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逻辑第六章第二节 批判性思维与能力型考试.docx
11页第二节 批判性思维与能力型考试能力型考试的设计是基于批判性思维的理念之上的批判性思维理念关注的核心问 题是逻辑知识与逻辑思维能力之间的关系,或者更一般地,是知识和能力之间的关系 显然,任何有成果的思维离不开知识但是,掌握的知识越多,是否便意味着思维能力 越强?特殊地,掌握的逻辑知识越多,是否便意味着逻辑思维能力越强?承载各种不同 知识内容的具体思维中所体现出来的思维能力之间,是否具有一般的可比性?是否存在 一种相对独立于各种专门知识,包括逻辑专门知识的逻辑思维能力?这种能力,如果存 在的话,是否与生俱来存在差异?后天可否训练?这种能力的差异是否可测试?人的素 质,主要由什么决定?知识还是能力?等等批判性思维理念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已在上一节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本节我们来专门 讨论一下能力型考试,以期加深对批判性思维的理解一、 能力型考试简介1. 国外的能力型考试逻辑思维能力是人最重要的一种核心能力西方对逻辑的重视反映到学历教育和非 学历教育各个领域,申请美国大学研究生院所要求通过的三大标准化考试——研究生入 学资格考试GRE (Graduate Record Examinations)、进入商学院攻读MBA的入学资格考 试GMAT (Graduate Management Admission Test)和进入法学院攻读JD的入学资格考试 LSAT(Law School Admission Test),都是以逻辑思维能力为主要测试目标的能力型考试。
具体地说,这三类考试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部分:逻辑推理(Critical Reasoning )直 接测试考生的逻辑与批判性思维能力;批判性阅读理解(Critical Reading Comprehension) 和数据充分性分析(Data Sufficiency)通过对文字和数学内容的理解测试考生的逻辑思 维能力;批判性写作(Critical Writing)同时测试考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例如: 下面是摘自一份地方性报纸的编者按: “过去的冬天里, 200 名学生从Waymarsh 州立大学前往州府大楼抗议对各项州立大学项目基金进行削减的计划另外 12000 名 Waymarsh 学生显然对他们的教育不太关心:他们或是留在学校里,或离开 过寒假由于不抗议的人群更大,他们比抗议人群更有资格代表州立大学学生所以州 立法会不必理会抗议者讨论你觉得这个意见的推理如何你的论述中必须分析在这个意见中推理的线索和 证据的使用举例而言,你需要考虑推理的基础中有没有可疑的假设,有没有什么其他 解释或者反例可以削弱结论你也可以讨论什么样的证据可以加强或者反驳这个意见,做什么样的改变会使其听起来更合理,什么样的东西可以帮助你更好评价这个结论。
这是一道批判性写作的能力型题目,要求写一篇500 字左右的评论文章对前面提供 的推理进行分析像这样的题目是没有标准答案的,考生可以任意发挥,然后由主考方 据以评价其文字表达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总的来说,能力型考试测试的都是相对独立于逻辑专门知识的日常的逻辑思维能 力,也就是批判性思维能力这就是为什么对于能力型考试来说,逻辑试题的设计应当 尽量避免或减少解题过程对相关逻辑知识及其运用的依赖一道逻辑试题对批判性思维 能力的区分度越高,这道试题的质量就越高,反之,则越低2. 