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区车场轨道线路设计.ppt
103页开采设计采区车场轨道线路设计采区车场轨道线路设计1.轨道线路设计基础知识 (轨道、道岔、曲线、线路施工、线 路联接点) 2.采区车场轨道 线路设计 (采区下部、中部、上部车场)要点第一节 轨道线路设计基础n一、轨道线路设计基本知识n(一)采区轨道线路分类n1、线路位置与作用n(1)轨道上山n(2)采区车场n(3)工作面轨道平巷n2、线路空间状态n(1)水平:n下部车场:大巷装车站、区 段轨道平巷n(2)倾斜:上山 中部车场 斜面线路n(进行采区车场施工设计,必须进行线路设计,为巷 道线路施工提供准确数据n(1)确定车场形式n(2)绘制车场平面布置草图n(3)进行线路连接点、线路参数设计计算n(4)计算线路平面布置总尺寸n(5)绘制线路布置图(二)采区车场线路设计步骤n1.轨道 在巷道底板 铺设道床( 道砟)、轨 枕、钢轨和 联结件等组 成三)矿井轨道n以单位长度质量表示 /kg·m-1, (kg/m)n矿井使用的轨型系列值:n现采用标准轨型:n15、22、30、38、43(新设计矿井使用)n原使用的轨型:n11、15、18、24(生产矿井使用)1)轨型:新设计矿井轨型选用要求使用地点运输设备轨型(kg / m)运输大巷10t,14t电机车 7t,8t电机车30~38(24) 22~30(18~24)上下山3 t矿车 1t,1.5t矿车22~30(18) 15~22(11~15)区段平巷3t,矿车 1.5t矿车22~30(18) 15(11)2)轨距(1)轨距:单轨线路是有两根轨道组成, 两根轨道上轨头内缘的距离为轨距。
矿用标准轨距:600mm;900mm (762mm) (2)轨距选用: 根据矿井生产能力大小和矿井运输方式选用 大型矿井:一般选用— 900mm轨距使用 3t、5t矿车 (辅运和主运) 中、小型矿井:多选用— 600mm轨距使用1t、3t矿车 (辅运和主运)双轨线路中心线间距S (1)直线段: S B ,mm 式中:B — 机车宽度,mm; — 两列车对 开时最突出部 分之间的距 离,/mm, 200mm3)轨道线路中心距:(3)轨中心距选用:线路中心距一般取100mm为单位的整数 例:使用3t矿车,机车运输,机车宽度1360mm, 轨距 900 mm, 直线段: S = B+ =1360+200=1560mm1560 1600 曲线段: S1 =S+ S = 1600 + 300 = 1900mm 矿井轨道轨中心距系列值: 600mm轨距(1300、1400、1600、1700、1900) 900mm轨距(1600、1800、1900、2200、2500)n(2)弯曲段:S 1 B + Sn S—曲线巷道线路,由于车辆的外伸和内伸轨 道中心线必须加宽n 机车运输:S = 300mm n 其它运输:S = 200mmn 《煤矿安全规程》23条规定:n 装 车 点: 700mm,n 摘挂钩点: 1000mm4)线路表示方法:两根轨道以中心线作为线路的标志, (进行线路施工设计时。
图中采用单线表示) 单轨线路 — 单线(细实线); 双轨线路 — 双线(细实线) 道岔:使车辆由一线路转运到另一线路的 装置n煤矿常用道岔( 新的标准: MT/T2--95 )n(1) 单开 ZDK n(2) 对称 ZDC n(3) 渡线 ZDX n(增加 Z 代表窄轨道岔)n标准道岔共有七个系列n600轨距:615、622、630、643、n900轨距:915、930、938 2.道岔1)单开道岔基本结构道岔特征:道岔是一个刚性整体装置 1 — 尖轨;2 — 辙叉;3 — 转辙器;4 — 曲轨;5 — 护轮轨;6 — 基本轨2)道岔类别及参数 (1)ZDK--单开道岔 路图中,道岔 以单线表示 道岔主线与岔线用 粗实线绘出 主要参数: a、b — 外形尺寸, — 辙叉角 (M:2、3、4、5、6)道岔参数: a 、b — 外形尺寸 , — 辙叉角 (M:2、3 4)1主要参数: a、b — 外形尺寸, — 辙叉角2)ZDC--对称道岔a、b — 外形尺寸 S1 —线路中心距 L —道岔总长度 — 辙叉角 (4、5、6)(3)ZDX—渡线道岔道岔参数:n 3)道岔辙岔号 与辙岔角关系新计算方法 原计算方法M= =tanα-1α=tan-1 M= = tan -1α=2tan-1 道岔角度对照表M新标准角度值α226°33′54″26.565°318°26′06″18.435°414°02′10″14.036°511°18′36″11.310°69°27′44″9.462°M原标准角度值α228°04′38″28.077°318°55′30″18.925°414°15′14.25°511°25′16″11.421°69°31′38″9.527°4)道岔型号含义(单开、对称道岔)道岔类别代号 辙叉号曲率半径ZDK (ZDC)9 22 / 3/ 15轨距 轨型道岔曲轨的曲线半径,单位为:/m。
