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2年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草源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

11页
  • 卖家[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241994842
  • 上传时间:2022-01-1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60.96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2年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草源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当前,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任务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需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教育思想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我国古代书院的优秀传统尤其是其中的“成人”教育理念,对当今教育颇有启发意义书院“成人”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去功利化宋代大儒朱熹曾经严厉批评当时的官学已成为学生追求功名利禄之所,仅仅培养学生在科举考试中取得成功,这种教学只会“促其嗜利苟得、冒昧无耻之心,殊非国家之所以立学教人之本意也”曾经主持复兴岳麓书院的张栻也明确反对功利化教育,认为书院教育“岂特使子群居佚谈,但为决科利禄计乎?”他和朱熹一样主张通过创办书院恢复孔子的“成人”教育理念古代教育家批评的功利化教育,同样存在于当代教育中例如,片面鼓励学生以考上重点大学为唯一目标,大学只是偏重于知识技能的教育培训,使得学校教育不能突出以人为核心,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格、能力、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古代书院强调人格教育的重要性南宋时期的《白鹿洞书院揭示》综合了早期儒家“成人之教”的教育理念,特别强调人格教育的重要性,要求学生“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从自我修身、待人接物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

      南宋理学代表人物陆九渊明确反对片面的知识教育,强调读书多少并不是衡量一个人品质高下的唯一标准;读书不多的普通人,只要心地纯正,也可以成为君子他创建象山精舍讲学,就是为了实践其教育理念当代教育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忽视人格教育的问题,出现了片面知识化、商业化的倾向这实际上也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当今中国教育可以吸收古代书院重视人格教育的优良传统,努力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古代书院还将“成人之教”引向家国情怀培养书院教育的“成人”并不是“独善其身”的自我人格完善,而是要求将自我人格的完善与家国天下的事业结合起来史书记载:“长沙之陷,岳麓诸生,荷戈登陴,死者十九,惜乎姓名多无考宋末岳麓书院学生参加抗元斗争,大都壮烈牺牲,这正是“见危授命”的“成人”作为201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主持召开教育面向21世纪国际研讨会,将“学会关心”作为本世纪教育的基本方向,与会专家学者希望教育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和国家、关心人类的生存条件,等等这正与我国人文教育传统相呼应朱汉民《书院“成人”教育理念的当代启示》)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作者强调古代书院教育的启发意义,旨在引起人们对我国高等教育所存在问题的关注。

      B. 宋代的官学成了学生追求功名利禄之所,大儒朱熹曾经对此提出过严厉的批评C. 陆九渊反对片面的知识教育,强调从自我修身、待人接物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D. 不只在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当代教育部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忽视人格教育的问题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义章从去功利化、强调人格教育和培养家国情怀三个方面阐述了书院“成人”教育对当今教育的启发意义B. 文章二至四段在论述书院“成人”教育的启发意义时,都采用了古今对比的论证方法,使文章有较强的说服力C. 文章末段以宋末岳麓书院学生参加抗元斗争,勇于“见危授命”为例,有力地证明了书院“成人”教育的成效D. 文章全文运用了由总到分的论证结构,首先提出中心论点,然沿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论证,结构严谨完整3. 报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我国古代的书院教育具有优良的传统,巳经形成了一整套系统成熟的“成人”教育理念和方法B. 不只是现在,在古代,中国同样存在着教育功利化的问题,一些有识之士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C. 学校教育不能只强调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培养学生的人格、能力、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D. 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这是我国人文教育的传统,也是当今部分中外教育专家学者的共识。

      参考答案:1. D    2. B    3. A1. 试题分析: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④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A项偷换概念“高等教育”“教育”;B项范围扩大宋代的官学”错,原文是“当时的官学”;C项张冠李戴点睛: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 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比如本题A项偷换概念;B项范围扩大C项张冠李戴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B项 “都采用了古今对比的论证方法”错3.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选项的命制基本和考核概念的题目没有区别,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比如本题A项“形成了一整套系统成熟的‘成人’教育理念和方法”错2.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过去数十年中,在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全球治理体系不断发展完善随着日趋严重或全新的全球性问题不断涌现,全球治理面临的压力与挑战日益加大这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人类全球治理的需求加大与全球治理或全球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二是现行全球治理机制的弊端日益凸显;三是全球治理的改革已经启动但却步履蹒跚全球治理的公共产品性质构成了其供给不足的内在逻辑,以至全球治理仍远未实现对全球性问题领域的“全覆盖”全球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的特点维护世界和平、维持全球贸易金融体系稳定、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等,都需要付出高额成本,而这些产品的享用却是不分国家的换言之,即使一国不为这些产品的提供做贡献,它也可以享受这些产品带来的好处这使各国无形中受到一种激励,那就是尽量让别国承担提供公共产品的成本,同时让自己成为“搭便车者”,其结果就是掣肘了全球公共产品的供应。