国内的能力型考试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逐步与国际接轨,我国的各类专业硕士入学考试、国 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以及企业新员工招募笔试也在逐步借鉴国外的能 力型考试模式,其中逻辑思维能力测试是一个重要环节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MBA联考)、公共管理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 试(MPA联考)、会计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MPAcc联考)及其他多类专业统一举 行的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GCT)都属于能力型考试这些专业学位作为具有 职业背景的一种学位,是为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置的MBA 与 GCT 考试大纲规定:“逻辑部分试题内容涉及自然和社会各个领域,但并 非考核有关领域的专业知识,而是考核考生对各种信息的理解、分析、综合、判断、推 理等日常逻辑思维能力。
也就是说,MBA与GCT逻辑试题不同一般的逻辑试题,其 重点并非考核逻辑专业知识,而是考核考生的日常逻辑思维能力由于任何科学都是应 用逻辑,而逻辑知识是对各门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因而即使不具备逻辑专业知 识,仍然可以自觉或不自觉地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然而,试题毕竟涉及诸多逻辑 知识内容,因此,如能掌握一些逻辑知识,并自觉地加以运用,无疑可提高解题效率从历届MBA与GCT逻辑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和要求的不同,每套试题都大致包括 了三种题型:一是直接涉及逻辑专业知识,需要专业性较强的逻辑知识解题的题型,简 称知识型;二是间接涉及逻辑专业知识,解题过程中主要依靠日常的逻辑思维能力,也 涉及一些逻辑专业知识能力的试题,简称知识-能力型;三是不涉及逻辑专业知识,着 重考核逻辑思维能力的试题,简称能力型但这三种题型的区分并不是绝对的,往往需 要考生根据解题经验自己进行把握知识-能力型逻辑试题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涉及相关的逻辑知识第二,不是测 试考生对相关逻辑知识的掌握,而是测试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第三,掌握相关的逻辑 知识对于正确解题并不是完全必要的(这是知识-能力试题与知识型试的区别),但掌握 并正确运用相关的逻辑知识有利于正确、快速地答题。
第四,部分知识 -能力型题对于 一般考生(即未曾系统学过逻辑学的考生)来说,从思考相应的逻辑知识及其运用入手 有可能使原本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因此正确的方法是直接将其作为能力型试题来思考[例] 过去,我们在道德宣传上有很多不切实际的高调,以致于不少人口头说一套、 背后做一套,发生人格分裂现象通过对此种现象的思考,有的学者提出,我们只应该要求普通人遵守“底线伦理根据你的理解,以下哪一选项作为“底线伦理”的定义最合适?A. 底线伦理就是不偷盗、不杀人B. 底线伦理是作为一个社会普通人所应遵守的一些最起码、最基本的行为规范和准则C. 底线伦理不是要求人无私奉献的伦理D. 如果把人的道德比作一座大厦,底线伦理就是该大厦的基础部分[解析]:A、C和D项都不正确,因为都违反了相应的定义规则A项不符合“定义 必须相称”的规则,犯了 “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C项不符合“不得以否定句给正概 念”下定义的规则;D项不符合“定义不得运用比喻”的规则所以,正确答案是B这是 2003 年的一道 GCT-ME 逻辑试题这道题涉及概念定义的逻辑知识但掌握相 关的逻辑知识,对于正确解答该题并不是必要的也就是说,该题所要测试的,至少不 仅是相关的逻辑知识。
