娼妓是预防淋病的重要环节v治疗首选青霉素v用1%硝酸银滴眼以防淋病性结膜炎(二)致病性与防治原则 小结v 化脓性球菌主要包括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和淋病奈瑟菌v葡萄球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力最强以凝固酶和毒素致病可引起化脓性感染、食物中毒、假膜性肠炎等,其化脓性感染的特点为脓汁粘稠、病灶局限v链球菌主要致病物质有菌体成分、毒素及侵袭性酶类可致化脓性感染、猩红热、超敏反应性疾病,其化脓性感染的特点为病灶与周围界限不清,脓汁稀薄v肺炎链球菌以荚膜致病,主要引起大叶性肺炎v脑膜炎奈瑟菌是流脑的病原菌,经呼吸道传播v淋病奈瑟菌是淋病的病原菌主要通过性接触和间接接触传播 学习目标 掌握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志贺菌的致病物质、所致疾病及标本采集 1 熟悉大肠埃希菌卫生学检测的意义2 3 了解肥达反应的临床意义24了解肠道杆菌的共同特性 ￿￿￿￿￿￿￿￿肠道杆菌是一大群寄居在人和动物肠道中,生物学性状相似的革兰氏阴性杆菌,随人和动物粪便排出而广泛分布于土壤、水和腐物中。

      多为肠道的正常菌群,当机体免疫力降低或细菌入侵肠外部位时,可成为条件致病菌少数为致病菌,如伤寒沙门菌、志贺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等 v均为中等大小的革兰阴性无芽胞杆菌,多数有鞭毛和菌毛v营养要求不高v常用乳糖分解试验鉴别肠道致病菌和非致病菌v生化反应非常活泼,常以此进行细菌鉴定v抗原构造复杂 v抵抗力不强,对热及一般化学消毒剂敏感肠道杆菌的共同特性 四种肠道杆菌电镜图大肠埃希菌大肠埃希菌鲍氏志贺菌鲍氏志贺菌伤寒沙门菌伤寒沙门菌变形杆菌变形杆菌 一、埃希菌属u 代表菌种是大肠埃希菌,俗称大肠杆菌u正常情况下,对机体有营养作用u某些菌株产生的大肠菌素能抑制痢疾杆菌等致病菌的生长u在机体免疫力下降或细菌侵入肠道外组织器官时,即成为条件致病菌,引起肠道外感染u致病性大肠杆菌可引起肠道感染 大肠埃希菌的形态与结构 (一)致病性1.致病物质Ø黏附素v粘附肠道和泌尿道黏膜上皮细胞v主要包括定植因子和菌毛Ø肠毒素v有耐热和不耐热两种,均可引起腹泻ØK抗原v具有抗吞噬作用 2.所致疾病Ø肠道外感染 v以泌尿系统感染为主,如尿道炎、膀胱炎、肾盂肾炎v也可引起腹膜炎、胆囊炎、老年人败血症及新生儿脑膜炎等Ø肠道感染 v致病性的大肠埃希菌直接导致肠道感染引起人类腹泻(一)致病性 v大肠埃希菌不断随粪便排出,可污染周围环境、水源、食品等v样品中检出此菌愈多,表示粪便污染愈严重,间接提示有肠道致病菌污染的可能v卫生学上常作为检测饮水、食品被粪便污染的指标之一v我国饮水卫生标准:每1000ml饮水中大肠菌群数不得超过3个。

