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生猪养殖技术.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513038791
  • 上传时间:2023-01-3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1.54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规模化猪场健康养殖技术规模化种猪场生物安全体系就是通过各种手段以排除疫病威胁,保护猪群健康,保证猪场正常生产发展,发挥最大生产优势的方法集合体系总称总体涉及: 猪场环境控制,猪群的健康管理,饲料营养,饲养管理,卫生防疫、药物保健、免疫监测等兽医管理几个方面    1.猪场的环境控制     1.1场址的整体规划场址决定着猪场未来的生产难度系数和未来经济效益,是猪场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猪场位置的拟定,在养猪生产中建立生物安全防范体系上至关重要,场址的选择要充足运用生态养猪,符合动物的防病规则,避免交叉感染,远离养殖场、屠宰加工厂、居民区、工厂,交通便利,水电饲料供应便利,地势要背风向阳,地势要高、干燥、通风良好、水质良好,易使猪只保持干燥和良好卫生环境,最佳建在山边或鱼塘、果林、耕地边,利于排污和污水净化    1.2.猪场建设布局要合理生活区、生产区与办公区严格分开,必须有围墙、最佳是围墙外有防疫沟,设浴室、更衣室、消毒间,由上风向到下风向饲料贮存库、保育舍应建在猪场的上风向,病猪隔离舍、粪便堆积池设在猪场的下风头场内道路要划分净道和脏道,饲料车、工作人员走净道,粪车走脏道场外运送车辆不能进入生产区,生产区内的运送,另由专用车辆解决。

      各段安排依次为保育-产房-配种、妊娠-育成-育肥-出猪台兽医室、隔离舍、病死猪无害化解决间、剖检室应放在猪场的下风处主干路需要硬化,场内道路布局合理,进料和出粪道严格分开,防止交叉感染,同时做好场区绿化工作设有种猪运动场,便于公猪、母猪的运动化粪池必须建在下风向,化粪池要及时解决、除臭,防止蚊蝇孳生     1.3.温度温度在养猪生产中也是关键一环猪舍规定冬暖夏凉,有助于种猪发情、配种、仔猪的存活和增重温度太高导致公猪因热应激会减少精液的活力,从而增长配种难度,出现返情多,产仔少,影响繁殖成绩仔猪对温度变化更为敏感(仔猪不同周龄适宜温度见表1),适宜的温度可以减少死亡,加快增重,减少料肉比低温使仔猪抗病力减少、死亡率升高,料肉比升高因此对仔猪进行防寒保暖为生产中的重中之重不同阶段种猪适宜温度见表2)1.4.猪场绿化要重视猪场周边和场区内环境的绿化,这对改善小气候有重要的作用植树造林可使冬季有效减少风速,使夏季的气温下降,能使场区空气中有毒有害的气体、臭气、尘埃、细菌数减少猪场的绿色带可在场区冬季上风向植5~10米宽的防风林,其他方向及各场区间植3~5米宽的防风林和隔离林道路两旁应植树,猪舍前后可进行遮荫绿化,场区的空闲地面应遍植花草,以改善并美化环境。

       1.5.实行严格的隔离、消毒制度猪场生产区只能设1个出入口,非生产人员不得进入生产区,生产人员要在场内宿舍居住,进入生产区时都要通过洗澡或淋浴,更换已消毒的工作服和胶靴,工作服在场内清洗并定期消毒车辆进场也要消毒,饲养人员不得随意到工作岗位以外的猪舍去,猪舍内的一切用品不得携出场外,各猪舍的用品不得串换混用场内食堂和工作人员不能向市场购买猪肉,本场职工生活上所需的肉食,应由本场内部提供解决场内严格按照消毒制度进行消毒(全场消毒制度见表4)    1.6.粪便、病死猪和胎衣的解决工厂化养猪场天天要排出大量的粪尿,若解决不好,就也许污染环境可将粪和病死猪、胎衣等固相污染物送至隔离区的贮粪场堆肥发酵,这样既可杀死病原微生物,又可提高肥效液相部分流入蓄粪池,沉淀发酵也有的将收集在一起的粪尿以适当的比例与水混合,用以发酵产生沼气之后,残渣用作肥料  2. 猪群健康管理 母猪是猪场的生产机器,是生产中的龙头,健康的母猪群是生产效益的最终保障,所以建立健康的母猪群是一个猪场成败的又一关键要素 2.1.自繁自养种猪场在种猪选育过程中应重视提高猪群对疾病的抵抗力,可根据每胎育成头数和后代日增重、饲料报酬等来衡量。

