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国地理分区南方地区.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平***
  • 文档编号:12673227
  • 上传时间:2017-10-2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28.03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国地理分区 南方地区学习目标1、了解南方地区地理位置和范围2、掌握南方地区的气候、地形等自然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3、掌握南方地区的工业分布和主要城市4、掌握南方地区开发面临的问题及综合开发途径区域地理学习思路定位——掌握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分析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确定其发展方向和可持续发展措施课 前 预 习 学 案要求 利用地图册和区域地理,自学主要内容并完成预习学案的填写 教师批改,学生更改记忆课 堂 设 计 设计意图和耗时上课铃前让同学们读书区域地理课本43页的基础知识部分上课流程:环节一 了解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和掌握南方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①投影中国分区地图,确定南方地区的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②投影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温度带分布图、干湿地区分布、中国雨带推移图提取气候的相关信息③投影地形图,提取关于地形的相关信息④投影中国的河流、湖泊分布图,提取关于水文的相关信息⑤投影植被景观图,说出南方地区的自然植被类型等相关信息⑥投影土壤景观图,说出南方地区的土壤类型⑦让学生建立起各个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点中的相关联系,并带领学生在黑板连线。

      培养学生的基本读图能力和分析构建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能力,5—8 分钟环节二 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①展示中国环境问题分布图,读出我国南方地区的相关问题②根据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让学生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自然原因 ③投影中国自然灾害分布图,读图我国南方地区的出现的自然灾害④ 根据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让学生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自然原因 培养学生归纳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和读图提取信息的能力,5分钟环节三 南方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试题运用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形区典型地段的地形剖面完成1~3题KM 1.造成该地形区地表形态变化的主要外力及地质作用分别为( )A.流水、沉积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 C.风力、沉积作用 D.风力、侵蚀作用2.该地形区应重点防御的自然灾害是( )A.洪涝 B.干旱 C.低温冻害 D.滑坡、泥石流3.该地形区可能位于我国的( )A.黄河下游地区 B.长江中游地区 C.云贵高原 D.珠江三角洲4.长江上游地区地形复杂,地势起伏较大,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800~1600mm之间。

      根据所学知识和下列资料,回答(1)~(3)题 (共18分)资料一:见图16 资料二:见图17检验学生的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和综合题的语言表达能力,8—10分钟(1)重庆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面积比重最大的土地类型是 ;在地形坡度5°~25°范围内,随着坡度的增大,水土流失面积比例 (4分)(2)分析影响该区域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有哪些 (6分)(3)提出该区域水土流失的治理对策 (8分)环节四 南方地区的农业发展①投影相关地图,让学生说出我国南方地区的主要农产品的分布并做习题我国某农民张某承包了0.5公顷耕地,种植结构变化如下图当地1月平均气温3℃据此完成5~6题5.张某承包的耕地可能位于A.珠江三角洲 B,太湖平原 C.华北平原 D.松嫩平原6.导致种植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市场需求 B.生产经验 C.自然条件 D.国家政策②分析季风水田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的一种农业地域类型读季风水田农业的分布图,我国人口密度图、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季风水田农业在南方地区发展的区位条件、可能产生的生态问题。

      ③分析立体农业——投影南方丘陵地区的立体农业的景观示意图,分析其形成的主导因素读我国南方某地区的地形构成和农业产值结构图,分析其农业发展是否合理及其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措施④分析基塘农业——混合农业的一种培养学生区位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8—10分钟材料一 珠江三角洲平原上的居民将低洼易有洪患之处挖成池塘饲养鱼类,挖出的塘泥堆于周围,称为“基堤” ,基堤上种植果树、甘蔗、桑树、花卉等,如此既能防洪,又能增加收入,而农作物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物料,尚可投入池中作为饲料,是一种具有生态特色的农业经营方式根据材料分析,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原因是: 读表一和材料二,回答问题表一 1985—1997年珠江三角洲耕地、城市化水平增长率、人均GDP增长率的变化量材料二 2008年珠江三角洲的改革发展规划中指出,珠江三角洲农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是:继续加强蔬菜、水产和畜禽等鲜活农产品基地建设,突破农产品保鲜加工和流通瓶颈,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园艺产业带和农产品现代物流体系分析该农业地域类型自20世纪80年代后逐渐减少的原因⑤分析出口创汇农业创汇农业又称外向型农业。

