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安顺市西秀区重性精神病监测结果分析.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99611367
  • 上传时间:2022-05-2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7.06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安顺市西秀区重性精神病监测结果分析                    (安顺市疾控中心561000)【Summary】目的对安顺市西秀区2013年监测中发现的重性精神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找出重性精神病的发病规律,为提高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发现率、治疗率、管理率、降低危险行为率寻找方法方法利用国家重性精神疾病基本数据收集分析系统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西秀区重性精神病的罹患率为238.18/10万1980年以后发病数出现上升,经济状况低于当地贫困线的病例较多,明确的职业中农民和下岗无业的人群占比较高,男性高于女性,城区高于农村,青少年开始有发病,20岁-40岁的青壮年是首次发病较为集中的人群结论关注城区失业、无业人群和农民的心理健康,对贫困人群开展心理疏导,缓解中年、男性的压力,尽早介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的引导对于防控重性精神病的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Keys】重性精神病发病情况分析R195A2095-1752(2014)23-0356-02重性精神病是指以精神分裂症为代表的,临床表现有幻觉、妄想、严重思维障碍、行为紊乱等精神病性症状,且患者社会生活能力严重受损的一组精神疾病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偏执性精神障碍、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严重精神发育迟滞等多种类型。

      2012年以来,国家在我市实施中央补助地方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项目的开展进一步完善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和工作机制,开展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社区管理模式,对综合预防和控制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危险行为进行了有效探索本文就安顺市西秀区的重性精神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有利于更好的指导对重性精神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有利于降低病患的危险行为,减少病患对自身和社会的危害1材料和方法1.1个案数据:2012年以来,安顺市组织各乡镇的乡村医生在全市范围内搜索重性精神病病例,数据汇总后由市级派出有精神病诊疗资质的医生到各乡镇现场开展病例的排查和确诊经确诊后的数据录入国家重性精神疾病基本数据收集分析系统1.2病例诊断标准:重性精神疾病的诊断和复核由精神科执业医师依据《临床诊疗指南-精神病学分册》、《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及相关诊疗规范,结合患者精神状况检查、既往病史、体检和辅助检查等进行1.5统计方法采用excel对重性精神病的地区分布,时间分布,年龄、性别和职业等人口学特征进行百分率、构成比等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2结果2.1罹患率西秀区重性精神病的罹患率为238.18/10万2.2地区分布全区共21个乡镇(办事处),按照居住属性划分,农村地区罹患率为179.39/10万,城区为364.89/10万。

      2.3发病时间分布安顺市西秀区重性精神病发病年度分布情况1970年-1979年的发病数最低,1980年-1989年的发病数略有升高,达到年均21.5例,1990年以后,年均发病数升高后维持在较高水平,年均在60例以上2.4发病人群分布2.4.1首次发病的年龄、性别分布不同年龄组男性重性精神病的罹患率均明显高于女性无论男女,20-29岁是首次发病年龄相对集中的阶段,其次为30-39岁2.4.2发病职业分布职业分布中,占比处于前三位的是农民为45%,不详20%,下岗和无业的占12%三者合计占比77%2.4.3病例的经济状况分布68.4%的病例处于当地贫困线标准以下非贫困病例占比为22.10%3讨论安顺市西秀区重性精神病的发病呈现以下特点:1980年以后发病数出现上升,经济状况低于当地贫困线的病例较多,明确的职业中农民和下岗无业的人群占比较高,男性高于女性,青少年开始有发病,20岁-40岁的青壮年首次发病较为集中的人群可以推测,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各方面都在发生着剧烈而深刻的变化在人们物质生活不断提高的同时,来自生活、学业、就业等各方面的压力不断增加导致精神病发病数量明显升高,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城区的发病率高于农村在发病的人群中,贫困、青壮年、男性由于承受的社会家庭责任较重导致发病数量占比较高由于生活或是学业的压力而导致的青少年的发病情况也不容忽视加强精神疾病的防治工作,关爱精神病人及其家庭,是创造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根据重性精神病的发病特征,关注城区失业、无业人群和农民的心理健康,对贫困人群开展心理疏导,缓解中年、男性的压力,尽早介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的引导对于防控重性精神病的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