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拉美特利哲学思想探析.docx
9页拉美特利哲学思想探析 拉美特利(1709-1751)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生理学家1709年12月25日出生于法国圣马洛的一个富商家庭,起初学习神学,成为耶稣会牧师和圣奥古斯丁宿命论教义的信徒后来,由于一方面讨厌神学,另一方面认为做医生能够更好的谋生,因而转向医学,1733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逝世于《百科全书》第一卷出版的那一年虽然没有参加《百科全书》的编纂,但由于他的思想与其很接近,所以人们仍然把他看作是“百科全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一、拉美特利生平与着作 拉美特利,法国启蒙思想家、生理学家、哲学家他出身法国富商家庭,获兰斯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师从着名医生波尔哈维,医术高超,品质坚毅,自称是橡树一样牢靠坚实的唯物主义者,称唯心主义者为“脆弱的芦苇”1745年因出版《心灵的自然历史》受教会迫害,前往荷兰1748年出版《人是机器》,因宣传无神论被迫逃亡普鲁士在普鲁士,他担任国王腓特烈二世的宫廷医生,继续行医和着述,并成为皇家科学院会员先后发表《人是机器》、《人是植物》、《各派体系的提要》、《幸福论》等一系列着作他最负盛名的哲学着作是《人是机器》1734-1745年被任命为格拉蒙公爵率领的法兰西近卫团军医期间曾患病。
他根据对自己病情的观察,获得这样的信念:人的精神活动决定于人的机体组织;思想只不过是大脑中机械活动的结果,当体力上变得更虚弱时,精神功能也会衰退1751年11月11日他由于在自己身上试验新的治疗方法而卒于柏林 二、拉美特利主要哲学思想 1.拉美特利认为,人是机器拉美特利继承和发展了笛卡儿的物理学,但是抛弃了笛卡尔的二元论,他认为物质是唯一的实体,人和动物一样,也是机器拉美特利在其着作中论证物质本身包含运动能力,有感受性,所以构成了动物和人的心灵拉美特利认为,在物质的运动,分解和组合中,经过数不清的配合,会创造出有生命的物种,并由此发展成能思维的人 2.拉美特利认为,物质具有运动力和创造力他批判地继承了笛卡尔的“动物是机器”的思想,进一步得出“人是机器”的结论拉美特利肯定笛卡尔只以物质的原因说明动物的观点,但不同意笛卡尔把动物看成是没有感觉能力的简单的自动机他主张用有感觉、有精神的、活的机器这一新概念来说明人,认为人的身体状况毫无例外地决定人的心灵状况,人的机体组织则是类似钟表那样纯粹由物质的机械规律支配的自动机 3.拉美特利认为,大脑是精神或心灵的所在地。
当外界对象刺激感觉器官中的神经,由神经腔中一种精细的物质“无精”将运动传入大脑,到达了感觉中枢,感觉心灵就在这里接受了各种感觉拉美特利还认为,感觉能力是记忆、反省、想象、情感、判断、意志等心灵的其他各种活动的基础,脑部一旦出现了毛病,脑子和感官之间的通道被堵塞,心灵的一切活动就会停止 4.拉美特利认为,机体组织的不同决定人的智力的不平等,认为天才人物和他们对其他人的教育决定社会历史的发展此外,他还发展了享乐主义学说,断言享乐是生活的目的,所有动机都是自私的 5.拉美特利认为,思想不过是人脑的机能从感觉到思想的产生过程,他猜测到了首先是获得感觉,依靠记忆又把各种感觉积累起来,最后由大脑把各种观念进行排列组合,做出推理、判断,感觉与运动是相互激励的过程他认为:“人脑是感觉中枢,人是一架机器思想和有机物质决不是不可调和的,而且它是有机物质的一种特性拉美特利在扫除偏见之后,以唯物主义的态度,建立起全新的“人体哲学” 6.拉美特利认为,正确解决身心关系,是同正确认识物质分不开的他认为以前的哲学家往往抽象地理解物质,把物质看作是消极的、惰性的实体,致使他们的学说陷入谬误拉美特利还认为,广延性固然是物质的属性,它和物质实体是不可分的,但把物质的属性仅仅归结为广延则是片面的。
