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湖南省邵阳市斜岭中学高三化学测试题含解析.docx
5页2022年湖南省邵阳市斜岭中学高三化学测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下列有关物质组成、分类正确的是( ) A.盐酸、硫酸、硝酸都是强氧化性酸 B.新制氯水、氨水的溶质分别是次氯酸、氨分子 C.纯碱、烧碱的成分分别是碳酸钠、氢氧化钠 D.苯、聚苯乙烯、聚乙烯的组成元素以及元素质量比相等参考答案:C考点: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专题:物质的分类专题.分析:A、盐酸属于非强氧化性酸; B、新制氯水的溶质是HCl和HClO,氨水的溶质是一水合氨;C、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D、苯、聚苯乙烯、聚乙烯的最简式不同,因此元素质量比不同.解答:解:A、盐酸属于非强氧化性酸,硫酸、硝酸是强氧化性酸,故A错误;B、新制氯水的溶质是HCl和HClO,氨水的溶质是一水合氨,故B错误;C、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故C正确;D、苯、聚苯乙烯、聚乙烯的组成元素相同,但是最简式不同,因此元素质量比不同,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常见酸、碱俗称和性质,非常基础,元素的质量比可以根据元素原子的个数比来确定.2. 在一密闭容器中有CO、H2、O2共16.5g和足量的Na2O2,用电火花引燃,使其完全反应,Na2O2增重7.5g,则原混合气体中O2的质量分数是A.54.5% B.40% C.36% D.33.3%参考答案:A3.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 A.过氧化钠固体与水反应:2O22—+2H2O == 4OH-+O2↑B.向明矾[KAl(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SO42-恰好沉淀完全: 2Al3++3SO42-+3Ba2++6OH-=2Al(OH)3↓+3BaSO4↓C.可以用浓盐酸酸化的KMnO4溶液与H2O2混合,以证明H2O2具有还原性:2MnO4- + 6H+ + 5H2O2= 2Mn2+ + 5O2↑ + 8H2O D.FeSO4酸性溶液暴露在空气中:4Fe2++O2+4H+=4Fe3++2H2O参考答案:D略4. 实验室里需用480 mL 0.1 mol/L的硫酸铜溶液,现选取进行配制,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A.480 mL容量瓶,称取7.68 g硫酸铜,加入500 mL水 B.500 mL容量瓶,称取12.0 g胆矾配成500 mL溶液 C.480 mL容量瓶,称取8.0 g硫酸铜,加入500 mL水 D.500 mL容量瓶,称取12.5 g胆矾配成500 mL溶液参考答案:D略5. 已知 C2H5OH(g)+3O2(g)=2CO2(g)+3H2O(g); △H1=-Q1kJ/molC2H5OH(g)=C2H5OH(l);△H2=-Q2 kJ/mol H2O(g)=H2O(l);△H3=-Q3 kJ/mol 若使23 g酒精液体完全燃烧,最后恢复到室温,则放出的热量为 A.Q1+Q2+Q3 B.0.5Q1-0.5Q2+1.5Q3 C.0.5(Q1+Q2+Q3) D.0.5Q1-1.5Q2+0.5Q3 参考答案:B6. .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已知某镍镉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其充、放电按下式进行:Cd +2NiOOH +2H2OCd(OH)2 + 2Ni(OH)2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充电时阳极反应:Ni(OH)2-e-+OH-==NiOOH +H2O B.充电过程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C.放电时负极附近溶液的碱性不变D.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OH-向正极移动参考答案:A略7.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 中子数为18的硫原子:S B. S2-的结构示意图:C. 过氧化氢的电子式:H+H+ D. 葡萄糖的结构简式:C6H12O6参考答案:A中子数为18的硫原子质量数为34,故A正确;S2-的结构示意图:,故B错误;过氧化氢是共价化合物,电子式,故C错误;葡萄糖的结构简式:CH2OH(CHOH)4CHO,故D错误8. 将0.02 mol Na别投入到盛有100 mL水、100 mL 1mol盐酸、100 mL 1mol硫酸铜溶液的X、Y、Z三个烧杯中,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三个烧杯中一定均会发生的离子反应有:2Na+2H2O==2Na++2OH—+H2↑B.三个烧杯中钠均在液面上剧烈反应,相比而言,X烧杯中的反应平缓些C.Z烧杯中一定会有沉淀生成,但沉淀不是单质铜D.三个烧杯中生成氢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参考答案:A解析:A、Na会先和过量盐酸反应,不会和水反应,故A错误;B、X烧杯中只有水,故反应相对平缓,故B正确;C、Z烧杯中Na会先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会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故C正确;D、X、Z烧杯中都是2Na+2H2O==2Na++2OH—+H2↑,Y烧杯中是2Na+2HCl==2NaCl+H2↑故D正确;略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加热、甲醛、饱和(NH4)2SO4溶液、X射线作用下,蛋白质都会发生变性B.氨基酸、蛋白质、油脂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C.生活中食用的食醋、植物油、动物蛋白等物质都是混合物D.