一个不熟悉相关逻辑知识但正确解答了该题的考生,依据的显然 是某种独立于相关逻辑知识的思维能力这种思维能力,正是该题所要测试的二、 能力型考试的十大题型1. 推论型假设题干成立,让考生从中推出某些结论典型格式:“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以 下哪项一定为真?”[例] 如果你犯了法,你就会受到法律制裁;如果你受到法律制裁,别人就会看不 起你;如果别人看不起你,你就无法受到尊重;而只有得到别人的尊重,你才能过得舒 心从上述叙述中,可以推出下列哪一个结论?A. 你不犯法,日子就会过得舒心B. 你犯了法,日子就不会过得舒心C. 你日子过得不舒心,证明你犯了法D. 你日子过得舒心,表明你看得起别人E. 如果别人看得起你,你日子就能舒心[解析]:正确答案是 B从题干顺推,我们能够得到选项B你犯了法,日子就不会过得舒心我们来看选 项 C :你日子过得不舒心,证明你犯了法这不一定日子过得不舒心,还可能是病了 呢,还可能是没钱花呢不犯法”只是“日子过得舒心”的必要条件选项A “你不犯 法,日子就会过得舒心”,这又把“不犯法”当成“日子过得舒心”的充分条件了选 项D不着边际选项E也把“别人看得起你”当成了 “日子过得舒心”的充分条件了, 这不对,应该是必要条件,别人看得起我,可是我就是找不到女朋友,日子也舒心不了。
2. 预设型用某一选项在题干推理的前提和结论之间“搭桥”,使其逻辑关系明朗化典型格式:“ 以下哪项陈述是上述论证所隐含的假设?”[例] 心脏的搏动引起血液循环对同一个人,心率越快,单位时间进入循环的血 液量越多血液中的红血球运输氧气一般地说,一个人单位时间通过血液循环获得的 氧气越多,他的体能及其发挥就越佳因此,为了提高运动员在体育比赛中的竞技水平, 应该加强他们在高海拔地区的训练,因为在高海拔地区,人体内每单位体积血液中含有 的红血球数量,要高于在低海拔地区以下哪项是题干的论证必须假设的?A. 海拔的高低对运动员的心率不发生影响B. 不同运动员的心率基本相同C. 运动员的心率比普通人慢D. 运动员在高海拔地区的心率不低于在低海拔地区[解析]:正确答案是 DD 项是题干的论证必须假设的,否则,如果事实上运动员在高海拔地区的心率低于 在低海拔地区,那么即使在高海拔地区,人体内每单位体积血液中含有的红血球数量, 要高于在低海拔地区,但由于心率较慢,单位时间进入循环的血液量较少,因而单位时 间里血液中运输氧气的白血球并不见得就多,因而通过血液循环获得的氧气并不见得就 多,因而在高海拔地区训练的运动员的体能及其发挥并不就能较佳。
A 项的断定过强,不是题干的论证必须假设的例如,如果事实上海拔越高,运动 员的心率越快,即A项的断定不成立,但题干的论证并不因此不成立B、C两项显然与 题干论证无关3. 支持型用某一选项去补充其前提或论据,使题干中推论过程的理由更加充分典型格式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题干中的观点?”[例] 贾女士: 你不应该喝那么多白酒你应该知道,酒精对人的健康是非常不利的陈先生:你错了我这样喝白酒足足已经有15 年了,可从来没有喝醉过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加强贾女士对陈先生的劝告?A•许多经常醉酒的人的健康受到了严重的损害B. 喝酒能够成瘾,喝酒的时间越长,改变喝酒的习惯就越为困难C•喝醉并不是酒精损害健康的唯一表现D .事实上,15年陈先生也醉过几次[解析]:正确答案是 C贾女士劝告陈先生少喝白酒的理由是,酒精对人的健康非常不利陈先生拒绝贾女 士劝告的理由是,他这样喝白酒有15 年没醉过选项 C 断定喝醉并不是酒精损害健康的唯一表现,如果这一断定是真的,则显然就 不能因为没有喝醉而否定酒精对健康的损害因此,C有力地否定了陈先生的观点而加 强了贾女士对陈先生的劝告其余各项都有助于加强贾女士对陈先生的劝告,但力度不 如C项。
因为A、B和E都不能构成对陈先生的观点的反驳;D项虽然构成了对陈先生的 反驳,但力度相当小4. 削弱型用某一选项反驳、削弱或者质疑题干中的推论过程典型格式:“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题干中的观点?”[例] 一位海关检查员认为,他在特殊工作经历中培养了一种特殊的技能,即能够 准确地判定一个人是否在欺骗他他的根据是,在海关通道执行公务时,短短的几句对 话就能使他确定对方是否可疑;而在他认为可疑的人身上,无一例外地都查出了违禁物O 品以下哪项如果为真,能削弱上述海关检查员的论证?I、在他认为不可疑而未经检查的入关人员中,有人无意地携带了违禁物品II、在他认为不可疑而未经检查的入关人员中,有人有意地携带了违禁物品III、在他认为可疑并查出违禁物品的入关人员中,有人是无意地携带的违禁物品A. 只有I和IIIB. 只有I和IIC. 只有II和IIID. I、II 和I。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