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语文养花教案范文5篇.docx
14页小学语文养花教案范文5篇 《养花》一文是作家老舍先生一篇有名的散文文章讲述了老舍先生的养花实践,在养花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养花带来的乐趣,抒发了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小学语文养花教案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小学语文养花教案篇一 一、教材简析: 《养花》是老舍先生的一篇散文,通过写养花的过程,表达了养花的乐趣: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工夫、置之不理、三年五载、循环、自生自灭、一来二去、门道、昙花、秉烛夜游、见识”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培养热爱生活、健康向上的思想感情 4、学习作者叙事具体、清楚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作者是怎样把养花的乐趣写具体的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整合: 1、从家中收集一些有关花卉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2、回忆或向家长了解一些养花的常识或经历。
五、教学用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及要求: 1、检查预习,掌握生字词,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2、交流资料,理解作者养花的原因及养花的种类 二、教学步骤: (一)导入: 1、出示花卉图片,说说花卉的名称 2、交流养花的知识和乐趣 3、揭示课题 (二)检查预习 1、指名认读生字词,纠正错误的读音;说说难记、难写的字 2、说说预习课文之后对老舍先生养花的经历有哪些了解 (三)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1、默读全文,思考:老舍先生从养花中得到了哪些乐趣?(画出能概括全文的中心句) 2、由中心句回顾全文,理清课文脉络,说说课文先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3、交流 (四)理解作者养花的原因及种类 1、指名读第一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这一段写了养花的什么? 2、指导朗读,读出作者对花的喜爱之情 3、自由读第2段,思考:这一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4、指导朗读 (五)自由朗读全文,体会作者养花的乐趣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及要求: 1、继续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老舍先生养花的乐趣。
2、学习作者叙事具体、清楚的表达方法 二、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老舍先生总结出养花有哪些乐趣呢?他又是怎样把这么多种乐趣写具体、写清楚的? (二)理解3—6自然段,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养花的种种乐趣写具体的 1、自由选择喜欢的段落,细读,体会作者是如何把每一种乐趣写具体的 2、分组(根据选择的相关段落)进行交流 3、全班交流,学习作者言之有序、具体清楚的表达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3—6段,边读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总结全文 1、指名读第7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2、自由读,体会其作用 (四)朗读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五)作业: 1、找出课文中最能体现作者爱花的句子,读一读,再抄下来 2、写一篇文章表达自己的一种乐趣,注意写具体 [板书设计] 养花 长见识 有益身心 养花的原因→养花的好处 分享快乐 总结养花的乐趣 有喜有忧 小学语文养花教案篇二 课文说明: 本文是我国现代着名作家老舍先生1956年12月12日发表在《文汇报》上的一篇散文。
文中讲述了“我”养花的情形,从中感受到养花既须劳动,有长知识,能给人们带来乐趣,抒发了“我”爱花、爱养花,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会养花既须劳动,又长知识,能给人们带来乐趣,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的情趣 2.学习课文安排材料的方法,把作文写得有条理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并用“不是……就是……”,“要是……就……”造句 4.熟读课文,概括中心思想,背诵第四至第七自然段 二、教学时间: 三课时 三、教学重点、难点: 训练重点是学习课文安排材料的方法课文层次清楚,句和句,段和段之间连接紧密,过度自然,逻辑性很强,着重引导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有条理地谈养花的乐趣的,逐段阅读,在理解的基础上概括每段的意思有几处议论明理的句子学生理解稍困难些,其余的内容都比较易读易懂应强化学生自读体味 四、教学过程: 指名分节读课文,找出中心句 思考:找出能概括本文中心的句子这中心句是从哪几方面来说养花的乐趣的? 明确:中心句是课文最后一节: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有喜有忧,有笑有泪”,讲的是对花的关心,情感体验; “有花有果,有香有色”讲的是劳动成果;“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讲的是养花的意义 练习背诵第七节 1.