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故事答案及赏析.doc
4页《雨》故事答案及赏析 陈与义 潇潇十日雨,稳送祝融②归 燕子经年梦 ,梧桐昨暮非 一凉恩到骨,四壁③事多违 衮衮繁华地④,西风吹客衣 注:①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人这首诗作于政和八年(1118),当时作者正闲居京城等候授职②祝融:火神,这里指夏季③四壁:家徒四壁,指穷困④衮衮:众多,这里指众多居高位而无所作为的官吏繁华地:指京城 1.第二联两句诗是意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5分) 答:秋已来临,燕子将要南归,一年恍假设一梦梧桐经一场雨打,已与昨晚的不同了作者借燕子、梧桐在雨中的感受,表达了自己怀旧、失落的感情第一句如理解为“燕子将要南飞,想到一别就是一年,以后对旧巢只能在梦中见到”,也可给分 解析:此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颔联主要是借景抒情,明确传统意象燕子、梧桐的含义是答题关键燕子经年梦”较难理解 2.前人认为这首诗写雨是妙在“假设即假设离”,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简述理由6分) 答:同意虽然诗题是“雨”,但作者却不是正面描写雨势、雨景,而是通过写动和人在雨中的感受来写雨,这就给人一种假设即假设离的感觉。
假设答不同意,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解析:此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主要要理解“假设即假设离”的含义:“好象接近,又好象不接近①形容对人保持一定间隔②形容事物含混不清假设即”指接近,始终表达在题目上,通过动植物和人的感受能感觉到雨;“假设离”表达在诗中没有直接点出“雨”,但而是通过写动植物何人在雨中的感受来间接写 3.颔联没有描写燕子、梧桐在雨中的景象,而写其在雨中的感受这样写能构成什么意境?且蕴含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结合诗句详细分析 答:诗的第三句写秋燕将南归,回忆一年遭遇,竟然恍如一梦第四句写梧桐经雨凋谢,惨淡之象已与昨暮不同这样的情景组合起来就构成了凄迷幽邃的意境这其中“燕子”、“梧桐”的意象蕴含了诗人怀旧之思、失志之慨 1. 潇潇十日雨,稳送祝融②归 潇潇:小雨貌 稳:稳当,稳步 祝融:火神,代指夏季 直译:连续十天的绵绵秋雨,稳步把夏天送走了 2. 燕子经年梦,梧桐昨暮非 经年:一年 直译:燕子南飞后未来一年都只能拥有梦幻了,(因为)梧桐经过这场连绵秋雨昨天黄昏已经和先前不一样了 3. 一凉恩到骨,四壁事多违。
凉:指秋雨驱赶夏天炎热后所带来的凉爽 恩:恩惠 四壁:家徒四壁,指穷困 违:违背 直译:天气一凉爽这恩惠真是到了骨子里,但是家徒四壁使很多事情违背心意 4. 衮衮繁华地,西风吹客衣 衮衮:衮衮:众多,这里指众多居高位而无所作为的官吏 繁华地:指京城 西风:秋风 客:闲居京城的诗人自指 直译:在这拥有众多无所事事的官吏的京城里,阵阵寒冷的秋风吹动着我这寓居京城等待授职的游子的衣服 虽然诗题是“雨”,但作者却不是正面写雨势、雨景,而是通过写动植物和人在雨中的感受来写雨,这就给人一种假设即假设离的感觉. 这首诗并不是单纯的描写雨中景物,而是写动物、植物以及诗人在雨中的感受,透过数层,从深处拗折,在空中盘旋 开头两句点出雨,说十日萧萧之雨(“萧萧”同“潇潇”,风雨声),将炎热的夏天送走了祝融”是夏神,此处借用,指夏天三、四两句离开雨说,而又是从雨中想出,其意境凄迷深邃,决非常人意中所有秋燕将南归,前迹,恍如一梦;梧桐经雨凋落,已与昨暮不同其实,燕子与梧桐并无此种感觉,乃是诗人怀旧之思、失志之慨,借燕子、梧桐以衬托出来而已五、六句写诗人自己在雨中的感受。
一凉恩到骨”,直凑单微凉”上用“一”字形容,已觉新颖矣,而“一凉”下用“恩”字,“恩下又用“到骨”二字,真是剥肤存液,迥绝恒蹊这句话既说明了秋雨到来的凉爽舒适对人来说是一种莫大的恩赐,又何尝不是这个失落和才子对皇恩的期盼! 第六句是说穷居寥落之感末两句宕开去说衮衮”,多也,“繁华地”指京都;在繁华浩穰的京城之中,自己只是“西风吹客衣”,言外有“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之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