      二)卫生学意义 (三)防治原则u增强机体免疫力,防止内源性感染u加强饮食卫生和水源管理u治疗选择庆大霉素、氟哌酸等 二、沙门菌属￿￿￿￿￿ 沙门菌属是一大群寄居在人和动物肠道,生物学性状相似的革兰阴性杆菌其型别繁多,但仅少数对人类致病,对动物致病的沙门菌,有些偶可致人食物中毒或败血症 伤寒沙门菌的形态与结构 1.致病物质v菌毛 可黏附于肠黏膜上皮细胞vVi抗原 有抵抗吞噬作用v内毒素 可引起机体发热、白细胞降低v肠毒素 可引起食物中毒(一) 致病性 2.所致疾病v肠热症(伤寒和副伤寒)v食物中毒v败血症v无症状带菌者(一)致病性 肠热症肠热症 典型病程典型病程 3-4W3-4W 肠系膜淋巴组织肠系膜淋巴组织(大量繁殖)(大量繁殖)胸导管胸导管发热、不适、全身发热、不适、全身疼痛(前驱期)疼痛(前驱期)(菌血症)(菌血症)肝、脾、肾、胆(大量繁殖)胆囊胆囊肾脏肾脏持续高热、肝脾肿持续高热、肝脾肿大、全身中毒、玫大、全身中毒、玫瑰疹、相对缓脉瑰疹、相对缓脉 (菌血症)(菌血症)粪便排菌粪便排菌尿排菌尿排菌伤寒沙门菌伤寒沙门菌((<<10103 3个个))副伤寒沙门菌副伤寒沙门菌(( 10105 5~~ 10106 6 个个))口口 血液血液血液血液超敏反应超敏反应肠出血肠穿孔 (二)标本采集与检查1.标本采集Ø肠热症第1w取静脉血第1~3w取骨髓第2w起取粪便和尿液Ø食物中毒取吐泻物和可疑食物Ø败血症取血液进行微生物学检查 (二)标本采集与检查v 用已知伤寒O、H抗原和副伤寒沙门菌H抗原与患者血清做定量凝集试验,测定患者血清中相应抗体的含量,以辅助诊断伤寒或副伤寒2.肥达反应 (三)防治原则u及时发现、隔离、治疗病人及带菌者u加强食品、饮水卫生及粪便管理u对易感人群注射疫苗u目前有效治疗药物是环丙氟哌酸 三、志贺菌属分四群A群(痢疾志贺菌)B群(福氏志贺菌)C群(鲍氏志贺菌)D群(宋内志贺菌)v我国流行的主要是福氏志贺菌 (一)致病性v菌毛 能粘附于结肠粘膜上皮细胞上,利于细菌穿入细胞内繁殖v内毒素 使肠壁通透性增高 破坏肠粘膜 使肠功能紊乱v外毒素 可引起水样腹泻、昏迷等症状1.致病物质 (一)致病性v急性细菌性痢疾 起病急,常有发热、腹痛、里急后重等症状 排粘液脓血便v急性中毒性痢疾 小儿多见,常无明显消化道症状,主要表现为全身中毒症状,死亡率高v慢性细菌痢疾 是指急性菌痢治疗不彻底,病程超过2个月者2.所致疾病 (二)标本的采集与检查1.标本采集 v 取患者服药前的新鲜粪便的脓血黏液部分,立即送检。

      中毒性菌痢可取肛拭子2.标本检查 v 将标本接种到肠道选择培养基上,通过生化反应和血清学试验作出鉴定 (三)防治原则☺病人要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加强饮食卫生管理,防蝇、灭蝇☺治疗可用氟哌酸、黄连素等 四、变形杆菌属vG-杆菌,有周鞭毛,在平板培养基呈迁徙生长v条件致病菌,常引起泌尿道感染,创伤感染、食物中毒及小儿腹泻等v可通过外斐试验,辅助诊断立克次体病迁徙生长 小结v肠道杆菌均为G-无芽胞杆菌,多有鞭毛和菌毛生化反应活泼,抗原构造复杂,对热及一般化学消毒剂敏感v大肠埃希菌是肠道中重要的正常菌群,在机体免疫力降低或细菌寄居部位改变时,可引起肠道外感染一些血清型大肠埃希菌可以起人类腹泻v与人类疾病密切相关的沙门菌有伤寒沙门菌、副伤寒沙门菌、猪霍乱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沙门菌可引起肠热症、食物中毒、败血症及无症状带菌v志贺菌分四群,我国主要是福氏志贺菌致病物质主要有内毒素、外毒素和菌毛主要引起细菌性痢疾v变形杆菌为条件致病菌,是仅次于大肠埃希菌的泌尿道感染的病原菌某些菌株与立克次体有共同抗原,可辅助诊断立克次体病 学习目标 掌握霍乱弧菌的主要生物学特性、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 1 了解副溶血弧菌主要特性及所致疾病224 弧菌属细菌是一群短小、弯曲呈弧形的革兰氏阴性菌。