      弃弱留强,逐渐淘汰抗病力弱的个体及后代,经多代选育,提高该品种的抗病力 2.2.引种为生产发展需要,引种时要遵循“健康第一”选种观念,严把引种关引种前对该种猪进行全面的血清学检查,特别是蓝耳病、圆环病毒、伪狂犬病、猪瘟等在购买时应向种猪场索取该场的血清学资料和免疫接种资料尽量从一个种猪场引种,避免从几个种猪场购买种猪新引进的种猪在远离生产区的隔离舍隔离30~90天,严格检疫,确认无任何疫病,特别是蓝耳病、圆环病毒、猪瘟野毒,一定要对其进行监测隔离期间一方面调动本场猪只3-5头与其混群,拟定无疾病传染,进行本场常规的免疫注射后一段时间,方可转入生产区栏舍混群饲养值得说明的是像蓝耳病阳性场最佳从蓝耳病阳性场引种,相反,就一定要从阴性场引种 2.3.人工授精和人工辅助配种引进健康种猪精液进行改良,只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配种,减少采精和精液解决过程中的污染,就可以减少部分疾病,特别是生殖疾病的传播对于采用人工辅助交配的种猪场,也要牢记卫生管理,严格做到公母猪局部的卫生消毒,减少子宫炎发生,提高受胎率 2.4.运营全进全出的生产模式从分娩、保育、生长育成均严格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并将保育期分为保育前期(3周)和保育后期(2周),做到同一栋猪舍的猪群同时所有转出。

      在每批猪出栏后,用高压清洗机将猪舍内使用过的所有设备冲洗干净,按“空舍消毒原则”,并按规定配好的消毒液对栏舍墙壁和地板、天花板、食槽、栏架及有关器具彻底冲洗消毒1~2次,彻底杀灭所有病原,对猪舍净化、空置5~7天后再转入新的猪群进一步应用初期隔离断奶、初期药物隔离断奶等技术措施逐渐净化各种病原,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健康猪群空舍消毒原则见附表4)2.5.加强淘汰老弱病残、繁殖成绩差的种猪一般情况下,种猪场要淘汰的繁殖猪只占基础繁殖猪群的30%左右通过淘汰,建立高生产性能的健康繁殖猪群,进一步为猪场发挥最大生产成绩打好基础,建立一个高产值猪群的良性循环2.6.建立药物保健方案经常送检剖检病料,对分离的致病菌作药敏实验,根据实验室检测结果,选择高效药物或药物组合,建立猪群用药保健方案保健用药方案见附记部分) 2.7.定期检疫净化,定期采血检疫除平常具体记录整个猪群的健康情况,出现可疑病例及时送病料检查外,要按“种猪场实验室检测计划”定期,以一定比例采血进行各种疫病的监测,并定期进行粪便寄生虫卵检查,同时作好资料的收集、登记、分析、总结工作把检测结果反馈到猪场,指导猪场进行免疫程序的调整和针对性地进行驱虫保健。

