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3课《弘扬优秀家风》说课教案(含知识点习题).doc
17页第3课《弘扬优秀家风》第一课时说课 一、教材分析 编写依据:课程标准中主题二“我的家庭生活”第3条“懂得邻里生活中要讲道德、守规则,与邻里要和睦相处,爱护家庭周边环境”;第5条“知道家庭成员之间应该相互沟通和谅解,学习化解家庭成员之间矛盾的方法”同时,《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和《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也是本课的编写依据 第3课两个话题从认知和实践两个层面帮助学生认识家风、传承家风,引导学生从更广阔的层面理解“家风”的含义一方面,从认知层面,探寻家风的内涵和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表现,明确家风与传统美德的关系,理解优秀家风的重要价值;另一方面,从实践层面分析优秀家风代代传的原因,即对个人成长和社会风气的作用并指出代代传的行为要求,即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 《探寻优秀家风》这一课时通过“荟萃家风”主题学习成果交流、“对长辈做一次访谈,了解家风”及读一读阅读角等活动,从“我国不同时期的家风”“自家的家风”和“现代社会优秀家风故事”三个角度,让学生了解优秀家风,认识到一些古代家规家训在今天依然有规范和指导作用,体会我国古代丰富的家规家训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认识到一代代人前赴后继、奋勇斗争,铸就了民族之魂。
从内容上体会优秀家风中蕴含着中华传统美德;从时间上体会优秀家风的经久不衰;从意义上,认识到优秀家风是社会和谐、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的基点认识到榜样的力量对我们传承优秀家风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小学生大多数在家庭生活中懂规矩,守规则,能较好地遵守家规家训;通过学校学习,对我国传统文化中凝练出的格言警句有一定了解,但是他们一般是从学习知识的角度去认识,没有真正将这些格言警句内化于心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搜集、整理、分析资料,形成家风的概念,了解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家风 2.知道优秀家风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基础,认同中华民族优秀家风的重要价值 3.通过访谈优秀家风,写一封家信,感悟优秀家风中蕴涵的传统美德,提升搜集、整理资料、运用信息说明观点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优秀家风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基础 教学难点:形成家风概念及理解优秀家风的意义 五、教学环节和设计意图 本课运用问题解决的学习方式,创设“写一封家信”的教学任务,通过引出话题初识家风-形成家风概念-探寻优秀家风内涵-访谈自家家风-写家信谈家风,五个环节,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形成家风概念,逐步完善对家风的认识,提升道德境界,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发展,提升学习能力。
环节一:创设情境,初识家风 课上出示文化长廊、家风宣传墙壁等学生生活中熟悉的场景,引导学生观察,找一找这些场景有什么共同之处学生通过交流发现这些场景中的宣传主题都与“家规、家训、家风”有关进而创设问题情境,引出家风话题,以家风为主题,写一封家信 设计意图:本环节呈现社会生活中宣传家风的场景照片,意在调动学生认知,明确“写一封家风主题的家信”,进而激发学生进一步探寻优秀家风的愿望 环节二:思考分析,形成家风概念 提出任务后,学生观看《钟南山说“家风”》视频,分析钟南山关于家风的话,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关于家风的理解在思考分析交流中初步形成家风概念明白家风就是家族中长辈对晚辈的期待与要求,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的优良传统,是一种长期形成的家庭文化 之后,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家风,出示钟南山、焦裕禄、梅葆玖的家风,分别从一句话、一个词、一个故事一段记忆,不同形式,了解家风的载体使学生完善家风概念 设计意图:本环节从钟南山的家风谈起,学生在理解钟南山谈话的过程中,不断深入思考,从不同角度理解家风的内涵,从而形成家风的概念将“家风”这一较抽象、理解有一定困难的概念,利用一个具体的家风事例阐述,引发学生全面而深入地思考,将概念理解上的难点,逐一突破。
再从更多优秀家风的呈现中,了解家风的不同载体,为后面环节的学习奠定认知基础 环节三:探寻优秀家风,观察生活场景,搜集、分析资料,探寻我国历史上不同时期的优秀家风内涵及作用 形成家风概念之后,本环节呈现食堂或饭店、书房或学校、聂荣臻纪念馆三组场景,引发学生通过个人自学、小组交流、全班汇报,搜集、分析资料,了解我国历史上不同时期的优秀家风,在理解不同形式、不同时期的名言警句及革命家书中,感悟我国优秀家风对民族进步、社会和谐、国家繁荣的重要意义 学生分小组交流自己了解到的优秀家风通过读一读名言警句或家书——说一说含义及出处——想一想优秀家风的作用,让学生理解我国不同时期的优秀家风经久不衰,内容丰富,影响深远,体现家国情怀,铸就了民族之魂 在优秀家风的交流中,我适时进行拓展提问,引发深入思考《朱子家训》中还有哪些内容能够指导我们今天的言行?还有哪些名言警句对你的言行有影响? 设计意图:本环节从生活中的场景入手,逐层拓展,层层深入,将学生引入到对我国不同历史时期优秀家风的探寻中,理解名言警句的意思,思考优秀家风在古、今的重要作用与对国家、民族、社会的影响 环节四:访谈“我家的家风”,理解家风蕴含传统美德 在对我国历史上不同时期的优秀家风有了深入理解之后,本环节聚焦学生自家家风。
本环节分三步进行第一步明确活动任务、阅读学习提示第二步学生对家长或其他长辈进行访谈,并记录第三步交流访谈后的家风及自己的思考 本环节可以灵活安排既可以在课前布置访谈任务,指导访谈活动,课上交流访谈到的自家家风及自己对家风的思考;也可以在课上布置访谈任务,指导访谈方法,利用班队会活动或其他时间进行汇报交流为了更好地达成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本设计采用第一种方案,课前访谈,课上交流 设计意图:学生结合访谈到的家风,进一步深入思考,提升认识,在结合五年级上册“传统美德”学习的基础上,学生能够理解优秀家风中蕴含着中华传统美德本环节探寻了解自己家的家风,身边的优秀家风,进而加深对于优秀家风重要意义的思考,感悟到优秀家风中蕴含的中华传统美德,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环节五:写一封家信 指导学生结合自己访谈了解到的家风及课上所学优秀家风的概念、内涵及意义等,进行深入思考,通过写一封家信的形式,向家人表达对自家家风的理解与认同,及传承家风的重要作用征得学生的同意后,展示学生的家信,并从家风的内涵、作用及深入思考等角度进行点评 设计意图:课堂上,学生将本课所学所感用文字表达出来,是对自家优秀家风深刻思考的过程。