物质不仅具有广延性,而且具有运动力、感觉等属性物质本身就包含着运动的能力,根本不需要假设有所谓推动物质的异在因素的存在在使物质活动的推动力中,冷和热是使物质本身运动的两种普遍的能动力量拉美特利认为,既然物质是能动的,它就能自行组合和分解物质好比面粉团子,宇宙万物都是自然用一种同样的面粉团子造成的,只是以不同的方式变化了这面粉团子的酵料而已因此,能思维的人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高贵,不过是用所谓非物质的特殊材料造成的和动物相比,人不过多几个齿轮和几条弹簧因此,按照笛卡尔说动物是机器,人也同样是一架机器拉美特利说:“人体是一架会自己发动的机器架永动机的活生生的模型体温推动它,食料支持它拉美特利认为,感觉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思想则是有机物质——人脑的机能他指出,人的肉体的变化可以直接影响心灵的状态同样,心灵状态对脑子组织的依赖也很明显脑是感觉中枢,人之所以能思想,并不是因为他身上有什么不同于动物的神秘实体,而是由于在一切动物里面,人的脑子最大,表面皱纹最曲折,所以人是一切动物中最聪明的如果脑子受了重伤,人就失去知觉,脑伤痊愈后,人就恢复了知觉他认为,大脑是身体组织中思维的部分,人这架机器活动的动因存在于自身内部,大脑就是这架机器活动的基础,它使整个身体结构保持着有规则的运动。
依此他把人的一切活动都归结为机械运动,用力学的规律加以解释既然人同动物一样,人又怎么高于动物呢?拉美特利认为这是由于教育的奇迹他说:“自然造我们出来,原是为了使我们在动物之下;或者至少是为了这样才更显示出教育的奇迹,只有教育才把我们从动物的水平拉上来,终于使我们高出动物之上教育不仅可以使人高出于动物,教育也可以使别的动物达到人的水平 7.拉美特利认为,认识来源于感觉,感觉是外界事物刺激感官引起的没有感官,没有通过感官而得到的感觉,也就没有观念他说:“除了感官以外,再没有更可靠的向导,感官就是我的哲学家人是怎样获得感觉的呢?他认为,感官通过神经和一种物质为中介而发生作用,当感官受到外界对象的刺激时,感官中的神经就受到了震动,这种震动通过动物精神的运动传递到了大脑,于是心灵便产生了对外界事物的感觉因此,感觉不是由形体直接闯入感官而造成的,而是由形体刺激感官,引起了主体内部的运动造成的拉美特利认为感觉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但感觉并不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而只反映事物在我们感官中所引起的变化,所以感觉的真实性需要进一步加以鉴别他说:“感觉根本不代表事物的本来面目,因为感觉完全依那些为之打开通道的肉体部件为转移。
他认为,感觉传入大脑后,借助于语言符号就形成了观念他清楚地看到思维总是要借助于一定的语词来进行,没有语言就没有思维在没有语言之前,人类还是自成一类的动物 而已,甚至在自然的本能上还不如其他动物以后发明了语言,有了各种各样的知识,人类才超过了其他动物,真正成为人在他看来,在认识的过程中,最初的观念是一个一个孤零零的,形成不了判断,这就要记忆的帮助,把这些观念储存下来然后心灵对这些观念进行比较,有比较就形成了判断、推理拉美特利把这种全部过程称之为“想象”但他认为想象力要善于约束自己,不要随着自己那种只会造成光辉的热情家的一时兴奋任意冲动,“而要善于捕捉、把握它的各种观念,善于从各个方面去观察这些观念,以便见到一件事物的全部——这样,这个善于判断的想象作用便会借助于推理而统摄最大范围的事物”,想象能推理、判断、分析、比较,深入问题 8.拉美特利认为,追求幸福的感情是自然给予我们的,即由我们的生理结构决定的,“自然创造我们全体动物,目的是为了要我们快乐”教会宣扬禁欲主义,违背了人的自然本性,宗教神学是一副“神圣的毒药”拉美特利认为有两种道德,一种是宗教的道德,另一种是合乎人性的道德只有后一种道德,才能使人保持本色,满足自然要求,在思想方面以真理为指南。