      种猪场实验室检测计划见附表3)3.环境卫生的消毒 猪场要制定严格的场内场外消毒制度与消毒用药制度,并严格执行 3.1.入场消毒场内设有消毒池、紫外线消毒室、洗澡更衣室,备有高压冲洗机、背式消毒器、高压除尘器等消毒设备、设施,对入场车辆、物品消毒(饲料原料入场的消毒),猪只进场时要采用洗澡、保健、消毒措施,方可入场员工进场必须沐浴、更衣,猪场生产区严禁一切外来人员参观不准带入也许染病的畜产品或物品车辆通过喷雾消毒才可进场,饲料通过甲醛熏蒸后方可食用3.2.平常工作消毒场内严禁饲养偶蹄动物,饲养员不得串舍,各车间用品不得外借、交叉使用,饲养用品应保持清洁,定期消毒母猪上床时必须用低浓度高锰酸钾溶液或一定消毒浓度的碘液洗澡后方可上床在工艺流程上,生产要实行单元化饲养、全进全出制母猪生产时一定要保证母猪乳房、阴户周边干净卫生,并严格消毒,减少子宫炎的发生机会仔猪打耳号、剪牙、断尾等外伤尚有其它猪群的外伤都应当及时消毒,防止感染可用5%的碘酒棉球涂擦数遍,直到痊愈猪只转群后,对空舍设备要严格消毒,并监测消毒效果,走廊每周至少消毒2次,猪舍带猪消毒可用碘制剂、季胺盐类、氯制剂交替使用公母猪配种前,应特别注意公猪下腹部和尿囊、母猪外阴部的清洁,公猪应先挤压包皮积尿,再用浸泡了0.l%季胺盐溶液或碘液的毛巾由外到里、再由里到外清洁消毒包皮周边。

      采用人工授精时,应建立较强的无菌观念,避免人员、器具、环境等因素影响精液质量应使用一次性输精管和过滤纱布,假如条件不允许需反复使用输精管时,必须通过严格消毒,避免细菌随输精管进入子宫,引起母猪子宫炎整个人工授精过程都必须严格消毒和清洁,集精瓶等器皿每次使用前必须经高温消毒,手套应使用一次性医用手套饮水、饲料应定期检测,饮水槽、饮水器、料槽应定期消毒、清洗 3.3.定期防鼠、灭鼠、灭蚊蝇老鼠、蚊蝇、麻雀都是疾病的传播者,对饲料、饲料原料导致损耗与污染猪场要及时解决粪便,净化污水,切断产生蚊蝇的根源,才干使猪只健康生长 4.营养  4.1.新鲜 4.2.全价配合饲料 4.3优质,不发霉、变质定期检测饲料霉菌毒素和霉菌活菌含量,定期检测饲料中沙门氏菌的含量 5.兽医防疫 5.1.完善的生产记录生产技术人员应对猪群健康状况和饲养员工作情况做好记录工作对平常生产中的病死猪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发病症状描述,做好剖检记录并对用药状况、免疫情况等要了如指掌,并具体记录在案,做到每周一次小总结,每月一次大总结,并以报告形式报告给主管人员对于生产登记表要经常进行分析,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用相应措施,及时解决,并总结吸取有益经验。

      5.2.生产各阶段的兽医管理猪舍消毒后,要检查消毒效果,看消毒是否彻底天天观测并记录猪只健康状况、舍内温度、湿度、气味、通风等产房内特别要注意测量围产期母猪体温和采食状况等,记录、分析、发现异常及时解决夏季种公母猪舍的温度和疾病期体温控制,由于这直接影响种公母猪的繁殖成绩舍内消毒效果检测见附记部分) 5.3.疫苗、药物的使用一定要严把疫苗、药品质量关,根据实际效果和实验室检测结果来选择疫苗和药物同时要关注运送、保存条件,并规定使用方法得当要培训,纠正工作中的错误操作,严格按说明书使用并坚持一猪一针,针型号适宜,并消毒不打飞针、不漏注,做好免疫用药记录疫苗药物要专人保管,专人免疫,开处方拿药5.4.免疫程序的制定根据猪场猪群的实际抗体效价,结合本场流行病的特点,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附表5仅供参考)  5.5.实验室监测根据实验室检测计划,准时采血检测抗体,来监控猪群免疫水平,通过了解抗体效价,选择最佳的免疫时机,为评价免疫效果提供依据;疾病的诊断检测以了解猪群微生物体系,为疾病防止提供依据此外,畜禽环境、饲料、饮水每季度监测1次    总之,集约化猪场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重点是群体的疫病控制,在目前疫病复杂的形势下,通过健全环境、猪群的健康、卫生防疫、营养、兽医管理各方面的努力,建立可靠的生物安全体系,切实采用综合性的管理和技术措施,才干有效地控制疫病的发生和发展,保证猪场的生物安全,保证猪场可连续发展。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