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东亚宗教与社会.ppt

13页
  • 卖家[上传人]:公****
  • 文档编号:584248309
  • 上传时间:2024-08-30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01M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東亞的宗教與社會 絲路北方陸上絲路是從黃河中下游到達西域,共有兩種路線:草原森林絲路、、沙漠綠洲絲路前者於先秦時期已存在,後者繁榮於路線漢唐南方陸上絲路稱為「蜀‧ ‧身毒道」,多穿行山區,又稱「高山峽谷絲路」約在西元前四世紀,蜀地(今川西平原)與身毒(印度)間開闢初期中原人士不知道(又稱祕密絲路),後由張騫在身毒發現蜀布證明此路的存在海上絲路起於秦漢,發展於隋唐,大盛於宋元,明初時更達巔峰,明中葉因海禁而衰落起點有番禺(今廣州)、登州(今煙臺)、揚州、明州(今寧波)、泉州等意義古代東西方最長的國際交通路線,沿線多民族共同促進其發展,是帶動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道路西元￿1877￿年,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F.￿von￿Richthofen)命名為絲路,其定義「從西元前￿114￿年到西元127￿年,中國於河間地區以及中國與印度之間,以絲綢貿易為媒介的這條西域交通路線」以長安為起點通向印度、西亞和歐洲的商貿路線 分期第一階段第二階段第三階段第四階段傳播地區印度往斯里蘭卡往西域、中國、韓國、日本斯里蘭卡往東南亞密宗佛教往尼泊爾、西藏時間西元前三世紀開始西元前一世紀開展 西元七、八世紀西元九世紀後人物與影響阿育王是主要的推動者以小乘佛教為主西域僧到中國傳教及中國僧到西域取經,從中國持續向外傳播東南亞地區大多信仰小乘佛教自七世紀棄宗弄贊始吸收印度文化,密宗佛教傳入西藏備註斯里蘭卡於四世紀時供奉佛牙,因此地位變得重要西:鳩摩羅什翻譯佛經,佛圖澄造寺講經。

      中:法顯《佛國記》;玄奘《大唐西域記》;義淨《南海寄歸內法傳》越南北部受中國影響為大乘佛教越南南部則為小乘佛教十四世紀經宗喀巴的改革,西藏佛教逐漸統一佛教的傳播歷程 漢傳佛教傳入中國漢族地區的佛教,與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從而形成具有民族特點的各種學派和宗派主要宗派為:天台宗、、三論宗、、法相宗、、律宗、、淨土宗、、禪宗、、華嚴宗、、密宗等藏傳佛教藏傳佛教是佛教傳入西藏後與藏區原始宗教苯教相融而成的佛教流派,在體系上屬大乘佛教,主要宗派為:寧瑪派、薩迦派、噶當派、噶舉派、格魯派、覺囊派￿……南傳佛教雲南傣族等少數民族的佛教,屬於南傳的上座部佛教,它和北傳的小乘佛教在教義、學說上都有不同,具有自己的特色往南傳播 曹溪宗&曹洞宗•中國禪宗至六祖南北分宗,惠能傳南宗13世紀,傳入高麗,智訥創曹溪宗•崇山禪師(1927-2004A.D.)是曹溪宗第七十八代傳燈袓師,畢生致力重建因日治和戰爭而飽受摧殘的韓國佛教,以身教和言教弘法,積極推動不同宗教人士共修參悟自性他成立以在家居士為主的佛教聯合會,鼓勵大眾努力修行,從而振興佛教 •曹洞宗,為禪宗五個主要流派之一曹洞宗源出六祖弟子青原行思,四傳至良价禪師(807年-869年)￿。

      良价禪師,住瑞州洞山,傳本寂禪師,成立曹洞宗•日本道元禪師入宋,從學於天童山曹洞宗如淨禪師門下,傳回日本,建立永平寺,提倡「只管打坐」,為日本曹洞宗的開始釋聖嚴法師,為曹洞傳人￿ 類別特色時間意義犍陀羅藝術佛像貴霜王朝(約￿45￿~￿50年之間)佛像的出現及希臘化藝術與印度文化的融合中國石窟藝術(雲岡、、麥積山)石壁雕刻魏晉南北朝的北朝時期(約三、四世紀開始發展)中國的佛像藝術受到印度影響吳哥窟大型建築物吳哥王朝(約￿802￿~1432￿年)婆羅門教與佛教並存的證明,因吳哥窟是毗濕奴廟婆羅浮屠大型建築物印尼爪哇島(約八世紀後)十四世紀後的印尼逐漸伊斯蘭化,婆羅浮屠的存在代表印尼爪哇曾信仰佛教佛教藝術 大藏經•《《大藏經》》,是將一切佛教典籍匯集編成的全集初稱作《一切經》,後定名為《大藏經》,「「藏」」有「「保藏」」的意思因其內容十分廣泛,故稱《大藏經》其內容主要由經、、律、、論三部分組成,又稱為《《三藏經》》•宋代刊刻的《《開寶藏》》,元代已散佚,現存於中國只有宋本殘卷《開寶藏》也傳入國外如高麗、日本等國,成為海內外各種《《大藏經》》的祖本《高麗大藏經》》,是現今僅存的再雕本,為現存漢文《《大藏經》》中最古老的版本。