      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尤以水中多见对人致病的主要有霍乱弧菌和副溶血性弧菌,分别引起霍乱和食物中毒 一、霍乱弧菌 霍乱弧菌是引起人类霍乱的病原体霍乱是烈性传染病,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世界性大流行,属国际检疫传染病霍乱弧菌分为两个生物型:古典生物型和埃托(El Tor)生物型 (一)主要生物学特性vG-弧形或逗点状,单鞭毛,可作“穿梭”样运动,有菌毛v最适酸碱环境为pH8.8~9.0 v对酸敏感,正常胃酸中仅存活4minv煮沸2min即可杀死v漂白粉处理排泄物或呕吐物1h可达消毒目的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1.致病物质 v菌毛与鞭毛 通过鞭毛运动穿过粘膜表面的粘液层,通过菌毛粘附于小肠粘膜上皮细胞v霍乱肠毒素 是目前已知致泻毒素中最强烈的主要引起严重的呕吐和腹泻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v霍乱,是一种烈性消化道传染病v传染源是病人和带菌者v通过污染的水源或食物感染v剧烈腹泻及呕吐,粪便呈米泔水样v病人严重脱水,微循环障碍,代谢性酸中毒,重者可因肾衰竭、休克而死亡 v病后可获牢固免疫力,主要是肠粘膜的SIgA起保护作用 2.所致疾病 米泔水样便 (三)标本采集与送检v取米泔水样粪便或呕吐物,注意粪、尿不能混合。

      v标本应尽早送检,若不能及时送检,应将标本置保存液中,严密包装,专人送检 (四)防治原则v改善社区环境v加强水源和粪便管理v养成良好饮食卫生习惯,不生食贝壳类海产品v病人以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为主,同时用抗生素治疗 二、副溶血性弧菌v是一种嗜盐性弧菌,无盐不生长对热和酸敏感v人食入被本菌污染的海产品或盐腌制品,可致食物中毒,是我国大陆沿海地区食物中毒最常见者 v注意饮食卫生,对海产品、盐渍食品应加热后食用v治疗可选用庆大霉素、氟哌酸及磺胺类药物 小结v霍乱弧菌是甲类法定传染病霍乱的病原体,是弧形单毛菌,运动呈穿梭样或流星样嗜碱怕酸主要以霍乱肠毒素致病,经消化道感染引起剧烈的呕吐和腹泻,吐泻物呈米泔水样常因严重失水、酸中毒、休克而死亡治疗以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抗炎为主标本需密封送检v副溶血性弧菌是我国大陆沿海地区食物中毒最常见病原体,人因食入污染的海产品或盐腌制品而感染嗜盐,对热和酸敏感 学习目标 掌握破伤风芽胞梭菌的主要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及防治原则 1了解产气荚膜梭菌、肉毒梭菌的主要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及防治原则2 3了解无芽胞厌氧菌的致病条件及感染特征 v厌氧性细菌是一大群必须在无氧环境中才能生长的细菌。

      包括厌氧芽胞梭菌和无芽胞厌氧菌v厌氧芽胞梭菌革色染色阳性,芽胞直径比菌体宽,使菌体膨大呈梭状,故称梭菌多为土壤中的腐物寄生菌,少数为致病菌能引起人类疾病的主要有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和肉毒梭菌 一、破伤风梭菌 破伤风梭菌是破伤风的病原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以土壤、人和动物肠道中多见 (一)主要生物学特性vG-细长杆菌,芽胞正圆,位于菌体极端,呈鼓槌状,有周鞭毛v常用疱肉培养基培养v芽胞抵抗力强,土壤中可存活数十年,100℃1h可被破坏v繁殖体对青霉素敏感 (二)致病性1.致病条件 v伤口的厌氧微环境 窄而深的伤口 有泥土或异物污染 局部组织缺血,坏死组织多 同时伴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感染等 (二)致病性v破伤风痉挛毒素 属神经毒,毒性极强,能抑制上下神经元的抑制性冲动的传递,导致肌肉活动的兴奋与抑制失调,使骨骼肌强直痉挛2.致病物质 (二)致病性v破伤风Ø风潜伏期平均为7~14dØ典型症状有:牙关紧闭、苦笑面容、颈项强直、角弓反张,重者因呼吸肌痉挛而窒息Ø新生儿可因脐带断端感染患新生儿破伤3.所致疾病 (三)防治原则v正确清洗、消毒伤口v及时清创扩创v对易受外伤的人群,接种破伤风类毒素v对伤口较深或有污染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v用抗毒素中和血液中游离的外毒素v用抗生素杀灭伤口处的破伤风梭菌v镇静、解痉 二、产气荚膜梭菌vG+粗大杆菌,芽胞椭圆形,不大于菌体,位于菌体的次极端v在机体内能形成明显荚膜v“汹涌发酵”现象为本菌主要特征(一)主要生物学特性 (二)致病性v荚膜及多种侵袭性酶v侵袭力强,并能产生毒性强烈的外毒素,造成严重的局部感染及全身中毒￿ ￿1.致病性物质 (二)致病性v气性坏疽:局部组织气肿、水肿,进行性坏死。