      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全球治理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在公共产品供应不足的情况下,如何协调各行为体之间不同的利益互动关系,从而尽可能多地提供全球公共产品现行的全球治理机制主要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发达国家主导建立起来的这些机制建立后,在应对全球性问题上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同时也应该看到,一些热点地区的冲突甚至是战争此起彼伏,各种形式的贸易、投资和金融保护主义依然盛行,气候、环境、网络信息和极地、外空等新兴领域的挑战日趋加大,尤其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深刻暴露了现行全球治理机制的诸多弊端由于缺乏相应的调整和变革,一些传统全球治理机制日益难以适应全球性问题新形势的需要特别应该指出的是,许多全球规则或机制的“非中性”色彩十分浓重,并业已成为维护和扩大少数既得利益国家或国家集团利益的工具在困难和危机面前,世界各国都意识到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习近平主席曾明确指出,随着全球性挑战增多,加强全球治理、推进全球治理体制变革已是大势所趋但是,由于以美欧为代表的既得利益国家或国家集团的阻挠,一些全球治理机制的治理结构长长期没有变化,即便是已达成的改革共识也常常出于它们对自身利益的考虑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执行。

      例如,对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10年份额和治理改革方案,美国国会直到2015年12月才表决通过,并且还附加了对IMF拥有更大监督权的条件全球治理改革的难度由此可见一斑,完善全球治理体系任重道远节选自《中国参与全球治理问题的思考》)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全球治理面临的日益加大的压力与挑战包括三个方面:全球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现行全球治理机制并不完善,全球治理的改革进程已经起步但步股蹒跚B. 全球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即一国不为全球公共产品的提供做贡献,它也可以享受这些产品带来的好处,这一特点造成全球公共产品供应不足的现状C. 全球治理面临日趋加大的新兴领域的挑战,气候、环境、网络信息和极地、外空是包括在这些领域中的内容D. 对全球治理机制进行必要的和必须的改革和完善,这已是世界各国在困难和危机面前达成的共识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尽量让别国承担提供公共产品的成本,同时让自己国家成为“搭便车者”的现状,论证了全球治理公共产品的性质构成了其产品共给不足的内在逻辑B. 2008年爆发的经济危机有力地论证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发达国家主导建立起来的现行全球治理机制的存在诸多弊端。

      C. 习近平主席曾明确指出,随着全球性挑战增多,加强全球治理、推进全球治理体制变革已是大势所趋,论证了中国对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深刻认识D. 以欧美为代表的既得利益国家或国家集团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长期阻挠全球治理机制的治理结构变化,阻碍改革共识执行论证了一些传统全球治理机制日益难以适社全球性问题新形式的需要3. 根据全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从全球治理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在公共产品供应的情况下,协调各行为体之间不同的利益互动关系,尽可能地多提供全球公共产品来看,全球治理要实现对全球对问题领城的“全覆盖”是不可能的B. 对全球规则或机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变革,在一定意义上是基于许多全球规则或机制常浓厚的“非中性”色彩C. 在加强全球治理、推进全球治理体制变革方面,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贡献了完善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D. 日趋严重或全新的全球问题不断涌现,全球治理机制陈旧、弊端诸多,改革步腹蹒跚,因此完善全球治理体系任重道远参考答案:1. C    2. D    3. A1.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

      A项,原文是“挑战日益加大”的表现,选项给出的是“压力与挑战”的表现,偷换概念;B项,“造成全球公共产品供应不足的现状”,原文是“其结果就是掣肘了全球公共产品的供应”,选项混淆范围,“掣肘”并不一定“造成”这种现状;D项,“已是世界各国在困难和危机面前达成的共识”错误,原文“世界各国都意识到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意识到”并不代表“达成共识”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2.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此题D项,“论证了一些传统全球治理机制日益难以适社全球性问题新形式的需要”错误,应为“论证了完善全球治理体系任重道远”3. 试题分析:A项,“要实现对全球对问题领城的‘全覆盖’是不可能的”错误,文中没有依据,无中生有3. 实用类文本阅读(2。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礼仪讲授教案.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5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名句名篇默写.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11部分 写作 任务组五 微任务 作文书写——比天还大的事儿.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4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 古诗词 任务组二 真题研练.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3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 文言文(考点部分) 任务组三 任务四 仔细比对准确提取概括分析文意.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1部分 语言策略与技能 任务组二 任务五 看准对象因境设辞做到语言得体.docx 高考化学 1.传统文化与STSE 答案解析.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现代文阅读 专题16 Ⅱ 真题研练.docx 高考化学 专项拔高抢分练 9.反应热与反应历程.docx 高考化学 专项拔高抢分练 1.传统文化与STSE.docx 高考物理 板块三  气体实验定律和热力学定律的综合应用.docx 高考化学 二题型3 无机化工生产流程题.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4部分 写作 专题17 Ⅲ 突破二 绘声绘色巧用细节描写生动丰满.docx 高考数学 中档大题练1.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5部分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教材文言文复习综合试卷.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4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 古诗词 任务组三 微任务一 聚焦诗意准确选择.docx 高考数学 创新融合4 数列与导数.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5部分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必修5课文1 归去来兮辞 并序.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11部分 写作 任务组五 任务二 “三管”齐下美“言”有术文采抢眼养颜.docx 高考数学 满分案例三 立体几何.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