信仰不是道德的基础,信神不具有善德的保证没有理由怀疑一个无神论的社会不能维持下去倒是那些神学家们在侍奉一个和平神的借口下,制造起一个又一个战端,弄得民不聊生因此真正说来,“宇宙如果不是无神论的宇宙,就不会是快乐的宇宙”拉美特利还认为,宗教神学的理论本质上是蒙昧主义他指出,宗教神学家在推行蒙昧主义时,还往往同封建专制君主勾结在一起他们下令焚毁唯物主义的进步着作,并把作者们关进宗教裁判所但是,宗教狂热的武器虽然可以摧毁坚持真理的个人,却不能毁灭真理本身拉美特利自豪地说:让伤天害理的暴君们羞愧吧!这些进步思想家们的身体虽然关在监狱里呻吟,可是你们看,光荣已经把他们的姓氏胜利地送上了九霄,“你们下令焚毁的那些着作好像一些被切成千块的水螅,将从灰烬中飞出来,化成千千万万” 9.拉美特利认为,心灵与肉体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根本问题,他围绕这一根本问题将哲学分为唯物论体系和唯灵论体系两大类唯灵论采取的是先天的方法,如笛卡尔、莱布尼茨从上帝和精神出发的玄想唯物论采取的是后天的方法,即通过经验和观察从人体的器官中把心灵解剖分析出来拉美特利赞成后者,认为只有经验和观察才能作为我们的指导在这个问题上只有医生才有发言权,所以在那些曾经是哲学家的医生们的记录里处处都是经验和观察;而那些不曾作为医生的哲学家们一点经验和观察都没有。
拉美特利力图用当时的先进医学知识来论证唯物主义,用生理心理学来说明心灵和身体的关系拉美特利把机械论的原则贯彻到底,他像狄德罗一样论证了物质本身包含有思维能力,因为物质的本质属性除了广延以外,还应该包含运动能力、感受性,由这种能动的物质构成动物和人的心灵是毫无奇怪的,根本不需要上帝的奇迹拉美特利使用大量的观察证据说明精神的生理基础,即表明心灵的特性明显地依赖于身体状况(肉体)在他看来,每个人个性特征的不同是由不同的体质造成的身体有病,心灵也会出现疾病他还考察了食物等于人的精神和性格的影响,每当用各种富有活力的养料、各种烈酒去喂一喂躯体,就会使心灵勇气倍增年龄对于心灵也有必然的影响,因为身体随着年龄变化而变化,心灵随着肉体的进展而进展,年老体衰时,心灵也随之衰弱气候也能影响人的精神状态,气候环境的改变会使人感到水土不服拉美特利以此证明心灵对于身体的依赖关系,从而说明了心和身的统一性他的结论是:“各式各样的心理状态,是和各种身体状态永远紧密地关联着的他还从人的生理特征出发,拉美特利说明了思维器官——大脑的物质性他这样描述大脑功能的机械性:“正像提琴的一根弦或钢琴的一个键受到震动而发出的声响一样,声浪所打击的脑弦也被激动起来,发出或重新发出那些感到它们的活动。
10.拉美特利认为,既然人不过是自然物,人的肉体就是人的根本,所以在他看来,利己主义就是人的本性宗教要求人们牺牲自己的肉体需求,用自己的心灵去侍奉上帝,这本身就是反人性、不道德的人应该顺应自己的自然冲动,追求人生的各种乐趣,这才是道德的但他也反对纵欲,因为纵欲并不能真正利己,人一旦认识到利己是人的普遍本性,就会理智地成全一切人的欲求,达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境界 三、拉美特利哲学思想对后世的重大影响 1.拉美特利人体哲学在医学中的历史地位具有双重性其历史进步性在于,为医学彻底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提供了理论基础,为突破自然哲学医学模式、实现医学思维方式的变革提供了方法论基础,是进化论的先声,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2.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主要的来源,包括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的哲学此外还有近代英法哲学,特别是以培根、霍布斯、洛克、贝克莱、休谟等为代表的英国哲学和以拉美特利、爱尔维修、狄德罗、霍尔巴赫等为代表的法国百科全书派的哲学 3.“人不是机器是对拉美特利“人是机器”观点的继承和发展人不是机器——纪念拉美特利《人是机器》发表250周年山东中医药大学祝世讷1747年,法国启蒙思想家、唯物主义哲学家拉美特利出版了其名着《人是机器》,所提出的观点和所代表的思想,在医学哲学史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时代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