      表现胀痛剧烈,有捻发感,有恶臭死亡率高v食物中毒表现为腹痛、腹胀、腹泻;无热、无恶心、呕吐1~2d自愈2.所致疾病 三、肉毒梭菌v芽胞椭圆形,使细菌呈网球拍状 v致病物质是已知毒性最强的肉毒毒素v食物中毒 ,胃肠症状很少见,主要为神经末梢麻痹v加强食品管理与监督,食品的加热消毒是预防关键 四、无芽胞厌氧菌v无芽胞厌氧菌是人体正常菌群的重要组成菌 v当其寄居部位改变、宿主免疫力下降、菌群失调时,局部出现厌氧微环境,则易引起内源性感染v无特殊预防方法治疗可用青霉素、头孢菌素、灭滴灵等 无芽胞厌氧菌感染特征v感染可遍及全身,呈慢性过程v无特定病型,大多为化脓性感染v分泌物或脓汁粘稠,血色或棕黑色,有恶臭,有时有气体v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链霉素)长期无效v分泌物涂片查见细菌,但普通培养无菌生长 小结v厌氧菌包括厌氧芽胞梭菌和无芽胞厌氧菌v厌氧芽胞梭菌主要有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和肉毒梭菌v破伤风梭菌呈鼓槌状,感染厌氧伤口,产生破伤风痉挛毒素引起破伤风v产气荚膜梭菌能产生多种侵袭性酶类和毒素,引起气性坏疽和食物中毒。

      v肉毒梭菌能产生毒性极强的肉毒毒素,引肉毒食物中毒 v无芽胞厌氧菌是人体正常菌群,但其引起的内源性感染占临床厌氧菌感染的90%,已引起临床重视 学习目标 掌握结核分枝杆菌的主要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及防治原则 1掌握结核菌素试验的原理及结果分析2 3了解麻风杆菌的重要特性、传染方式及所致疾病 分枝杆菌属是一类细长略弯曲的杆菌,因有分枝生长的趋势而得名由于本属细菌的细胞壁含有大量脂质,故不易着色,但加温或延长染色时间着色后能抵抗盐酸酒精的脱色,故又称抗酸杆菌对人致病的主要有结核分枝杆菌和麻风分枝杆菌 一、结核分枝杆菌v结核病的病原菌,对人致病的主要有人型和牛型 v结核病是世界性的重要传染病,目前,我国是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结核病人数位居世界第2近年来因AIDS、吸毒、免疫抑制剂的应用等原因,全球结核病疫情呈明显上升趋势,再次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一)主要生物学特性1.形态与染色v菌体细长略弯曲v有荚膜v分枝状生长v抗酸染色呈红色,背景呈蓝色 2.培养特性v专性需氧v营养要求高,常用罗氏培养基培养v生长缓慢,经2~4周,形成菜花状菌落(一)主要生物学特性 (一)主要生物学特性Ø耐酸、耐碱、耐干燥v在干燥痰内可存活6~8个月v耐酸碱,在6%硫酸、3%盐酸或4%氢氧化钠中30min仍具活力Ø对湿热、紫外线及70%~75%乙醇敏感v加热62℃~63℃ 15minv直接日光照射2hv75%乙醇消毒2min即可被杀死Ø对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等药物敏感3.抵抗力 (一)主要生物学特性牛型结核杆菌13年230代卡介苗(卡卡尔美和尔美和介介林)林)有毒减毒或无毒毒力变异4.变异性--卡介苗(BCG) (二)致病性1.致病物质 Ø脂质:抗吞噬、产生Ⅳ型超敏反应、形成结节v索状因子v磷脂v硫酸脑苷脂v蜡质DØ蛋白质:可诱发Ⅳ型超敏反应Ø荚膜:抗吞噬和抗杀菌物质作用等 (二)致病性 结核病v可经多门户侵入,引起多器官感染,以肺结核最为多见v肺结核有原发感染和继发感染两种(1)原发感染 (2)继发感染 v病后机体形成带菌免疫2.所致疾病 (三)免疫性v是用结核菌素来测定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有无Ⅳ型超敏反应的一种皮肤试验,以判断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有无免疫力v结核菌素有两种:旧结核菌素(OT)和纯蛋白衍生物(PPD)结核菌素试验 (三)免疫性Ø试验方法v受试者前臂掌侧皮内注射含5单位的PPD液0.1ml,48~72小时后观察红肿、硬结直径。