本环节活动使学生对于本单元“写一封家信”活动认识进一步提升,从而对家风的内涵及对社会、民族、国家的意义获得内心的认同,愿意传承家风 本课时五个环节由生活场景导入,通过丰富多样的课堂活动,从小家到大家,从小我到民族,从古代到现代,从榜样到身边,引领学生探寻优秀家风的概念及内涵,深入理解优秀家风的重要价值,实现本课时教学目标第3课《弘扬优秀家风》第二课时说课 一、教材分析 《弘扬优秀家风》是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们一家人”中的第三课本课编写依据是课程标准中主题二“我的家庭生活”第3条和第5条 及《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和《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 第一单元《我们一家人》下设三课分别引导学生正视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变化,学习沟通的方法;调整自己的角色,与父母平等相处;从更广阔的层面理解“家风”的含义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对应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学生自主发展方面中健康生活素养下健全人格要点 第3课的两个话题从认知和实践两个层面帮助学生认识家风、传承家风,引导学生从更广阔的层面理解“家风”的含义第二课时着重从实践层面分析优秀家风代代传的原因,即对个人成长和社会风气的作用。
并指出代代传的行为要求,即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 本课时通过分享家风故事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自家家风的内涵,以及自家的家风对自己的教育作用,包括个人言谈举止、为人处世、品格修养等方面产生的影响,从个人成长的角度,体会优秀家风的价值通过进一步拓展深入思考好家风对社会的作用,引导学生感悟优秀家风引领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通过做优秀家风宣传使者活动,让学生在分享宣传创意的活动中体会学习和传承家风时应有的做法和责任通过讨论“时代发展了,写家书是否落伍”这一观点,体会优秀家风代代相传,历久弥新优秀家风在新时代虽然有新的传承方式,但家风的内涵是不变的 二、学情分析 关于家风对自身成长及社会风气形成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要传承和践行家风对社会风气有什么意义等问题,大多数五年级学生不能全面理解本课教学需要从更全面、更深入的角度来引导他们认识和思考关于家庭生活中的新问题、新困惑,从小家放眼大家,关注自我健全人格的塑造,关注社会风气的形成因此,在深入理解我国不同时期优秀家风深刻内涵的基础上,宣传和践行优秀家风是学生在家庭生活领域中塑造健全人格的重要一课 本节课注重引导学生从认知到实践,结合自家家风及同学们的家风进行深入思考,为准备召开优秀家风代代传的主题班会活动形式建言,通过写一封家信表达自己传承优秀家风的意愿与行动。
三、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自家家风及背后的故事,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理解优秀家风对个人成长及社会风气形成的作用 2.知道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和身边事做起,传承和弘扬优秀家风 3.通过思辩活动,初步形成理性思维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优秀家风在个人成长和社会风气方面的作用 教学难点:践行家风,传承和弘扬优秀家风 五、教学环节和设计意图 采用问题解决学习,分五个环节开展本课时教学从生活中不同场景将话题聚焦到传承优秀家风,为班级召开优秀家风代代传主题班会建言,提出宣传家风的形式,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小组交流自家家风深入思考理解家风在个人成长及社会风气形成的价值后,通过思辨活动提升对传承家风内涵的进一步认识,最后落实到行动,通过完善家信,表达传承家风的意愿和行动五个环节从生活出发,理解价值,提升认识,最后又回到生活,落实到传承家风具体的行动中 环节一:创设情境,初识家风 课上出示不同形式宣传家风的生活场景,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场景用怎样的形式宣传优秀家风?进而明确本课任务:计划召开《优秀家风代代传》主题班会,为班会推荐活动形式,写一封家信 本环节呈现社会生活中不同形式宣传家风的场景照片,意在调动学生认知,将生活中的场景呈现在学生面前,找到生活中宣传家风的不同形式,聚焦“家风宣传与传承”主题,完善“家风”主题的家信,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设计意图:“写一封家信”是贯穿本单元的整体教学情境在本课,学生通过完善家风主题家信,表达传承优秀家风的意愿及具体行动 环节二:交流家风故事,理解家风价值 这一环节从优秀家风对个人成长和社会风气形成两个层面进行 在个人成长层面,通过个人思考-小组汇报-全班交流三个步骤进行同学们回顾自家家风故事,思考: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自己的这些特点受到自家家风怎样的影响?用关键词表达家风对自己成长的影响小组召开家风故事交流会,与组员交流关键词,分类提炼并全班交流 在个人思考家风故事、关键词的提出-分类-提炼活动过程中,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可能存在一定困难,教师可以出示范例,或给出学习方法的指引如个人思考关键词时,可以举例:你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可以将“诚实守信”作为你的家风故事关键词在分类过程中,我们鼓励学生按照不同角度分类在提炼关键词的阶段,提示学生:可以参考教材课文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提炼的关键词适时恰当引领提升,从而帮助学生理解优秀家风对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 在全班交流的基础上深入提问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听了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