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常见病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知识讲座.doc
13页学校常见病、传染病预防知识讲座 第一篇 概 述 学校健康教育的目标 健康教育的内容:传授健康知识、建立卫生行为、改善环境 总目标为: 提高儿童青少年自我保健、预防疾病的意识,逐步建立、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自觉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身心健康,改善生活质量 学校健康教育的要求: 掌握一定的卫生知识,包括个人卫生习惯、营养、体育锻炼、防病保健、环境卫生、心里卫生、安全措施等与健康的关系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心理状态,了解不同阶段的生长发育情况,特别是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变化;改变不良行为、建立健康行为、改善环境,促进身心健康 教育部明确规定,将学生常见病防治、学校健康教育、改善学校环境和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并列,作为基层学校应完成的学校卫生四大基本任务 1992年卫生部、教育部联合颁发“全国中小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法”(1992—2000),确定视力不良、沙眼、龋齿、肠道蠕虫感染、贫血、营养不良等六病为重点防治的学生常见病 学校重点传染病: 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细菌性痢疾,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水痘,肠道蠕虫病。
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者 第二篇 各种疾病的预防 一、预防近视眼 凡裸眼视力低于5.0的,一般称为视力低下近视是指眼睛辨认远方(5米以上)目标的视力低于正常,但视近正常,近视眼是由于眼对光的曲折力同眼轴长度不相适应造成的包括:眼轴长度正常,晶状体的曲折力过强;晶状体的曲折力正常,而眼轴长度过长用眼卫生习惯不良及遗传因素是造成近视的主要原因 预防近视的措施 锻炼身体,增强体制;注意营养、不挑食;改善照明、端正坐姿;节制看电视、用电脑;经常望远,做眼保健操 二、预防沙眼 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结膜角膜炎,是致盲眼病之一因其在睑结膜表面形成粗糙不平的外观,形似沙粒,故名沙眼 怎样预防沙眼 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被褥、毛巾、手帕、枕巾等物品常常洗晒,保持干燥; 不能共用洗脸、洗澡的毛巾、脸盆; 积极锻炼身体,注意饮食营养,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三、预防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急性肠道传染病 传染源:病人及带菌者。
传播途径:粪口途径传播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 细菌性痢疾的预防 对病人要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对餐饮人员及儿少机构的相关人员应定期体检,发现带菌者应调离岗位 搞好饮食饮水卫生及个人和环境卫生,做好三管一灭,即管水、管粪、管饮食及消灭苍蝇 四、感冒和流行性感冒 人的鼻腔、咽、喉部是肺呼吸前端通道,称做上呼吸道发生在这些部位的急性炎症称之为感冒,多 数是由于病毒引起,是最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感冒的一种,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预防措施: 经常开窗透光,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根据季节变化增减衣服,注意防寒保暖; 均衡饮食,充分休息,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流行季节,避免到空气流通不畅、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减少集会; 注意个人健康卫生习惯,打喷嚏、咳嗽和擤鼻子后要洗手; 每年于夏末秋初接种流感疫苗 五、预防肺结核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如身体出现低热、盗汗、疲倦、体重下降、长期咳嗽和痰中带血(连续三周以上)应怀疑自己是否患上了肺结核。
肺结核主要是通过肺结核患者和带菌者传染肺结核通常经空气中带菌的飞沫传播 预防措施: 控制传染源,早发现,早隔离; 切断传播途径; 接种卡介苗 六、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人感染上乙脑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多数呈隐性感染,感染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故患者大多为10岁以下儿童,尤以2-6岁发病率高 传染源:人和动物(包括家畜、禽类) 传播途径:经蚊虫叮咬传播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 预防的主要措施: 搞好环境卫生,消灭蚊子; 在蚊子较多的地方生活,白天要涂抹防蚊药,晚上睡觉要挂蚊帐; 要按时打乙脑预防针; 发现病人要及时隔离治疗; 七、狂犬病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俗称恐水症人感染后病死率几乎100%带狂犬病毒的狗、猫等家养或野生动物是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 如何预防狂犬病 以犬类管理为主捕杀野犬,对家犬进行登记和疫苗接种,对病死动物要焚毁或深埋处理狂犬病目前尚无特殊疗法当人被咬伤后,应立即用肥皂水反复冲洗伤口至少半小时,挤出污血,并及时到疾控中心注射狂犬疫苗。