      佛圖澄&道安•佛圖澄為西域龜茲人,據葉斌《佛圖澄大師─傳法東土第一人》看法,在佛圖澄之前,,中國有佛教思想,談不上有佛教後趙(羯族￿石勒所建)石虎被評為五胡十六國中的暴君,他卻厚待佛圖澄佛教龐大的僧團組織、、受百姓的普遍信仰,從他開始石虎所建的金銅佛像,是現存最早有紀年的圓雕佛像,代表單體佛像雕塑的普遍出現•道安在鄴都(今河北)遇到佛圖澄,得師器重佛圖澄每次講經,都要道安為大家再覆述一遍傳述佛理道安一生以《般若經》的研究為重心他捨棄以格義的方式訓解佛典,採取多本對讀的方法 (合本),改進其研究方法 慧遠•南方佛教中心即轉為廬山的慧遠師博通《六經》,尤精老莊,聽聞道安講般若而出家後以遠避戰亂而入廬山東林寺•曾迎佛馱跋陀羅、僧伽提婆等印度高僧入廬山譯經,開啟南方譯經的風潮應江州刺史桓玄之問,撰著《《沙門不敬王者論》》,明示出家法與在家法的不同,以化解當時佛教與中國禮法的扞格又集僧俗一百二十三人同結白蓮社,以《般舟三昧經》的禪觀修行,期生西方淨土,是禪淨共修的初創者,後世尊為淨土宗初祖 支道林•與道安同時,而在南方傳教者有竺道潛與支道林,兩者皆以擅講般若而受到貴族士大夫的欽仰,為玄學式的貴族佛教及格義佛教的典型代表。

      •尤其是支道林,著有《聖不辯知論》、《即色遊玄論》等,創般若學的即色義,主張即色本空時人評其學「「不減王弼,,比做向秀」」與謝安、王羲之、許詢、殷浩等一代名流交遊甚密 鳩摩羅什•出生於西域龜茲國而活躍於中國的高僧,其父鳩摩羅炎是印度貴族後裔,其母是龜茲國王的妹妹七歲時同母親一同出家每年舉行講經說法,西域諸王都雲集聞法,並長跪在鳩摩羅什的法座旁邊,他翻譯的經卷準確無誤,對東亞佛教經典的貢獻巨大在中國門生有竺道生、、僧肇、、竺道融等￿3￿千餘人•留有「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名句 國家發展情況馬打蘭王國西元八世紀到十世紀期間,位於中爪哇的一個印度化王國十世紀中,遷都於東爪哇,最後因國內出現混亂而被三佛齊攻滅室利佛逝(三佛齊)西元七世紀中葉,是蘇門答臘島的古國,全盛時期勢力範圍到達馬來半島和巽他群島地區自 904 年開始,中國文獻稱「室利佛逝」為「三佛齊」,代表當時阿拉伯伊斯蘭教的影響已取代印度夏連特拉西元八至九世紀,印尼信奉大乘佛教的王朝八世紀後半期,夏連特拉王朝興起於中爪哇((一說蘇門答臘)),統治爪哇大部分地區,攻略南洋各地八世紀六○至八○年代,將其勢力擴展到占婆((越南中部),),曾一度征服真臘((柬埔寨))東南亞國家簡介 緬甸驃國&蒲甘王朝•驃國是七至九世紀緬甸驃人(pyū)所建立的國家。

      •八世紀時,驃國疆土北至南詔(今雲南和緬甸交界地帶),東至陸真臘(今泰國、寮國、柬埔寨接壤地帶),西至東天竺(今印度阿薩姆邦等地)•832年(唐大和六年),驃國敗於南詔,自此衰落,而被蒲甘王國取代,其民族也逐漸被緬人同化•驃國以佛教音樂著稱唐朝時,幾度遣使來中國獻佛樂,進貢「驃樂器」 •阿育王曾派人至金地傳教,所謂「「金地」」,是指下緬甸的打端一帶,所傳乃上座部佛教西元十世紀後,大乘佛教及密教傳入•十一世紀,阿奴律陀王統一全國,在蒲甘成立上座部佛教,當時錫蘭受到南印度的攻擊,於是蒲甘王朝便成為南傳佛教的中心,長達二百年之久十二世紀,分裂為錫蘭宗派和原有的緬甸宗派。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