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龙江省大庆市杜蒙县六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五学制-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全册语文试题.doc
14页黑龙江省大庆市杜蒙县2016-2017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同学们,调整好心情,相信自己,你一定能行!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120分钟2、全卷共三道大题,总分120分题 号一二三总 分命题人得 分梁琼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5分)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的汉字注音(4分) 汉字的形美不可抗拒历代优秀的书法家cn 若繁星,各俱风采王羲之,飘逸 俊朗;颜真卿,粗犷 豪放;柳公权,华美灵巧……名山大川如果少了书法家们的题词就让世人少了一份景仰,小桥流水倘若留有名家的“墨宝”却会因此声名远bō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沿着江堤路走,一路美景令我们心旷神怡,留连忘返B.班长提议星期天去敬老院义务劳动,大家随波逐流,纷纷表示赞同C.校运会中,王蓝同学在100米短跑赛中一鸣惊人,获得了第一名 D.最近,社区开展了许多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明荣知耻”主题文化活动3、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重阳节的习俗很多,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的无限生活的向往 B.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深深地感到只学习好还是远远不够的。
C.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D.王晓峰刚到我们班才几天,许多人还不认得4、下面对联出自哪一部章回体小说?请写出来3分) (1)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 《 》 (2)战官渡本初败绩,劫乌巢孟德烧粮 《 》 (3)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荣国府元宵开夜宴《 》 5、按要求填空8分)(1)学而不思则罔, (《 论语》 八则)(2) ,铜雀春深锁二乔《 赤壁》)(3)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 ?(4)少壮不努力, 汉乐府《长歌行》)(5)《次北固山下》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请写出古诗词中表现乡愁的连续的两句: , 。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随着“低碳”成为关键词,以及先前哥本哈根峰会的失败,环保观念日渐深入人心,全国中小学正掀起创建“低碳校园”的活动,让更多的孩子们了解“低碳生活”的含义,人人争当环保卫士材料一:某小学开展了 “做四好少年创低碳绿色校园”系列活动学校通过校园广播站、橱窗、国旗下讲话等多种形式宣传低碳理念,倡导低碳生活;开展以“节约一滴水、节约一度电、节约一张纸、节约一粒米”为内容的节约资源主题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材料二:成都市某中学,不仅学校的宣传栏里面有很多与环保相关的知识,在教学楼一楼大厅里面也展放了学生用废旧的塑料纸、易拉罐制作装饰的展板,各式各样的宣传海报也贴在学校比较醒目的地方材料三:江西师范大学、江西农业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等7所高校的百余名大学生身穿报纸做的衣服,头戴废旧塑料帽子,用别开生面的行为艺术宣传环保低碳生活,号召市民共同“减碳”1)从以上材料可以得出一个什么结论?(2分) (2)请你对学校开展“低碳校园”活动的提出自己的建议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根据语境仿写句子。
2分) 青春是美好的青春是多彩的朝霞,映照着广阔的天地;青春是智慧的火花,点缀着灿烂的星空; , 二、阅读理解与分析(45分)(一)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8-14题(19分)【古诗词阅读】 阅读下面宋词,完成8-10题6分) 浣溪沙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8、这首词的作者苏轼在蕲水清泉寺看到一种与平常不同的现象,即 ,于是大发感慨1分)9.词的上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致?(2分) 10.这首词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古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1~14小题。
13分)【甲】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谓曰:“吾忘持度!”返归取之及返,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乙】昔楚人有宿于其友之家者,其仆窃友人之履以归,楚人不知也适使其仆市履于肆,仆私其直而以窃履进,楚人不知也他日,友人来过,见其履在楚人之足,大骇曰:“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遂与之绝逾年而事暴,友人踵楚人之门,而悔谢曰:“吾不能知子,而缪以疑子,吾之罪也请为以如初11.解释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1)先自度其足 度: (2)而置之其坐 坐: (3) 他日,友人来过 过: (4) 遂与之绝 之: 12.翻译下列句子4分)(1)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2)其仆窃友人之履以归,楚人不知也 13.甲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 14.乙文中的友人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你的生活体验加以评价。
3分) (二)阅读《读书三境界》,完成15-18题(13分)①读书有三境界:“吞”“啃”“品”②“吞”乃生吞活剥,囫囵吞枣—是充满饥饿感的发奋的青春初潮的标志虽然广收博采难免盲目,进食过速导致腹胀—但这个过程毕竟是日后学富五车、满腹经纶的必不可少的前奏古今中外有许多人都是进入中年后凭“反刍”青春岁月里的泛读而成名成家的吞”虽为知识积累的必经之途,但毕竟是读的低级阶段③“啃”乃咀嚼消化,强行吸收—是志存高远的人生必经的头昏脑涨、寝食不安的砥砺智慧的夜路咬烂磨碎骨头,获取钙质,这当然谈不上享受—但却是峥嵘人生必须付出的艰辛为伊消得人憔悴”是任何一位学有所成的人都不能蠲(juan)免的里程啃”是在“吞”之基础上的知性提高—这是将死的知识化为活的血肉的过程④“品”乃焚香沐浴,如饮醍醐(th比喻灌输智慧,使人彻底醒悟)——是成熟聪颖的心灵与星空的娓娓絮语月下折枝,花前怜玉,豁然贯通的人生不胜惋惜地告别了青春光阴—庄严地踏上了奉献岁月。
浮躁尽除,功利淡化,读书成了颐养灵性的乐事—“默然回首”,天机消溶于慧心品”是在“啃”之基础上悟性升华—这是进入人生创造之园的门票⑤读书人多如牛毛,但大多数都停留在第一境界,仅少数不甘人生庸碌者可进入第二境界进入第三境界,非志强智达者不能但能进入第三境界者,必是成功地穿越了第一与第二境界的人吞”至其博,“啃”至其深,“品”至其灵性—若无博与深,则灵性无其根本⑥举凡大家鸿儒,书读到“品”的份上后,往往将“吞”“啃”“品”三字当成进一步治学的相济并用的三种方法:“吞”文字,“啃”新意,“品”韵致或者是:泛读的“吞”之,精读的“啃”之,需细细体悟的则“品”之⑦对一般的读书人而言,不谈三境界,如能将“吞”“啃”“品”三宇当作对待不同读物的不同阅读方法:用于消遣的书“吞”,有用的书“啃”,启心益智的书不妨“品”—那么,人生同样会受益无穷15、作者认为读书三境界“吞”、“啃”、“品”的具体含义是:(3分)“吞”: “啃”: “品”: 16、作者认为“吞”“啃”“晶”三种读书境界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3分) 17、对本文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文章列举了大量的具体的事实,阐述了读书三境界的观点。
B.本文阐释了“吞书”、“啃书”、“品书”的内涵和三种境界对不同的读书人的意义C.作者善于取譬说理,说理透彻,深入浅出,使读者心悦诚服D 本文在阐释道理时态度平和,言辞中肯,使人易于接受18、你在读中外名著时,采用的是什么读书方法?有什么收获?请略举一例加以说明 (4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