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课程改革下的文言文教学.doc
5页浅谈新课程改革下的文言文教学摘 要 文言作品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结晶,具有极为丰富的精神价值和内涵新课改背景下文言文教学任重而道远,教师要转变陈旧观念,改变单一、无效教法,提高文言教学效果本文针对在高中文言文教学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新课程下的高中文言文教学关键在于教师: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树立新课程意识,认清文言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教师要舍得放手,在教学中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他们进行合作探究性学习;教师要构建师生交流的平台,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以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关键词 新课程 文言文 教学当前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 但相比之下, 文言文教学改革则要滞后的多传统文言文教学形成了特定的模式教学目的是应对考试,追求现成的、确定的知识,以字词句意义的读解为终极目标从教学的内容、方法到评价,构筑了一个独立的体系这种“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教法使得文言文教学课堂枯燥沉闷它既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又窒息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生气与活力。
如何改变这种被动的教学局面,使文言文教学走出困境,对此,我有以下几方面思考一、 改变传统模式,走出教学误区传统文言文教学实践中多采用灌输式或讲析式的教学模式, “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八字真经”,被许多教师奉为至宝,他们单纯以讲、记、背、默、译为线,教学的流程方式机械、刻板,缺少创意;不重视文章自身特点,用同一种模式组织教学,没有互动,没有激情这种课堂教学导致教和学的脱节,缺少探索与研究,缺少师生的互动,严重地束缚着学生的思维,遏止了学生的创造力,令中国传统文化的名篇沦为学生难以接受、甚至拒绝接受的“残羹冷炙”另外,承担着授业、解惑任务的教师不向学生讲解文言文的社会功能(比如提高写作水平、提升文化品位等),学生不懂得自己为什么要学这些“之乎者也”,学它干什么,好像不学也可以所以我们的学生对文言文就不会感兴趣,自然也不会对文言文加以足够的重视这些传统的教学模式掣肘了文言文教学,如不走出这些误区,新课程改革中文言文教学改革将会成为一句空话二、课堂教学中要讲求“文”与“言”的和谐文言文教学一定要注意“文”与“言”的和谐传统文言文教学重“言”轻“文”,即重文言词句解释和翻译,轻文章内容情感的理解和感悟。
这种教学模式往往把一篇有血有肉的美文变得支离破碎的文字组合,文言文教学好象成了对一具具尸体进行解剖,当然会使学生索然寡味于是,有些老师便矫枉过正,重“文”轻“言”,即只重文章内容的分析鉴赏,而忽视文言字词的解释,完全把它等同于白话文来教我听过很多公开课和研讨课,几乎都是老师一上来就叫学生分析探究(有些老师即使讲一点文言字词,也是寥寥带过,走马观花),学生因为没有看懂文章本身,当然是启而不发或是答非所问不知所云其实,文言文有其独特性,由于文言文创作的时间离现在都较远,词义、句法与现代汉语差别都很大,如果不先弄懂语意而去分析内容,无异于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皮之不存,毛将安附”?所以,我认为文言文教学先叫学生弄懂文意是基础有人会认为我又回到传统教学的老路,其实不然,传统教学是老师占据课堂的主体,以老师“一言堂”的方式呈现,新课程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三、强化诵读,让学生在诵读中体会古典文学作品的魅力诵读是千百年来人们从学习文言文的实际过程中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和好经验古人云: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可以说,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唯一正确途径,是学习文言文的一把钥匙,除此别无他法。
但应注意在诵读时应注意句读,注意去理解它的意思,注意作者的思想感情,而不是去死记硬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对学生进行诵读指导第一遍可称之为“吟读”,学生根据注释和工具书读准字音,揣摩其停顿、轻重、语气和节奏等紧接着再高声朗读,除读出轻重缓急和节奏语气外,力求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略作品内涵,我把它称之为“品读”,最后,在弄懂文章思想情感的基础上再进行“美读”,直至熟能成诵读的方式可灵活多变,如采取单独读、齐声读、分组读、男女读、竞赛读、配乐读、目标读等,营造一种文言文学习的语言环境,在多次诵读的过程中去感知文言文的用词特点、句式结构、语言习惯、语气句读、情感态度等等,熟的结果是把一种语言习惯深深印在脑海里,久而久之,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了情操、提高了写作能力,也使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到古典文学作品的魅力,进而热爱古典作品四、以学生为主体,加强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只有把自主学习的空间还给学生,避免“满堂灌”式教学,这样才不会便学生觉得“眼前一堆字,脑中灌糨糊”,应该通过教学手段的变化,多种方法的运用,让学生在愉快学习知识的同时,能力也有所提高文言文教学最容易走入“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的误区,其结果是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吃力,因为课堂缺少探索和研究,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知识掌握势必不牢。
文言文教学同样应倡导自读──质疑──讨论,强调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课文,发现问题,然后采取合作、探究式教学方法,通过师生互动,相互讨论,最后解决问题教师不必顾虑这样组织教学会影响教学进度,也不要担心自己准备的知识没有全部传授给学生,关键要看学生的思维是否在课堂中得以充分的发挥,学生的能力是否在课堂中得到培养和提高总之,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要转变教学理念,在文言文教学上要力求创新,绝不能穿新鞋走老路,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真正热爱我们的古典作品,进而提升他们的文学鉴赏品位,继承和发展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让中国的古典文学艺术光辉永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