理解课文内容 提问:课文从三个方面写了养花的乐趣,每一方面内容各在课文中的哪一部分? 学生发言后明确:有喜有忧,有笑有泪: 第五、六自然段有花有果,有香有色: 第一、二自然段既须劳动,又长见识: 第三、四自然段学习五、六自然段 ⑴齐读课文 ⑵思考:作者为什么“喜”和“笑”?画出句子来读一读又为什么“忧”和“泪”? 画出句子来读一读为什么把“忧”和“泪”也当作是养花的乐趣?发言后归纳:因为与别人一起分享劳动成果,从中得到乐趣 (送牛奶的.同志夸花“好香”,和朋友们一起赏花,把花分给朋友们);养花也有忧伤,(菊秧被砸死了,全家几天没有笑容)从养花中体味到“忧伤”的情感,这也是一种乐趣分页标题#e# 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问:第五自然段可分为几层意思?第五、六自然段是怎样紧密连接起来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明确:第五自然段可分为三层意思夸花赏花赠花第五、六自然段之间,侧重在内容上的承接,“当然,也有伤心的时候,今年夏天就有这么一回。
这一句中“当然,也有————”与下面内容衔接起来这样写,文章显得结构严谨 ⑷指名读课文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Ⅰ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有花有果,有香有色”的句子 Ⅱ思考:哪些语句写出作者爱养花,把养花当成一种乐趣?读语句谈感受归纳:句子 ①花开得大小好坏都不计较,只要开花,我就高兴 ②在我的小院子里,一到夏天满是花草 ③我只养一些好种易活的自己会奋斗的花草因为爱花,所以爱养花只把养花当作生活中的一种乐趣,养平凡的花也有乐趣 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Ⅳ指导造句:不是……就是……读原句:北京的气候……夏天不是干旱,就是大雨倾盆……会忽然闹霜冻 了解:这是一个选择关系的复句,同时存在好几种情况,从中选择两种情况 讨论,口头造句:学生互平互议学习三四自然段1指名读课文, 思考: ①第三自然短与第一、二自然段是怎样紧密连接起来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②作者是怎样养花的?从中得到了什么乐趣? ③“如此循环……胜于吃药”指的是什么? ④“多么有意思呀!”“这多么有意思呀!”这两句分别是对什么来讲的?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分小组讨论汇报,明确: 1)第三自然段开头用“不过”一词承接上文,然后用“尽管花草自己会奋斗,我若是置之不理,任其自生自灭,大半还是会死的。
一句进一步加以补充说明,这个承上启下的转折句,使上下文紧密的连接起来 2)作者天天照管花草像好朋友似的关切(好朋友——关切)它们;浇浇这颗,搬搬那盆;天气突变时抢救花草养花能增长知识,从获取知识中得到乐趣;养花要付出辛勤的劳动,从劳动中获得乐趣 3)作者有腿病,不利于行和久座,于是写一会儿就到院子里去看看,浇浇这颗,搬搬那盆,然后再写一会儿,然后再出去如此循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得到适当的调节,胜于吃药 4)“多么有意思呀!”是指“摸着门道,花草养活了,而且三年五载老活着这多么有意思呀!”是指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有益身心,天气突变,抢救花草,付出辛勤的劳动这两句话表达了作者爱花的思想感情分页标题#e# 2.齐读课问后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指导造句:要是……就……读原句:要是赶上狂风暴雨或天气突变,就得全家动员抢救花草,十分紧张 了解:这是一个假设关系的复句假设遇到这种情况就会产生那种结果学生讨论,口头造句评议 4.练习背诵第四自然段学习课文安排材料的方法 (1)第七自然段与第二至六自然段有什么关系?与第一自然段有什么关系?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2)明确:第七自然段与第二至六自然段是分总关系。
与第一自然段前后照应在全文中起了总结、点名中心的作用全文层次清楚,句与句段与段之间逻辑性强过渡自然而巧妙,语言间洁、准确开头讲“把养花当成一种乐趣接着从不同方面讲述养花的 乐趣,最后概括起来总述,点名中心全文条例十分清楚 (3)总结全文课文是怎样有条理地讲述“我”养花的乐趣的? ①总起,养花的目的当作一种乐趣 ②养什么花好种易活的花 ③养花要摸门道增长知识 ④养花要付出辛苦有益身心 ⑤养花使人喜悦夸、赏、赠 ⑥养花使人伤心几天没有笑容 ⑦养花的乐趣有……有……既……又…… 总结全文 1.读中心句 2.概括中心:本文抒发了作者,爱花、爱养花、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作业: 1.复习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背诵四、五、六、七自然段 4.完成练习册 小学语文养花教案篇三 教学目标: 1、学会4个生字及新词,积累自己喜欢的好词好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否定句和反问句的表达效果 3、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体验生活,抒发真情实感的表达方法;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老舍先生从养花过程中得到了哪些乐趣?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养花的乐趣写具体的 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引入课题,简介作者 1、老师带来了一些花,给大家看看点课件) 2、看了这些花,有什么感受?同学们,你喜欢花吗?哪位同学养过花?把你养花的感受说一说学生自由发言) 二、初步感知,把握主要内容 1、今天,我们学习《养花》板书:23 养花(齐读课题) 2、大家都预习了,作者是谁?来,把你们了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