      Ø结果及意义v阴性反应:无硬结或直径小于5mm表示未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 v阳性反应:直径大于5mm表示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或接种过卡介苗,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有一定免疫力v强阳性反应:直径大于15mm,表示体内可能有活动性结核感染结核菌素试验 卡介苗与OT试验卡介苗OT试验卡介苗OT试验阴性接种 结果检测阴性接种阳性卡介苗接种成功结果检测阳性 (四)防治原则v对结核菌素试验阴性的健康儿童可接种卡介苗v1周岁以内儿童可直接接种v常用药物有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链霉素等v早期、联合、足量、足疗程用药可提高疗效并减少耐药性 二、麻风分枝杆菌v是麻风的病原菌 v患者是唯一传染源v可经破损皮肤粘膜、呼吸道及密切接触传播v临床有瘤型、结核样型、未定类和界限类四种类型v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病人为其主要防治措施常用药物有砜类、利福平等 小结v分枝杆菌又称抗酸杆菌,对人致病的主要有结核分枝杆菌和麻风分枝杆菌v结核分枝杆菌菌体细长略弯曲,抗酸染色呈红色,生长缓慢本菌可经多条途径侵入机体,在多种组织细胞内大量繁殖引起结核病接种卡介苗可有效预防结核OT试验可检测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的免疫力v麻风分枝杆菌是麻风病原菌。

      通过皮肤粘膜、呼吸道及密切接触传播麻风病是一种潜伏期长、发病慢、病程长的慢性传染病 学习目标 掌握铜绿假单胞菌的主要生物学特性 1 熟悉流感嗜血杆菌、幽门螺杆菌的 主要生物学特性2 3了解布鲁菌、白喉棒状杆菌、炭疽芽胞杆菌、鼠疫耶氏菌 铜绿假单胞菌vG-杆菌,单端三根鞭毛,能产生水溶性绿色色素,对多种抗生素不敏感 v以内毒素致病,经空气、医疗器械、接触等主要引起烧伤、创伤感染等 v治疗选择多粘菌素B 白喉棒状杆菌 vG+细长棒状杆菌v异染颗粒明显 1.主要生物学特性 v致病物质:白喉外毒素v传播途径:呼吸道v所致疾病:白喉v用百白破三联疫苗预防白喉抗毒素紧急预防和治疗 白喉白喉白色假膜白色假膜白喉棒状杆菌 2.致病性 百日咳鲍特菌 v革兰阴性短小杆菌v主要引起儿童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百日咳v接种百白破三联疫苗可预防v治疗首选红霉素 幽门螺杆菌 vG-螺形杆菌,有鞭毛有高活性尿素酶 v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发病有关 v无有效预防方法治疗可抗菌+抗酸 布鲁菌 畜群免疫肉及奶品加热食用皮肤及时消毒可有效预防 G-G-性球杆菌性球杆菌, , 对湿热、紫外线、消毒剂敏感对湿热、紫外线、消毒剂敏感波浪热波浪热母畜(赤藓醇)流产母畜(赤藓醇)流产 鼠疫耶氏菌 灭鼠灭蚤加强国境检疫治疗应早期足量用抗生素 鼠疫鼠疫G-G-粗短杆菌,两端浓染,有荚膜粗短杆菌,两端浓染,有荚膜 炭疽芽胞杆菌v病畜严禁解剖,需深埋或焚烧。

      v治疗首选青霉素 竹节状排列,有荚膜,中央可见芽胞竹节状排列,有荚膜,中央可见芽胞人、畜炭疽病人、畜炭疽病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