      它指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以出口创汇为目标,而建立形成的一种农业生产结构和包括农产品加工、销售、科研、金融等各种服务体系在内的农业经济体系请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出口创汇农业的优势区位条件?耕地变化量(万公顷)城市化水平增长率(%)人均工业总产值增长率(%)珠江三角洲 -45.27 +8.75 +66.28环节五 构建区域地理学习的知识框架(板书)总结区域学习的知识框架结构,让学生掌握区域知识的构建框架3—5分钟课堂练习】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形区典型地段的地形剖面完成1~3题1.造成该地形区地表形态变化的主要外力及地质作用分别为( )A.流水、沉积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 C.风力、沉积作用 D.风力、侵蚀作用2.该地形区应重点防御的自然灾害是( )A.洪涝 B.干旱 C.低温冻害 D.滑坡、泥石流3.该地形区可能位于我国的( )KM A.黄河下游地区 B.长江中游地区 C.云贵高原 D.珠江三角洲4.长江上游地区地形复杂,地势起伏较大,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800~1600mm之间根据所学知识和下列资料,回答(1)~(3)题。

      (共18分)资料一:见图16 资料二:见图171)重庆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面积比重最大的土地类型是 ;在地形坡度5°~25°范围内,随着坡度的增大,水土流失面积比例 (4分)(2)分析影响该区域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有哪些 (6分)(3)提出该区域水土流失的治理对策 (8分)我国某农民张某承包了0.5公顷耕地,种植结构变化如下图当地1月平均气温3℃据此完成5~6题5.张某承包的耕地可能位于A.珠江三角洲 B,太湖平原 C.华北平原 D.松嫩平原6.导致种植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市场需求 B.生产经验 C.自然条件 D.国家政策7.中国南方的农业区域差异(1)季风水田农业——读季风水田农业的分布图 我国人口密度图、材料信息(见PPT)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季风水田农业在南方地区发展的区位条件、可能产生的生态问题2)立体农业——读南方丘陵地区的立体农业的景观示意图, 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读我国南方某地区的地形构成和农业产值结构图,分析其农业发展是否合理及其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措施。

      3)基塘农业——材料一 珠江三角洲平原上的居民将低洼易有洪患之处挖成池塘饲养鱼类,挖出的塘泥堆于周围,称为“基堤”,基堤上种植果树、甘蔗、桑树、花卉等,如此既能防洪,又能增加收入,而农作物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物料,尚可投入池中作为饲料,是一种具有生态特色的农业经营方式根据材料分析,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原因是: 读表一和材料二,回答问题表一 1985—1997年珠江三角洲耕地、城市化水平增长率、人均GDP增长率的变化量耕地变化量(万公顷)城市化水平增长率(%)人均工业总产值增长率(%)珠江三角洲 -45.27 +8.75 +66.28材料二 2008年珠江三角洲的改革发展规划中指出,珠江三角洲农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是:继续加强蔬菜、水产和畜禽等鲜活农产品基地建设,突破农产品保鲜加工和流通瓶颈,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园艺产业带和农产品现代物流体系分析该农业地域类型自20世纪80年代后逐渐减少的原因4)分析出口创汇农业——出口创汇农业又称外向型农业它指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以出口创汇为目标,而建立形成的一种农业生产结构和包括农产品加工、销售、科研、金融等各种服务体系在内的农业经济体系。

      请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出口创汇农业的优势区位条件?【课后作业】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方地区那些地区也具有发展口创汇农业的可能?并分析其发展出口创汇农业的优势区位条件?区域地理68—69页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气候: 为主;地处热带、亚热带 地区;降水丰富,多暴雨,雨季 ;降水的季节、年际变化 ;西部近青藏高原地区气候的 差异明显地形:山区面积 ,平原少;西部:高原、山地、 为主;东部:平原、丘陵为主; 地貌为主;云贵高原及广西西部地貌广布土壤,贫瘠; ,肥沃植被地带性植被: 西部山区植被的 地域分异明显水文水系 ,河湖 ,多为 资源丰富补给为主,径流量 ,汛期 , 结冰期,含沙量 构建区域地理学习的知识框架:。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