乙烯、聚乙烯、苯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参考答案:C10. 下列实验操作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实验室采用图①所示装置收集SO2 B.可用图②所示装置比较KMnO4、Cl2、S的氧化性强弱C.实验室制取的溴乙烷中常含有少量溴,加适量的苯,振荡、静置后分液,可除去溴乙烷中的溴D.称取0.40 g NaOH,置于100 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线,可配制0.10 mol/L NaOH溶液参考答案:B略11. 含有下列各组离子的溶液中,通入NH3后仍能大量共存的是( )A.H+、Cu2+、Fe3+、SO42﹣ B.Na+、Ba2+、Al3+、Cl﹣C.K+、Ag+、NH4+、NO3﹣ D.Na+、K+、Br﹣、OH﹣参考答案:D考点:离子共存问题.分析:A.通入氨气后,铜离子、铁离子和氢离子都与氨气反应;B.通入氨气后,铝离子与一水合氨反应;C.通入氨气后,银离子与一水合氨反应;D.四种离子之间不发生反应,通入氨气后也不反应.解答:解:A.H+、Cu2+、Fe3+都与一水合氨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Fe3+与一水合氨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Ag+与一水合氨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D.Na+、K+、Br﹣、OH﹣之间不发生反应,且通入氨气后也不反应,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共存的判断,为高考中的高频题,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注意明确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等;还应该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通入氨气后,溶液中存在大量氢氧根离子,能够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12. 大胆、科学的假设与猜想是科学探究的先导和价值所在。
在下列假设(猜想)引导下的探究肯定没有意义的是 ( )A.探究SO2和Na2O2反应可能有Na2SO4生成 B.探究Na与水的反应可能有O2生成 C.探究浓硫酸与铜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产生的黑色物质中可能有CuSD.探究向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通Cl2,褪色原因是溶液的酸碱性改变或HClO的漂白性 参考答案:B略13. 某学习兴趣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①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16O与18O间的相互转化②煤的汽化和液化属于物理变化 ③潮解、焰色反应、汽油去油污、用CS2清洗管壁上的硫均属于物理变化④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为纯净物 ⑤酸分子中含有几个H,则称为几元酸⑥H2和D2是同素异形体 ⑦白磷应保存在水中A.③⑤⑥ B.①②⑤ C.③⑦ D.①④⑥参考答案:C【知识点】化学基本概念 O3解析:①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的分裂,原子的重新组合,不能生成新核素,故①错误;②煤的汽化和液化属于化学变化,错误;③潮解、焰色反应、汽油去油污、用CS2清洗管壁上的硫均属于物理变化,正确;④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为纯净物,如氧元素形成的氧气和臭氧混合时形成的是混合物,错误;⑤酸的元数是根据酸电离产生的氢离子的数目进行划分的,错误;⑥H2和D2是由氢元素的不同氢原子构成的,是同一种物质,不是同素异形体,错误;⑦白磷的着火点比较低,应保存在水中,正确。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潮解、纯净物、同素异形体、物质的保存等基础知识,难度不大14. 铜和镁的合金4.6g完全溶于浓硝酸,若反应中硝酸被还原只产生4480mL的NO2气体和336mL的N2O4气体(都已折算到标准状况),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 A.9.02g B.8.51g C.8.26g D.7.04g参考答案:B略15. 已知甲醛(HCHO)分子中的4个原子是共平面的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同时存在于同一平面上的是 参考答案:D略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16分)镍电池电极材料由Ni(OH)2、碳粉、氧化铁等涂覆在铝箔上制成由于电池使用后电极材料对环境有危害,某兴趣小组对该电池电极材料进行资源回收研究,设计实验流程如下:已知:①NiCl2易溶于水,Fe3+不能氧化Ni2+②已知实验温度时的溶解度:NiC2O4>NiC2O4·H2O>NiC2O4·2H2O③某温度下一些金属氢氧化物的Ksp及沉淀析出的pH如下表所示: M(OH)nKsp开始沉淀时pH沉淀完全时的pHAl(OH)31.9×10-233.44.2Fe(OH)33.8×10-382.52.9Ni(OH)21.6×10-147.69.8 回答下列问题:(1) 用NiO调节溶液的pH,依次析出沉淀Ⅰ 和沉淀Ⅱ (填化学式)。
2)写出加入Na2C2O4溶液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电解滤液的阴极电极反应式: 检验电解滤液时阳极产生的气体的方法是: 4)写出“氧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如何检验Ni(OH)3是否洗涤干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