建议养狗者进行预防接种 八、预防伤寒病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和副伤寒杆菌所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多发于夏末秋初它主要是通过病人粪便污染水源和食物传播以持续高热、咽峡炎,全身小皮疹为主要症状;可引起肠出血、肠穿孔 预防伤寒病,我们应做到: 饭前便后要洗手; 生吃瓜果要洗净; 不喝生水; 不吃腐败不洁的食物; 不随地大小便; 搞好环境卫生,消灭苍蝇; 接种伤寒疫苗 九、预防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的分类: 细菌性食物中毒:指因摄人被致病菌或其毒素污染的食物引起的急性或亚急性疾病,是食物中毒中最常见的一类发病率较高而病死率较低,有明显的季节性 有毒动植物中毒:指误食有毒动植物或摄入因加工、烹调方法不当未除去有毒成分的动植物食物引起的中毒发病率较高,病死率因动植物种类而异 化学性食物中毒:指误食有毒化学物质或食入被其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中毒,发病率和病死率均比较高 真菌毒素和霉变食物中毒:食用被产毒真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急性疾病发病率较高,病死率因菌种及其毒素种类而异 食物中毒的预防: 不吃变质、腐烂的食品; 不吃被有害化学物质或放射性物质污染的食品; 不生吃鲜、河鲜、肉类等; 生、熟食品应分开放置; 切过生食的菜刀、菜板不能用来切熟食; 不食用病死的禽畜肉; 不吃毒磨菇、河豚鱼、生的四季豆、发芽土豆、霉变甘蔗等。
十、急性胃肠炎 急性胃肠炎是夏秋季的常见病、多发病多由于细菌及病毒等感染所致主要表现为上消化道病状及程度不等的腹泻和腹部不适 预防措施 食品和饮水卫生是预防急性胃肠炎的首要措施; 不吃病死的家禽肉; 不吃腐败和不新鲜的海产品,隔餐食物要充分加热; 隔离带菌者,切断传染源 十一、蛔虫病 蛔虫病是人体内最常见的寄生虫病之一,是蛔虫寄生于人体小肠所引起的疾病蛔虫病感染率是学生肠道蠕虫病的一项重要指标 传染源:蛔虫病病人是传染源 传播途径:粪口传播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儿童较成人多 蛔虫病的预防措施: 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勤剪指甲,不喝生水; 生吃水果、蔬菜前要洗净; 搞好环境卫生、不随地大小便,防止虫卵散播 十二、蛲虫病 蛲虫病是人蛲虫寄生于人体盲肠所引起的疾病,以儿童为主,主要症状为肛门、会阴部瘙痒 传染源:蛲虫病病人是传染源 传播途径: 直接感染; 间接感染; 通过呼吸道感染; 逆行感染 易感人群:以儿童多见 蛲虫病的预防措施: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 勤剪指甲,勤洗澡,常换衣裤; 纠正小孩吸吮手指的不良习惯; 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 常晒床单、被褥。
十三、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是指由血吸虫寄生于人体所引起的疾病,对人体危害较大,钉螺是血吸虫在水中发育和生长的母体,本病在我国有明显的地域性,主要流行于长江流域的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江西、云南、四川等 传染源:人是重要的传染源 传播途径:通过接触疫水受感染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以儿童与青少年为多,尤其学龄儿童 预防措施: 尽量避免接触疫水,接触疫水后应及时预防性服药; 消灭钉螺,切断传播途径; 安全用水; 农业劳动时做好个人防护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由于天气多变,时暖时寒,气候仍然寒冷、干燥,特别是在北方,人们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冬天,当春季来临时,人体内环境很难一下子与外界环境相适应,人体的免疫力相对低下,病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趁机而入、侵袭人体,特别容易引起流感、流脑、流腮等呼吸道传染病,同时随着气温转暖,手足口病等传染病也逐渐抬头若平时不注意锻炼,再加上室内空气不流通,很容易发生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流行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 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主要症状: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症状 易感人群: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但维持的时间不长,病毒不断发生变异,可引起反复感染发病 预防措施:接种流感疫苗已被国际医学界公认是防范流感的最有效的武器由于流感病毒变异很快,通常每年的流行类型都有所不同因此,每年接种最新的流感疫苗才能达到预防的效果另外,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在流感季节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老年人、儿童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等等,也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措施 麻疹 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凡是没有接种过麻疹疫苗,接触后90%以上均会发病,1-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 传播途径: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病人的眼结膜、鼻、口、咽等处的分泌物(如眼泪、鼻涕、痰等)以及尿和血液中都存在着麻疹病毒 主要症状:麻疹的潜伏期为10-11天,开始时症状像感冒,但同时出现眼红、眼皮发肿、流泪、怕光、打喷嚏、咳嗽等更严重的症状第4天起从耳朵后面开始出现玫瑰色的斑丘疹,2-3天内皮疹遍及全身,随后疹退,脱屑。
其他症状也逐渐消退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多见于婴幼儿,但近年来由于麻疹疫苗的广泛接种,发病年龄有后移趋势 预防措施:尽量减少和患者及其患者家属接触是预防麻疹的关键做好保健工作,按时接种麻疹疫苗,室内空气流通,流行季节少到公共场所,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 水痘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水痘患者多为1-14岁的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最容易发生和流行虽然水痘属于急性传染病,但通常比较温和,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传播途径: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