(曲率系列值) (6、9、12、15、20、25、30、40)/m渡 线 道 岔)道岔类别代号 辙叉号轨中心距ZDX 9 30/ 5 /20 19 轨距 轨型 曲率半径轨中心距,单位为:dm16表示1600mm ; 19表示1900mmZDK、ZDX道岔的方向性 — 分左向、右向 道岔手册中所列型号均为右向道岔 如:ZDK622/4/12未注明 左、右,均为右向道岔 右向道岔 — 岔线在行进 方向(由a b)的右侧 左向道岔:必须在尾数后注上(左)字 如:ZDK622/ 4 / 12(左) 岔线在行进方向 (由a b) 的左侧 新型道岔型号与参数值(MT/T2—95)型号αabLTL0ZDK615/2/ 426°33′54″167819223600ZDK930/4/ 1514°02′10″394248588800ZDC622/3/ 918°26′06″220028004964ZDC930/4/ 2014°02′10″230048587122ZDX622/5/ 151611°18′36″376842321553716008000ZDX938/5/ 201911°18′36″455160491860219009500n(1)轨距一致n(2)轨型相符n(3)与行驶车辆相适应n(4)符合行驶车辆速度要求n(5)和线路要求相符5)道岔选择基本原则(1)与基本轨距一致。
如 ZDK622 /4 /12,只用于600mm轨距 (2)与基本轨相符,可相同或高一级,不能低一级 如基本轨型是22 k g /m,道岔轨型选22kg /m或者30kg /m (3)与行驶车辆相适应ZDK:通过机车: M必须大于3号道岔,ZDC:通过机车: M必须大于2号道岔R 9m, 182606的道岔只允许通过矿车 (4)与行驶车辆速度相适应通过矿车的道岔,其行车v 1.5m / 秒, 可选2、3号道岔R小, 大,行车v 低)通过机车道岔必须在4号以上,v较大 (5)道岔要和线路要求相符:要注意道岔左向、右向和线路一致性合理选用单开和对称道岔渡线道岔要和轨中心距一致提示:(道岔辙岔尖和线路岔心是不同的)二、平面线路联接n线路联接基本类型n1.巷道转弯:n直线——曲线——直线n2.巷道平移(线路平移)n直线—曲线—直线—曲线—直 线n3.巷道分岔:n直线——道岔——曲线——直 线• 1、单轨曲线• 巷道转弯中间必须加入曲线段; • 1)曲线参数 • 已知:巷道转角 选用:曲线半径R计算:切线长T:圆弧长K: 2)曲线半径确定: 车辆进入曲线后, 前轴外轨轮,后轴 内轨轮碰撞轨道。
根据行车速度,限 定碰撞冲击角,确 定曲线半径ΦΦ• φ:曲线冲击角 和行车速度有关• V<1.5m/s φ≤4° c ≤ 7 人力推车 • V>1.5m/s φ≤3° c ≤ 10 • V>3.5m/s φ≤2° c ≤ 15 机车牵引 • SB:轴距:1t 矿车 SB =880 mm • 3t 矿车 SB=1100 mm • 煤矿轨道曲线系列值: • 4、6、9、12、15、20、25、30、40 /m • 举例:3t矿车,列车运行速度18Km/h; • δ=40°计算曲线半径及参数• V=5m/s 取 C= 20 • Rmin=CSB • =20×1100 • =22000 mm • 选R=25 mn例:计算曲线参数n单轨曲线nδ=40°n R=25000 (mm)nK、T参数计算:nK= 17452 (mm)nT=9099 (mm)n注:曲线半径是轨 中心距的半径。
n轨道线路进入曲线线段后,为保证车辆安全 运行,必须进行外轨抬高和轨距加宽n (也为施工参数,现场施工人员需要掌握)n(1)外轨抬高n和轨中心距大小、曲率半径与车辆运行速度 有关3)曲线线路外轨抬高和轨距加宽• 计算原理分析 • △abo∽ △ OBA • ( △ ACO) • ab/OB=ob/G• 实际施工中外轨抬高值: • 900轨距 :一般取值 Δh=10~35mm; • 600轨距 :一般取值 • Δh=5~25mmn进入曲线如不加宽, 车辆将无法通行n加宽值与曲率半径和 轴距有关nΔs:取值10~20mmn加宽方法:外轨不动 ,内轨向内移动n要求:线路在进入曲 线段以前,进行外轨的抬 高和轨距加宽n超前距离X`计算nX`=(100~300) Δhn = X104 / mm(2)曲线轨距加宽ΔSg(3)曲线处巷道加宽车辆进入曲线由于车辆内伸和外伸 , (巷道必须加宽)车辆外伸 Δ1=c1-c2车辆内伸Δ2 =c2• 单轨巷道曲线段要确保人行道符 合安全规程的规定值,巷道需要加 宽 • 巷道采用机车运输,曲线段巷道 加宽 • S = 1 + 2 • 外伸 1= 200mm,内伸 2= 100mm。
4)线路的平行移动 (1)特点:单轨线路异向 曲线联接,即在两个反向曲 线之间加一缓和直线C,将 轨道平移一定距离C = SB + 2 X (2)确定C值考虑的原则:a.线路外轨 内轨,内轨 外轨,车辆不能同时受异向曲 线两根轨道外轨抬高的影响b.车辆离开第一个曲线的X之后,经过一个SB直线段后再进 入第二曲线的X C = SB + 2 X L= 2Rsin+Ccos m = S /sin SB—轴距X —外轨抬高递增递减直线段长度 一般取整数值 实际中多选30 、45、60 整角 度β—导入的辅助角tan β=(3)曲线转角理论计算1)轨中心距加宽: 车辆相对运行,考虑车辆外伸、内伸,轨中心距需加宽加宽值:S = 1 + 2轨中心加宽一般取值:通过机车: S = 300 mm,其他车辆: S = 200mm (如巷道断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